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傳統:利是封(紅包)的生意經

2020-12-25 湖南在線

[摘要] 這些利是封不僅能在過年時使用,平時也是推動粵語文化傳承的媒介。數據顯示,在粵港澳、江浙、閩臺等地區,但是利是封年貨紙品商,每年就可以達到數千萬的銷售額。

時代周報記者 馬歡 發自 廣州

春節作為中國人共同關注的一個傳統節日,是將文創產品與節日相結合的最好切入點。除了傳統的門神和春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琳琅滿目的利是封了。

「利是封」就是人們平時習慣說的「紅包」,它不是一個新的名詞,在粵港澳地區,人們習慣稱紅包為「利是封」,裡面裝的錢就是所謂的「利是」了。傳統的利是封除了具有一般裝錢送禮的實用價值之外,還承擔著文化傳播的重要功能。

數據顯示,在粵港澳、江浙、閩臺等地區,但是利是封年貨紙品商,每年就可以達到數千萬的銷售額。

近年來,博物館、創業者、奢侈品牌每一年都會結合春節主題,紛紛推出利是封文創產品,既傳遞出了新春祝福,也將品牌所蘊含的文化傳播出去。

故宮:靠萌萌噠文創賣到10億元

北京故宮近年來玩文創玩得風生水起。

以假亂真的朝珠耳機、雍正釣魚書籤、「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奉旨旅行」行李牌等一系列作品推出後,讓無數人路轉粉。消費者發現原來故宮文創可以霸氣,也可以接地氣,可以高尚文雅,也可以與普通大眾走得更近。

在春節期間,北京故宮博物院也陸續推出了與之相關的文創產品,除了網絡爆紅的故宮日曆,消費者最能接受的,就是各種帶有傳統元素的利是封了。龍鳳蓋頭、蝴蝶飛飛、百蝶金喜、福喜盈積系列,都是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結合。

「故宮博物院有許多可以開發的文化資源,但如何真正符合公眾的需求,切實做到『讓文物活起來』,我們在不斷嘗試。」對此,故宮文化服務中心銷售科副科長周劍雄這樣介紹。

在他看來,在傳遞祝福的同時,這些文創產品也讓大家對故宮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從海量信息中,甄選出來這些素材,它們都是有史料記載或者文物藏品能夠證實的,」周劍雄說。

據統計,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銷售額從2013年的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近10億元。不少人感慨,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故宮原來可以這麼賺錢。

北京故宮還與電商結合,目前擁有故宮淘寶和故宮商城在內的兩大線上埠。故宮淘寶主要針對年輕人,目前的粉絲量已經達到近30萬人;故宮商城是北京故宮自建的網絡銷售平臺,銷售的產品更多偏重創意與文化創意。

2017年,故宮淘寶推出了針對新春的利是封福袋,除了有賀歲利是封,還有乾隆歲朝行樂圖,將軍門神,清朝皇帝御筆福字和春聯。

故宮淘寶還推出了雞年大吉的利是封,和嚴肅正經的博物館風格不一樣的,這款利是圖案是賣萌的小雞卡通設計,名為「香噴噴一鍋小雞湯」,每包兩個,售價8元。目前在淘寶網上,這款更加年輕的產品的銷量遙遙領先。

讓文物活起來,讓它們與消費者的日常發生關聯,故宮的利是封生意做得還不賴。

粵語利是封:銷量可過百萬

在利是封最盛行的廣東地區,它的形式也是經過了各種變遷。

上世紀80年代,物資緊缺,人們將一條紅紙條分別從兩頭四分之一處開始對摺,再對摺,然後,拿預先裁好的如小指般大小的紅紙條在利是錢的中間纏裹,再在紙條結合處用飯粒粘好,就是當時的利是了。

20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初見成效,利是封也由一條紅紙條過渡到一張紅方塊紙,人們把折好的利是錢放在方塊紙的靠中位置,把紙四邊往回折,就是一個利是了。

20世紀90年代初期,紅利是封有了專屬的式樣。在一個如各種面額鈔票整張或半折大小的紅袋子上,印上各種精美的圖案,賦予「恭喜發財」「大吉大利」「身體健康」之類的美好祝語,這就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現在大家使用最多的一種利是封。

