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斬盡天下龍脈,可到了這座山前扭頭就走,劉基:保命比較重要

2021-03-01 奇聞怪事大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奇聞怪事大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愛你們,麼麼噠!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


朱元璋能夠從一個放牛娃成長為明朝的開國皇帝,除了徐達、常遇春等猛將的幫助之外,他手下的謀士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朱元璋手下的謀士主要有三人,分別是劉基、李善長和朱升。在這三個人裡,很多人可能對朱升這個名字感到陌生,實際上當初就是他向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

在古代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謀臣猛將是缺一不可。在朱元璋手下的三位謀士中,尤其以劉基最為重要,朱元璋的很多戰略規劃都出自於劉基之手。在朱元璋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行動中,都是劉基在背後出謀劃策,甚至就連朱元璋自己也稱劉基是「吾之子房也」。

子房是秦末漢初著名謀士張良的字,他輔佐劉邦建立漢朝,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朱元璋將劉基比喻為張子房,由此可見劉基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他不但精通天文、兵法、數理,還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23歲就高中進士。至正二十年,劉基受朱元璋之邀,前往應天成為朱元璋手下謀士,在朱元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劉基輔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所以他在民間也有很高的聲望,民間素來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劉基和諸葛亮都是古代的著名謀士,民間有著許多關於他們的傳說故事,而且這些故事大多都非常的離奇。比如在民間傳說中,就有劉基替朱元璋斬盡天下龍脈的故事。

話說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為了大明江山能夠千秋萬世的傳承下去,他可謂是費盡了心思。一方面,他將自己的二十多個兒子們都分封到天下各地當藩王,以此來拱衛朱家江山;另一方面他又將那些對皇位有威脅的開國將領一一剷除。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生怕子孫後代胡作非為而亡國,因此還親自編撰了一本《皇明祖訓》,對後世子孫進行約束。

雖然朱元璋為了保證朱家江山千秋萬代做了很多工作,可是他依然覺得不保險。並且他始終有一個擔憂,就是生怕有人佔據了風水寶地的龍脈,從而威脅到朱家江山的根基。

古人十分相信堪輿之術,對風水龍脈之說十分迷信,甚至還誕生了專門看風水的人,這一類人在古代被稱為堪輿家。在古代的堪輿理論中,崑崙山是龍脈始祖,天下的龍脈都源於崑崙山,誰要是佔據了龍脈,這裡就能成為他的龍興之地。在朱元璋看來,天下這一條條名山大川的龍脈對於朱家江山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因此就動起了斬盡天下龍脈的念頭。

在元末明初時期,劉基就是當時最厲害的一位堪輿家。為了保證大明江山的延續,朱元璋就給劉基下了一道聖旨,令其帶領將士斬盡天下龍脈。當時天下已經太平,劉基接到命令後立即啟程,不辭辛勞地帶領將士們去往一處處名山大川,挖斷山脊改換水勢,將天下龍脈幾乎斬了個乾淨,最後只剩下遠在關外的長白山一處龍脈。

只要斬掉長白山的龍脈,劉基就算完成朱元璋交代的任務了,可是卻偏偏在這裡出了問題。當劉基帶領將士們來到關外長白山時,突然遭遇罕見大雪,茫茫山嶺全部被積雪覆蓋,眾人無法前行。劉基看到這一幕後,立刻扭頭就走,下令將士們班師回朝。有隨從不解,問其原因,劉基回答說:斬龍脈雖然重要,但是保命更重要。

劉基精通風水之術,他斬盡天下龍脈都沒有遇到阻礙,卻偏偏在長白山這裡遭到大雪封山。這樣的情況在劉基眼中看來,這是上天不願意讓他斬掉最後一條龍脈,如果強行斬斷龍脈必遭天譴。因此,為了保命,劉基只好留下了這座長白山的龍脈。數百年之後,長白山成為了努爾哈赤的龍興之地,而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最終也被清朝所取代。

