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育兒方面有句俗話,「三歲定八十,七歲看終身」。這句話,也隨著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反覆研究而得以科學驗證:人的性格定型在兒童三歲至七歲間。
孩子遲早要上幼兒園,那幼兒園之前有必要上早教班嗎?
早教的職責就是要幫助孩子形成好性格與好習慣,並初步發展自主生活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軟體,即課程內容就顯得尤其重要。
幼兒園的職責更傾向於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家長提供看護幼兒的服務,所以只需要有相對完整的硬體設施就可以了。
因此,早期的教育與培養是決不能忽視的。
外國早教的規範和理念值得學習
國內早教市場雖然表面蓬勃發展,但根基薄弱,無論在管理機制還是教學的意識形態上都與國外早教市場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在一些發達國家對於早教學校和老師都有嚴格的規範,比如在美國,雖然早教機構性質各異,但機構辦學需經州或州政府授權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批准,教育項目質量則由民間有關幼兒教育協會予以認證;而澳大利亞教育部門則規定幼教老師最起碼要有幼兒教育三級證書,另外所有的幼兒教育從業人員必須要有與兒童接觸的工作許可證書以及急救證書。
在早教理念中,我們發現各國的都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美國早教「重視體驗」多於「知識傳授」,讓孩子在遊戲和體驗中學習,釋放潛能;加拿大早教專家提倡,寶寶稍大一點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課學習,而是參加那裡的美術、勞作、音樂以及唱遊等活動;日本家長和老師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日常生活獨立自主,不隨意給別人增添麻煩。英國是世界上最為傳統和歷史悠久的教育大國之一,英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紳士,即社會精英。從適用性角度出發,英式早期教育具有更為適合中國嬰幼兒發展和社會環境需求的獨特魅力。
雖然中國在早教方面起步相對較晚,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進步和家長文化素養的提高,早教在中國也逐步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喜樂寶教育在名目繁多的早期教育品牌中進行了大海撈針似的尋找和選擇,並最終與由英國BBC出品,與風靡全球的《天線寶寶》一脈相承的英國天線寶寶早教籤下代理合同,將純正的英式早教帶到了中國。
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以英國天線寶寶早教為例的英式早教方法:以EYFS標準BBC原版課程和以遊戲為主的先進教學方法,贏得了家長的認可,也受到了孩子的喜愛。
為什么正統的英式早教會獲得中國市場的青睞呢?下面,我們就通過解讀與其同根同源的節目——《天線寶寶》動畫中的教育方法來窺其一二:
讓孩子笑
當孩子們看著天線寶寶發笑時,你就能確定他們已經在跟著故事情節走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屏幕上發生的事情有了意識。
鼓勵說話
天線寶寶的語言大量運用了兒語。反應測試顯示,孩子們對待天線寶寶就象對待他們的兄妹一樣,不時糾正他們犯的錯誤並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鼓勵傾聽
天線寶寶節目中,當喇叭出現的時候,天線寶寶都會停下來把所有的注意力搜放在聽上面。這樣使得孩子們也一起聽故事、旋律和聲音。
適度反覆
在天線寶寶的國度裡,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發生,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們去思考事情的因與果,並允許孩子們去預測將會發生什麼。
提倡關愛
天線寶寶之間非常友愛,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大大的擁抱。關愛他人之心會讓孩子變得友善、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增加自信
《天線寶寶》節目的步調和反覆能使孩子們一遍遍鍛鍊基礎技能和概念。當孩子能成功預測下一步發生什麼的時候,他們在心中就慢慢建立一種「我能做到」的自信。
建立自尊
孩子們深入節目,就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無論是通過辨別角色還是場景。比如在節目中插入的真實世界,能使小觀眾們看到和自己一樣的孩子們正在做的事和所處的環境。
鼓勵運動
天線寶寶喜歡舞蹈,跳躍,拉伸,滾動和奔跑。觀看節目也不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孩子們喜歡加入到天線寶寶隊伍裡來,這就幫助孩子們增強了身體認知,鼓勵他們加入到遊戲中。
提倡個性
儘管天線寶寶在一起分享快樂,但是他們各自都擁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小觀眾們能接受他們的不同和獨立的興趣。
英國天線寶寶早教之所以受到認可,英式早教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它能像《天線寶寶》節目一樣,完全做到以孩子為主體,以一種符合孩子人格和心理要求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啟發式教育,讓孩子在歡笑、放鬆、玩樂、自信、好奇和領悟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