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新媒體水平參差不齊 有微博以「公主」自稱

2020-12-20 騰訊網

製圖:張芳曼

發布熱點資訊、披露突發事件處置調查進展、傳遞黨政重要決策……近年來,政務新媒體在政務公開中日益成為重要渠道。

2016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全面推進各級行政機關政務公開工作。8月,國辦下發《關於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1月,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在三文件密集出臺背景下,2016年,政務新媒體發展如何?

發布速度

輿情回應有提速,殭屍帳號也不少

記者從新浪微博了解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已達到164522個,實現了級別、地區、部門的全覆蓋。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分析顯示,2016年1月—11月的600多起輿情案例中,政府回應率達到87%,有57%以上的事件政府首次響應在事發24小時之內,有73%的事件政府部門首次回應在48小時之內(含24小時)。其中,41%的事件通過政務新媒體作出回應(右圖)。

《意見》指出,加強突發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發布,要快速反應、及時發聲,根據處置進展動態發布信息。《通知》指出,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實施細則》進一步提出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持續發布信息。

但記者也發現,在一些地方,政務新媒體仍然存在更新太慢、自說自話、敷衍了事的情況。記者隨機搜索西南某省各州市微信公眾號,發現頭條文章閱讀量常停留在三位數,「殭屍微博」例行發布的每條閱讀、轉發量都在十位數甚至個位數。

內容力度

互動服務有改善,水平參差不齊

說得不充分,群眾看不明白;說得不恰當,又會引起新的風波。在人民網主辦的2016年政務輿情回應座談會上,有專家提到,回應輿情不僅在於速度,更在於有效、有針對性。

怎樣提升回應的針對性?三文件分別給出了路徑。在發布內容的形式上,《意見》提出,「注重運用數位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方式」「通過新聞發布、政策吹風、接受訪談、發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讀」。《通知》指出,回應內容應圍繞輿論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關鍵問題,實事求是、言之有據、有的放矢,避免自說自話,力求表達準確、親切、自然。《實施細則》則更具體地指出,「多舉實例,多講故事」。

2016年上海出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當天「上海發布」在政策發布時還提供了圖片解讀。上海市政府辦公廳上海發布辦公室主任丁利民介紹,這條微信公眾號文章的當日閱讀量達到140多萬。隨後「上海發布」繼續跟進新敬老卡換領時間、換領條件、換領程序等,微信閱讀量也達50萬。

但也有一些帳號因爆出雷博雷語而令人側目。比如,雲南某地州一政務微博以「公主」自稱,稱面對「鄉下的農民,趕緊溜回辦公室」,令輿論譁然;陝西某縣公安局官微面對網友質疑警車私用,卻回復「家裡人又違法了吧?找公安的茬」。儘管這些微博最終都向網友道了歉,但帶來的不良影響短期仍然難以消除。

可見,政務新媒體整體水平仍參差不齊,提高水平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管理機制

投入有差別,管理還需更科學

政務新媒體「量」「質」參差不齊,背後是投入與重視上的差異。記者調查發現,西南某省一些市縣至今沒開通政務新媒體,主要原因是「當地主要領導不同意開」;而開通後長期不更新的「殭屍帳號」,是因為「有的只為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有的是真缺人手。」當地一位宣傳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開通後沒人過問、沒人考核,自然就放著了。」有位官員向記者「吐槽」,有縣市居然讓個人主辦的自媒體承擔起政務新聞發布工作。

「上海發布」負責人認為,解決技術、創意難題,歸根究底還得靠人。「我們團隊成員以內容生產、運營為主,多是傳統媒體人、公務員,很少有技術人才。但隨著新媒體發展,現在對技術拓展的要求越來越高。」該負責人說。

「枝江發布」是湖北省枝江市的官方政務微信公號,長年穩居湖北省政務微信周排行前十、多次拿過第一。他們通過整合政府網站、廣電等平臺的人員,融合發展新媒體,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才問題。「枝江發布」負責人姚紅介紹,為了長遠發展,他們正在加強培訓,提高把關能力。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 (微博)認為,對於政務新媒體的運營者來說,不僅有編制問題,還有職級認定和上升通道問題。「有平臺無運營」「有人員無編制」「有人力無能力」「代發布無保障」……種種問題折射出政務新媒體需要整體設計。