其實,像劉基斬盡天下龍脈這樣類似的民間傳說有很多,而這一類的傳說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節十分的誇張神奇。像古代的很多歷史名人如諸葛亮、尉遲恭、關羽等人,都是民間傳說中常見的人物。這也是民間一種獨特的紀念方式,用傳說故事的方式來紀念這些歷史名人,讓他們的事跡永遠的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啥到長白山卻轉身就走?看衛星雲圖就懂了
    從普通的房屋修建到死者下葬,或者是國都選址,皇陵修建,風水一道都深入古人的生活。對於風水最看重的莫過於皇族,每條龍脈產生的地方,都會有所謂的真龍天子產生,於是為了防止威脅皇朝的統治,一些王朝中都會設置專門的監測天下風水的部門對天下龍脈進行監測。昔年朱元璋令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然而為什麼劉伯溫到了長白山卻轉身就走呢?
  • 一代軍師---劉伯溫(劉基)——劉氏名人
    劉基幼時就聽父親講過此事,他聰明穎異,天份極高,他的老師鄭復初曾對他父親說:「您的祖上積下厚德,因此您這個兒子將來必定會光宗耀祖。」    劉基雖然在元朝中了科舉,做過官,但他知道元朝氣數已盡,自己祖上又是大宋遺民,因此他早就做好了輔佐明主,恢復漢家河山的準備。
  • 劉基在諸暨的事跡與傳奇
    回來後想起他在世時和我的老家諸暨還有一些交往,雖然這些不能視為重大歷史事件,但並非文成、諸暨兩地人盡皆知的事情,舊事重提也許能增加一點鄉誼。按劉基自1333年23歲中進士,1336到江西任高安縣丞起,在此前後他是不可能到諸暨的,直到1348年38歲時他才寓居杭州,任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1352年42歲時任浙東元帥府都事,1353年43歲時任行省都事。
  • 一則關於劉基與誠意伯世家的重要記載
    案《明史·功臣世表》,孔昭,劉基十三世孫,天啟三年襲封誠意伯。是書因基所撰《在齊餘政》為之注釋。」這是一則關於劉基與誠意伯世家的重要記載,但一直無人注意,周群先生《劉基評傳》有《文集版本與著作稽考》專章,但是未提及此書,今略作考訂。
  • 劉基講故事:猴子造反
    趙瑞廣博士將這篇文章抬得很高,他說:「元明之際,劉基寫了寓言集《鬱離子》,其中《狙公》一文,以筆者淺見,或許是對這一『深層結構』最有衝擊力的文字……也許中國歷史上有過不少類似劉基這樣『無君無父』的思想,但都被扼殺了,銷毀了,留下來的,故而多是『順民』言論。」趙瑞廣博士所說的「深層結構」,就是指中國歷史上至高無上的皇權。他認為,劉基的《狙公》對封建皇權是最有力的衝擊。
  • 李善長:手下留情,劉基:殺李彬,天必雨!李善長:你想混下去嗎
    而此時正好朱元璋外出巡視不在家,李善長認為這個時候就是好時機,連忙去找劉基說情,說,咱們同朝為官,還是老大的左膀右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咱們哥倆平時關係就很好,以後有啥嘛事找老弟(劉基大3歲),哪怕上刀山下火海,老弟也要上。老哥,給個面子嘛,放他一馬吧。話說到這情分上,於公於私,也需考慮考慮的,是嘛,天天在朝堂上碰面,以後萬一有求於他呢?
  • 劉基文化輯刊3:《擬連珠》連載二&劉基講故事:賣柑者言
    經過劉基規範化之後,儘管「蓋聞」、「是以」遞進語結構頻見迭出,卻無絲毫繁沓感覺。相反地,讀去更加順口悅耳,易懂易記。「蓋聞大器非一人之私,大事非獨力所建。是以,利不及眾,則起天下之爭;爵不求賢,則萃天下之怨。」在封建社會高度集中的專制統治下,就已具有如此高度的民主意識,有膽有識,不愧大仁、大智、大勇。600多年後重溫此語,令人肅然起敬。
  • 劉基8句經典語錄,簡短精闢,值得分享!
