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去上學,是患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嗎?家長試試這三個方案吧

2020-11-18 云爾老師

孩子不去上學,是患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嗎?家長試試這三個方案吧

孩子不去上學應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是抑鬱症導致的嗎?還是精神分裂症導致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家長不理解。反正家長用了各種方法,好話說盡,恨不能給孩子磕頭。也有的家長開始大發雷霆,暴打一頓,但是,第二天,孩子還是起不來,不去!沒什麼理由,就是不去。你說氣人不?

云爾老師

我個人認為,面對孩子說不想上學後,家長是否同意孩子不上學並不是最重要的;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以及如何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凡事必有解決之道,而且至少有3個以上的解決方案。對這個問題我也說一下我的解決方案:

1、先接納孩子當下不想上學的情緒。

參照當今社會的評價體系和輿論導向,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們也一樣。

孩子不想上學的時候,原因會因人而異,比如學習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與老師或同學的關係處理不好,自己感覺學習沒有動力等等;但孩子不去上學的時候,一定在心裡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掙扎。

所以家長要做的首先是接納孩子當下的情緒,先讓孩子放鬆平靜下來,孩子只有在感覺輕鬆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用理智面對問題,相對理智的與家長進行對話和交流,才有可能願意說出自己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這樣也才有助於家長能找出合適的辦法去解決。

很多時候,孩子不想上學,只是說說或發一下牢騷而已,如果家長聽完後馬上顯得很緊張很焦慮,反而讓孩子也跟著緊張和焦慮,這只能讓孩子的本能或者說潛意識進行工作,本能的反應通常只有三種:一種是攻擊對抗、與父母爭辯;再一種是凍住,呆若木雞,自己什麼也不說,但父母無論說什麼都根本聽不進去;第三種則是逃避打岔;無論哪種反應對問題的解決都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云爾老師

其實作為成年人,我們也會經歷因工作遇到困難不想上班的情況,不得不說,大部分人之所以工作,也是為了生活而已,你看看發達國家特別是北歐國家的人是多麼的懶惰,那麼高的國家福利導致人們除了旅遊什麼也不想幹。

當然,我們目前還無法達到那樣的福利制度,我們還要拼命工作,你不工作,一家人吃什麼?父母還要靠我們養老,孩子還要靠我們養育。說這些沒用啊,還是要面對孩子不去上學的問題吧。

接納孩子的不願意上學的情緒,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難,也只有你理解了孩子的問題,才能找到解決方法。

云爾老師

2、平時重視與孩子親子關係的培養。我很認同教育界的一句話 ,「良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一切的教育」;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是否願意聽家長的建議和是否願意與父母用心交流很重要。

因為只有當家長和孩子之間保持信任、互助、依賴的關係時,你說什麼對方都會認真對待;而如果兩人之間敵對、漠視、甚至仇恨,那麼即使你說的是有道理的,也會被對方置若罔聞。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是愛、信任和尊重。父母平時的用心高質量有效的陪伴和交流,是能夠讓孩子願意向父母傾訴自己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並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和幫助的重要前提。

我一再強調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要學會順勢而為引導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與孩子交流要按照「三不原則」進行。希望大家認真體會「三不原則」的內涵,和孩子建立起健康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云爾老師

3、家長自己如何對待學習,這對孩子是否願意上學和是否能喜歡學習的影響很重要;家長如果希望孩子願意去上學,並能夠熱愛學習,家長的言傳身教無疑會對孩子學習起到很重要的示範作用。

在學習方面,在督促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要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學習成長。學習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選擇。

孩子是種子,父母則是土壤;孩子是枝葉,父母是根;土壤肥沃,種子才會發芽,根系強大葉才會茂盛;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學習能力一定會受到家長和親子關係的影響,親子關係的本質是父母的個人成長,我們父母家長希望孩子熱愛學習,我們自己首先要能做到愛學習,學習的確是一個人一生都需要做的事情。

看到孩子已經做到和取得的成績,家長要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狀況,家長首先能處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狀態,然後想辦法與孩子一起去面對解決。我再三強調過:一個焦慮抑鬱症的家長是不可能把一個同樣焦慮抑鬱的孩子引導出困境的。同樣,一個脾氣暴躁的家長也不可能將處於怒火中燒的情緒的孩子引導出困境。家長儘可能讓自己冷靜理智,儘可能給予孩子空間和獨立自主成長的機會。我所指導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只要家長能夠做到上述這些,孩子最終都會走出困境。想成為好家長,確實是需要冷靜理智耐心和信心的。

云爾老師

以上是我對這個話題的思考和解答,希望對不喜歡學習、不想上學孩子的家長有所幫助和啟發。

用真愛讀懂孩子,用智慧啟迪一生!助力千萬家庭幸福。

具體到你的孩子,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不明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在各大平臺等著你!

