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窺視|為什麼你屏蔽了我,還在我的朋友圈裡留言?

2020-09-06 心理菌

作者:心理菌創作團隊 孟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譯者)


我的朋友阿旺最近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事情說大不大,但是,他覺得有點鬧心。

他無意發現,一個同事在朋友圈裡對他設置了「不可見」,屏蔽了自己的動態。他想: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關係還不錯,怎麼就單單屏蔽了自己?他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接下來,同事的「一番操作」讓阿旺犯了愁。

阿旺一發自己的動態,這位同事不但點讚,還和底下留言的同事頻頻互動。大家似乎其樂融融,只有阿旺覺得彆扭。阿旺疑惑地問我:「他這是出於什麼心理?」

網絡加強了人和人之間的互動,由網絡互動產生的人際摩擦比比皆是。阿旺的遭遇不是個例,我們都有過相似的境遇。許多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一下這個問題的原因。

談到他人的窺視,你一定會想起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楚門從小被電影公司收養,成為紀實性肥皂劇的主人公。楚門一直生活在名叫桃源島的小城裡,他是一名保險經紀人,妻子是一名醫生。他的生活似乎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戀愛、上班、結婚……直到有一天他發現這一切都是假的:他的父母是假的,妻子是假的,他擁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他生活在巨大的攝影棚裡,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被無數的攝影機忠實地記錄下來。全世界都看著他的一舉一動,人們藉助這部真人肥皂劇,打發著工作之外的閒暇時間。

整個電影的主旨很簡單,就是楚門打破虛幻世界、尋找新生的過程。不過,電影預設的前提——「楚門的真人秀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這值得深思:我們為什麼樂於窺視別人的生活?

最古老的解釋——窺視他人的生活,也許是人際生存的需要。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經提出,智人在部落生活中光知道獅子和老虎在哪裡還不夠,還要知道「誰和誰好,誰很誠實,誰是騙子」。智人憑藉「語言八卦」的優勢,在進化過程中勝出。

現代人的生存環境更加複雜。人性的多面性,讓我們很難快速地發現對方的真實特質。僅憑語言八卦的優勢,並不能實現洞悉對方真實想法的目的。我們還會藉助其他手段,比如朋友圈就成為了解他人的隱秘途徑。無需驚動對方,就能形成相應的看法。我們甚至會通過對方的朋友圈來判別他是否值得交往。

阿旺的同事對阿旺屏蔽朋友圈,可能是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不想向阿旺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特別是如果阿旺和這位同事處於競爭關係,那麼,兩人的關係就更加微妙了。但是,當阿旺發朋友圈時,同事出於維持良好關係的目的或者「大家都點讚、我也隨大流」的目的,認為點讚與互動能維持較好的人緣。

不過,他忘記了人際交往的對等性。當阿旺暴露個人的生活時,同事沒有暴露,這就導致雙方在人際信息掌握上的不對等性:我知道你的秘密,但你不知道我的。阿旺就會感到自己的生活被偷窺,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最直接的解釋——窺視他人的生活,是源於我們對他人的好奇。

作為人類,我們對「天上為什麼會下雨」自然事件感到好奇,也對「他人怎樣生活」的社會事件感到好奇。弗洛伊德認為,偷窺源於人類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

本質上說,窺視與好奇是同源的,是建立在「新異性」的假設上。千篇一律的東西讓我們審美疲勞,而新奇特的東西讓我們更感興趣:當我們與對方的差異性越大,我們更願意知道對方的狀態。比如,我們更愛看明星的真人秀,看明星的育兒經驗、夫妻生活,甚至明星的婆媳吵架都來得更有趣。

從這一點來說,如果某個人特別關注你的朋友圈,那麼,一定是你擁有某些別致的特質,這些特質吸引著對方的目光。在阿旺的例子中,同事可以選擇不看阿旺的朋友圈,但是,他沒有這樣做。這說明阿旺的朋友圈一定有吸引同事的地方:比如阿旺在某一領域頗有建樹,經常轉發專業文章,或者經常分享自己的旅遊心得,等等。同事在看他的朋友圈時有所獲益。