    劉基劉伯溫8句經典語錄,簡短精闢,值得分享。1.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語出明朝劉基《鬱離子·多疑不如獨決》。上萬個人的力量如果能夠集聚在一起,這樣足以天下無敵。這句話說出了團結的重要性。2.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語出明朝劉基《百戰奇略·賞戰》。給予了豐厚的獎賞,這時候一定會有勇敢的人站出來。給予將士們相應的獎賞,將士便會為你拼死效命。3. 大不如海而欲以納江河,難哉。語出明朝劉基《鬱離子·德量》。
  • 劉基去世之謎,兇手是胡惟庸,還是朱元璋?
    前言劉基是明朝的開國重臣,擁有很大的功勞,也很受朱元璋的賞識。但是關於劉基的去世,在歷史上卻成了一個謎。有人認為是胡惟庸除掉的劉基,持這種觀點的人的依據是來自於史書。在《明史》當中,對劉基的去世有過記載。
  • 青田洞背村:劉基文化之旅 品味山水詩意憩居
    三立堂        編者按:美麗鄉村是「兩美浙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康生活的重要標誌。  美麗鄉村名片:洞背村(伯溫古村)坐落在石門洞國家AAAA級景區「華東一絕」石門飛瀑的山背上。因劉基在石門書院求學時常來此地探古訪幽而得名,是劉基文化之旅的第二站。村莊區域面積3.5平方公裡,全村戶籍人口123戶367人,常駐人口170人。
  • 傳說丨劉伯溫斬了蘭州的龍脈,從此西部金城漸荒蕪.....
    我們現在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理解的,但是在歷史上,這本書可是大有來歷的,據說歷史上但凡能學到這本書的人,都是有著通天徹地之能的,我給你數數看:騎龍飛升的黃帝、渭水直鉤釣魚襄助周文王逐鹿天下的姜太公、助劉邦平定天下的神人張良、前面說過也是我們最最熟悉的諸葛亮,再者就是劉伯溫。瞧瞧,這些都是神仙一流的人物。
  • 劉基後來還跟從一位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南宋國學——程朱學術!
    劉基五十歲遇到朱元璋,其時是1360年,16年後——1375年,即洪武八年,劉基去世。也就是說,劉基在元朝的日子有五十年,在朱元璋的日子有十六年。可是這位神機軍師的詩文作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五十歲前寫的!也就是說,沒有朱元璋,作為文學家的劉基也可以名留青史!第一例常遇春。常遇春屬於正常死亡,當然也可以算是常年徵戰,積勞成疾而亡。
  • 為何崑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龍脈到底是什麼?
    傳說中哪個家族要尋找到哪一條龍脈,得到了龍脈上的龍穴,就能君臨天下。那麼龍脈到底是什麼?為何昆崙山被稱為龍脈之祖?《地理大成.山法全書》云:「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並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為龍脈,龍脈所在的山必須有始有終,有根有源,內部有生氣貫通,這樣的山脈外形上表現的連綿起伏,生機勃勃。
  • 三強鼎立:為啥是最弱的朱元璋問鼎天下?想成功就要戰勝自己
    這一切苦難都是他走向成功前必要的磨鍊。於是,他開始思考,開始覺醒。對比張士誠和陳友諒這兩個朱元璋最強的對手。他們的起點看起來要比朱元璋高的多了。鹽商出身的張士誠,雖然地位不是太高,但不愁吃不上飯。而漁民出身的陳友諒,不僅讀過幾年書,後來還做過小吏,也不會為吃飯發愁。這比赤貧的朱元璋要強太多了。
  • 《武道至強》:少年得劍斬星辰,鏖戰天下,傲視九霄,霸武獨尊!
    少年的劍斬星辰,鏖戰天下,傲視九霄,霸武獨尊!第一本《蓋世帝尊》作者:一葉青天簡介:亂古歲月,諸聖爭霸。一個號稱「睡神」的少年,因禍得福開啟一門逆天功法。從此以後,一個肉體無雙的奇才,橫壓天地,少年的劍斬星辰,鏖戰天下,傲視九霄,唯我霸武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