在廣州,一些本土創業人也將利是封與粵語文化結合,創造出新的商機。

2015年,羊城網創作出一款「會講故事」的利是封—廣古封,圍繞六個吉利的粵語俚語以「掂過碌蔗、靚到爆鏡、發過豬頭、精到甩尾、四萬咁口、豬籠入水」 為主題進行設計,背面印有二維碼,手機掃描後即能聽到該俚語的典故介紹。

「廣古封」設計人、羊城網總編輯勞震宇說,這些故事是由廣州著名電視電臺兩棲主持人「少爺明」用最地道的粵語來講述的。

勞震宇說,這套利是封的六個俚語,是邀請著名粵語專家挑選出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寓意也吉祥,「『廣古封』的命名,則因其粵語發音也與『講故(事)封』的發音相同。」

這些利是封不僅能在過年時使用,平時也是推動粵語文化傳承的媒介。他認為,粵語文化的保育,並不是將它放在博物館讓人欣賞,或供在象牙塔中讓人研究,而是要讓它在每一個廣府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斷被使用,這樣才能讓粵語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透過高效的整合營銷傳播,廣古封在2015年的春節銷量達到了30多萬個,使利是封不僅僅能傳遞祝福,更成為粵語文化的載體。

2017年,全新設計廣古封,同樣以六個吉利的粵語俚語作為主題,同時也推出了粵語遊戲《估畫粵語》,只要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參與。

奢侈品品牌:用微信推利是封

奢侈品商家這幾年在中國的日子不好過、春節來臨,他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消費的好時機,紛紛推出精美又應景的利是封。

LV(路易·威登)的包包雖然Logo越來越低調,但利是封繼續發揮了他家Logo印滿身的傳統。整個LV利是封都是金光閃閃的雞,最具有品牌精神的是利是封的背面,封口用了LV經典行李箱的鎖扣設計。

Hermès(愛馬仕)則請來了藝術家Ben Jones設計紅包,一隻金燦燦大金雞赫然印在紅包上。公雞年也不一定要印雞,利是封也不是非得要紅色,著名珠寶品牌寶格麗選擇金光閃閃的利是封,圖案則是品牌經典的蛇頭元素。

除了五花八門的設計,各品牌也在絞盡腦汁,利用帶有各自Logo利是封做新年營銷。

早在2016年2月春節期間,Burberry公司就宣布,開發特殊微信軟體慶祝從2月8日開始的為期兩周的中國農曆新年假期。據介紹,活動營銷產品叫A Lunar New Year Gift(一份新年禮物),Burberry將通過這個產品提供交互式信息服務,用戶只要通過點擊、滑動和搖一搖的方式「打開」品牌產品,就有機會贏取一款實體限量版Burberry新年利是封。