更現代的解釋——窺視他人的生活,滿足了我們的人際比較需求。

現代社會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減少了朋友或同事的相處時間。朋友圈成為個人展示生活的窗口,也成為了解他人生活的途徑。朋友圈的信息垂手可得,人們時而主動、時而被動地看到他人的朋友圈。我們可以稱之為「窺視」,因為這種觀察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

窺視朋友圈會激起我們的比較之心。我有一段特別有意思的經歷。一次,我出版了一本新書,發在朋友圈裡。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同學給我發私信,她對我先表示祝賀,隨後嗖嗖發了若干張照片——兩個虎頭虎腦的小傢伙。她說「給你看一下我的成果。雖然我感覺我虛度了光陰,但我也有我的成就。」另一位聯繫較多的老同學除了恭喜之外,問我要了一本樣書。你會看到相同的信息會引發不同的反應。

人際比較大多發生在熟人之間,並且是條件相仿的熟人之間。也就是說,你會和隔壁的鄰居老王比較薪水,而不會和馬雲的收入一較高下;你會和鄰座的同事比比誰更美,但你不會跑到範冰冰面前展示自己的美貌。

生活中,我們總會有一兩個特別讓你羨慕的朋友。這個人可能是身價不菲,或者是高大帥氣,抑或是家庭美滿。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類型莫過於三者兼而有之。我們往往會看著他的朋友圈,從未發表任何言語。但是,我們的比較之心從未停止。

