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允許孩子慢慢成長……(令無數家長驚醒的文章)

2021-01-07 騰訊網

一位家長說:這篇文章改變了我的很多觀念,我只後悔太晚讀到它:

孩子,你慢慢來。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你有權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長。孩子,你慢慢來。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成熟需要時間。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並不樣樣領先。

01

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別讓孩子跑錯方向。讓孩子提前學習,避免「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違背規律的學習,最後帶來的不僅僅競爭中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問題。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比如3歲是直覺思維期,五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才開始出現邏輯思維的萌芽,8-12歲是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讓充滿想像力,充滿創造力的孩子去記憶漢字,背出一百以內的加法,他雖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想像力的空間被固化的知識填滿了。」

一項研究表明,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02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

再以畫畫為例,8歲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視角觀察臨摹,在這之前孩子畫畫只是直覺思維的自我表達。讓太小的孩子學習繪畫技巧,告訴孩子太陽應該是圓的,雲朵應該是白的,且不說這是對想像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種浪費時間。

「美術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會上的這些考前教育。8筆畫蘋果,幾筆調色彩,目的是為了應試,」清華美院教授方曉風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說,直接的後果是學生臨募能力強,表達能力弱,當然產生不了大師。

幼教專家說,現在很多孩子三歲開始學輪滑,其實孩子的骨骼並沒有發育好,輪滑會傷害到身體。太早學芭蕾也是一樣,對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戰。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魯林嶽說,「家長被高考綁架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被廣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興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孩子們多才多藝,但卻並不享受自己的愛好。「很多鋼琴十級的孩子發誓再也不碰鋼琴,他們不覺得音樂是終生的伴侶,因為音樂奪走了他們玩樂的時間。」一名專門教授鋼琴的老師無奈地說。

「有時候僅僅是因為太早、太急,家長反而把孩子的興趣扼殺了。」時代小學校長高軍玉講了一個學生的親身經歷,「這個孩子來報名的時候,問我,你們學校要不要學奧數的,我說不學。她拍著手說太好了,我聽到奧數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師發現她的數學天分,開始讓她接觸奧數,最後這個孩子對奧數非常著迷,拿到了大獎。」

同樣學奧數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參加國際奧數比賽並獲得一等獎,載譽歸來時,主管基礎教育的教育廳副廳長請孩子們談感言,有一個孩子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碰奧數了。」

03

事實上,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學者楊佩昌最近撰文《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別把孩子大腦當硬碟》。他說,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裡,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

「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這位8歲孩子的父親介紹說,德國的教育是一種逐漸加速的做法:幼兒園不學專業知識,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倫理,學會與人相處,重要的任務是玩得開心。

小學也只是學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對中國小學而言),到了中學才開始進入跑步通道,但依然還是慢跑。

由於德國沒有統一的高考,所以學生壓力並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學,真正成年了,才開始進入快跑通道。到了這個時候,終於有了競爭,也才顯示出每個人之間的差異。

「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始快跑,需要跑幾年的幼兒園、12年的中小學,那麼到大學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氣。所以,你看看中國大學生發展後勁不足,原因就在此。」

04

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

案例簡況:

A、男生: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攻讀研究生。28歲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B、男生:貧寒農家子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省級重點高中,高中期間成績優異,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全國物理奧數二等獎,後考入省屬重點大學攻讀生物技術專業……

C、男生:初中體育成績優異,憑藉長跑特長,進入重點高中,高一時七門功課不及格,從學校退學……

D、女生:七歲父母離異,隨母親生活,成績優異,組織能力強,順利升入省級重點高中,從初中起擔任班長,一直到高中畢業,高中學校辯論賽最佳辯手,省級優秀學生幹部,與同學老師關係融洽,考入澳門科技大學……

E、男生:4歲選入申奧形象大使;4歲學習鋼琴,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8歲學習書法,師從清華大學方志文;獲獎無數,10歲加入國家冰球隊,讀人大附中並留學美國……

問:這幾個學生你最喜歡哪一個?按照你喜歡的程度做一下排列?為什麼?站在什麼角度排列的?

這幾個人都是真實的案例,這只是一個簡況,有一點需要說明:這僅僅是個案,並不是所有有這樣經歷的人都是這樣,我們只是憑藉這幾個案例說明我們要說明的問題。

第一個人就是盧剛(1991年11月1日就讀於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在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的槍擊事件)。

第二位是馬加爵;

第三位是韓寒;

第四位是我們省一所重點中學的一個學生的事情,也是一個真實案例,一個非常優秀的女生,組織能力非常強,很會與人相處,人緣也很好,是全校老師和家長公認的好學生,當時高中畢業時她媽媽是做為優秀畢業生家長在全校做發言的。

誰都沒有想到,在外人眼裡這個優秀的孩子居然跳樓自殺,當這個消息傳到學校以後,孩子的任課老師、校長等都非常受打擊,都覺得他們的教育很失敗。

第五位就是李雙江之子李天一。

我們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1、我們為什麼生孩子?