至於今年春節,這些品牌還有什麼新的文創創意,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清遠利是封紅包定製
    4:把紅包封袋剪成適當大小,從紅包一側捲成圓筒,把圓筒用膠帶粘貼好,根據爆竹大小大概做20-40個鞭炮圓筒,5:將紙裁剪成長條,一端折三角形,折出第二個三角形。然後依次摺疊,將摺疊好的全部打開,從一側將三角形捲起,根據上述步驟製作三個菱形吊飾1、把紅包利是封如①圖的收尾對半折,一個需要折12個一樣的利是封備用。
  • 從明清到名人明星,廣州「利是封大王」 收藏6萬多紅包封
    今年59歲的陳海萍,收藏了6萬多紅包封,從明清時代開始,各年代都有。由於收藏頗豐,他也被稱為廣州第一紅包封收藏家。由於多次前往東南亞國家進行收藏的紅包封展示,便有當地的媒體將他稱為是「紅包封王」、「利是封王」。
  • 過年封紅包亞歷山大?看香港怎麼發「利是」
    怕是又到了大出血封紅包的時候了喜事時時有,春節特別多辛苦一年賺了點錢過完春節就回到解放前不少朋友都表示亞歷山大吖~紅包,香港叫利是,有的商家會寫成「利市」,有的父母會寫成「勵事」,總而言之就是壓歲錢。在香港,只要是結婚了過年就要給派利是。
  • 文山州定製利是封-佛山市南海羅村賢生紙類製品廠
    紅燦燦的大燈籠和各種傳統裝飾能帶來新年的好運和祝福,當然是過年裡不能缺少的東西咯。通過變廢為寶地利用往年用過的舊利是封,讓我們今天一起來動手做學習如何DIY寓意吉祥的紅包春節裝飾掛件。詳細做法:使用利是封做中國人春節過年的吉祥裝飾繼續元旦一期以後的自製新年飾品的做法專題,又要開始為大家推送跟春節有關的一些傳統過年裝飾品的做法啦。今天先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利用利是封製作紅包紙扇的做法,如果你還保留著往年用過的紅包袋,這下可以把它們找出來重新利用了。
  • 滁州公司利是封印刷-佛山市南海羅村賢生紙類製品廠
    滁州公司利是封印刷第二層我們差點沒發現,但質感也相當好,放掛花的凹槽剛剛好——並且給頂部的金掛繩留出了空間,底部還有方便手指去取出掛花的小槽。整體真是無懈可擊。萬寶龍寄來的新年禮物一大一小,小的就還是傳統的利是封了,一個簡單的外包裝,左右打開之后里面一共 8 個。設計上,金豬元素就「很春節」了,一個月內把它們用完比較好。紙箱廠家。
  • 廣州的利是和紅包到底有什麼區別?
    而且,就算是掛在年桔樹上的利是封,裡面也一定要有錢,不可以是「空」的。因為在粵語裡面,「空」和「兇」發音一樣。廣州人認為,「新年流流」,這樣不夠吉祥。總之,利是的主要功能,就如它的本源「營商利市」一樣,是主家發出的一個意頭。廣州街坊看重意頭,但並不固執,也不會過分較真。
  • 文章頻道 - 香港設計師的「彩色紅包」,讓傳統年味美出了高級感!
    而羅曉騰對於「紅」與「紅包」之間看似天然的聯繫提出了異議:看到Astrobrights Papers的樣紙後,我想,為什麼要局限在紅色中呢?一整套彩色利是封(紅包)不是更好嗎?商店裡也開始出售類似設計的紅包。甚至偶爾能看到其他包裝設計受到我們那組紅包設計的啟發。曾經有客戶贈我一盒月餅,包裝盒上赫然印刷著我們為第一個紅包系列所創作的某個圖案。羅曉騰還笑稱:在接下來的幾年,好像都沒有人找我做其他項目了。我變成一個專門做利是封(紅包)的人!
  • 紅包:從傳統習俗到過年政治學
    由於歷史久遠,到了現在,不但在中國大陸以及臺灣和香港這些地方,可以說整個東亞都有類似現象:在越南也有發利是紅包的傳統;在日本,家長會派「お年玉」給小孩,不過是採用白色封套包裝,而且封套上會寫上接受人的名字;在馬來西亞,傳統馬來人會向友人派一種有金錢在內的綠色封套,而這普遍被認為是伊斯蘭文化和紅包文化的結合。
  • 小小紅包袋,背後居然是一門大生意
    今天,你發紅包了嗎,你領紅包了嗎?你可能沒有注意到,每一個紅包,後面也是生意經。■文|市井財經專欄作家 葉克飛前幾年曾見過一個帖子,一位在廣東打拼的北方人寫自己不敢回家過年,因為按照老家規矩,只要參加了工作,過年就得發壓歲錢。一大群親戚聚會,現場就得拿錢出來,大家都好面子,難免攀比,少了肯定拿不出手。
  • 舊利是封自製鞭圖解,環保又好看,幼兒園新年環境布置首選。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承載了豐厚的中國歷史文化和內涵,而鞭炮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春節將即,讓我們一起用舊紅包製作鞭炮吧,即環保又好看。材料材料:舊利是封若干(按需求準備),剪刀,訂書機,麻繩,白乳膠等。
  • 全國紅包地圖出爐,福建封紅包第一,廣東出乎意料
    文|你好學長全國紅包地圖出爐了,繼婚禮紅包之後,廣東又再一次上熱搜。這次還真是紅包屆的清流!從圖中可以看出,福建憑藉3500元為例榜首,而廣東則是以人均50元墊底,成為紅包屆的清流。不是廣東人愛吃福建人,只是福建人領的紅包太多,養得賊肥,不吃它吃誰?北上廣深是中國最發達得城市,連深圳都有200元,偏偏人均才50元。按道理來說,廣東應該名列前茅才對,為什麼會墊底?
