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年初,我收到旗委組織部讓我掛職烏蘭道崩嘎查通知的那天晚上,徹夜難眠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心裡覺得很高興,因為掛職到嘎查工作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通過掛職工作我可以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心裡又很擔心,自己畢業後一直在城裡工作,不了解農牧區情況,擔心工作做不好,辜負組織上對我的信任,不知道從何做起,如何做好。
按照通知要求我於2014年3月29日到嘎查報導,每周六「一區六村」的書記和主任都會來到三段社區集中辦公,嘎查楊支書讓我直接到三段地社區來報導。在三段地社區烏蘭道崩嘎查辦公室,我見到了楊達來支書和孟克主任。當天正好有幾位村民諮詢動力電的相關事情,書記和主任非常耐心的為每位村民解釋,直到他們滿意為止,我感覺基層工作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通過楊支書的介紹,我對嘎查有了初步的認識。我現在還記得,楊支書當時對我說:「開展基層工作,要融入群眾,多了解群眾的基本情況,自己不要太擔心顧慮其它的問題,多了解群眾的情況就是你的本職工作,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有了楊支書的鼓勵和指導,我對今後開展工作有了一定的底氣。
在剛開始入戶走訪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小技巧。記得有一次,我去走訪看望一戶貧困戶,因為之前和楊支書去過一次,我覺得自己已應該能找到那家人的住址,所以我就獨自去往他家,但是走著走著我發現迷路了,想打電話諮詢但是那個地方信號不好,漫無目的地在附近轉悠了兩個小時。最後還是在主任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那戶人家。從那以後我每次跟著其他人下鄉入戶的時候總是從車窗外看清楚通往每戶人家的路,還畫了一個供自己參考的草圖。漸漸的我融入到了工作角色當中,一開始的迷茫少了些,工作目標多了些,從沒有信心做好工作到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在嘎查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又感覺到自己每天開展工作很有限、很被動,總是書記和主任通知我幹什麼工作我才幹什麼工作,而且每天做的工作幾乎就是填各項表格,就算是跟著他們下鄉入戶,好像也只是多了一個人跟著下鄉而已,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體現不出來掛職工作的價值。
記得在春耕時期,周六我來到嘎查困難戶家查訪民情,一進門,農民大哥就抓著我的手告訴我:「我是現在家裡忙的呀,我想打一口井子,你幫我溝通一下吧」。聽了農民大哥的這番話,我心裡咯噔一下,因為我之前沒接觸過打井的事情,說實話我這心裡也沒底,我覺得這麼個小事也辦不了,村民們是不會認可我的,我決定儘快去辦理相關手續。我來到敖鎮農牧業服務中心向中心的工作人員了解了打井的相關審批程序,利用一上午的時間跑農牧局和水利局辦好了所有審批手續。當我拿著審批單送到農民大哥的手裡時他非常的高興對我說,你這個掛職幹部還真不錯,沒想到給我這麼快就辦好了相關手續。雖然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得到了農民大哥的認可,我從這件小事情當中似乎找到了我來到嘎查工作的意義,體現出了掛職工作的價值。
從這件事情以後我開始了我的代辦服務工作,為了方便農牧民辦事兒,我在入戶的時候發放了便民聯繫卡,告訴農牧民需要代辦的事情隨時打電話通知我。通過開展代辦服務,一方面方便了農牧民辦事兒,拉近了我與農牧民的距離、贏得了他們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讓我向著村民們心中合格的掛職幹部這個目標邁了一大步。
在組織部對掛職幹部的培訓會上,讓我們每名掛職幹部談談自己對今後掛職工作的打算,記得我當時講過要儘量發揮掛職聯絡的作用。我覺得在經過一段時間與嘎查困難群體的近距離接觸後,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
記得在7月份的時候,我們嘎查一社的一個女青年,因為一場意外肢體燒傷,當時到銀川治療了一段時間傷情有了好轉,但是需要定期到銀川進行檢查,所以存在治療費用短缺的難題,得知這一情況後我和孟克主任及時帶頭組織包扶部門和黨員捐款了3000元。我們帶著籌集到的3000元到她家裡看望她,看到她傷情這麼嚴重,家庭條件這麼貧困,昂貴的醫療費用根本無法承擔,我想到也許到民政部門還能爭取到部分救助金。回去以後我寫了一份救助申請書,到旗民政局找到了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反映了情況,又為她爭取了救助款3000元。通過捐款和申請救助金為燒傷女青年籌集到了部分治療費用,病情得到了緩解。我想,她能夠少一點痛苦,我們心裡也好受一些。
時間過的很快,來到烏蘭道崩嘎查工作快一年了,這一年讓我感覺每天過的很忙碌但是很充實,這裡的農牧民非常熱情、友善,使我對這裡有了深厚的感情,我真願做他們的勤務員,來到這裡工作,我無怨無悔!
掛職期即將要結束,要走了,突然發現我真的不想走,這裡有我敬愛的長輩和關心我的兄弟姐妹們,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回到這裡看望他們,這一年的掛職工作,必將成為我一生的寶貴經歷和美好的工作回憶!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識別,輕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