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鬱症,家長如何與孩子交流?家長為什麼要學會順勢而為

2020-09-05 云爾老師

很多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發現孩子有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我給好多家長講過: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順勢而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可是,具體來說,家長如何才能做到順勢而為呢?

云爾老師

首先,家長要冷靜。

這一點很多家長做不到。什麼原因呢?本來大部分出現問題的孩子的家長就是這種容易急躁,點火就著的性格脾氣。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那簡直更是失去理智,無法冷靜。

大部分家長還沒有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之前,要麼是給孩子提出過高要求,要麼就是對孩子不聞不問。總而言之,對待孩子的態度非常極端。可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了,該怎麼辦呢?有的家長腦子嗡一下,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還能明白一點的去找精神科醫生,到一些心理諮詢機構找心理諮詢師,或者上網查找資料。昏了頭腦的家長就開始聽信一些大仙的指點了。

關於孩子有心理問題該不該就醫檢查,該找什麼樣的醫院醫生,該找什麼樣的諮詢師,該不該找大仙,我在下期節目給予詳細說明。歡迎大家收看下期節目。

那麼,家長朋友們應該如何才能做到內心冷靜呢?

為什麼家長知道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會驚慌失措?這是因為家長對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或者說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問題的不了解造成的恐慌。這幾種心理疾病其實都是可以控制甚至是徹底康復的。心理問題的出現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我之前講過內源性心理疾病和外源性心理疾病。外源性心理問題,也叫作應激性反應,是可以通過心理疏導徹底康復。內源性麻煩一點,不過也可以通過藥物達到完全控制的效果。也就是說,大部分心理問題都是能夠控制的。另外,再次強調: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都屬於心理問題,不是精神病。

云爾老師

本來很多孩子因為焦慮而誘發各種心理問題,家長如果急躁焦慮甚至抑鬱,那麼這也就產生了心理問題,一個焦慮抑鬱症的人怎麼能把另一個焦慮抑鬱的人引導出困境呢?一個躁狂的人能把另一個躁狂的人引導出來嗎?再比方說,就是兩個人吵架越吵越激烈,那麼,最後只能動手來壓制對方,你說對方能高高興興結束這場戰鬥嗎?所以,只有家長冷靜你才能理智,也只有理智你才能不至於採取非理性化的方式方法。

有些家長說,我冷靜了,我很理智,我也知道是家長的錯誤,我給孩子承認錯誤了,可是,沒用啊!

其實,這些家長根本就沒有冷靜過,更沒有理智過。這就像打孩子一巴掌,然後說,我錯了,又打一巴掌,然後又說我錯了。

那麼怎麼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呢?

如果你不再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再關心孩子上不上學,不再關心孩子有沒有工作,不關心孩子有沒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而關心孩子心結如何打開,如何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如何耐心傾聽孩子的傾訴,能夠有足夠的耐心面對孩子的現狀。

如果你再說孩子不去上學怎麼辦?那你這位家長就不可救藥了,你心理有嚴重問題,因為你分不清哪頭熱哪頭涼。如果你還在對孩子指指點點,那麼我給你說啊,你會徹底毀了孩子!那該怎麼辦呢?

云爾老師

這就是我要講的順勢而為!

我在前面《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系列講座中有兩個視頻講過順勢而為。今天我要詳細地講講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或者親人如何才能做到順勢而為,從而和孩子達到心相容,愛相隨呢?那就需要真正的從心底接納孩子。什麼叫接納,就是無論對錯,無理由的接受。雖然不理解,但是默認這種不理解的行為或思想的存在。

有家長會說,他黑白顛倒,天天玩手機,晚上不睡覺,白天不起床。學校也不去了,你只要一提學習,他就要麼大吵大鬧,要麼不理你。你不提學習,什麼都好。還有的,你提不提學習都不和你說話。還有些大學生,家長不知道的原因,不去上學,哪怕是學校老師輔導員找到家裡,他也不出門,過著與世隔絕,黑白顛倒的日子,仿佛自己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爸媽和他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是兩個毫無相干的世界裡。你能想像得出家長崩潰的內心嗎?

我要在這裡說兩句那些沒責任心的爹,在我指導的案例中,有一部分單親家庭,還有準單親家庭。什麼意思?就是有這個爹和沒這個爹一樣!這種人根本就沒有做父親的資格,有些男人在外邊拈花惹草,惹是生非,對自己的孩子毫不關心。我曾經試圖聯繫過一些孩子的父親,可是對方的說法就是:我不管,找他媽!或者說,這事與我無關。能說出這話來的父親,我覺得連畜生都不如!