對此,在人員培訓上,《意見》要求「力爭3年內將全國從事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輪訓一遍」。《實施細則》指出,「推進網站集約化建設,將沒有人力、財力保障的基層網站遷移到上級政府網站技術平臺統一運營或向安全可控雲服務平臺遷移」。

政務新媒體水平在未來要再上新臺階,期待進一步努力。

本期統籌:沈小根

相關焦點

  • 印發《關於推動政務新媒體發展提升政務信息服務水平的意見》的通知
    建立健全政務微博日常信息發布、輿情監測報送、突發事件應對、網民留言回復、公眾訴求處理等工作機制,及時準確權威發布信息,積極穩妥有效處置網絡輿情,熱情主動周到服務公眾需求。重視政務微博推廣運營,策劃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加強與有影響力的微博博主交流溝通,運用微訪談、微直播、微調查、微話題、微寄語等形式,徵集網民意見,回應網民訴求,加大服務群眾工作力度。  3.推動政務微信發展應用。
  • 政務新媒體引導網絡輿論的問題與對策
    各級地方政府打造新媒體時代的「網際網路+政務」模式,相繼構建立體化的政務新媒體傳播格局。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公眾號和政務客戶端,搭建起了官民之間的溝通橋梁。 關鍵詞:政務新媒體;輿論引導;兩微一端 網際網路的開放性、低門檻使其成為意見觀點的聚散地。電子政務時代,網絡輿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引導網絡輿論成為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評定指標。
  • 國家文物局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取得好成績
    (原標題:《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公布 國家文物局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取得好成績》)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通報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監管工作評分達100—110分的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17個國務院部門,國家文物局位列其中。
  • 2014年全國政務新媒體發展研究報告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各級政務新媒體活躍度繼續提升,內容更加趨向於多元化,風格更加親民,互動更加明顯,包括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APP在內的政務新媒體,已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發布權威信息、加強政民互動、引導網絡輿論、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辦好新媒體 傳播「政」能量 蘇州高新區網信辦舉辦政務新媒體培訓會
    為進一步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進一步加強高新區政務新媒體網絡傳播矩陣建設,切實提升政務新媒體採編人員做好網上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講好高新區故事,傳播好聲音,為高新區走在高質量發展最前列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12月10日,蘇州高新區網信辦舉辦全區政務新媒體採編發布培訓會,來自全區各地各部門各國資公司政務新媒體的分管負責人和採編人員共
  • 聊城市政務新媒體矩陣正式亮相!
    成立大會上,聊城市新媒體協會會長孫文華宣讀聊城市政務新媒體矩陣成立倡議書,並發布聊城市政務新媒體矩陣宣言。與會領導共同點亮聊城市政務新媒體矩陣啟動球,標誌著聊城市政務新媒體矩陣正式亮相。衣善忠指出,成立政務新媒體矩陣是新時代加強政務新媒體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新媒體運維管理水平的現實需要。成立全市政務新媒體矩陣,是順應時代趨勢,有利於實現各級政務新媒體從單打獨鬥向合作共贏發展,樹立全市宣傳「一盤棋」理念。
  • 六大解決方案助力政務新媒體打造「立交橋」式宣傳模式
    作為行業領先的政務新媒體服務平臺,政新科技深入調研、精心打磨,最終形成政務新媒體運營的六大解決方案,助力政務新媒體打造「立交橋」式的宣傳模式。政新科技的運營團隊由資深策劃、採編、設計等人員構成,核心成員有十餘年時政記者、編輯的採編經驗,政治敏感性強,對政策的把控與輿論的判斷更加專業。有了專業的運營人員只是政務新媒體運營的「敲門磚」,如何高效地開展工作是擺在實操層面的難題。
  • 11月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榜單發布
    11月,上海政務新媒體立足主業,凝聚合力,圍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第三屆進博會、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等做好新媒體發布;同時,及時傳遞疫情防控信息,記錄人民城市的速度溫度,為有序開展防疫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 政務新媒體須走好走實網上群眾路線
    關鍵詞:「國資小新」 政務新媒體 新媒體卡通形象「國資小新」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的新媒體帳號,自2012年6月開通微博以來,先後入駐微信、今日頭條、人民號、抖音、快手、微視等近20個新媒體平臺,粉絲總量逾千萬。
  • 政務新媒體「國資小新現象」專家研討會會議紀要
    新媒體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充分發揮傳播優勢和技術手段,打造主流輿論陣地,促進政務信息的廣泛傳播、政務服務的便捷普及。政務新媒體還是不能忘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還是不能停下研究網際網路傳播規律、不斷提升運營水平的步伐。一邊走、一邊想、一邊學、一邊做,政務新媒體的健康發展,需要不斷總結、深入探討,需要凝聚政企媒學各界的真知灼見。這也是網絡空間研究院、網絡傳播雜誌召開此次專家研討會的重要意義。
