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發!這3種病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

2020-12-25 健康界

我國疫情基本得到遏制,儘管如此,現在誰要是有個感冒發燒啥的,依然會心裡一緊。


尤其是小朋友出現發熱咳嗽,家長就更緊張了。


近日,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提出,現階段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等兒童群體常見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


這些疾病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廣大家長們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那麼,這三種傳染疾病到底都有哪些臨床症狀、父母又該如何做呢?下面為大家一一作答。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



主要通過飛沫密切接觸傳播。



因其傳染性強,在幼兒園和中小學中常呈集體發病,以5-15歲患者較為多見。



發病前2天內可出現前驅症狀,包括低熱、乏力、頭痛、肌肉酸痛、咽炎、食欲不振等。



兒童往往無前驅症狀,起初表現為耳下疼痛並且腫大,腫大常以一側或者雙側的耳垂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腫大的腮腺呈半球形,患兒張口咀嚼或食用檸檬等酸性食物時脹痛明顯加重。


病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體溫自38-40℃不等,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則1-2天,多則5-7天。腮腺腫大3天左右達高峰,持續約5天後可自行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常侵犯其他腺體、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可出現併發症有腦膜腦炎、胰腺炎、卵巢炎及睪丸炎等。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出疹性疾病。



飛沫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見於兒童,2-6歲為高發。冬春季節多發。水痘患者為傳染源。




感染後可出現如發熱、乏力不適和厭食等前驅症狀,1-2天後身上出現皮疹,一開始主要分布在頭、面、胸、腹及背部,繼而再擴展到四肢。


皮疹往往很癢並且發展迅速。起初皮疹為紅色斑疹,後為凸起的丘疹,而後變為水皰,繼之水皰破潰,開始迅速結痂



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該疾病能依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無合併症時只需對症治療及一般治療為主。


水痘一般痂脫後不留瘢痕,如發生感染則會留瘢痕。有時病毒感染後長期存留於神經節細胞中,多年後被某些因素激發後,引起復發感染,導致出現帶狀皰疹。

由腸道病毒引起並且好發於兒童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特別是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主要是以糞-口途徑及接觸汙物兩種方式來傳播,比如接觸患者糞便、唾液、鼻涕後進食,觸碰被汙染的物品等。


該病患者及症狀不明顯的隱性感染者都為手足口病傳染源。





患兒大多有發熱、食慾不佳等症狀,同時還伴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等。患兒常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的皰疹和潰瘍,引起患兒哭鬧、拒食。


多數患兒可在7天內痊癒,痊癒後病變部位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但是少數患兒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危重,在短時間內可出現嚴重的多系統損害的表現,甚至出現死亡。


對於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這三種傳染病,有什麼措施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呢?


疫苗


目前針對這三種傳染病都有相對應的疫苗來預防其發病。因此,有需要的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前往當地的醫院或者疾控中心進行疫苗接種



注意個人衛生


注意保持兒童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最重要的是勤洗手


如飯前便後、外出後、觸摸口鼻前或者接觸被糞便汙染過的物品後,要用肥皂及流動的水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等。


保持環境衛生


家長在疾病流行期間帶孩子外出玩耍時要正確佩戴口罩,儘量少去空氣流通差、人流量大且封閉的公共場所,可以去一些如公園、廣場等人口密度小、空曠的地方。


當然最好的還是居家防護,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家庭乾淨整潔,勤換衣被,多通風。