感謝你對我的信任與支持。好了,今天的講述就到這裡。我是云爾,歡迎您繼續收看《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感謝你對云爾老師的支持,別忘了點個讚喲!再見。

相關焦點

  • 孩子患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不去上學,家長該怎辦
    到底孩子為什麼不去上學?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在前面的節目裡也給出了很多不去上學的根源。當然,具體到每一個孩子,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精神分裂症,有抑鬱症、焦慮症、雙相情感障礙。還有其他人格障礙的問題等等。當然,這裡面有一部分孩子是純屬於厭學,網癮等問題。這麼說吧,所有的問題導致的最後結果集中起來就是不想上學。
  • 孩子患抑鬱症,不去上學,這四個原因家長知道嗎?
    孩子患抑鬱症,不去上學,這四個原因家長知道嗎?很多家長問我:云爾老師,我的孩子患抑鬱症了,不去上學,你想辦法幫幫我們吧。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去上學呢?首先和大家談談孩子不去上學根源問題,再來分別說明應該怎麼辦。
  • 孩子有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為何家長要做心理疏導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著急上火,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基本上都是家長直接或者間接造成。如果你還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能不能去上學,學習會不會耽誤,工作會不會受影響,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等等,那麼,孩子走出困境的時間就會因為你的心情,你的目標,你的思想而無限延長。這可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為什麼傻傻分不清?
    那我會立即告訴他是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事實上,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恰恰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在生活中,很多關心精神健康的人對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傻傻的分不清。那麼,這三種病症到底有哪些異同呢。今天,我不是精神病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吧。
  • 抑鬱症長期不治療是否會轉變為精神分裂症?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很多朋友問我:抑鬱症會變成精神病嗎?今天統一回答一下。首先想和大家說不要太擔心,有些朋友可能一聽說抑鬱症也屬於精神障礙,感到很害怕,雖然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都屬精神疾病的範疇,但二者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它們的致病因素、發病機制、表現、預後等是不同的。
  • 抑鬱症嚴重時會轉換成精神分裂症嗎
    大多數人只知道抑鬱症患者不快樂,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痛苦。我們都知道抑鬱症主要表現為悲觀、消極,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看不到世界的光明與未來的美好。除此之外久治不愈的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幻聽、幻想等症狀,眾所周知,幻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大典型症狀,所以很多人抑鬱症患者及家屬,擔心抑鬱症會慢慢發展為精神分裂症。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呢?
  • 抑鬱症長期不治療有哪些危害,會發展為精神分裂症嗎?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很多人抑鬱症患了幾年,甚至十幾年,還有的更可怕,患了抑鬱症後連治療都不參加,成天到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比如最常見的就是「長期抑鬱症不治療,是否會導致發展為精神分裂症」。
  • 抑鬱症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症?
    家住市區的朱女士近日向醫院諮詢說:抑鬱症是不是精神病?抑鬱症會不會發展的精神分裂症?關於這兩個問題,我們諮詢了醫院的精神科專家王嬈。大多精神科醫生將精神病性症狀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的專有症狀,一發現患者有妄想、幻覺,就條件反射似地認為是精神分裂症。
  • 孩子不上學是抑鬱症、雙相情感、精神分裂嗎?父母聽我11條建議
    孩子不上學是抑鬱症、雙相情感、精神分裂嗎?父母聽我的11條建議每天都有大量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啊,「我孩子不去上學了」,「我孩子不跟我們說話了」,「我孩子說要自殺」,「我孩子和我們大吵大鬧」,「我的孩子在家,家長一說他他就摔東西」。
  • 孩子不上學是抑鬱症、雙相情感、精神分裂嗎?父母聽我的11條建議
    每天都有大量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啊,「我孩子不去上學了」,「我孩子不跟我們說話了」,「我孩子說要自殺」,「我孩子和我們大吵大鬧」,「我的孩子在家,家長一說他他就摔東西」。而此時此刻家長最關注的還是:「怎麼讓孩子重新上學,馬上要中考了,馬上高考了,孩子如何才能大學正常畢業,孩子怎樣才能去工作等等」之類的話。
  • 孩子也會患抑鬱症?從這3個表現就能看出來,家長別不以為然
