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菜籃子:網上買菜更實惠 動動手指送到家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網上買菜更實惠 動動手指送到家

咱家用上了「手機菜籃子」

家住北京天通苑的楊楊,近日很開心。「我平常下班晚,去附近菜市場買個菜,不僅菜的種類少,而且也不太新鮮。現在方便了,家旁邊新開了『美團買菜』便民服務站,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APP(應用程式)上提早選購想要的食材。有時遇上優惠促銷,比實體店賣的還便宜。」很多消費者表示:「一機在手,生活無憂」,「手機菜籃子」的出現,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足不出戶能買菜

如今,外賣小哥出入菜市場的場景已不再新鮮。隨著網際網路生鮮市場潛力不斷釋放,京東、餓了麼、美團、盒馬鮮生等業內巨頭紛紛發力。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生鮮電商平臺已超4000家,「手機菜籃子」的爭奪戰儼然愈演愈烈。

公務員李海龍的手機上裝著四五個「手機菜籃子」APP,他說,近段時間以來,小區附近常常出現各個網際網路生鮮平臺的配送員,推銷自家的「手機菜籃子」APP,只要下載並註冊成為新用戶,就可以享受首單「一元購」等優惠活動,「比如8個雞蛋1元,1條活鯽魚1元,一般下單後還送1個火龍果,差不多半小時左右商品就能送到家中。」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傑認為,各類「手機菜籃子」的出現,無疑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實惠和紅利,「一方面,『手機菜籃子』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革新,是從民生服務入手做大城市生活服務的蛋糕,方便更多居民生活和消費;另一方面,『手機菜籃子』的出現,也倒逼實體零售店採取更多優惠政策、提供更多優質服務等方式來『邀請』附近居民上門消費。」周清傑說。

手機選購更新鮮

實際上,手機買菜更新鮮。由於生鮮生意有著對於安全、新鮮等特殊要求,「手機菜籃子」平臺往往對生鮮的規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介紹,不同於線下購物消費者可以反覆挑選、貨比三家,線上買菜時一旦收到外觀上有一點瑕疵的生鮮產品,就可能被消費者直接放棄,「如何保障各類生鮮的時效性和新鮮度,比如不同季節的蔬菜、水果質量相差不少,這就給網際網路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沈逸說。

中學教師姚鵬飛說:「如今,路邊攤、菜市場的便宜菜已經不多見了,用『手機菜籃子』APP下單送菜上門的價格,跟到店挑選差不太多。而且商家都很謹慎,不新鮮的菜不敢配送上門,怕被直接退貨。」

護好「手機菜籃子」

如今,智慧型手機和行動支付手段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群體被帶入了「手機菜籃子」的生活。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來,使用餓了麼買菜的中老年用戶數增長了500%以上。專家表示,當前,「手機菜籃子」主要是針對年輕群體,對老年人群體的消費習慣不夠了解,在如何提高配送速度、引導線下流量、滿足消費需求、優化供應鏈等層面仍有很多問題值得商榷。

此外,由於「手機菜籃子」本質上仍是商業行為,這就需要監管部門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懲處。周清傑說:「監管部門應當積極創新監管方式,切實提高監管效率,保障『手機菜籃子』市場良好的營商環境。」

沈逸介紹,為確保「手機菜籃子」市場健康發展,政府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手機菜籃子』市場運行相關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包括通過財政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另外,政府為傳統『菜籃子』工程享受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有的也可以與『手機菜籃子』市場共享。比如生鮮商品大多數需要『包裝化』『規格化』,這樣雖然有利於減少消費端損耗,可也大大提高了配送成本。冷鏈物流、鎖鮮包裝、倉儲保鮮、冷鏈配送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政府可在相關方面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