  • 佛山一市民收藏利是封 展現百年前利是封風採
    佛山一市民收藏利是封,讓他來告訴我們(記者廖銀潔攝影報導)熱熱鬧鬧的農曆正月即將過去,許多市民「逗」完利是就把「利是封」隨處丟棄了。在佛山,退休老人梁偉東卻喜歡收集這些充滿吉祥味道的利是封,最早的利是封是清末宣統年間出品的。昨日,他收藏的300多個利是封在佛山市圖書館展出,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聽故事。
  • 新年利是封大變身 動漫利是封等玩出文化內涵
    過年派利是,是最有年味的年俗之一。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商場以及批發市場,發現除了「大吉大利」、「恭喜發財」等傳統利是封外,今年湧現了不少新款利是封,如立體利是封、布質利是封、姓氏利是封、動漫利是封、盞鬼粵語利是封等。這些時尚味十足的利是封,成為了新的賀年載體,也玩出了更多的文化內涵。
  • 廣東仔過年封紅包金額普遍很小是什麼原因?
    在廣東,過年或遇上好事,在來往中,給有關在場賓客和主人封紅包叫封「利是」,只是互相講一個意頭,賀個喜,希望大家新事好事連連,大家事事順利,生意開市大吉大利等。紅包裡的錢很少,是表示意思意思。給出紅包的人不算什麼負擔。
  • 雲浮卡通利是封
    雲浮卡通利是封  由於收藏時間長、收藏的利是封品種齊全,陳海萍去年、今年還被邀請到廣州、辦利是封珍藏展。「我有計劃明年在深圳也辦一場利是封珍藏展。」在談及自己的心願時,陳海萍說,他希望近期能出一本書,主題為利是封的收藏與設計。  至於更長遠的打算,陳海萍說,他希望能將利是封這種「吉祥文化」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人認識這一民間文化瑰寶。
  • 俞灝明:33歲生日收到媽咪派來的紅包,廣東傳統祝福方式超級暖心
    俞灝明 2020年11月14號下午17:21,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今早接過媽媽給的紅包,一看到背面的祝福和寄語,幸福感瞬間爆棚。這個祝願形式從我出道時就開始了,也許在大家看來有些簡單直接[允悲]但對我來說,它是有深意的,以一種廣東人傳統的方式,表達她最深切的願望,就是我能平安健康。
  • 廣東深圳 逛花市柚葉澡和利是封
    比如在過年前,逛花市買花是一項傳統。逛花市最早是廣州人的習俗。因嶺南冬無寒凍、雨量充沛、樹木常青,每到農曆新年正是春花燦爛之時。早在唐末南漢時,廣州近郊就出現了賣花的花墟。在明代,常年的花市就已成形,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就提到明代廣州的花市,「花市在廣州七門,所賣止素馨,無別花,亦猶雒陽但稱牡丹曰花也」。
  • 社工回收利是封做「元宵燈籠」
    利是封回收做的燈籠  「逗利是」是中國春節的一大傳統活動,每逢春節,小朋友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到利是,得到新年祝福但拆完之後的利是封該如何處置呢?2月7日-10日,東莞市樂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各駐點社工正在開展各類型的利是封回收創意製作環保行動。  駐石碣鎮水南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工與志願者開展的是「年年有餘」舊利是封回收活動,社工在水南社區四條村設置回收點,小志願者們向路過的居民宣傳環保觀念,展現小朋友們製作的利是封手工燈籠,鼓動居民將家中的舊利是封拿出來。
  • 肇慶酒店利是封定製-佛山市南海羅村賢生紙類製品廠
    肇慶酒店利是封定製以往,利是封的作用,僅限於裝入鈔票,讓長輩或已婚人士,於過年時派發予晚輩或未婚人士,討個好兆頭。  從那以後,他「利是封大王」的美名就傳開了。經常會有來自、北京的朋友,給他送來年代久遠的「紅包封」。他則稱自己是「漁翁撒網,什麼都收」,只要是沒有見過的,就會花錢收購。  他告訴記者,紅包封的價格並不高,高也不過是100元左右,只有少有的幾個紅包封是200元甚至300元。當時他收購的300元的紅包封就是一個「1930年」的紅包封。此後,也花了200元收購了一個「光緒三十年」的紅包封。
  • 紅紙一張,利利是是
    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在中國粵語區紅包被稱為利是,是將金錢放置紅色封套內做成的一種禮品。我對壓歲紅包的看法也是如此。它既包含長輩對晚輩的新年祝福,又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人情往來。金錢遊戲的有來有去及套路規範,讓人覺得這倒是偏離了祝福的本意。於是成年人害怕過年。往往被迫為了面子,給親朋好友的孩子壓歲錢,金額都不好意思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