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還需要上早教嗎?揭秘英式早教的成功之道

2020-12-17 拼多多砍價群達人

中國在育兒方面有句俗話,「三歲定八十,七歲看終身」。這句話,也隨著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反覆研究而得以科學驗證:人的性格定型在兒童三歲至七歲間。

孩子遲早要上幼兒園,那幼兒園之前有必要上早教班嗎?

早教的職責就是要幫助孩子形成好性格與好習慣,並初步發展自主生活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軟體,即課程內容就顯得尤其重要。

幼兒園的職責更傾向於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家長提供看護幼兒的服務,所以只需要有相對完整的硬體設施就可以了。

因此,早期的教育與培養是決不能忽視的。

外國早教的規範和理念值得學習

國內早教市場雖然表面蓬勃發展,但根基薄弱,無論在管理機制還是教學的意識形態上都與國外早教市場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在一些發達國家對於早教學校和老師都有嚴格的規範,比如在美國,雖然早教機構性質各異,但機構辦學需經州或州政府授權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批准,教育項目質量則由民間有關幼兒教育協會予以認證;而澳大利亞教育部門則規定幼教老師最起碼要有幼兒教育三級證書,另外所有的幼兒教育從業人員必須要有與兒童接觸的工作許可證書以及急救證書。

在早教理念中,我們發現各國的都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美國早教「重視體驗」多於「知識傳授」,讓孩子在遊戲和體驗中學習,釋放潛能;加拿大早教專家提倡,寶寶稍大一點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課學習,而是參加那裡的美術、勞作、音樂以及唱遊等活動;日本家長和老師更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日常生活獨立自主,不隨意給別人增添麻煩。英國是世界上最為傳統和歷史悠久的教育大國之一,英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紳士,即社會精英。從適用性角度出發,英式早期教育具有更為適合中國嬰幼兒發展和社會環境需求的獨特魅力。

雖然中國在早教方面起步相對較晚,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進步和家長文化素養的提高,早教在中國也逐步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喜樂寶教育在名目繁多的早期教育品牌中進行了大海撈針似的尋找和選擇,並最終與由英國BBC出品,與風靡全球的《天線寶寶》一脈相承的英國天線寶寶早教籤下代理合同,將純正的英式早教帶到了中國。

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以英國天線寶寶早教為例的英式早教方法:以EYFS標準BBC原版課程和以遊戲為主的先進教學方法,贏得了家長的認可,也受到了孩子的喜愛。

為什么正統的英式早教會獲得中國市場的青睞呢?下面,我們就通過解讀與其同根同源的節目——《天線寶寶》動畫中的教育方法來窺其一二:

讓孩子笑

當孩子們看著天線寶寶發笑時,你就能確定他們已經在跟著故事情節走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屏幕上發生的事情有了意識。

鼓勵說話

天線寶寶的語言大量運用了兒語。反應測試顯示,孩子們對待天線寶寶就象對待他們的兄妹一樣,不時糾正他們犯的錯誤並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鼓勵傾聽

天線寶寶節目中,當喇叭出現的時候,天線寶寶都會停下來把所有的注意力搜放在聽上面。這樣使得孩子們也一起聽故事、旋律和聲音。 

適度反覆

在天線寶寶的國度裡,事情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發生,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們去思考事情的因與果,並允許孩子們去預測將會發生什麼。 

提倡關愛

天線寶寶之間非常友愛,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大大的擁抱。關愛他人之心會讓孩子變得友善、有同情心、樂於助人。 

增加自信

《天線寶寶》節目的步調和反覆能使孩子們一遍遍鍛鍊基礎技能和概念。當孩子能成功預測下一步發生什麼的時候,他們在心中就慢慢建立一種「我能做到」的自信。 

建立自尊

孩子們深入節目,就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無論是通過辨別角色還是場景。比如在節目中插入的真實世界,能使小觀眾們看到和自己一樣的孩子們正在做的事和所處的環境。 

鼓勵運動

天線寶寶喜歡舞蹈,跳躍,拉伸,滾動和奔跑。觀看節目也不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孩子們喜歡加入到天線寶寶隊伍裡來,這就幫助孩子們增強了身體認知,鼓勵他們加入到遊戲中。

提倡個性

儘管天線寶寶在一起分享快樂,但是他們各自都擁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小觀眾們能接受他們的不同和獨立的興趣。