2、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3、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也就是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麼?或者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05

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麼?

讓孩子快樂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願,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我們的功利心不斷的膨脹,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寄託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你完成;因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要超過你。

看到鄰居家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就忙著給孩子報奧數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你又開始忙找老師給孩子補習。

讓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樂,失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終不堪重壓,採取最極端的做法:毀滅自己!等到那時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讓孩子幸福快樂,健康成長是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所以考試考得怎麼樣不重要!

讓孩子珍愛生命,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樣要珍惜別人的生命,所以活著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論什麼樣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都是「浮雲」,健康快樂的活著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我們最重要的是培養的一個具有健全人格能獨自面對社會的人。這應該是底線,是最基本的。然後再根據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最後,與大家分享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在微博中的話,以此共勉:「保養好自己身體,老了別給孩子添麻煩。教育好自家孩子,大了別給社會添麻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家長,請允許你的孩子哭泣
    當他學會了這樣的表達的時候,儘管過了入園適應期,他在家裡也會表現為更多的哭鬧,家長的判斷是無緣無故,但是他只不過更多的習慣於用這種最簡單的,不用語言的方式表達,讓家長關注他,幫助他。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意識到這是成長過程中一個特定的階段,特定的時期。
  • 戒掉焦慮,允許孩子慢慢成長
    我們做家長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門門功課考第一,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各種興趣班,課外輔導班裡總是留下家長和孩子忙碌的身影。長久的堅持,弄的大人和孩子都疲累不堪,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真的適合自己的孩子嗎?現在的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即使是付出再多的時間,金錢也在所不惜。
  • 請允許孩子慢慢長大
    從小到大,有時看著她歡喜,有時看著她焦慮,雖然也知道孩子總是要慢慢長大,但有時不免還是要著急,尤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或者優秀,或者自立,或者滿身才藝……心裡有時很難再淡定。以前有人說孩子上二年級就好了,於是我開始等,從二年級等到三年級,從三年級等到四年級,從四年級再等到五年級,有那麼一天,我突然發現女兒長大了。我終於相信,只要獲得了充足的心理營養,孩子一定會慢慢長大的。
  • 三大成長問題令無數父母頭疼,家長了解一下!
    大人們總說:「小孩是最無憂無慮的」,殊不知小孩子也有許多成長的煩惱。有的來自成績的難以提高,有的來自家庭的難以溝通,還有的來自同學間相處的困難……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們遇到的三大頭疼問題及解決方法。
  • 「老師,我孩子不吃香菜,請挑出」,老師的回答,令家長滿意
    導讀:「老師,我孩子不吃香菜,請挑出」,老師的回答,令家長滿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師,我孩子不吃香菜,請挑出」,老師的回答,令家長滿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我允許你慢慢來
    陪孩子寫作業真的是一項折磨人的工作,昨天因為一道題,差點又發生了一次世紀大戰,還好,最後我忍住了,儘量和顏悅色的跟他說,總算把題講明白了,唉!其實也不是多難的題,我家兒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結果昨天遇到一道二年級的有餘數除法題不會,當時我這個火啊,是蹭蹭的往上竄,氣的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 孩子午睡驚醒:家長需要注意的事項,一點經驗分享
    在睡午覺的時候,家長要保證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睡覺環境,不要有噪音吵醒孩子,同時不讓孩子聽到一些爭吵,或者是見到一些血腥的場面。提供一個安靜的睡覺環境,不要吵到孩子孩子突然的驚醒,就是被外界的環境給驚到了,所以害怕才被吵醒,作為家長就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必要的安靜的午睡環境。可以給孩子關上門或者全家人儘量輕聲一點,不要吵到孩子,小孩子就害怕被突然之間的吵醒,突然之間驚醒,孩子會變得很慌張,神經也會受不了。
  • 孩子睡覺經常半夜驚醒?了解背後原因,讓孩子晚上睡得安穩
    文丨熊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小孩的健康成長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其中少不了充足的睡眠。當孩子夢遊的時候,家長不要直接的去吵醒孩子,而是要選擇引導他,讓他回到床上接著睡覺。2、 做噩夢由於無法區分現實和夢境之間的聯繫,所以在做噩夢的時候往往會害怕而驚醒。所以有的孩子晚上之所以會驚喜,就是因為他們做噩夢,而這種噩夢的產生很有可能是他們在白天的時候遭受到了驚嚇,產生了心理陰影。
