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晉爸媽們,第一次為人父母,面對剛出生的小孩,在生活中難免會被搞得心力憔悴,而道聽途說一些甚至錯誤表達親子情感的行為,讓我們都來看看有哪些是你也中了招的?
捏小孩臉
小孩在自然情況下口水容易外流,在外界的刺激下也會發生,如果經常捏小孩的臉,會導致腺體機械性損傷,小孩頻繁的流露口水(超過正常寶寶的量),容易使得寶寶產生溼疹,同時,寶寶的腮腺和腮腺管也會受到擠傷,從而導致口腔疾病。更重要的是,經常捏小孩的臉,寶寶長大後容易歪臉。
叫魂
孩子的驚跳反射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反射,一般三個月左右消失,安全感不足和維生素d缺乏的寶寶驚跳反射有可能比較嚴重,所以及時補充維生素d很重要。
剛出生就給小孩吃奶粉
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應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
從寶寶降生那一刻開始,乳房就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了。沒有特殊情況不能哺乳的話,寶寶順利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媽媽開始餵奶會極大提高母乳餵養的成功率。不用擔心因為乳汁少或沒奶而餓壞了寶寶,剛出生的嬰兒胃容量很小,僅為10-20ml左右。
太早添加配方奶容易影響乳汁分泌,有可能造成母乳餵養失敗,而且寶寶對第一口奶是有記憶的,第一口吃的是母乳,寶寶就喜歡母乳;第一口奶喝奶粉將大大增加孩子日後過敏的機率,寶寶容易成為易敏體質。
親寶寶臉
大部門家長甚至長輩都喜歡親寶寶的臉,但是不建議這麼做:
孩子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幾乎都是通過大人口腔傳給孩子的,因為幽門螺桿菌不但寄生在胃裡,還寄生在人的口腔牙垢中,包括皰疹。
有的愛美女性喜歡使用含有化學製品的化妝品,如果親吻了小孩,不小心殘留在小孩身上,小孩容易發生中毒病例。
讓寶寶過早站立
不少性子急的家長甚至長輩,喜歡讓孩子學站立,常言道:沒有學會爬就想先站。11個月之前不要勉強小孩站立,有條件就讓小孩多爬,爬多了,身體協調以及軀幹各部分的力量也就慢慢成熟。過早讓寶寶站立,寶寶極有可能會因為自身軀幹控制力不成熟,而學會錯誤的站立姿勢,如O型腿等等。
隨意補鈣
我發現我們國內近幾年來的新晉父母,都有補鈣綜合症,寶寶發育遲緩,歸咎於缺鈣,寶寶咬手指,歸咎於缺鈣。要知道過度補鈣,會讓身體各個部分引發負擔,嚴重的會讓寶寶骨骼過早鈣化,骨骼線提前閉合。同時也會抑制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給六個月以內的孩子餵水
一般情況下,小孩的攝水途徑來自母乳,只要寶寶每餐吃媽媽的奶水充足的話,是不需要額外攝入水分的,過多攝入水分,會給寶寶腎臟增加負擔。但也不是說不能給6個月內的小孩餵水。如果小孩真的缺水(小便顏色較深,騷味明顯)、小孩生病脫水、寶寶剛打完疫苗這些情況下,都是需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的。
用酒精給燒的小孩降溫
寶寶的皮膚比較薄嫩,皮下血管豐富,發燒時因為體溫升高,毛孔張開,酒精更容易經過皮膚吸收,使嬰兒產生酒精中毒症狀,甚至昏迷。
當酒精接觸到寶寶皮膚後,可能導致全身過敏反應,如皮疹、紅斑、瘙癢等。
有些孩子因為酒精擦浴導致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心室纖顫及傳導阻滯而導致心跳驟停。
以上是我總結新晉爸媽們,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禁忌,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可以在留言區評論。
原創聲明:本文為@阿爸幫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關注@阿爸幫,每天為您整理分享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