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雜言·我家屋後有座山

2020-12-20 騰訊網

看了這個標題不要以為我是在炫耀,跟你講我家屋後真的有一座山。只不過那座山不屬於我家,雖然我很想把它變成是我家的,但我知道這個理想,我即便是窮極此生怕是也沒法實現了。

這座山叫做燕山,山尖尖上有老城牆,還有烽火臺。小的時候總是不明白為啥要把院牆修到山尖尖上,總覺得修院牆的這個人肯定是個大大大,大地主,也總幻想著有朝一日我是不是也能變成那麼大的地主。等到懂事之後我才明白那個地主是誰,也明白想要成為那樣的超大號地主比把燕山變成我家的還難。

這是我的家,準確的說是我的老家,因為那院子裡住著我的爺爺奶奶。我爹、我大爺、我姑都是在這個院子裡出生也都是在這院裡長大的。

很遺憾,我不是在這個院子裡出生的,我的出生地距離這個院子得有八十多公裡,是一座小小的縣城。

這裡雖然不是我的出生地,但在我的戶籍冊上籍貫那一欄裡卻寫著它。這是我的老家,是我的根兒,是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

我把第一次回老家定在了我三歲的那一年,因為那時候我已經記事兒了。當然,在此之前我爹媽肯定帶著我回過老家,不過那段時間的記憶在我腦子裡是空白的。

第一次回老家是在秋天,爹娘拽著我的手走出廠區大院出門右轉上了主街一直往南走了得有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一個亂鬨鬨的全是人的地方。透過綠漆斑駁的鐵柵欄能看到坑窪不平的院子裡停著幾輛圓頭圓屁股的大班車,車身塗成黃底紅道兒的那種。

我娘抱著我看著我老爹在人海中左衝右突,殺到一個小窗口那貓下腰,當老爹直起腰轉身之後,他嘴上就多了兩張白片片兒。老爹再次披荊斬棘一般的回到我們娘倆身邊,隨後一手抱著我一手拽著我娘,一家登上了一輛大班車。

那年月坐這種大班車回家的小孩子沒有不暈車的,一是因為晃悠的太厲害,二是因為坐車的人太多,然而我卻很讓爹娘省心,從大班車啟動到出班車站這短短的幾分鐘內,我保證能睡得呼呼的,就是被別人抱走都不帶醒的那種。娘說我是個省心的寶寶,爹說我將來絕對是個心大的糙老爺們兒,現在看來爹娘都猜對啦。

有科學研究證明,人即使睡著了它的某些感覺依然存在。這句話我非常贊同,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尤其是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即使我睡著了也對周圍的動靜非常敏感。

睡夢中的我能感到車廂裡一會擁擠嘈雜一會安靜寬鬆,能感到班車停停走走。就這樣,一直晃悠了不知道多久,當班車不知道第幾次停住的時候,爹娘抱著我下車了。為啥知道時下車裡呢?因為空氣變得特別新鮮了。睡夢中的我能感到大班車開走,能感到爹娘跟人在說話,還能感到有人在戳我的臉,然後我就聽到噠噠噠噠的巨大的轟鳴聲。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方頭方腦,腦袋上插著一根煙囪,左臉上有個飛速轉動的圓盤盤,靠兩隻長長的車把控制前進方向的稀罕物,叫做手扶拖拉機。在那年月,就是這種土得掉渣的農業機械,在農村也不是很多的。

當手扶不再噠噠的時候,我感覺被人抱起,從力道上可以判斷出那是我爹。然後,我就被另一雙手臂接了過去。

再然後,一股菸袋油子的味道撲鼻而來。緊跟著好像有一把大毛刷子落到了我的臉上,而且還是來回的刷的那種。於是,我醒了。

我看到的是一張消瘦的滿是皺紋的臉,頭髮花白了,鬍子也是花白的,但眼睛卻是亮晶晶的。這是我爺,不用爹娘告訴我都知道他是我爺,一對眼神兒就知道了。我皺著鼻子一陣踅摸,終於發現煙油子味的來源,就在我爺的肩膀上掛著一桿眼袋,銅煙鍋、銅煙杆兒,銅菸嘴兒,裝著菸葉的荷包袋看不見,應該是在我爺的背上。

我爺誇我是我家正根兒,還把菸袋塞我手裡給我當玩具,還說我比我爹強,因為我爹不抽菸所以不像山裡人。這究竟是個啥道理我到現在也沒鬧明白,後來我把煙戒了,因為我自己看我自己都不像個山裡人,所以這山裡人的標誌嘛還是算了吧。