  • 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
    此外,集約化工作有力提升了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網站規範性、可靠性顯著增強,本次檢查中未發現試點地區有不合格網站。(四)完善功能渠道,更好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不少地方和部門把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作為聯繫群眾、服務群眾、接受群眾監督的重要渠道。
  • 國家鐵路局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二季度自查情況公告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於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確定的檢查標準,國家鐵路局於2020年6月23日至24日對局政府網站與政務微博開展了集中自查,未發現政府網站存在單項否決問題,政務微博@鐵道政言未發現問題。
  • 政務微博互動情況研究
    在2011、2012年的兩會上,政務微博成為代表和委員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徑。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呈現以下特徵: 第一,傳播主體具有地域、級別和部門分布差異。政務微博的傳播主體即政府各部門及其官員。在地域上,政務微博已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但與所在地經濟、政治等綜合發展情況有密切聯繫。
  • 最新上海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排行榜發布,看看哪個詞最熱
    與上月相比又有哪些變化?依託上海市網信辦自主研發的「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評估平臺」,本期榜單對各政務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數據又做了進一步深度挖掘,增加了原創率、全網轉載量、閱讀數等顯示傳播影響力的重要數據。
  • 《2019年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發布
    1月17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2019年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報告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製作,微博提供數據支持,評價對象包括全國所有通過微博認證的機構官方微博,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傳播力、服務力、互動力和認同度。
  • 「喜訊」陝西省藥監局政務新媒體和信息化工作受表彰
    12月11日,從海南博鰲舉行的第三屆智慧監管創新大會傳來喜訊,繼2018年和2019年受表彰後,陝西省藥監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陝西藥品監管」再次榮獲「2020年省級藥品監管政務新媒體影響力獎」,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顏江瑛為10家獲獎單位頒獎;陝西省疫苗追溯監管系統被評為2020年智慧監管典型案例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9年第四季度全省政務新媒體抽查檢查...
    12月9日至12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對省、市、縣三級政府和相關單位的513個政務新媒體(含APP)進行了抽查檢查和覆核工作,並對二、三季度抽查出有問題的21個政務新媒體進行了回頭看,抽查比例為10%,總體合格率76%。抽查發現,124個政務新媒體不同程度存在管理不規範、更新不及時、互動功能不完善等問題。
  • 重慶市2019年第二季度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_其他重要...
    :一、總體情況2019年第二季度,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管理要求,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管理,迅速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開展自查整改,市教委、市民族宗教委、璧山區等部門和區縣自查整改效果明顯
  • 國務院通報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北京得分靠前
    此外,集約化工作有力提升了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網站規範性、可靠性顯著增強,本次檢查中未發現試點地區有不合格網站。(四)完善功能渠道,更好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不少地方和部門把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作為聯繫群眾、服務群眾、接受群眾監督的重要渠道。
  • 2020年全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結果發布
    國辦信息公開辦提出,一些地方和部門運用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的水平有待提高,如個別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內容保障機制有待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門政策解讀針對性不強,部分地方和部門監管責任有待落實。六成多的地方和近四成的國務院部門,未督促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規範公開有關網站工作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