  • 孩子一句話,令無數家長反思
    孩子一句話,令無數家長反思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手機已成為人人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就連孩子也對手機十分「上癮」。當孩子時時纏著父母要手機玩,越來越離不開的時候,家長們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已經成為「手機控」。孩子沉迷手機之後,家長們為了阻止孩子接觸手機,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方法,因為手段過於極端,孩子甚至產生反抗情緒。
  • 親愛的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不允許你沒教養!建議家長都看看
    導讀:親愛的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不允許你沒教養!建議家長都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親愛的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不允許你沒教養!建議家長都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竟然是家長惹的禍?名專家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一邊是繁忙的工作,一邊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狀況的孩子,浩浩爸媽因此患上嚴重的焦慮症。像浩浩的情況並非個例,作為一名孩子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想必也有過這樣的苦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都是父母惹的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經常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時不時的給孩子喝口水、吃口東西,肆意打擾孩子的注意力?
  • 家長請留情,孩子不禁嚇
    家長們嚇唬孩子的話語看似有效,但卻會對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影響。家長耳邊或許暫時安靜了,但孩子的分辨能力有限,總會把大人說的每一句話當真,認為真的有妖怪、認為警察叔叔就是抓小朋友的,更嚴重的就是,認為媽媽真的會不愛自己……之前我們有討論過,不要試圖用警察、醫生等「身著制服」的人員去嚇唬孩子,這會使他們在心底對這些能夠幫助到他的叔叔阿姨產生恐懼感;生病時不敢看醫生、有困難不敢找警察、怕老師而厭學……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竟然是家長惹的禍?著名專家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像浩浩的情況並非個例,作為一名孩子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想必也有過這樣的苦惱。「我的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時不好好做遊戲,學唱歌時不好好唱歌,坐不住,亂跑亂跳!」「我的兒子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兒動這個,一會兒玩那個,一點作業都要做到半夜」。
  • 《孩子你慢慢來》:停止催吼,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律成長
    開學了,無數家長又開啟了鬧鐘一樣的催促模式,催起床,催洗漱,催上學,催作業,催睡覺。可孩子永遠是慢節奏,磨磨蹭蹭,不慌不忙。於是家長們心中火氣,轉換為吼叫模式。這似乎成了一個死循環。家長也很無奈,孩子的生命節律似乎與成年人不同,讓「孩子你慢慢來」的號召也聽過了,大人們的慢生活風潮也寫進了街邊的廣告牌,可是可是,我們慢不下來啊。
  • 護士下班時的對話,驚醒了無數男孩家長!她們究竟說了什麼?
    護士下班時的對話,驚醒了無數男孩家長!她們究竟說了什麼?在一家婦產科醫院裡,安安一個人在醫院的走廊裡慢吞吞地散步,她在醫院裡是來待產的,因為她肚子的寶寶,前兩天都到了預產期。剛才她感覺肚子裡有些不舒服,就一個人出來走走。
  • 允許孩子「適度依賴」,是獨立的關鍵,家長別拒絕孩子靠近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能力,手段層出不窮,只是希望以後父母不在身邊孩子能夠獨立,靠自己也能生活。畢竟孩子長大,家長都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自去拼搏。
  • 無數幸福的家庭被毀,僅僅可能是因為一碗「毒麵條」,家長請深思
    導讀:無數幸福的家庭被毀,僅僅可能是因為一碗「毒麵條」,家長請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無數幸福的家庭被毀,僅僅可能是因為一碗「毒麵條」,家長請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寶寶經常半夜驚醒?保證孩子睡眠質量,睡前注意「4不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小劉上班無精打採的,看其深深的黑眼圈,就知道前一晚沒有睡好覺。一些早教機構專門研發的關於如何增強孩子入眠的睡前故事書,也是可以找來和孩子一起欣賞的。將一個幼小的生命養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家長們也不要產生懼怕心理,擔心自己做不好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 家長的4種常見行為,正在讓孩子慢慢變笨
    4種常見行為,正在讓孩子慢慢變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進步。當孩子對失敗與挫折建立起正確的認知,相信自己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用成長型思維來考慮問題時,勇於挑戰和突破,他的成長空間會更加寬闊。總批評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還不給孩子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機會,會讓孩子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就是「笨」,就是「不行」,做事畏手畏腳,慢慢真的變成了父母所貼標籤的樣子。
  • 家長請不要緊張孩子在幼兒園裡磕磕碰碰!這是一種成長!
    但是只要不是孩子之間的生氣打鬧,這種小傷過不了一會兒孩子們就會忘記。@孩子家長請不要過度解讀孩子的磕磕碰碰 其實大部分家長比較通情達理,理解幼兒園老師的辛苦,認為這些小磕小碰是在所難免。但也有一些家長喜歡在孩子受傷後來幼兒園大吵大鬧,這種做法受傷的不僅是幼兒園和老師,還有我們親愛的孩子。 把孩子在幼兒園磕磕碰碰的後果放大化,對孩子極其不利! 1、孩子本身對磕碰、疼痛這些事情是有一定忍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