我爺從見到我的那一刻開始就沒讓我離開過他的懷抱,我爺對我娘特客氣,扶著我娘上了大車,大車上早就為我娘準備了小凳和坐墊。我爺對我爹很不客氣,吹鬍子瞪眼的罵他不孝順,不知道勤回來看看娘老子,我爹趕緊從我手裡奪過菸袋麻利的裝滿煙鍋,我娘趕緊劃著了火柴倆手舉到我爺面前,好讓我爺不用低頭就能把煙鍋點著。

藉此機會我爹捏了我屁屁一下,於是我憋足了勁一嗓子吼了出來。

「爺!」

我爺的臉上猶如盛開了一朵梅花,方才那嚴父形象蕩然無存,他老人家一腳踹到我爹的腚上,笑呵呵的罵了句:「等老子抱你呢,自己上切(去)。大孫兒,爺爺背。」

一輛大車一頭大青騾子載著一家四口,離開鎮子向著山裡走去。路上有相熟的人老遠跟我爺打招呼。打完招呼緊跟著會說:「看見沒,老誰接他家小誰了。你看人家小誰在城裡上班,還娶了城裡媳婦,真有出息。」

周圍的人定會跟著說:「是啊是啊,真有出息。可比老誰家的小誰強多啦。」

我爺有時候會讓我爹我娘稱呼說話的人叔叔、嬸子、大爺、大娘,而有的人,我爺僅僅是哈哈一笑點了一下頭,也沒讓我爹我娘叫人。現在回想起來,我爺的做派和那些在酒會上、談判桌上談笑風生、應對自如的大老闆也沒啥兩樣。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很想看看我爺穿西裝是啥樣子,於是P了一下,P完咋看咋不對勁。一是手藝不行,二是感覺不對,從心裡就牴觸,那時才明白,見到我爺第一面的時候,他已經刻在我心裡了,這輩子也改不了,若改了就不是他了。

我們一家離開鎮子後慢悠悠的上了公路,那時回家的路不寬也不太平坦,但走在上面心裡覺得踏實。人常說近鄉情怯,那時的我卻沒有這種情懷,因為我已經被眼前這氣勢雄渾的山鎮住了。

我一手摟著我爺的脖子一手指著山喊:「山,山上有牆!」我爺告訴我,這山叫燕山,那牆叫長城。

我爺指蜿蜒起伏的長城告訴我,看見長城就知道離家不遠了,再走走,等看到那站在山尖尖上的仙女樓的時候,就到家了。我看見了兩座站在山尖尖上的敵樓,我爺面對我懷疑的眼神絲毫不慌。他老人家淡定的告訴我:「最高的那座叫望京樓,稍微矮的那座叫做仙女樓,咱家就在仙女樓下邊,離得沒多遠。」

我順著我爺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那仙女樓下方的山窪裡,在綠樹和山石之間一片村落映入我的眼帘。那就是我的老家,那就是我的根兒。

我爺告訴我咱家就在仙女樓下的時候,那氣勢猶如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而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在盤山公路的半山腰。從這裡看去,我的老家的確是在仙女樓正下。,我爺說的對,離得沒多遠,最多也就一指頭的距離,才一指頭的距離,那能算遠嗎?嘁