英國天線寶寶早教之所以受到認可,英式早教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它能像《天線寶寶》節目一樣,完全做到以孩子為主體,以一種符合孩子人格和心理要求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啟發式教育,讓孩子在歡笑、放鬆、玩樂、自信、好奇和領悟中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家長反映幼兒園老師更喜歡上了早教的孩子,你會讓孩子上早教嗎?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於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早教中心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在上幼兒園之前上早教。有家長反映,幼兒園老師更喜歡上了早教的孩子,那麼你會讓孩子上早教嗎?
  • 幼兒園要上!早教也要上
    各位家長們,我們都知道幼兒園是孩子必經的一個階段,但其實早教也是孩子的一個必經階段,有一部分父母就會說,早教和幼兒園不是一樣的嗎?有這個必要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個顧慮,覺得早教和幼兒園的模式都是一樣的,也不是非上不可吧!
  • 寶寶為什麼要上早教?而且還一定要去專業的早教機構?
    提到早教,有些父母面對可愛的寶寶,總會感到於心不忍,早教真的需要嗎?時間可以再緩一緩吧?然而不知不覺,只有20來天就又過一年了!繼續觀望下去,孩子就又大一歲了,每推遲一天,孩子能夠接受早教的時間就少一天...
  • 為什麼要上早教?
    如果從早期教育的角度來說,早教一定是越早越好,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參加早教的家長,都是2歲左右才過來。為什麼2歲才過來呢?因為2歲這個階段,是新手爸爸媽媽的第一道難關,孩子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為了糾正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或者為了孩子入幼兒園進行一些準備,所以在2歲這個階段開始去嘗試讓孩子去早教上課。
  • 孩子要上早教嗎,我在早教中心遇到的那些「奇葩」
    文:玲瓏 原創首發說起早教,家長們都是又愛又恨,但又格外關心。早教中心越來越多,上早教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我的鄰居、朋友和同事有很多都在送孩子上早教。當然沒有上早教的也有很多。有人說早教是個偽命題。早教能不能教會什麼還是一個問號,有沒有必要上也是持懷疑態度。上早教的家長大多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早教到底要不要上?這是個問題。
  • 早教的含義是什麼?孩子上早教到底有沒有意義?
    現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得到了年輕父母的重視,眾多孩子加入了早教隊伍行列。那麼早教對孩子來說重要嗎?真的有必要去早教中心接受教育嗎?早教中心的教育又是針對哪些能力的呢?下面,將根據這三個問題,逐一解答。作為一個陪著孩子進行過三年早期教育的媽媽,自認為有一定的經驗可供您借鑑、參考。
  • 早教機構話題:如何選擇幼兒園或早教機構?哪種早教理念更好?
    後來,我也逐漸發現,在很多家長眼中確實是對早教理念存在著流派意識的。比如時下很多家長信奉早教,也是萌生了很多奉行教育的幼兒園/早教機構,且收費往往比一般的幼兒園要高出很多,即便如此,還是受到很多家長的歡迎。比如我的一個朋友,非常認同教育理念,將教育理念奉為經典,她的女兒上幼兒園時就一定堅持要選擇理念教育的幼兒園。即便這類幼兒園經濟對他們而言感覺有些吃力。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早教不是"早教",家長這樣早教"白費了"
    這不馬上又到八九月份了,有的孩子要準備送幼兒園了,出門的時候經常聽到熟人在說秋天送孩子入學的問題,說起這個問題路邊也有不少寶媽過來一起閒談有的寶媽說自己的孩子:&34;有的甚至說:&34;而有的寶媽也說:&34;天下父母心都一樣,我們明白孩子從娘胎裡一生下來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想讓孩子早早開始學習一些東西早早進步,不至於入學後落後,這是我們家長所期望的。
  • 闢謠:孩子上早教更聰明?美國最新研究:早教只讓娃聰明半年
    還是側重活動實踐的幼兒園?作為父母的當然希望孩子能自由快樂地度過美好的童年,但又擔心因此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落下。可上過早教的孩子真的就比別的小朋友聰明嗎?早教給孩子帶來的優勢是長久的嗎?到底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安排早教?關於早期教育的一些爭議,我們不妨從心理學的角度去探討。
  • 上早教的孩子會比不上的聰明嗎?早教有哪些好處?
    瀟瀟媽媽有個鄰居,家裡的孩子和她家孩子年齡差不多大,平時兩個孩子都在一塊玩耍,可最近,瀟瀟媽媽卻沒怎麼見到鄰居家的孩子,原來鄰居給孩子報了一個早教班,會經常就把孩子送過去。瀟瀟媽媽之前一直對早教沒怎麼了解過,也不怎麼重視,但和鄰居深入交談後,才明白早教對孩子有那麼多的好處。
  • 小孩有必要上早教嗎?
    很明顯,孩子如果在幼兒階段,會說幾句英文、會寫幾個漢字、會簡單算幾道算術題,很容易給周圍的人帶來視覺衝擊,讓人以為一個新的天才就此產生了!他們用感性認知的外殼,包裹著理性認知的內涵,強行拔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給家長們帶來一種迷幻的效果,能讓家長們可以看到自己幼小的孩子,仿若天才一般贏在起跑線上,然後心甘情願的掏錢。
