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倫追憶於藍:多年好友,為她寫過《於藍壽銘》

2020-12-16 紅星新聞

6月28日凌晨,導演田壯壯發文,稱「媽媽(於藍)走了」。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著名作家、當代戲劇家魏明倫,他表示,於藍99歲去世,屬於正常老去,是喜喪,「前陣子好像是她的兒子田壯壯在醫院守護著她,因為在這個疫情(背景)下,於藍有些直系親屬也不好到醫院去守著。」魏明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魏明倫和於藍

2018年六月底,魏明倫曾到於藍家中敘舊,「我跟她是多年好友,那時她意識還很清晰,只是耳朵有點聽不到,說話要大聲點才行。」魏明倫表示,他從小就看於藍的電影,從最早的《白衣戰士》,到《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多部經典作品,他都能一一細數。

魏明倫《於藍壽銘》

曾經,在於藍的組織下,成立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於藍擔任廠長,其中有一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在自貢舉行,那天,恰好是於藍的生日,「我給她寫了一個碑文:『紅巖江竹筠,銀幕江雪琴。此江姐,彼江姐,觀眾難分彼此。好一株黑獄紅梅……頭白矣!童心未泯,舐犢情深。晚霞影裡,水銀燈下。婆婆指揮,娃娃合唱。無腔短笛,有味兒歌。催小草青青,映老天藍藍———青出於藍勝於藍!』她很高興。」