話題再轉到與世隔絕的孩子。

先來說說與父母還有交流溝通的孩子。

如果孩子還和家長有交流,那麼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其實很多與家長不再說話的孩子,最初和家長也是有交流的,只是在家長的持續的錯誤方法和錯誤態度打擊下,失去了和家長交流的動力。試問一問家長:你願意和一個時時刻刻都想左右你的人說話嗎?你願意和一位好為人師的人在一起嗎?你願意和一個不聽你的意見只顧自說自話的人合作嗎?因此,家長要改變心態和態度,和孩子交流溝通,保持順勢而為的做法,是幫助孩子走出困境的關鍵。

孩子說,在學校聽不了課,無法集中精力。你不要一聽這個,心裡咯噔一下不知該說什麼。或者怒火中燒,就想教育批評孩子。你要耐心和孩子交流,問孩子:你是聽不懂嗎?還是因為老師對你有成見,還是因為同學關係影響了你?如果他不說,你也不要強求,你完全可以說,是不是該請個假休息休息?或者說,是不是頭疼,哪裡不舒服?你要從關心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交流。

如果孩子想休學,你要無理由支持孩子,要分析休學的利弊和不休學的利弊,不要光按照你的想法說個沒完,你要讓孩子自己說。多聽少說。

如果孩子已經休學在家,你不要看見他天天抱著手機你就來氣。這個時候是你和孩子進行感情培養的良好時機。如果已經和你沒有了交流,但是,他還吃飯,你也不要焦躁不安,那麼做幾道孩子喜歡的飯菜,問問孩子這飯菜味道如何啊!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在家不上學,心裡像一個大石頭壓著。我們還是要看開一些。我們的激烈的刺激的語言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還會激化矛盾,造成僅有的一絲交流溝通的機會喪失。

其實很多家長放不下的是孩子的學習、工作、前途、婚姻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你會情不自禁的把話題有意無意的轉向這方面。也就是說,你是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哪裡疼你撓哪裡啊!那別說孩子不願意和你交流,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不願意和你說話。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和家長說話?除了上面的說過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理解孩子遇到的問題。有些家長說,我理解你遇到的問題。其實,你根本就不理解。因為孩子跟你說了遇到的問題,你不理解,而卻裝作理解。別說有心理問題的人本來就敏感,就是沒心理問題的人,你不理解對他說理解也是讓人覺得厭惡。因此,我們要學著試圖去理解孩子的問題,對孩子要用誠實的態度。而順勢而為就是你理解孩子的開始。

他說張三是壞蛋,你就說張三是壞蛋!他說老師故意找他事,你就說確實是老師故意找事。因為有心理問題的人會無限放大問題,你知道張三不是壞蛋,老師也不是故意找事,那這步棋應該如何繼續走呢?我們要說,從這件事上,我們知道張三這個人就行了,以後和張三保持距離就是了,我們生氣只會懲罰自己而不能懲罰張三。老師既然故意找事,那我們以後就注意不讓老師找到問題就是了。我們把學習搞上去,把工作做好,讓他們刮目相看。

當然,關於順勢而為,我在具體指導家長過程中,都會隨機應變。我給每一位家長都講過,我們要做好每一天,對孩子的未來,走一步看一步。因為孩子明天會出現什麼問題,我們無法預測,我們要想引導孩子走出困境,要有一個長期的心理準備,不要急於求成。

具體到你的孩子,作為家長你如何才能做到順勢而為的引導孩子呢?這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歡迎你和我交流。

感謝你對我的信任與支持。好了,今天的講述就到這裡。我是云爾,歡迎您繼續收看《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感謝你對云爾老師的支持,別忘了點個讚喲!再見

