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撕開宇宙神秘面紗入門級天文望遠鏡推薦
浩瀚的宇宙,往往給予人們神秘的色彩,一望無際的盡頭,是否還有人們期待的第二個地球呢?宇宙的秘密,還要我們繼續挖掘。對於人類來說,宇宙永遠是最大的謎團,不管是各國的宇宙空間活動,還是天文學家的探索,甚至是平民百姓的求知,都讓我們知道,宇宙的奧妙無窮無盡。眾所周知人類的眼睛看遠處物體在距離要求上是有限的,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很早以前就發明瞭望遠鏡,靠它來探索觀望遠處物體,對於行軍打仗、旅行郊遊或者觀看天體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性能不錯的入門級天文望遠鏡,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
-
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是觀測天體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誇大地說,沒有望遠鏡的誕生和發展,就沒有現代天文學。隨著望遠鏡在各方面性能的改進和提高,天文學也正經歷著巨大的飛躍,迅速推進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
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能看到什麼?專家:探索宇宙文明就靠它
縱觀我國歷史長河,能人志士數不勝數,對於天文知識來說,最偉大的發明應該就屬天文望遠鏡了。正是天文望遠鏡的出現才使得我國正式踏入宇宙的探索。自從天文望遠鏡出現後,我國對宇宙的了解便多了起來,知道了行星,知道了銀河系,知道了太陽系等等。發展到如今,宇宙裡已經有了眾多的探測器,人類也早已飛出了地球,開始行走到其他的星系。不過儘管如此,我們主要觀測外星球的儀器依然是天文望遠鏡。
-
「天文望遠鏡界」新添中國「FAST」
中新社貴州平塘7月3日電 題:「天文望遠鏡界」新添中國「FAST」作者 張素 黃蕾瑾距今400年前,一架口徑為4.2釐米、長約1.2米的天文望遠鏡在歐洲問世。憑著探索宇宙的這扇「窗」,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觀測到月球環形山、太陽黑子、木星衛星等。
-
望遠鏡:打開通向宇宙的窗戶
與中國的良渚一樣,英國卓瑞爾河岸天文臺(Jodrell Bank Observatory)的順利入選顯得相當與眾不同,因為在這個遺產中,陪伴人類探索遠方的不是詩歌,而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高科技。 卓瑞爾河岸天文臺隸屬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位於曼徹斯特大學以南20餘公裡柴郡的鄉村中。建成之初,這裡只有一些簡單的天文觀測設備,直到1952年開始建造射電望遠鏡。
-
【中國新聞網】「天文望遠鏡界」新添中國「FAST」
據介紹,FAST旨在實現大天區面積、高精度的天文觀測,其科學目標包括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觀測脈衝星、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等,其應用目標是在日地環境研究、搜尋地外文明、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作用。圖為7月2日航拍安裝完成前夕的「天眼」。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距今400年前,一架口徑為4.2釐米、長約1.2米的天文望遠鏡在歐洲問世。
-
探訪天文體驗館 感受宇宙的奧秘
天文學又是最前沿的學科,引領著人類一次又一次向未知發起衝擊,為揭秘宇宙起源、天體起源、生命起源這樣的終極問題而努力。對很多人來說,西藏是神秘的,天文也是神秘的,這不禁讓我們更加期待,當天文遇到西藏,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2月14日上午,「藏域星球」天文科普體驗館開館儀式舉行。昨日,記者現場探訪了天文科普體驗館,與科技零距離接觸,感受宇宙的奧秘。
-
天文知識——望遠鏡
之前說了不少的天文知識,那麼我們平時用肉眼觀測畢竟是有限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於望遠鏡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做天文觀測時都會用到哪些望遠鏡,它們是怎麼分類的,望遠鏡的參數應該怎麼去看。先說一下分類,我們日常用於天文觀測的望遠鏡有兩大類: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一、雙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大部分人都見過,所以很難把它和天文觀測聯繫到一起。
-
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舉辦 「奇妙的宇宙」天文展
原標題: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舉辦 「奇妙的宇宙」天文展 近日,一場以「奇妙的宇宙」為主題的小型天文展在萬達廣場由藏域星球天文體驗館舉辦,此次展覽以天文
-
從FAST到SKA 科學家揭秘下一代超級射電天文望遠鏡