相關焦點

  • 朋友圈該不該屏蔽領導?
    知友A:因為屏蔽領導被質問 有一次值班,自己在看手機,科長下班前看我玩手機,問了句你為什麼朋友圈屏蔽我? 然後就說我心態不開放,說她朋友圈有300個朋友,就我自己朋友圈不對她開放,又說我做事由著自己習慣 蒼天吶,我……無言以對…… 我覺得朋友圈對誰開放應該是個人的自由,朋友圈發的涉及個人隱私,不想讓陌生人或領導窺視,擁有自己的一份精神自由那麼難嗎?
  • 領導問「朋友圈為什麼屏蔽了我?」低情商會遮掩,高情商機智回應
    初入職場的小劉覺得生活和工作應該區分開來,所以小劉的朋友圈對老闆和同事都不可見,小劉本來學的就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機會,小劉和老闆坐在一起吃飯,老闆正色地問小劉:朋友圈為什麼屏蔽了我?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意見?
  • 我在微信裡給你留言「在啊?」
    心直口快、生活快節奏的朋友深更半夜刷到我的留言立刻給回撥電話,興師問罪的姿態全然不顧被電話驚醒的夢中人,電話的大意是:有什麼事情應該給她打電話,實在不行可以直接去工作室找她,不應該給她微信留言……其實我給她的微信留言不過兩個字「在啊?」
  • 最近,朋友圈裡微商賣貨的信息鋪天蓋地,你會屏蔽他們嗎?
    ,有時翻開看看圈裡的內容,幾乎被微商信息佔據了一大半。眾所周知,每個人的朋友圈人脈畢竟有限,為了「拓展」業務,就要不斷去加客源,用小套路去套路別人加你,好友不斷累加,「生意」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當中。憑我的感覺,發現做微商多年的人,身邊幾乎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因為,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平時和朋友、同事或同學見面,你總會不由自主的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產品,這樣的做法,會讓他人覺得你特不靠譜,且唯利是圖。
  • 留言後又屏蔽我,這是在玩兒哪出?
    看到有人私信我,寫了很多內容。剛看到時覺得她也是用心在寫的,可能心願是好的,但也可能是在帶節奏。然後我逐一回復她(有的留言內容重疊,我就合二為一回復了)。但發給她時,發現被她屏蔽、拉黑了。既然留言那麼多內容,為什麼又要拉黑我?難道就是要硬性植入觀點,想帶節奏?其他人都有收到過這篇小作文嗎?
  • 為什麼朋友圈你看不見孩子的動態?調查結果提醒,你可能被屏蔽了
    可是,為什麼這些東西別人可以隨便看,父母卻不能看呢?要知道,父母才是最期待看到孩子的朋友圈的。孩子屏蔽父母的朋友圈,看起來是小事,但是深究起來,還是會造成不太好的後果。因為,孩子慢慢長大,有的為了求學或者工作已經遠離了父母,平時交流的時間本就少,年齡和經歷會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變生疏,如果子女的朋友圈再不對父母開放,可能不經意間隔閡就形成了。所以,在年輕人的朋友圈裡,父母成了「外人」,這件事情還是需要仔細分析原因的。
  • 朋友圈裡不要發這7種內容了,第七種所有人都會把你屏蔽!
    小丁姑娘導讀:朋友圈裡別再發這7種內容了,第七種所有人都會把你屏蔽!而手機基本上也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碎片化時間,其中就包括了刷朋友圈。其實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很多人就喜歡發一些令人反感的內容。如果你的朋友圈裡經常發下面7種內容,相信會有很多人會屏蔽你,特別是第七種,幾乎所有人都會屏蔽你的。
  • 請不要屏蔽朋友圈裡的領導,對自己是很有好處的
    適當的釋放負面情緒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對身心健康非常有幫助的,但朋友圈卻不是一個適合負面情緒的地方。何炅曾說過,壞情緒還是少掛在嘴邊比較好。家人聽了難過,朋友聽了擔心,對手聽了偷笑,更讓自己顧影自憐,喪失鬥志。朋友圈亦是如此,就算你屏蔽了領導,你的朋友圈也有家人和朋友。
  • 在朋友圈曬娃被留言:你家孩子那麼醜,請不要再曬了
    ,她的一個同事忍無可忍,在其朋友圈照片下面留言,說你的孩子那麼醜,求求你不要再曬了。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不切實際,事無巨細地將孩子的所有生活細節全都放到朋友圈裡,展現在別人的眼前,不僅造成毫無意義的信息汙染,而且也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有個別的母親,連孩子的排洩物都要放在朋友圈裡,然後滿懷感慨的寫一句:孩子的粑粑終於正常了,好開心!我想這樣的開心還是自己知道就好了,大可不必讓別人知道,也沒有人去關心。
  • 爸媽發朋友圈忘了屏蔽我,場面一度十分尷尬!看完發現他們是真愛,我...
    爸媽發朋友圈忘了屏蔽我,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沒想到真相居然是這樣心灰意冷之下他讓爸爸下次發朋友圈記得屏蔽他不少人看了這位網友的經歷也紛紛吐槽起了自己的爸媽貌似,大家的爸媽好像都沒有很期待自己回家?
  • 我用adblock屏蔽推薦閱讀