相關焦點

  •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
    面對抑鬱症的孩子,自殘行為,家長該如何掌握順勢而為的三不原則每天看到各大平臺的私信留言:云爾老師,請你幫助我們家庭吧!令我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這麼多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我感受到要讓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任重而道遠啊!家裡有一個抑鬱的孩子,家長都抑鬱了。我講過很多次,需要家長學會順勢而為引導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 孩子有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為何家長要做心理疏導
    父母和親人一定要在家裡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我稱之為正能量的氣場,只有置身於這種輕鬆愉悅的環境,才有利於患者的康復。如果家庭成員每個人都焦慮抑鬱,那麼我們走進家門就會感受到這種沉重的壓力,誰還願意走進這個家門呢?其次,家長和親人要學會順勢而為。什麼是順勢而為呢?我在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系列講座中講過。順勢而為,就是要學會順著患者去說話。
  • 抑鬱症越來越年輕化?——家長要留意身邊的孩子
    近年來,抑鬱症的發病率逐漸呈現出年輕化、低齡化特點。預防孩子抑鬱,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那麼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該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呢?以下是教授趙富才的看法。其次,家長可以帶孩子去看心理諮詢方面的專家、老師,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第三,家長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絕對不能批評孩子,而是應該耐心詢問孩子最近遇到了什麼事、有什麼想法,這種面對面、心談心的交流也很重要。
  • 孩子抑鬱症,有自殘行為和自sha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抑鬱症,有自殘行為和自sha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孩子不和我們說話該怎麼辦?孩子天天玩遊戲,黑白顛倒該怎麼辦?孩子自殘,在手臂上用刀割傷自己,我該怎麼辦啊?孩子日記裡寫到要自殺,你快給我想想辦法吧!孩子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與世隔絕,連飯都不吃,你快幫幫我們吧!這樣的問題,每天都有幾十位甚至於上百位家長在問我。
  • 家長理解不了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
    剛刷到一個醫生複診患抑鬱症的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這孩子真用功。」表揚了她,然後她母親緊接著說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語裡那股子說反話,鄙夷嘲諷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醫生急得跳腳:「又說了又說了……」無奈,真的就是無奈,無論怎麼叮囑,他們還是忍不住要去用這種譏諷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醫生們辛辛苦苦修修補補把孩子的心理問題救回來了,家長一句話,前功盡棄。
  • 家裡有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
    家裡有一個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就來詳細講講這個問題。孩子有心理問題,無論是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還是人格障礙,家長不著急那是不可能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 抑鬱症不是無病呻吟!孩子得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家長有必要知道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只有大人會得,其實不是的,孩子也有患抑鬱症的風險,由於外界環境以及心理變化,很多孩子會因此患上抑鬱症。作為家長,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變抑鬱,是因為大腦中化學失衡,還是由於情緒所致。大人得抑鬱症會出現嗜睡、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輕生等行為,孩子得抑鬱症的情況很相似。抑鬱症孩子長時間躲在家裡,就算醒了也會在床上不起來,不是在發呆就是在玩手機。進餐的速度也很快,因為他們認為吃飯是種麻煩事,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願意餵他們,他們會欣然接受。他們不願意出門,就像小嬰兒一般,對外面的世界感到陌生。他們也不願意跟別人交流,仿佛多說一句話就會被別人傷害。
  • 孩子患抑鬱症,不上學,不和人交流,家長都快瘋了,應該怎麼辦?
    近一段時間,很多家長朋友們諮詢我,說孩子患抑鬱症,把自己關在屋裡,和任何人都不交流,有的孩子已經休學。現在休學兩年的都有。讓他去醫院,根本不去,說自己沒病。特別在疫情期間,各學校都開通了網課,可是,我的孩子,根本就不上課。我該怎麼辦啊!還有的家長說,給孩子找了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好多次,沒有什麼效果,甚至現在連諮詢師也不見。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玩遊戲。
  • 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這些家長有了解嗎?
    但現在,每年都會有孩子,用各種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近年來,青少年的抑鬱發病率逐年升高,而且程度都比較重。我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自殘、自殺的青少年。沒錯,青少年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但是通常家長會認為「不缺你吃,不缺你錢花,怎麼會抑鬱」從而認為孩子是故意逃學,這樣會影響青少年患者的人生發展。
  • 孩子和家長吵,抑鬱症?應該怎麼辦?伯恩斯的金點子:順勢而為
    和孩子大吵大鬧,結果是適得其反,有的是家長摔東西,甚至對孩子大打出手,有的是孩子把門一關,最後一絲溝通的希望破滅了。遇到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怎麼辦呢?那今天大家就來學學伯恩斯給我們大家的金點子吧。順勢而為。