相關焦點

  • 我的老家屋後有座山
    生於古陳倉,長於古陳倉小時總是像個好奇寶寶似的,看到啥都想問個為什麼,比如河水從哪裡流下來,又流向了何方,;比如看不見百米開外的小彎路,轉過彎是什麼;比如那高聳挺拔的山勢綿延不斷的問:山的那邊是什麼?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的作息時間是,早起六點多就要踏著星月去學校開始早讀,上完兩節課在回家吃早飯,然後再去學校上課到下午兩點放學回家,下午不用上學的哦……那時候真的就可以像脫韁的野馬般去山裡玩,去山裡拾柴火,去山裡挖些山裡的草藥(小時候唯一的經濟來源),那是三年級的故事了吧,下午放學和小夥伴拿上麻袋,扛起鎬頭就進山了,挖草藥,換一比不菲的收入(雖然是不起眼的幾毛錢
  • 綠耳 庚子斫石|山不在高 有龍則靈
    綠耳 庚子斫石 | 山不在高 有龍則靈 庚子清明後, 疫情緩解, 得以回杭, 山中深居後,
  • 庚子的雲彩
    它們美得讓人興奮、感動、喜悅,無法言說。今年,常常出現這樣奇異的雲彩,如朵朵奇葩,開在我們頭頂的藍天上,引人矚目。它們和北京往年的雲彩大相逕庭,給人的是一種完全陌生的新異的感覺,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它們一天一個樣子,一天一種美,新穎別致。而在一早一晚,它們又把自己釀成了霞,釀成了霞的美酒,別說喝,看一眼就能醉倒人。
  • 2020庚子年鼠年春聯大全 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春聯帶橫批
    鼠年馬上到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那麼2020鼠年最新春聯有哪些呢?鼠年春聯帶橫批的是什麼呢?小編為您整理了鼠年春聯大全,從五言到九言都有。2020庚子年鼠年春聯大全  五字春聯  鼠年春作首,六畜豬為先。  鵲語紅梅放,鼠年喜氣濃。  人歡為體健,鼠碩因年豐。  鼠為生肖首,春乃歲時先。
  • 俗語「屋後莫有探頭山,房前莫有氣死牛 」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 「屋後莫有山探頭,屋前莫有氣死牛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之後,不能夠完全理解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 ,對於這句俗語中的「山探頭 」和「氣死牛 」,感到十分費解 ,有些人對農村不熟悉,確實不知道什麼是山探頭。
  • 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啥意思?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昨天和村裡老人閒逛時,他說了句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當時聽了不知道什麼意思,老人解釋道:修建房屋背後最好要有靠山,這樣家裡人和財都會很興旺,發財致富不在話下。作為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我來說,自然覺得很荒謬,沒有科學道理。
  • 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是科學,不是迷信
    與老農坐在一起聊天,聊到了庭院選址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門前有水不是福,屋後有山災禍足」。因此,庭院選址應該講究科學呢!剛從老農口中聽到這句俗語時,我還有些大惑不解呢!那麼,都有哪些科學道理呢?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一、門前有水不是福有人認為:門前有水,乃是清幽風雅的象徵,此地是宜居之地。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堪輿大師」會極力推崇在這樣的地方修房蓋屋。其實,這樣的地方是不適合修房蓋屋的,更是不宜長久居住的。
  • 農村俗語:「屋後有靠生萬福,田邊有靠苦農夫」,有道理嗎?
    一、屋後有靠生萬福 所謂的「屋後有靠」是指屋後有「靠山」的意思。 靠山一詞是一個漢語詞彙。李白直言不諱地對張洎說:「我看他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因此,你萬萬不可靠『山』(這裡的『山』就是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為好。」 張洎自從聽了好友李白的勸告後,便與安祿山不再來往,因此,張洎並沒有因安祿山謀反而受到連累。對此,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其實,這就是「靠山」一詞的最初來歷。
  • 男子為修路拆毀他人屋後廁所被訴
    男子為修路拆毀他人屋後廁所被訴 來源:紅網 作者:黃璐 劉婧 編輯:劉飛越 實習生:胡弋 2014-01-16 17:36:54
