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榮浩老師一首《要我怎麼辦》又讓很多人驚掉下巴。全曲總共9個字,除了大篇幅的「呵呵」、「哈哈」,就是一遍一遍地詢問:「要我怎麼辦?」
李榮浩說他本來寫了很多歌詞,後來又都刪掉了,發現最能體現人生無奈的,其實就是這些簡單至極的語氣詞。
無獨有偶,其實也有很多歌曲的歌詞簡單無比,甚至整首歌沒有一個文字,也能把情緒傳遞的準確到位。小由挑了幾首非常有代表性的:
1. 王菲專輯《浮躁》
《浮躁》是王菲建立自己獨特音樂風格的重要標誌,也是華語音樂借鑑西方風格、融入搖滾元素的典型代表。這一專輯中的歌全都淡化了旋律和歌詞,只注重情緒的表達。
專輯同名歌曲《浮躁》有著很高的音樂地位。主歌部分只有這麼兩句:
「九月天高人浮躁」
「九月裡平淡無聊/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除此之外就是副歌裡不斷重複的「LA JA BOR」……這一句其實是王菲錄歌時的「freestyle」,活脫一個鬼馬少女在無聊的空間裡跑跳舞蹈,把孤單寂靜的空氣攪動成漩渦。這首歌也出現在了電影《七月與安生》裡,配上兩個女孩平靜相處下的情感浪濤,太合適不過了。
同專輯的《哪兒》全曲無歌詞,都是無字面意義的發音與哼唱,《想像》也是「無詞勝有詞」;一首寫隨性自由卻不知去向,一首旋律中充滿夢幻想像。只有囈語哼唱的呢喃人聲,溫軟可愛的「菲言菲語」,「無意義」就是意義。
果然當你擁有了天籟之音,唱歌是不需要歌詞的!
2. 有個性又耐聽的新褲子
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新褲子的《艾瑞巴迪》再次強勢出圈。其實這首歌也是新褲子的改編版,加入流行元素,更易於傳播,而原唱只有「Everybody is here now」和「Let’s go to popular world」兩句歌詞,風格十分先鋒,透露著酷熱夏天的狂野和小邪惡。
他們的《你要跳舞嗎》更廣為人知。只副歌的「你要跳舞嗎」就重複了18遍,主歌部分也只有一小段簡單的歌詞敘述,但這些並不影響聽眾接受度。相反,好聽上頭的旋律讓它更易於傳播。只要《你要跳舞嗎》的旋律一響起,哪裡都能蹦迪。
3. 華晨宇的「人聲試驗」
華晨宇曾在演唱會上和粉絲合唱《Why Nobody Fights》,只有這一句歌詞,但卻唱出了豐富的情緒與層次感。
華晨宇的另一首《癌》,也是打破常規演唱方式的先鋒風格。沒有歌詞,只有高低音域中遊走的哼唱和低吼,卻能從孤獨、壓抑,唱到爆發、分裂,再回歸寧靜。這種人聲試驗,唯有「華氏唱腔」。
4. 綜藝節目裡的神仙作品
最近,《青春環遊記》中「仙音」周深與「琴王」郎朗現場合作的《幽靈公主》上了微博熱搜。這首歌沒有歌詞,只有鋼琴的鋪陳和周深的吟唱,現場餘音繞梁,仿佛誤入童話仙境。
再往前回想,《聲入人心》第一季中廖佳琳第一次亮相時唱的那首《笑之歌》也是無可超越的水準!在旋律好聽之餘,他對笑聲不同「階段」,不同「音高」的細膩把握,完美的音準和節奏感,成熟的發聲技巧與穩健颱風,都讓他直接獲得了導師們的一致首肯。
除了上文提到的歌曲,還有像譚詠麟《愛到你發狂》、許嵩《等到煙火清涼》、常思思《炫境》、龔琳娜《忐忑》、Ice paper《后羿射日》等很多歌,不靠歌詞取勝,僅僅用演唱和編曲打動聽眾。讓人不禁感嘆「我要這歌詞有何用!」
你還知道什麼詞很少的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