    1.我為什麼要屏蔽推薦閱讀?我以前經常打開youtube想要看某一個特定的視頻, 然後不知不覺1個小時過去了, 我還在youtube上閒逛. 結果常常是看了很多有趣但並沒有很大用處的視頻, 結果好多工作沒有做完, 唉.當然了, 如果你本來就是打算看1小時的youtube, 並且不知道想看什麼, 那麼推薦閱讀是很好的, 但大部分時候並不是這樣的.
  • 我媽說:你怎麼不發朋友圈了,我想多看看你
    前兩日,我媽給我打電話,不知道怎麼就聊到朋友圈上面來了,我媽說:「你最近怎麼不發朋友圈了?」完全沒想到我媽會這麼問,我一下愣住了……其實我不是沒發朋友圈,而是我發的時候把她屏蔽了。大概是幾個月之前吧,我因為工作不如意,在朋友圈發了一段很喪的文字,然後我媽看見了,一連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可當時我在上班,根本沒時間跟她多解釋。結果晚上一回去,我發現家庭群裡炸了,大家都在@我,問我怎麼了。後來我才知道,我媽把我發的朋友圈截圖發群裡了,我解釋了半天都沒用。
  • 一位媽媽的心聲:我天天給幼兒園老師點讚,為啥她把我屏蔽了?
    今天收到一個寶媽的消息,說她女兒幼兒園的班主任竟然把她給屏蔽了,現在老師發的朋友圈她看不到,期間根本沒有跟老師發生過什麼事情,之前老師發的朋友圈她一次不落地點讚,評論,為什麼老師突然要這樣對她呢?這位寶媽最開始也並不知道老師屏蔽她了,後來看到其他家長在群裡聊天,就說起這個老師周末去的那個親子樂園,很多家長說看著圖片上的設施都挺不錯的,問地址在哪裡,想要有空帶孩子去之類的,這個寶媽就感到好奇怪,為什麼她沒有看到呢,還特意翻看了老師的朋友圈,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才知道老師真的屏蔽她了,很可能設置了「不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朋友圈」,這個寶媽就直接鬱悶了,一上午都沒有好心情,她百思不得其解
  • 為什麼有的人看不到我朋友圈
    近期我給不少好友發微信,讓他們幫我轉發一下朋友圈文章,當然也是想弘揚正能量,比如前天我寫的《我能不能考法考?》,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法考的報名條件。結果非常尷尬的事,有幾個小夥伴說:我根本看不了你的朋友圈!試想一下,這兩個朋友算是非常客氣的,非常友好的,一是回復我,二是還願幫我轉朋友圈,相信有的人一看到他看不到我朋友圈,立馬會憤怒,你都把我屏蔽了,還好意思讓我給你轉發!
  • 「我已經很久不發朋友圈了」
    ,比起在朋友圈裡在對方的動態下點個讚,我更喜歡我們約出來面對面地坐著聊會兒天。   當微信好友已經不全都是朋友,當發朋友圈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那麼,我就不想發朋友圈了。我不想看秀恩愛和秀寵物的人樂此不疲地刷屏,我也懶得去屏蔽那些一直在消耗人際關係的廣告和會傳染的負面情緒,而我自己,也不想發個朋友圈之前還要精心修圖並仔細篩選這條動態對誰可見。
  • 在我生日那天,我曬朋友圈秀恩愛,閨蜜在評論裡的留言讓我透心涼
    我覺得愛很簡單,我並不要求要有身份要有地位,我是那種知足常樂的人,結婚那時也是只叫了幾個要好的朋友而已,我覺得人活著最重要的是要把日子過出自己的心意來,沒有必要過高的追求,只要能過得平安喜樂,那就是最好的。我原本以為我和我老公會一直這樣過小日子,可我老公說,其實他也像很多人都想要安於現狀,但是現實給他警告。
  • 「屏蔽某人和朋友圈」用英語怎麼說?
    千萬別說是「friend ciircle」,更地道的說法👇Moments 朋友圈如果你把微信調成英文模式,會看到朋友圈顯示為moments,這個單詞有瞬間block sb's moments 屏蔽某人朋友圈block作動詞可以表達「隔絕、屏蔽」"屏蔽某人的朋友圈"也就是 block sb.'s moments.
  • 你在朋友圈屏蔽過自己的領導嗎?出於什麼原因屏蔽的呢
    在朋友圈屏蔽一個人,這是很正常的一個行為。但這個行為在職場上就顯得不那么正常了,特別是自己的領導,被自己屏蔽後,還被領導暗示自己的行為做得不對,這想必是職場中特別尷尬的事情吧。那麼你在朋友圈有屏蔽過自己的領導嗎,屏蔽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朋友像對待微商一樣屏蔽了我!杭州某銀行員工被領導要求朋友圈發...
    讀者王女士(化名)給快報官方微信留言:我是某國有銀行的員工,我想反映一下我們單位存在強迫員工每日必須轉發銀行信息到朋友圈的現象,從今年年初開始居家辦公以來,這種情況就成了常態。我感覺我的朋友圈沒了檔次朋友像對待微商一樣屏蔽了我最讓王女士覺得不合理的是,根據銀行的規定,每天發送的「雲日報」中理財產品的聯繫人,都是網點的一位或兩位客戶經理,也就是說,王女士的客戶看到她轉發的銀行理財產品廣告,點進去購買了,最後的業績和提成是歸到那位客戶經理的,跟王女士和其他同事沒有關係。
  • 既然加了好友,為什麼朋友圈還要屏蔽你的領導呢
    你在朋友圈屏蔽過自己的領導嗎?其實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要在朋友圈屏蔽自己的領導,就沒有必要當初加他們好友了呀?朋友圈屏蔽領導的五個原因是:一、保護隱私---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誰還沒點兒隱私呀,雖然自己是員工,但依然還是有屬於自己的隱私的空間,比如說朋友圈就是一個。所以有些員工在朋友圈屏蔽自己的領導,很有可能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這其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