魏明倫從藝60周年,於藍手書祝詞,並繪畫祝賀

2010年,在魏明倫從藝60周年慶上,於藍也曾贈文字和畫作給他。魏明倫說,「如果我要給她輓聯,那就以那個碑文來吧。」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王曉棠等演藝界人士發文悼念於藍:她是中國電影界的驕傲
    6月28日凌晨,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發文稱「媽媽走了……」,證實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離世。在數十年的電影生涯中,於藍塑造了「江姐」「周蓮」「程娘子」等經典銀幕形象,為革命文藝和中國電影事業奉獻終身。於藍辭世的消息一經發布,引發演藝界人士和網友悼念。
  • 電影藝術家於藍的晚年生活:每天畫畫寫字 文藝興致濃
    她是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的大姑,著名導演田壯壯的媽媽,但她更讓大家驚嘆的,是經典影片《烈火中永生》中堅貞不屈的江姐,是中國銀幕上的紅色母親。她說「一部電影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體驗生活要從內心出發。」息影多年的她今年籤售自傳《於藍自述》,再次走入公眾視線。前日,經過成都商報記者多次約訪,於藍終於在北京的家裡接受了記者獨家探訪。
  •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周總理曾一語雙關贊她:演了個好媽媽!
    記得當時,於藍手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幅老照片對記者說:「周總理表揚過電影《革命家庭》,可不是我憑空所說,這裡有照片為證啊。」記者仔細觀瞧,只見照片中的周總理正當著眾人的面,高興地握著於藍的手說些什麼,於藍頷首微笑,側耳細聽,好像生怕落了一句。
  • 於藍去世享年99歲 於藍個人資料簡介生前作品介紹
    於藍的小兒子,著名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確認了這個消息。  田壯壯導演在朋友圈寫道:媽媽走了,現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獨立,赤裸,清明且處於當下,你以前從未經歷過,現在經歷的一切,這即是佛。  眾多於藍圈內好友轉發並證實了這一消息。  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 於藍小的時候曾經被日本憲兵隊抓住過,被他們拿皮鞭抽,用腳踢,讓她從此恨透了日本兵,也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17歲的於藍當年跟十多個革命青年一起步行了幾千公裡來到延安,進入了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隨後進入魯迅藝術劇團,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 兒子田壯壯確認著名演員於藍去世,今年2月曾被誤傳病逝
    今年2月,長影集團方面曾發布於藍病逝的消息,隨後刪除之前消息並發文致歉:於藍老師病危,已經經過了最為驚心動魄的搶救,特此為之前的信息失誤表示深深的歉意!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
  • 謝芳:於藍老師是當之無愧的人民藝術家,希望後輩多學習
    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27日晚逝世,享年99歲。6月28日晚,同是「22大電影明星」的謝芳特意致電新京報記者,表示有些話想對大家說。「22大電影明星」田華、於藍和謝芳(從左至右)常常一起參加活動。「我是今天得知於藍老師去世的消息,聽聞之時痛心疾首。
  •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
    青出於藍 而勝於藍在漫長的時光中,青色作為東方之色,是中華五正色中尊貴的顏色之一。它承載著美好的寓意,一直延續數千年。青色,生命的顏色。漢字「青」的小篆上部為生、下部為丹。《說文解字》曰:「青,東方色也。」五行中,青色屬木,對應東方主青色,而西方為金主白色,南方為火主赤色,北方為水主黑色,中央為土主黃色,這是五正色和五行及方位的對應關係。「青」字的小篆。
  • 「江姐」於藍去世享年99歲 兒子田壯壯導演發文悼念
    6月28日,曾經在電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經典角色「江姐」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她的小兒子,著名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悼念亡母。於藍,原名於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 於藍小的時候曾經被日本憲兵隊抓住過,被他們拿皮鞭抽,用腳踢,讓她從此恨透了日本兵,也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 田壯壯導演:母親於藍並未去世,感謝大家關心
    2018年,田壯壯(右一)為母親祝壽澎湃新聞記者2月6日從田壯壯導演處獲悉,目前母親於藍女士尚處於病危階段,並未去世。田壯壯表示,感謝大家對於母親的關心。此前,@長影集團 官方微博6日下午發布消息稱於藍女士逝世,不過長影方面隨後刪除微博並發文:「於藍老師病危,已經經過了最為驚心動魄的搶救,特此為之前的信息失誤表示深深的歉意!」公開簡歷顯示,於藍出生於1921年,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原名於佩文,出生於遼寧岫巖。九一八事變後,她隨父親逃亡關內。
  • 於藍去世,永遠的「江姐」走了,享年99歲,22大明星如今僅剩8位
    她幼年時曾顛沛流離,跟隨家人輾轉於哈爾濱、瀋陽、張家口等地,後又到天津河北女師學院中學部讀書。但「七七事變」後,日寇佔領北平,華北陷落,於是她便輟學。那時,於藍一心想加入抗日組織,於是便和好友趙路一起,於1938年,來到了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擔任延安魯藝實驗劇團演員。在這裡,認識了自己的丈夫田方,兩人於1940年喜結連理。
  • 99歲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第一時間發文悼念的明星都有誰?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6月27日晚因病去世,她6月3日才過了她的99歲生日。中國電影集團、於藍同志治喪委員會發布訃告,表示將遵照家屬意願,喪事從簡。於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戲骨,她的離世讓人感到痛心和惋惜,網友和明星們紛紛發文表達哀悼之情。
  • ...男神|於佩文|於藍|謝園|田成仁|導演|暖春|魯園|陳木勝|趙忠祥
    魯園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退休前,做過播音員、廣播劇編導及演員,重在幕後工作,退休後,又做了十餘年的影視顧問,因為熱愛表演藝術,2004年,她又選擇了重回熒幕。別覺得她年歲已高,可是論演技,與田成仁不相上下,那幾年,她拍了《婆婆》、《守望幸福》、《女人心事》、《情滿四合院》等多部影視作品,角色大多都是母親和奶奶。
  • 《中國故事大會2》述影視傳奇 於藍祝希娟開講
    然而在國外讀書期間,好萊塢、環球影城、迪士尼等影視產業所展現的魅力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吸引,著名導演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又使她重回電影路,並取得了奧斯卡終身評委的驚豔成績。同場開講的張一山,講述了自己在拍攝兒童電影《尋找成龍》時,與於藍、陶玉玲奶奶一分鐘的對手戲對自己演藝生涯的影響。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為喻,是為了說明學習必須用心專一。荀子《勸學》(一)主要內容與結構1、主張人人應當自我勉勵,努力學習。荀子主張「人性惡」,所以特別重視後天的教育與教化,改惡為善,有賴勉學。
  • 專訪嚴歌苓:和魏明倫「神交」多年,倪妮李小璐接近小說原型
    嚴歌苓說,只是這一次不同,這是她第一次帶著丈夫勞倫斯回到成都。同時,她也是為了和「神交」多年的著名作家、當代戲劇家魏明倫相聚,到魏明倫文學館參觀、敘舊。同樣愛好寫作的緣故,嚴歌苓和魏明倫已是多年好友,「但都是神交。」嚴歌苓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都是通過文字往來進行交流,她認為魏明倫的作品包括戲劇作品有不可企及的高度和深度。魏明倫則認為這個比自己小很多的作家,有很鮮明的特色,優質高產、中英文雙語寫作、小說家加編劇、寫作體裁廣泛是他的總結。
  • 乳腺癌術後臨危受命,60歲出任電影廠長,從0到1的於藍艱難歲月
    她在對於表演演戲這一方面,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儘可能地追求藝術的完美。1961年,於藍參與拍攝的電影《革命家庭》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在戲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從普通婦女到愛國為國家奉獻的人。
  • [2013小升初徵文]我的耀華夢: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還記得,那些那些為小升初奮戰的日子嗎?還記得,那些枯燥無味卻又多多益善的練習嗎?一切的一切已成為往昔,不要再抱怨,我們要開始新的生活。奮鬥,才剛剛開始……                                                           ——題記   那些奮戰的日子,我們付出了許多,灑下了汗水,流下了眼淚,也只為,最後一刻那張金燦燦的成績單。
  • 與癌症抗爭30多年,明星紛紛悼念
    於藍老師,您和江 姐一樣永生」。說起於藍,大家都耳熟能詳,在老電影裡,經常有她的身影,她飾演的「江 姐」一角,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剛烈的形象刻畫得深入人心。她也因此在2009年獲第二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也是實至名歸了。而於藍精湛的演技恐怕也與她生平經歷密不可分。
  • 寫出《娘子軍連歌》的她 和於藍同進步 不讓鬚眉的女作曲如今94歲
    她的父母因愛情而走到一起,但這份感情卻並沒有得到黃家的承認。所以黃準出生之後,黃家對她也並不怎麼待見。後來父親黃新民帶著她們母女離開了老家,來到江蘇鎮江謀發展。可是當時恰又遇上」七七事變「,民不聊生,所以他們一家的日子,也過得很艱難。別看黃準是個黃毛丫頭,可她從小就是個很有主意的孩子,而且意志堅定。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荀子在《勸學》中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周禮·秋官·職金》中提到「青」:「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 青的出現,源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