【我在一線】我願做農牧民的勤務員──敖鎮賽罕社區主任:娜亞

2021-02-07 德善草原大美前旗


  記得去年年初,我收到旗委組織部讓我掛職烏蘭道崩嘎查通知的那天晚上,徹夜難眠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心裡覺得很高興,因為掛職到嘎查工作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通過掛職工作我可以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心裡又很擔心,自己畢業後一直在城裡工作,不了解農牧區情況,擔心工作做不好,辜負組織上對我的信任,不知道從何做起,如何做好。


  按照通知要求我於2014年3月29日到嘎查報導,每周六「一區六村」的書記和主任都會來到三段社區集中辦公,嘎查楊支書讓我直接到三段地社區來報導。在三段地社區烏蘭道崩嘎查辦公室,我見到了楊達來支書和孟克主任。當天正好有幾位村民諮詢動力電的相關事情,書記和主任非常耐心的為每位村民解釋,直到他們滿意為止,我感覺基層工作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通過楊支書的介紹,我對嘎查有了初步的認識。我現在還記得,楊支書當時對我說:「開展基層工作,要融入群眾,多了解群眾的基本情況,自己不要太擔心顧慮其它的問題,多了解群眾的情況就是你的本職工作,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有了楊支書的鼓勵和指導,我對今後開展工作有了一定的底氣。

  在剛開始入戶走訪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小技巧。記得有一次,我去走訪看望一戶貧困戶,因為之前和楊支書去過一次,我覺得自己已應該能找到那家人的住址,所以我就獨自去往他家,但是走著走著我發現迷路了,想打電話諮詢但是那個地方信號不好,漫無目的地在附近轉悠了兩個小時。最後還是在主任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那戶人家。從那以後我每次跟著其他人下鄉入戶的時候總是從車窗外看清楚通往每戶人家的路,還畫了一個供自己參考的草圖。漸漸的我融入到了工作角色當中,一開始的迷茫少了些,工作目標多了些,從沒有信心做好工作到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在嘎查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又感覺到自己每天開展工作很有限、很被動,總是書記和主任通知我幹什麼工作我才幹什麼工作,而且每天做的工作幾乎就是填各項表格,就算是跟著他們下鄉入戶,好像也只是多了一個人跟著下鄉而已,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體現不出來掛職工作的價值。


  記得在春耕時期,周六我來到嘎查困難戶家查訪民情,一進門,農民大哥就抓著我的手告訴我:「我是現在家裡忙的呀,我想打一口井子,你幫我溝通一下吧」。聽了農民大哥的這番話,我心裡咯噔一下,因為我之前沒接觸過打井的事情,說實話我這心裡也沒底,我覺得這麼個小事也辦不了,村民們是不會認可我的,我決定儘快去辦理相關手續。我來到敖鎮農牧業服務中心向中心的工作人員了解了打井的相關審批程序,利用一上午的時間跑農牧局和水利局辦好了所有審批手續。當我拿著審批單送到農民大哥的手裡時他非常的高興對我說,你這個掛職幹部還真不錯,沒想到給我這麼快就辦好了相關手續。雖然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得到了農民大哥的認可,我從這件小事情當中似乎找到了我來到嘎查工作的意義,體現出了掛職工作的價值。


  從這件事情以後我開始了我的代辦服務工作,為了方便農牧民辦事兒,我在入戶的時候發放了便民聯繫卡,告訴農牧民需要代辦的事情隨時打電話通知我。通過開展代辦服務,一方面方便了農牧民辦事兒,拉近了我與農牧民的距離、贏得了他們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讓我向著村民們心中合格的掛職幹部這個目標邁了一大步。

  在組織部對掛職幹部的培訓會上,讓我們每名掛職幹部談談自己對今後掛職工作的打算,記得我當時講過要儘量發揮掛職聯絡的作用。我覺得在經過一段時間與嘎查困難群體的近距離接觸後,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


  記得在7月份的時候,我們嘎查一社的一個女青年,因為一場意外肢體燒傷,當時到銀川治療了一段時間傷情有了好轉,但是需要定期到銀川進行檢查,所以存在治療費用短缺的難題,得知這一情況後我和孟克主任及時帶頭組織包扶部門和黨員捐款了3000元。我們帶著籌集到的3000元到她家裡看望她,看到她傷情這麼嚴重,家庭條件這麼貧困,昂貴的醫療費用根本無法承擔,我想到也許到民政部門還能爭取到部分救助金。回去以後我寫了一份救助申請書,到旗民政局找到了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反映了情況,又為她爭取了救助款3000元。通過捐款和申請救助金為燒傷女青年籌集到了部分治療費用,病情得到了緩解。我想,她能夠少一點痛苦,我們心裡也好受一些。

  時間過的很快,來到烏蘭道崩嘎查工作快一年了,這一年讓我感覺每天過的很忙碌但是很充實,這裡的農牧民非常熱情、友善,使我對這裡有了深厚的感情,我真願做他們的勤務員,來到這裡工作,我無怨無悔!