海外網 欒雨石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網上買菜很方便 動動手指,肉菜送上門
    窩在家裡動動手指,然後等配送員把蔬菜、肉類送上門來,成為當下不少市民的選擇。那麼,網上買菜有哪些途徑?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記者展開了調查。記者調查了解到,消費者想網上買菜,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一是登錄美團外賣手機APP,點擊「蔬菜水果」一欄,就會彈出幾家可以網購蔬菜肉類的店家;二是通過手機微信搜索與買菜相關的小程序,可以找到幾家提供網上買菜服務的商家;三是登錄餓了麼手機APP,點擊「買菜」一欄,也會彈出可以提供網上買菜的店家。那麼,三種途徑如何選擇?
  • 線上買菜平臺紛紛進場,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
    線上買菜風起雲湧,眾多平臺紛紛效仿,於是乎,線上有很多買菜平臺上線,不過平臺數量眾多,雲龍混雜,讓人難以辨別真偽,那麼哪個平臺更適合線上買菜呢?今天就為您推薦物美價廉又方便的佰裡購平臺。「佰裡購是我見過最好用的線上買菜平臺,他們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而且蔬菜比菜市場的還新鮮,重點是方便,在手機上下單,不用多長時間蔬菜就送到家了,特別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買的菜多拎不動的問題了。」一位接受採訪的大媽說道。
  • 網上「菜籃子」讓市民吃上「稱心菜」
    「手機下單,配送上門,使購買新鮮蔬菜變得很方便。」5月25日,家住七星大觀·御園小區的市民胡女士熟練地打開手機上的「媳婦買菜」微信小程序,選購了半斤五花肉、1斤長豆角和2斤小白菜。過了40多分鐘,送菜員專門將這些菜配送到了她家。
  • APP下單、蔬菜送上門 「網上菜籃子」成商家角力的新風口
    無錫人買菜方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過去,大家都是去農貿市場或超市挑挑揀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動動手指在App上下單,由配送員將菜品送到家門口。隨著京東、餓了麼、美團、阿里等電子商務巨頭紛紛逐鹿賣菜業務,手機上的「菜籃子」儼然成了商家角力的新風口,直接挑戰著傳統菜場的「江湖地位」。
  • 植愛植物肉上線叮咚買菜,豐富百姓們的「菜籃子」
    在生鮮電商平臺上「線上下單、快速配送到家」,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藉助生鮮渠道的鋪開,植物肉也在加快走近老百姓生活的步伐。最近,植愛植物蛋白肉產品上線叮咚買菜。
  • 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大篷車」新用法,「菜籃子」送到家門口
    怎樣保障群眾的「菜籃子」不空?為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外出、避免人群在商超聚集。某縣發改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聯合縣內三家大型商超共同推出「政府下單、群眾點菜、企業配送」抗擊疫情「菜籃子」送到百姓家門口服務機制。由各超市提供「你別出門,我來送菜,抗擊疫情,蔬菜配送」上門服務。
  • 市場買菜像點外賣!珠海「線上市場」來啦!直送到家!
    市場買菜像點外賣!珠海「線上市場」來啦!直送到家!手機輕鬆點一下,即可解難題!還是珠海農貿市場的新鮮菜品!5月22日起,我市將以檸溪市場、星園市場及名優特農副產品展銷窗口「零點幾集市」為首批試點,推出線上市場,市民像點外賣一樣,即可輕鬆買菜!線上市場首批試點今天開張手機下單、配送到家,繼外賣之後,網上買菜正逐漸興起。
  • 教你怎樣宅在家買菜 九江市線上「菜籃子」很方便
    宅在家也能買菜 我市線上「菜籃子」很方便九江新聞網訊(顧瑞筠 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張婧)疫情期間,想要買菜,又不想走進人流密集的菜場和超市怎麼辦?那麼,採取線上下單的方式,或許可兩者兼顧。2月8日,記者從潯陽區商務局獲悉,目前,很多企業推進了線上「菜籃子」平臺建設,市民可通過這些企業的線上平臺進行蔬菜採購。「現在是特殊時期,通過線上購物,就能買到生活必需品,實在是太方便了。」家住湖濱小區的閔女士說。
  • 叮咚買菜河北開兩城 讓河北的「菜籃子」連上「菜園子」
    河青新聞網訊 叮咚買菜最近開始在河北布局,這家電商企業在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生鮮電商服務的同時,也與河北當地的農業基地進行深度合作,爭取讓更多優質的河北農產品走上消費者餐桌,讓河北的「菜籃子」連上「菜園子」。
  • 瀋陽:網上買菜 方便便宜受歡迎
    新華網瀋陽4月15日專電(記者李克瑤)「4.2元/斤的西紅柿在買菜網上3.5元/斤;3元/斤的芹菜在買菜網上2.5元/斤;買菜網上的椰菜花4.5元/斤,也要比市場上每斤便宜0.9元。」近年來,在南方很多城市興起的買菜網也現身沈城,由於價錢比市場還便宜,省時省心,很受人們歡迎。