    這一系列案例說明,抑鬱症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屬疾病,正日漸年輕化,甚至有更多的少年兒童也患上了抑鬱,2016年國際心理學大會指出,我國有20%的少年兒童面臨抑鬱症的困擾,就連國家衛健委也在本月11日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提出,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所以家長們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孩子因為抑鬱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那麼孩子抑鬱症都有哪些表現?
  • 當心,抑鬱症也會纏上孩子!
    經過診斷,茜茜患上了兒童抑鬱症。這讓許多家長感到驚心。孩子也會得抑鬱症嗎?兒童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多嗎?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該怎麼做?    13歲~16歲,青春期孩子最易抑鬱    8月10日下午,接受大河報記者採訪時,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業務院長、心理學教授胡雄剛剛會診完一名兒童抑鬱症患者。    胡雄介紹說,這名小患者14歲開始患病,如今已有3年病史。
  • 孩子患抑鬱症,不上學,不和人交流,家長都快瘋了,應該怎麼辦?
    近一段時間,很多家長朋友們諮詢我,說孩子患抑鬱症,把自己關在屋裡,和任何人都不交流,有的孩子已經休學。現在休學兩年的都有。讓他去醫院,根本不去,說自己沒病。特別在疫情期間,各學校都開通了網課,可是,我的孩子,根本就不上課。我該怎麼辦啊!還有的家長說,給孩子找了心理諮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好多次,沒有什麼效果,甚至現在連諮詢師也不見。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玩遊戲。
  • 孩子有抑鬱症,家長應該找什麼樣的醫生、諮詢師,該不該找大仙
    前面我講過了,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之後,心情焦慮,甚至很多家長也抑鬱了。比較理智的家長會到網上查閱資料,結果,不查資料還好,一查資料,嚇壞了:孩子是抑鬱症了,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看哪條都是對症的,越看孩子的問題越嚴重。有人說需要吃藥的,也有人說不要吃藥的。
  • 孩子不上學,光抱手機遊戲是抑鬱症嗎?家長快瘋了,我的4條建議
    昨天,有位網友朋友私信我,說:云爾老師,我知道你太晚了,要是早知道幾天就好了,我的一位親人的孩子,就在前幾天,因為抑鬱症自殺啊。這是一個悲劇啊!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啊!我心情非常沉重。人們太缺乏心理學的知識。要讓人人都懂點心理學任重道遠啊!昨天,諮詢我的家長啊,還有患者啊。多達24位。大部分是孩子家長。
  • 孩子有抑鬱症,家長如何與孩子交流?家長為什麼要學會順勢而為
    很多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發現孩子有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心理問題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我給好多家長講過:家長在面對有心理問題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順勢而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走進孩子內心世界。
  • 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原標題: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精神分裂症應吃什麼藥?   由於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產生心理疾病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在壓力越大越來越大的社會條件下,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就會變大。因此,不管如何我們如何都應該適當的來讓自己得到身心放鬆,這樣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就會降低,自己也會越來越開心,但是假如我們患有精神分裂症,我們應該怎樣來緩解它們呢?
  • 產後痛咬親兒 竟是因為患精神分裂症
    原來,該女子曾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據孩子父親稱,她在兩年前被婆家趕出家門,後來親生父母又將其逼回婆家,重壓之下精神出現異常。  疑產生幻覺 產後咬親骨肉  據目擊者稱,當時孩子的整隻手都被李正花咬在嘴裡,時間可能持續了十幾分鐘。當男嬰被救下時,孩子嬌嫩的手已經鮮血淋漓。隨後醫生為她注射了鎮靜劑。目前小孩各方面的情況都比較穩定。
  • 患上「抑鬱症」的孩子,常說這3句「口頭禪」,家長們需要重視
    但是如果家長們對此不理不睬,那麼孩子的精神疾病就會越陷越深,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小文已經在讀高中了,因為自幼就受到了父母的關心與疼愛,加上家庭的氛圍也非常和諧,所以他的性格也非常溫柔,而且心地善良。小文在學校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叫小麗,不過這幾天的小麗卻不太對勁,情緒非常反常。
  • 河北錢氏中醫院: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早期抑鬱症兩者有什麼區別?
    雖然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都屬精神疾病的範疇,但兩者確有本質的不同。抑鬱症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致病,所以有人把抑鬱症稱作「心理感冒」,而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會因素外,主要致病因素是家族遺傳及大腦某些器質性病變,「精神病」是它的代名詞。此外,兩者在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都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