  掛職期即將要結束,要走了,突然發現我真的不想走,這裡有我敬愛的長輩和關心我的兄弟姐妹們,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回到這裡看望他們,這一年的掛職工作,必將成為我一生的寶貴經歷和美好的工作回憶!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識別,輕鬆關注!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文志華: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彭洪啟:養殖過上好日子
    當好人民的勤務員興義市灑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辦事處主任 文志華2017年3月,我到興義市灑金新市民居住區負責抓好新市民工作。2019年7月的一天,搬遷老人王啟斌出門採購生活物資,找不到回家的路,社區工作人員幾經周折才將老人送回家。得知此事,我開始思索,如何讓部分不識字老人和孩子在近乎相同的小區建築中不「迷路」?我根據社區實際,在社區內做好易辨標識,為群眾回家「導航」。針對部分搬遷群眾回家無直達公交線路的情況,我積極做好對接,解決問題。
  • (第2010期)基層快訊 ▏蘇力德司法所開創調解工作新局面;賽罕司法...
    一是在各個嘎查村社區已建立調委會的基礎上在每個牧業社均建立了調解小組,形成以蘇木人民調解委員會為龍頭,嘎查村調解委員會為主導,牧業社調解小組為輔助的多層次、全方位覆蓋的調解組織網絡體系。二是充分發揮調解能手的引領示範作用,「德力格爾倉個人調解室」利用周末和節假日休息時間為轄區農牧民調處解決大量矛盾糾紛,實現了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調解格局。三是有效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職能,聯合信訪、派出所、法庭等職能部門組成「調解小組」,做到「有事大家上,矛盾大家調」的工作機制。
  • 鄂爾多斯市某信用社主任挪用貸款181筆 大量農牧民徵信被記不良
    181筆被挪用的農牧民貸款,179筆被違法發放的貸款,307份借款人、擔保人的證言,4038萬無法追回的貸款和上百民農牧民無端被銀行計入逾期不良的記錄,這些數字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內幕?據判決書顯示,圖婭在巴音補拉格信用社擔任主任期間,由本人或朋友聯繫,借用、冒用農牧民戶名貸款,利用不入帳的手段,收取農牧民償還信用社貸款本息共181筆,本息共計1927.69萬元。
  • 「奮戰抗擊疫情一線,我的青春不留白!」
    在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人群中,「90後」共產黨員、烏蘇市虹橋街道明珠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居委會主任甄炳哲就是諸多堅守一線的社區工作者之一,他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守護著一方居民的健康與平安,用實幹和奉獻,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一抹濃重的色彩。
  • ...民選我、我為民丨鳳岡縣永安鎮永隆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餘靜
    作為民選村幹部,我從沒有忘記初衷,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叫餘靜,是鳳岡縣永安鎮永隆社區黨總支部書記、主任,自任村幹部以來,我走遍了社區每個角落,去茶園、去市場、去山裡……期間,我從未懈怠。  疫情期間的一個晚上,有一戶個體經營戶一家連夜從湖南駕車、途徑遵義多地趕回社區,我第一時間就嗅到了「危險」,經過三次上門勸解,才讓這家人去到鎮衛生院做了檢查。
  • 華人醫生納娜:法國抗疫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在平時的診療中,即便是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做診療,也沒有這樣的口罩佩戴。  同時,當地華僑華人雖然通過國內了解到新冠病毒的信息,但是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防治納入法國的醫療防治體系,這是納娜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她把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什麼時候需要打急救電話、如何評測呼吸、什麼時候需要找家庭醫生、什麼時候去急診科、什麼時候藉助社區醫生,什麼時候去醫院等,一一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 追夢人 | 社區主任牛磊:我就是愛「多管閒事」
    面積0.26平方公裡的朝陽區勁松北社區建成至今近50年了,11000多名居民生活在這裡。勁松北社區有個居民議事廳。多張桌子拼湊起來的大桌子,幾十張椅子。居民們時不時會聚在這裡討論公共事務,例如居民樓是否安裝電梯、活動經費分配以及停車制度。議事廳的主事人是33歲的社區居委會主任牛磊,他已經連續兩次當選。
  • 【賽罕動態】市七進宣講小分隊走進大臺什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
    【賽罕動態】市七進宣講小分隊走進大臺什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2019-12-12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呼和浩特凱德MALL·賽罕開業六周年 引進多個知名餐飲品牌
    (贏商網報導)11月15日,作為最早進入呼和浩特的國際化一站式購物中心,凱德MALL·賽罕迎來開業的六周年。凱德MALL·賽罕六年來立足南華聯商圈穩健發展並不斷提升,近一年來進一步升級了業態和品牌,引入多個深受呼市消費者喜愛和認可的餐飲品牌。
  • 村民對總書記說,您是人民的好領袖;習近平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村民對總書記說,您是人民的好領袖;習近平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參與互動    村民對總書記說,您是人民的好領袖;習近平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 青海省(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第三方考核組對 我州農牧民補助...