上述三種兒童易感傳染病

與新冠肺炎症狀都有類似

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時

家長們要帶著孩子及時前往醫院

明確發病原因

不要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近期高發!這種疾病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兒童最易中招
    現階段是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等兒童群體常見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這些疾病與新冠肺炎症狀類似,廣大家長們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我國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什麼病原體會引起手足口病?它是如何傳播的?腸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
  • 冬春季水痘高發!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
    近日,廣州市預防醫學會的專家呼籲,冬春季正值上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發病初期有著和新冠肺炎相似的症狀,而且傳染病很強,接種疫苗可獲得有效保護。 在我們轄區水痘疫情的發生率 還是相對比較高 去年有5所學校 大概是20多個孩子爆發水痘疫情 涉及的班級也比較多 有7到9個班 水痘這個傳染病 在廣州是屬於法定傳染病 屬高發傳染病
  • 這個病部分症狀類似新冠肺炎
    不過,22日,記者從武漢市第四醫院獲悉,有些市民出現花粉過敏,因過敏表現出的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引起了他們的擔憂。回家後,她想著自己摘下了口罩,心裡有些發慌,害怕感染了新冠肺炎。與家人商量後,她便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她才知道,原來是花粉過敏。無獨有偶,56歲的唐女士已經咳嗽一個月了,因為體溫一直處於正常水平,她並沒有就診。近日,唐女士咳嗽加重,她總是忍不住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新冠肺炎,有些焦慮。
  • 這三個兒童傳染病和新冠肺炎症狀類似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5月8日下午四時,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93場新聞發布會。隨著疫情的逐步被控制,在家關了很久的小朋友們現在也紛紛出門活動了。現階段主要有哪些兒童群體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和新冠肺炎的這種症狀類似?應該如何預防?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介紹說:根據湖北省往年的傳染病監測結果顯示,在兒童這一群體中,現階段正是流行性的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這些傳染病都有發熱的症狀。
  • 這些兒童傳染病和新冠肺炎症狀類似
    現階段主要有哪些兒童群體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和新冠肺炎的這種症狀類似?應該如何預防?根據往年傳染病監測結果顯示,在兒童這一群體中,現階段正是流行性的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這些傳染病都有發燒、食欲不振等類似新冠肺炎的症狀。流行性腮腺炎的高風險人群是 5~15 歲兒童青少年,10 歲兒童是 「重災區」。
  • ...判斷…|流行性感冒|咳嗽發燒|新冠|新冠肺炎|湯渝玲|新冠肺炎病毒
    記者了解到近期省會各醫院的值班熱線、呼吸科熱線繁忙眾多市民紛紛諮詢同一問題怎麼知道得的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呢?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從臨床表現來看,新冠肺炎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熱,可合併乾咳、乏力、呼吸不暢等症狀,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狀少見。另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約50%的患者多在3~5天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現凝血功能障礙等。
  • 如果有「症狀」了,如何鑑別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來了解區別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徹底給2020年蒙上了一層陰霾,到目前為止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人數已經突破了4萬人,且每天新發患者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即便是我們沒處於疫區,看到實時更新的數據也會產生一定恐懼感,甚至認為自己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就是感染了「新冠肺炎」。實際上,現如今正處於冬春交際之時,氣溫不僅不穩定,氣候也相對乾燥,這恰恰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包括流感、普通感冒、上下呼吸道感染都非常多見,所以僅憑症狀並不能判斷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 比新冠肺炎傳染係數高3倍的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是什麼?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嬰幼兒感染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傳染係數是新冠肺炎的3倍,2018年我國手足口病發病人數237.6萬位居全球第一,每10萬病人中有6~51人死亡,而手足口病每兩年為一個流行周期,預計今年將同比增加。
  •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專家:症狀有區別