  • 孩子「抑鬱症」的症狀,孩子有這幾種行為,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抑鬱症這個詞,並且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飽受抑鬱症折磨,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種壓力不僅僅發生在我們這些上班族身上,還會發生在正在上學的學生黨身上。現在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很大的重視,因為繁重的作業,家長給予的厚望,使得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多,患病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其中,中學生受到的壓力是比較大的。目前,他們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繁重的課業,家長給的壓力,老師給的壓力,有時候很容易便會讓孩子患上抑鬱症。而且如果孩子患上抑鬱症,有這幾種表現,那麼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 孩子不去上學,是患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嗎?家長試試這三個方案吧
    ,家長是否同意孩子不上學並不是最重要的;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以及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要做的首先是接納孩子當下的情緒,先讓孩子放鬆平靜下來,孩子只有在感覺輕鬆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用理智面對問題,相對理智的與家長進行對話和交流,才有可能願意說出自己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這樣也才有助於家長能找出合適的辦法去解決。
  • 家長不知道孩子抑鬱症:被忽視的求救信號
    但很多家長甚至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為什麼總有這麼多家長,當了父母就忘記自己曾經也是小孩子?考慮孩子的內心感受,就這麼困難嗎?這條微博發布之後,EF4D58; --tt-darkmode-color: 迅速成為微博熱搜話題。我們來分析下,家長不知道為什麼,有兩種情況。一是不知道孩子生病了,二是不知道生病原因。
  • 別讓抑鬱症害了孩子,3個表現,是孩子向家長發出的「求救信號」
    實習家長是否覺得抑鬱症離自己的孩子很遠呢?作為學生家長平時生活中一定多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活動期間遇到的事情,也應該多關注自己孩子的情緒,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而不是我們一味的教導和指責。孩子會得抑鬱症嗎?沒錯,孩子也是患抑鬱症高發人群!
  • 被忽視的青少年抑鬱症 | 家長多留意,孩子才不會太「矯情」
    01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何為抑鬱症?而家長能做的,就是多留意孩子的行為和狀態,及時發現異常,幫助孩子早日擺脫抑鬱症的困擾。那麼,有沒有什麼信號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抑鬱的跡象呢?有!因為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細膩的,有時候家長一個憤怒的眼神、一句喪氣的話,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其次,家長要學會甘當孩子的「出氣筒」,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
  • 家長學會多和孩子溝通,不要責罵孩子,教育的孩子體貼家長
    家長沒被孩子買玩具,孩子就在地上打滾,家長直接打孩子,孩子給打的嗷嗷叫,拼命求饒。這位家長還在說你還敢不敢了,孩子一直說不敢了,雖然打消了孩子隨意亂花錢,但是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那麼家長為什麼有理由打罵孩子呢?
  • 抑鬱症不是成年人的專屬,孩子有這10點表現,家長要注意了
    隨著社會和生活的節奏加快,青少年由於生活、學習的壓力以及升學壓力的增大導致患上抑鬱症的人數在逐年增加。如何識別青少年抑鬱症,及時進行幹預治療,避免青少年自我傷害,造成悲劇發生?美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學會專家表示,可以從以下10個表現來識別兒童青少年抑鬱症:1. 自己感到或外人觀察到抑鬱、悲傷、容易哭泣及易激惹。2. 從事情中得到的快樂不像過去那麼多了。3. 與朋友在一起或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比過去少了。4. 食慾和/或體重與過去相比不一樣了。5. 睡眠比過去更多或更少了。
  • 為什麼寶寶7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成長
    為什麼寶寶7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成長引言之前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寶媽述說自己的孩子已經7個多月了還不會翻身,被其他的寶媽們嘲笑的事情,對於這件事情她非常的生氣,她覺得不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表現,自己的孩子雖然已經7個月了,但是不會翻身也是很正常的,她家的孩子並不是像別人說的因為太胖或者說是太笨而沒有辦法翻身。
  • 抑鬱症是病嗎?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得抑鬱症,不是矯情嗎?
    有些抑鬱症孩子的家長很是想不通,自己給了孩子物質、好的生活、甚至天天關心,怎麼就會得了抑鬱症呢?說白了就是矯情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也不覺得這種情況不是一種病,只是孩子的胡思亂想罷了;在平時的生活中
  • 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得抑鬱症
    (醫生複診抑鬱症孩子)小孩在看書,醫生說「小孩真用功」,表揚了她。母親緊接著說「用功,假用功」言語的反話,透露著那種嘲諷、鄙夷的味道太熟悉了,醫生急著說「又說了,又說了…」剛看到這則分享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這種事情的的確確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或多或少都親身經歷過,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