    為推進2020年度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落實到位,進一步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客觀公正地評價各地政策實施成效,按照國家草原補獎政策績效考核工作的要求,按照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農牧民補助獎勵政策第三方評價工作的通知》,2020年12月14日-18日由青海省(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組成
  • 涉嫌受賄罪、玩忽職守罪一案,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原書記雲忠厚被提起公訴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原書記雲忠厚(正處級)涉嫌受賄罪、玩忽職守罪一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赤峰市紅山區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被告人云忠厚利用擔任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政府副區長,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園區籌備處黨工委副書記、主任,呼和浩特市經濟協作局黨組書記、局長,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副書記,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旗委副書記、政府代旗長,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特別巨大;在擔任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政府副區長期間,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國家財產遭受損失
  • 科技護航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科技護航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原標題: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公布了2018年度全區科學技術獎勵名錄,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名單中,作為年度唯一一個用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等獎獎項,「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技術研究」(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格外顯眼。
  • 戰疫團旗飄 | 我是河北大學青年,抗疫一線我在行動(14)
    一個個簡單的任務在我的心中重複了一遍又一遍:清點人數,填寫表……志願活動不僅將我們凝結在一起,也將我們與社會緊緊相連。我相信愛總比病毒蔓延的快,疫情總比不過希望的綻放。我在衡水棗強做志願者。隨著疫情的逐漸擴散,形式愈發嚴峻。我不願每天只能抱著手機唉聲嘆氣,我想保護我喜歡的城市、我喜歡的人、我熱愛的祖國,我想去做些什麼!
  • 記者體驗社區司法調解員的一天 願當百姓憂心化解人
    12月16日,新天水記者跟隨秦州區七裡墩街道海林社區司法調解員辛嬌嬌走進一線,體驗他們的日常,感受他們細緻工作、為民服務、維護群眾利益的全過程。「群眾的問題解決了,他們笑了,我也笑了。」走進海林社區一樓辦公區,映入記者眼帘的是這兩句話醒目標語,辛嬌嬌告訴記者,這是每一個基層工作人員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一牆之隔,便是社區調解室。奶白色的茶桌、灰色布藝沙發,小小房間給人一種舒適感。談話間,社區裡來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辛嬌嬌主動迎上去,「張大爺,您來了。」「真是謝謝你們,現在我生活得很舒心,孩子們對我也特別的照顧。」
  • 民生實事 創業就業丨「民情調查徵民意 就業服務惠民生」阿鎮新北社區開展轉移農牧民就業崗位推介專場活動
    為進一步落實就業政策,聚焦解決轉移農牧民及易地搬遷居民就業相關問題,充分滿足民情大調查居民創業就業方面的多元需求,集中力量加大就業幫扶,促進一批搬遷群眾就業創業。7月10日,旗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旗就業服務局、阿鎮政府在新北社區聯合開展了阿鎮民生實事創業就業項目——「送崗位 送政策 保就業 保民生」轉移農牧民就業崗位推介專場系列活動,現場有就業意向居民及異地搬遷戶共150餘人參加。
  • 風亞拉丁--我和風亞的緣(章詩漪)
    我的啟蒙老師是一個業餘老師,跟她學習了兩年,我覺得學拉丁舞即無趣,又覺得枯燥,非常辛苦。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看了風亞學員的精彩表演後,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又激起了我心中的熱情,我跟媽媽說了之後,媽媽幾經打聽,在2014年的暑假,我進入了風亞拉丁這個會所學習。
  • 「榮幸」我是見證者「致敬」社區工作者 你們是最可愛的
    我的對面坐著一位挺著大肚子的孕婦,是西胡垌社區包村部門的工作人員孫文娟。我看看她面前桌子上小山堆似的文件,再看看柔弱的她,問怎麼沒休產假?她甜甜一笑:早呢,才七個月,在家也歇不住,倒不如搭把手,幹點自己能做的。
  • 包格乎吉樂農牧民眼中的「牛」科學家
    農牧民眼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樣?也許沒人能說清。在帳篷實驗室裡為農牧民做優質肉牛胚胎移植 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包格乎吉樂圖是土生土長的蒙古族,他熱愛內蒙古,更加了解內蒙古。大學畢業後的他成為了一名畜牧站工作人員,立志要幫助更多的農牧民脫貧,通過科學養殖來致富。說幹就幹,這一幹就是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