  • 說說網上買菜那些事
    五折買菜、一分錢買水果……近來,越來越多的電商巨頭布局「菜籃子」板塊,推出市民買菜生鮮快購服務
  • 今天,你怎麼買菜?數字經濟下菜籃子在悄然改變……
    交匯點訊 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裡的菜籃子變化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溫度。近幾年,城市菜場的不斷升級改造、線上生鮮平臺的崛起漸漸改變著人們的買菜方式。今年,一場疫情又催生了小區團購、生鮮外賣等不接觸買菜的新方式。記者了解到,直播賣貨這種新興的銷售方式也將延伸到菜場裡。
  • 數字經濟下菜籃子在悄然改變……今天,你怎麼買菜?
    交匯點訊 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裡的菜籃子變化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溫度。近幾年,城市菜場的不斷升級改造、線上生鮮平臺的崛起漸漸改變著人們的買菜方式。今年,一場疫情又催生了小區團購、生鮮外賣等不接觸買菜的新方式。  記者了解到,直播賣貨這種新興的銷售方式也將延伸到菜場裡。一時間,線上線下各種買菜方式「百花齊放」,多樣化選擇讓市民實現了「買菜自由」。
  • 網上申報社保手續 動動手指就能完成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停保養老保險、職工辦理養老保險轉移和接續、退休申請一件事……日前,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這些市民常常需要辦理的社保手續,全部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實現快捷辦理。市民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
  • 叮咚買菜增加供應 春節不打烊、穩菜價 為市民把菜送到家
    用戶的需求,就是創業公司的價值,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快速反應,增加菜籃子供應,春節期間不打烊、穩菜價,給市民把新鮮菜送到家。叮咚買菜的數據顯示,近期,市民對手機買菜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大年三十的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過300%,預計今年春節7天市民下單量將突破400萬單。其中,市民對蔬菜、水產魚蝦、豬肉的需求量最大。
  • 叮咚買菜進軍西南 首站成都開倉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11月28日,主打「產地直採+前置倉配貨+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模式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正式宣布進軍西南,首站入駐成都。動動手指活魚活蝦送到家對於生活在美食之都的成都消費者來說,吃是頭等大事。叮咚買菜基於前期各地的本地化運營經驗,結合成都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在成都的生鮮品類上做了不少特色調整。豬腦、豬板油等「重口味」食材也都將在叮咚買菜成都版露面。
  • 宅家買菜不用怕 浙江各地全力保障 「菜籃子」供應
    新藍網-中國藍新聞客戶端2月7日訊(中國藍媒體中心 新藍網記者 餘麗燕 朱惠子 藍媒號·長興臺、蘭溪臺、德清臺、餘杭臺報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農產品在運輸方面遇到了難題,而城裡人又在為買菜煩惱。這樣的矛盾如何解決?浙江各地都有自己的「妙招」。
  • 周到君實測網上買菜平臺,看看哪家最便宜、最快捷
    隨著「智慧微菜場」在越來越多的小區出現,市民紛紛開始體驗「買菜不去菜場」的生活。昨天,我們報導了普陀區新增37家智慧微菜場、全市已建成2117家智慧微菜場的消息,引起了市民的關注。(普陀區新增37家智慧微菜場,看看有沒有你家附近的?)
  • 北京疫情期間超市如何買菜?(網上買菜+出門買菜)
    ,「速戰速決」)  》》北京新型肺炎期間各大商場超市營業時間一覽  2、北京疫情期間超市網上買菜  【家樂福買菜攻略】  特點:  ①食物品類較完備  ②小程序含除菌防護專區,餓了麼APP及美團外賣APP含寵物專區  下單平臺:家樂福、
  • 今天你怎麼買菜?上海市民有這些多元的買菜方式
    如今,老百姓的「菜籃子」有了智能化、便利化和更為標準化的選擇:傳統菜場不斷升級、手機微信下單線下自提、社區生鮮店提供半成品……「上海第一大鎮」浦東新區祝橋鎮還將出現3.0版菜市場:自帶中央廚房、開展助老送餐服務等。但是無論怎樣買菜,端上餐桌的都是人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