在29日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全體院士學術報告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武向平向公眾描繪了天文觀測的前沿方向。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備受矚目。在兩年多的調試期內,先後發現50多顆脈衝星候選者、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並得到國際認證。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2020年9月14日,日本天文學會向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贈予了日本天文遺產證書和銘牌。室內舉行的贈予儀式結束後,學會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前面拍攝了紀念照片。紀念銘牌將於近期設立在6米毫米波望遠鏡的周圍。在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前拍攝的紀念照片。
-
孩子想學天文就要買望遠鏡?那你就真錯了
《 孩子想學天文就要買望遠鏡?那你就真錯了》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近些年生活富足了,很多家長就給孩子購置了天文望遠鏡,培養天文興趣。那麼,學習天文真的需要天文望遠鏡嗎?其實,學習天文不等於購置天文望遠鏡。在沒有發明天文望遠鏡之前一樣有很多天文學家。如果您真想讓孩子學習天文,天文望遠鏡並不是第一步要做的,甚至買了天文望遠鏡不會使用的話反而打消了孩子的興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仰望星空,探秘宇宙,尤其是6-12歲的孩子。
-
普及天文知識 探索宇宙奧秘
今日頭條網8月9日電(通訊員 盧媛琳 趙叢曉 單琪軒)為激發同學們對天文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近日,洛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命之光」陽光支教隊開展線上支教,為同學們開展天文知識小課堂,向他們普及太陽系行星知識。
-
FAST大型天文望遠鏡為何領先國外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Get tech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現今,人類打開了天文觀測的新窗口,通過非傳統光學波段接收來自宇宙中的電波信號,獲取、分析各種信息
-
臺灣科學家參與天文望遠鏡大型黑洞觀測計劃
新華社臺北5月29日電(記者賈釗、陳鍵興)記者29日在此間獲悉,臺灣天文研究團隊參與架設的格陵蘭望遠鏡4月加入參與大型黑洞觀測行動——「事件視界望遠鏡」全球陣列計劃,該計劃未來可望為人類首次取得「超大質量黑洞」影像。 臺「中研院」當日召開記者會,介紹有關情況。
-
6000多個玻璃球,將海水變成一臺天文望遠鏡:海底的中微子望遠鏡
這些玻璃球可以利用海水構建出一臺天文望遠鏡,尋來自找暗能量、超新星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信號。當然,這些玻璃球僅僅是「立方千米中微子望遠鏡」(Kilometer Cube Neutrino Telescope,KM3NeT)項目部署的第一批玻璃球。 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尋找一種基本粒子:中微子。它不帶電,幾乎沒任何質量。
-
世界著名天文望遠鏡FAST榮登榜首
德國波恩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地面最大的機器」波恩射電望遠鏡建造於1972年。當時的聯邦德國在波恩市艾菲爾斯伯格的一個山谷中,建造了100米直徑的全向轉動拋物面射電望遠鏡,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可轉動的射電望遠鏡。即將被FAST超越。
-
近年最好的天文紀錄片,趕緊帶孩子看看
一批又一批的有識之士,前僕後繼投身物理、天文的探索研究中,希冀能再多了解一點那神秘的宇宙。之所以,說他們是有識之士,絕對有憑有據。有研究表明,物理和天文專業的學生智商平均值高達139,而普通學生只有100。這讓我想起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4位宅男物理學家。
-
現在,全世界只有中國這一隻「眼睛」了|行星|阿雷西博|望遠鏡|天文...
(原標題:現在,全世界只有中國這一隻「眼睛」了) 一夜之間,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
-
望遠鏡購買指南第二部分:如何挑選望遠鏡
我知道你肯定在報紙或者晚間有線電視上看到過這樣的廣告詞:「宇宙謎團都在你手。使用這款超實用學習工具來研究日月星辰、宇宙萬物吧!」這樣的話很容易誘惑剛入門的天文愛好者以及為小孩著想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家長們期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心系宇宙,到時可以用這個工具來「探索天堂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