  • 南雅詩人庚子年選 | 查小剛卷 | 無明盡集
    己亥庚子之年,《皇極經世》以為歲值無妄、明夷二卦。所作韻文匯為兩卷,刪去數首,略加詮次,曰「無妄」「明夷」,取其首字曰「無明」。今二歲皆去,是為「無明盡」。 有口有口,有口須守。 三人成虎虎咥人,何況耳能生牆牆生耳,無翼能飛無腳走。有口有口,有口勿言。談何容易開口難,何況盛世多腦殘。李老君,霜鬢垂;行答颯,坐摧頹。屍居龍現,一默如雷。  借屋讀書歌餘以拆遷,回老家借屋而居,窘迫如逃難,而讀書何可一日廢也?作歌雲。局縮來居陋巷陋,板屋高低路斜右。
  • 話說庚子年
    2020庚子年,在這特殊的一年,有許多困惑、迷茫和疲倦……但在困難重重中也有著無數的堅守,當疲倦的看向疲倦的人,其實已經看到了力;下面幫大家回顧一下庚子年先來說說什麼是庚子年。天幹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庚是十天幹的第七位。地支有十二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庚子詩書選
    衝車躍馬窮追帥,心有輸贏必露鋒。林漢秋先生原玉:《讀金鏞武俠小說偶作》雲水幾重山幾重,江湖何處不相逢。俠之大者人同仰,敢向奸邪亮劍鋒。註:20200621日環食林漢秋先生原玉:夏至日遊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棧道臨湖玉帶長,漫山叢竹倚天蒼。皆因今歲離家久,客樹聊將認故鄉。註:季羨林有詩「客樹回望當故鄉」。
  • 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在太原臺駘山景區隆重舉行
    公元2020年9月2日,農曆庚子年七月十五,風清日朗,天地清明。「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在太原臺駘山景區根祖堂、韓祖堂隆重舉行。上午11時,在通贊莊嚴的主持聲中,「太原臺駘山景區庚子年中元節祭祖大典」拉開帷幕。
  • 農村俗語「房前山屋後水,這樣的房屋難富貴」有道理嗎?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人們蓋房子、修墳墓都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這裡面有大講究。蓋房子既要考慮到房子的實用性,又要美觀,而修墳墓就更是得慎重。從風水的角度來說,甚至會影響到富貴榮華和子孫後代的運勢,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農村房前屋後,種什麼樹好,能有經濟效益呢?
    農村房前屋後,地方應該也不會太大,種不了太多樹吧。除非是那種閒院子,周圍沒有多少鄰居的,能多種幾棵。1、果樹北方農村,房前屋後,常見的果樹,通常有石榴、柿子、核桃、桃樹、杏樹、棗樹等。很多農家小院都有呢,這株是我家小院的,石榴種了沒幾年,果實還不少。核桃樹,七八年結果,不過如果買那種嫁接的苗子的話,結果稍早些。核桃的價格相對高些,如果有時間可以考慮趕集去賣。
  • 【詩人風採】羅洪星:庚子詩詞選
    驚聞武大教授一場大病花光積蓄,後續治療求助於人誰言書本產金玉,教授唯能衣食足。大病一場囊倒空,祈求恩賜甘泉沃。錢塘江觀潮轟雷晴日震山搖,誰在錢塘倒海潮。莫是伍胥千載恨,回頭怒氣化驚濤。橫行壟畝何人管,誰見山豬納稅錢?鄉村年味除塵祭灶掃庭階,紅豔窗花巧手栽。雁客思歸心急切,倚門翁媼試新醅。考試舊時查驗讀書郞,百業如今應試忙。效績難分真與偽,唯憑卷面判優良。
  • 【詩人風採】林志華:庚子詩詞選
    會戰江城雜賦曾經首義立潮頭,庚子災橫黃鶴樓。謀定封城揚黨幟,春催會戰解民憂。懸壺幸有南山策,決勝全憑華夏遒。問荷山外青山樓外樓,問君能有幾風流?苞尖藕節辭泥染,嬌態芳容令月羞。何物稱仙甘俯首,誰人見汝不回眸?粉紅紫白多顏值,最是蜻蜓立上頭。
  • 五律·庚子春日登山——福州(作者:林世保)
    風迎花欲舞,柳轉鳥能言。嵐氣連峰影,溪聲漱石根。恰逢春日至,欣賞水雲奔。依韻世保兄《庚子春日登山》黃少樵煙雨鎖江村,今朝試出門。花飛初解語,燕舞似能言。觀瀑疏林下,聽松亂石根。憑高聊一望,群嶺狀雲奔。次韻林老師《庚子春日登山》海上漁夫豪情破虎牢,擊楫到江村。失路慚無語,看山欲放言。青松連海氣,紅日照雲根。一望登臨目,千巒萬壑奔。
  • 南京「名不符實」三山街:山是哪座山?街又在哪裡?
    山是哪座山?   相傳朱元璋稱吳王時,就大興土木改建應天府城。等他決定定都南京,便準備在城東建造皇宮,將三座山填進了燕雀湖。三座山挖平後,在原處修了一條街道,取名為「三山街」。   不過這個說法並不怎麼可信——三山街一帶過去並沒有什麼土山,填燕雀湖之土另有來源。
  • 你們都知道濟南山多,那濟南究竟有多少座山?僅名山就有30多座
    許多人都曉得濟南有N座山,有業界人士統計僅歷史有名的山就有24座。而且這24座山都被歷代的文人墨客不惜筆墨的讚美和抒情過。那小編先給你拋磚引玉前十名在濟南區域內的名山。第一名是華山,第二名是千佛山,第三名是五峰山,第四名是佛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