  • 看到別人家孩子都上早教了,所以你家寶貝也要上嗎?
    近些年,各式各樣的早教中心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來,雖然早教班的價格不低,但是很多家長還是甘之如飴,認為這也是對孩子的教育投資。也有些家長覺得價格太貴,孩子這麼小也學不到什麼,完全沒必要。要不要給孩子上早教,你也許很糾結。
  • 多大的孩子適合上早教?|早教機構|玩具|劉老師|教育_網易新聞
    筆者:根據您的經驗多大的孩子開始接收早教zuihao?早教對孩子發展真的有好處嗎?劉老師:如果經濟條件好的話,可以3個月考試上早教課,有好處的,但也並不是juedui的。筆者:幼兒早教的重要性有哪些?劉老師:我們貝比瑪瑪國際親子俱樂部是北京木人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高端早教品牌,源自加拿大,有25年的發展歷史;市面上的機構也比較多,多就會產生龍蛇混雜難以區分好壞,課程也是五花八門;我們貝比瑪瑪國際親子俱樂部給寶爸寶媽們提供的服務有兩項,一個是寶寶的早期託育課程,主要是為了分擔寶爸寶媽們的工作壓力還有通過早期託育教育讓孩子能夠更早的進入集體生活,對孩子將來上幼兒園幫助特別大;另一個就是我們的親子互動早教項目
  • 孩子早教用不用上?一篇文章解決寶爸寶媽早教煩惱!
    但早教對孩子真的有用嗎?「智力開發」越早越好嗎?早教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水平人才嗎?不得不說,一直以來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備受爭議的話題。現在幾乎所有家長隨著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注意到早教的重要性,嘗試過一些早教方法後,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早教班,價格昂貴不說,每次來回接送麻煩,家長精疲力盡。
  • 在五線城市,孩子有必要上早教嗎?
    有沒有必要上早教這個問題也許沒那麼嚴重,重要的是,不管在幾線城市,幼兒天生會有探索外部世界,發展情感與技能等自然需求。上早教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但也僅僅是眾多方式的一種選擇,況且,拋開教學質量談早教就是耍流氓 給各位家長分析一下我的觀點上早教班是必備選擇嗎?
  • 在小城市,孩子有沒有必要上早教?
    1.早教課真的有必要上嗎?作為一個十年幼兒教育行業的從業者,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沒有!在多數的西方國家,除了託育和幼兒園教育之外,其實是沒有早教這個概念的。再則,早教之所以被家長們認可,是大家都覺得上早教有「效果」。但是其實不然,這是因為早教搭上了孩子自然成長的順風車 。
  • 0-3歲寶寶有必要上早教嗎?上過早教的寶寶會有什麼特點?
    如果有人問我寶寶有必要上早教班嗎?我的回答是:當然有必要!我是一位全職媽媽,孩子在從呀呀學語到蹣跚走路,寸步不離她,把全世界都給了她。於是,每周我們都按時帶孩子來上課。足足半年,無意間我發現早教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寶貝。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開始督促我:「媽媽,上衛生間要排隊哦!」「媽媽,如果那裡有小朋友玩滑梯,我們要等一等哦!」「我們手裡的玩具要懂得分享哦!因為玩具是大家的!」……很多很多,在早教這個課堂裡,娛樂帶給她了很多收益。
  • 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早教方案
    至今,應用蒙氏教育理念的學校已遍布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也是蒙特梭利在早教領域成為重量級的原因之一。而瑪利婭·蒙特梭利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這也是世界最早的幼兒園雛形。  「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信任孩子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他們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他們自由活動。」韓老師解釋。
  • 三歲以內的孩子需要上早教課嗎?做好這些比去早教機構對孩子更好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穿梭在各種早教和培訓機構,家長的焦慮和超前教育意識已經在全民蔓延。每一個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精英,將來的生活好一點。可是早教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家長們辛辛苦苦的交了大把的錢給培訓機構,然後再辛苦的陪著孩子風雨無阻的去上課,到頭來結果是否真的令家長滿意呢?
  • 孫兒在家上早教
    同事說這間早教中心的房租每月約一萬,工作人員五個,大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暫時未找到滿意的工作,在這個早教中心過渡一下。這個中心接納孩子的容量約十五人,每人每月繳費二幹五。孩子送到這兒,工作人員陪孩子玩玩具,看看書,唱唱歌,講講繪本故事,讀漢語拼音的字母,再讀讀ABC幾個英文字母。這就是孩子在這近兩個小時中的內容。 同事帶我上他家,進家門後,看到他的小寶寶正在一個陽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