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是當地頗具代表性的的風味小吃。主要原料為粉、滷水、蓋面菜以及花生米、蔥花等。桂林米粉製作考究,將上好的大米磨成漿做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條或片狀,米粉潔白、軟滑,再配以由牛肉、豬肉、花椒、甘草等熬製的滷水,口感令人回味。
啤酒魚是陽朔有名的特色菜,因魚肉鮮嫩細膩而非常出名。啤酒魚製作考究,且配料獨特,採用灕江鮮活鯉魚或者劍骨魚,配以鹽、料酒、花生油,加入桂北山區出產的生茶油烹炸,輔以青紅椒、西紅柿翻炒,口感鮮嫩可口。
老桂林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其中恭城的油茶頗為出名。如今有些當地菜館也將油茶作為免費的餐前小食提供給顧客。油茶的製作方法略為複雜,一般採用豬油或肉骨湯捶打熬煮而成,然後放入香蔥,食用時放入炒米花、脆果(炸油果)、花生、炒黃豆等,風味獨特。
桂林盛產得芋頭(特別是荔浦縣),口感香甜軟糯,因此拔絲芋頭是當地頗受歡迎的一道菜。菜品上桌後,趁菜品熱乎時品嘗就有糖絲拔出來,放入涼水中,細絲就會斷了,味道甘香軟甜,糖衣香脆。
十八釀採用特有的烹調方法,肉餡裡加入各種調料,與不同蔬菜相結合,然後以蒸或者燜的烹飪方法,出品豐富。而桂林恭城縣的釀頗為有名,好吃的有十八種,稱為「桂林恭城十八釀」,有田螺釀、竹筍釀、香菌釀等。
爆炒灕江蝦是桂林特色風味菜。因灕江蝦肉質細嫩,口感純正,加入桂林三花酒爆炒,出品色澤鮮豔,口感穌脆嫩爽。
全州醋血鴨是桂林全州非常有名的特色菜。精選子鴨為原料,留下鴨血配以酸醋,加入花生芝麻粉、辣椒、蒜等調料炒制,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配菜。上桌時便香氣四溢,讓人垂涎。
禾花魚養殖在稻田中,有禾花香味故而得此名,因外表烏黑透亮,又叫烏鯉。禾花魚肉質鮮嫩,刺少、骨軟、無腥味頗受當地人喜愛;製作時先用放鹽的酸水烹煮,然後放在火爐上烘乾,食用時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後口感酸辣,味道鮮美。
當地特色小吃之一。採用特製的酸辣椒,再放入蔥、姜、三花酒等配料將田螺炒熟,口感酸辣鮮美。用牙籤挑開田螺的頂蓋,撮著嘴用力吸進去,吃完田螺再喝湯,其味道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