    目前處在流感高發季節,會上有媒體詢問,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專家表示,三者症狀有別。專家稱,普通感冒症狀常出現鼻塞,有時會出現1-3天的低中度發燒。普通感冒一般比較少出現全身性症狀;流行性感冒一般伴有發熱症狀,並且為3-5天的明顯高熱症狀。此外流感常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狀;新冠肺炎目前觀察來看,主要症狀有發熱、咳嗽、嘔吐和腹瀉等。專家表示,和普通感冒不一樣,流感和新冠肺炎的診斷很大程度流行病學史,因此如果懷疑自己為疑似病例就醫,一定如實提供病史。
  • 多國兒童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疑與新冠有關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從臨床來看,兒童感染率確實比成人低,而且多為輕症。然而,就在各國陸續解禁、複課時,有報導稱多國兒童突患重疾,其中部分感染了新冠病毒。這種疾病會使兒童產生高燒、皮疹、腺體腫脹、呼吸困難等表現,與川崎病類似。隨後,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法國、美國等國家近期相繼出現了類似「川崎病」症狀的兒童。英國國家衛生局發布緊急警報,這些病重孩子中,很多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還有一部分孩子的血清檢測呈現出曾感染新冠的證據。
  • 怎麼區分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 兩者症狀區別特徵介紹
    目前處在流感高發季節,會上有媒體詢問,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專家表示,三者症狀有別。  專家稱,普通感冒症狀常出現鼻塞,有時會出現1-3天的低中度發燒。普通感冒一般比較少出現全身性症狀。  流行性感冒一般伴有發熱症狀,並且為3-5天的明顯高熱症狀。此外流感常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狀。
  • 這些兒童傳染病會有類似新冠肺炎症狀
    現階段主要有哪些兒童群體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和新冠肺炎的這種症狀類似?應該如何預防?根據往年傳染病監測結果顯示,在兒童這一群體中,現階段正是流行性的腮腺炎、水痘和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這些傳染病都有發燒、食欲不振等類似新冠肺炎的症狀。流行性腮腺炎的高風險人群是 5~15 歲兒童青少年,10 歲兒童是 「重災區」。
  • 新冠肺炎症狀 新冠肺炎的這些症狀要知道
    1、輕型: 顧名思義輕型新冠肺炎患者,就是說明他患有疾病的症狀比較輕微,此時患者可能只有低熱、輕微乏力等情況,並且醫學影像方面沒有肺炎的表示,容易被人們忽略,認為是不同的感冒症狀
  • 流感高發!咳嗽發燒!不會是新冠吧?長沙專家教你這樣判斷…!
    流感高發!咳嗽發燒!不會是新冠吧?長沙專家教你這樣判斷…! 記者了解到 近期省會各醫院的值班熱線、呼吸科熱線繁忙 眾多市民紛紛諮詢同一問題 怎麼知道得的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呢?
  • 近期高發!一周內6個娃進了PICU,都有這些症狀!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近期高發家長們千萬留意一周內,就把6個娃送進PICU的病毒,究竟是何方神聖?2 感染RSV後有什麼症狀?輕症的RSV感染及感染早期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切不可掉以輕心從而耽誤疾病的治療。RSV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後出現症狀。
  • 發熱、咳嗽≠新冠肺炎,先看看寶寶有沒有出現這個症狀
    冬天是多種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而且由於天氣乾燥、寒冷,更容易導致流行病大規模傳播。比如流感,通常每年的10月~次年3月,都是流感的高發期。2016-2019年流感流行趨勢圖孩子出現了咳嗽、發熱的症狀,今年也沒打流感疫苗的話,家長首先應該懷疑的是孩子得了流感,而不是擔心感染了新冠肺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帶孩子去醫院。
  •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系列: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
    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如何鑑別 普通感冒和流感多表現為上呼吸道症狀,部分流感患者有肺炎表現。新冠肺炎主要表現為下呼吸道症狀,多有典型的肺部影像學表現。 普通感冒和流感年年有 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沒有明顯季節性,是常見疾病; 流感雖全年都可發病,但高發季節主要是冬春季;流感病毒每年都會出現變異,高發流行季節病毒往往毒力較強、傳染性大、患病人數多,可在一定地區範圍內傳播; 新冠肺炎是2019年底冬季新近發生的疾病
  • 流感來襲,不少市民問「是不是出現咳嗽、發熱就可能是新冠肺炎」?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難免有不少市民內心緊張,「我好像感冒了,是不是出現咳嗽、發熱就是新冠肺炎呀?」記者了解到,近期省會各醫院的值班熱線、呼吸科熱線繁忙,眾多市民紛紛諮詢同一問題:怎麼知道得的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呢?對此,記者今日採訪了長沙市第一醫院呼吸醫學中心主任兼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湯渝玲教授。
  • 甲型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症狀,有5個不同
    近日,效力於NBA的球員庫裡突然出現了發燒、咳嗽等症狀。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下,此類症狀一出,不但嚇壞了庫裡、庫裡的球隊,更是讓一眾球迷感到非常揪心。不過,很快庫裡就接受了專業醫生的診斷,診斷結果表示庫裡只是簡單的甲型流感,而不是新冠肺炎。這著實讓庫裡以及庫裡的球迷鬆了一口氣。
  • ...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相關情況及我市冬季流感預防情況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相關情況及我市冬季流感預防情況 視頻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