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無為縣 確保退捕漁民「應保盡保」不漏一人

2020-12-19 荔枝網新聞

  地處長江北岸的無為市牛埠鎮,一支由上岸漁民組成的「長江護漁隊」現在成了江上禁捕巡查的生力軍,實現從「捕漁」到「護漁」的轉變,得益於當地政府對上岸漁民提供了強有力的生活保障。

  在該鎮漁民新村,告別曾經漁船上風吹雨淋生活的陳勝香現在有了一份新工作,也成為鎮上新成立「長江護漁隊」中的一員,「當時是有一些想法、害怕沒有了生活來源,但是政府政策好,讓我們進了護漁隊,而且讓我們交了醫療保險,基本醫療有了保障。」陳勝香高興地說。

  無為市有800多名退捕漁民,過去由於漂泊不定,部分漁民誤認為參保後,看病報銷只能回參保地報銷,這樣,來回奔波很麻煩,在這次退捕漁民上岸工程開展中,該市醫保局主動跟進,積極作為,按時「全面覆蓋、分類施策」工作目標,配合鎮村宣傳城鄉居民醫保和異地就醫結算政策,積極引導退捕漁民參加醫療保險,同時精準核查涉退捕漁民醫保參保底數,全面摸排退捕漁民醫療保險參保情況,做到信息明,底數清,確保退捕漁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實現「應保盡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該市814名退捕漁民已全部參保,實現全市退捕漁民基本醫保參保全覆蓋。

相關焦點

  • 灣沚區:積極做好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工作
    灣沚區人社局早謀劃早安排,積極做好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工作,確保漁民退捕後生活有保障。一是精準數據。區人社局主動對接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反饋的退捕漁民數據,查清漁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以及未參保的情況。安排人員上門入戶傾聽漁民需求,核查戶籍信息,完善漁民信息臺帳,確保每一位漁民參保信息準確完整。二是加強宣傳。
  • 通州區退捕漁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
    通州區退捕漁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 來源: 市人社局 發布時間:2020-12-02 字體:[ 大 中 小 ] 通州區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禁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將做好退捕漁民社會保障工作作為政治任務和確保漁民基本生計的關鍵之舉
  • 禁漁退捕,懷寧在行動
    為確保禁漁退捕鐵令生威,  6月30日,縣委書記郭家滿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禁捕退捕工作,對我縣皖河幹流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實行縣幹包鄉、鄉幹包村、  村幹包戶三級包保制度。石牌、平山、  江鎮、洪鋪等沿河四鄉鎮也組建了相  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對每艘漁  船、每個漁民,建立實行點對點、船對  船、人對人包保機制,全過程跟蹤服  務,全方位幫助解決問題。
  • 安徽蕪湖:繁昌區荻港鎮結對幫聯禁捕退捕漁民
    2020年11月23日上午,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召開禁捕退捕漁民結對幫聯工作會議。此次會議由荻港鎮黨委副書記陳鴻凌主持,荻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靜,荻港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名勇,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操守林及負責結對幫聯的同志參加。
  • 東寶區多舉措確保退捕漁民轉產就業有保障
    為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長江禁捕退捕工作的決策部署,全力保障全區長江流域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去年,東寶區人社局積極謀劃、多方協調,全力做好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工作。目前,全區56名有就業意願和有勞動能力的退捕漁民已全部實現了轉產就業安置。
  • 靖江359戶退捕漁民「洗腳」上岸喬遷新居
    靖江市4983名漁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全部退捕上岸。經過政府部門協調安置,今年下半年以來,該市359戶漁民陸續喬遷新居,徹底告別「水上」生活。12月15日下午5點,靖江市漁業四分公司退捕漁民周建國從附近船廠下班,騎車回到位於斜橋鎮興阜小區的新家。145平方米的新居寬敞明亮,平板電視機、冰箱等各種家具一應俱全。
  • 湖南省漢壽縣退捕漁民每家至少一人上崗就業 洞庭人家 幸福轉身...
    在劉克歡的帶動下,已有400多人加入了西洞庭湖環保志願者分隊,其中七成是退捕漁民。曾慶武:蘆葦工變身護魚人早上9點不到,曾慶武和同事一起坐上船,20多分鐘後就到了保護區的半邊湖監測站,開始一天的巡護。「在這裡,漁獵等行為是嚴格禁止的,我們要在溼地裡巡查,尤其要嚴防偷捕偷獵的。」
  • 合川:退捕漁民過上好日子 轉產就業安置率100%
    據了解,合川區對有創業意願的漁民,全部納入創業培訓服務範圍,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創業孵化、創業擔保貸款和後續扶持等服務,提高創業成功率。截止到目前,累計培訓退捕漁民105人次,發放職業培訓補貼16.52萬元,基本實現應培盡培。
  • 如何防止長江退捕漁民變成貧困人口?農業農村部回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2月15日,農業農村部就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局局長張顯良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長江退捕漁民年齡普遍較大,學歷低、就業技能單一。針對漁民退捕上岸後如何解決生計問題,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沿江省、市、縣積極做好政策落實工作。一是加大就業幫扶力度。
  • 江蘇省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會召開
    月28日,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組織收聽收看全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視頻會。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永軒,副縣長王成松、夏鹹健出席我縣分會場。會議指出,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落實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生態工程、民生工程。
  • 改變「船在哪裡,家就在哪裡」「退捕漁民」上岸了
    隨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常年禁捕,近兩年,重慶漁民陸續「退捕上岸」。漁民「上岸」,改變的不僅是生活和工作方式,還有幾代人的傳承和習慣。「退捕漁民」上岸後,如何更好地轉產就業?這是一代代傳統漁民「水上漂」的生活狀態,如今,這樣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蔣依霞是「洗腳上岸」後的退捕漁民。早上5點半,她就早早來到合川區政府大院外做起了清潔維護工作。今年50歲的蔣依霞,是合川區草街街道高梘村建卡貧困戶,這也是她「上岸」後的第一份工作。
  • 東津新區舉行「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 100餘人達成求職意向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趙朝銀)7月30日上午,東津新區舉辦民營企業招聘月暨「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招聘會共31家企業參加,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吸引1800餘人參加,現場登記350餘人(退捕漁民22戶),100餘人現場達成求職意向。
  • 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把生態保護落地落實應保盡保
    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把生態保護落地落實應保盡保 2020-12-08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漁業大省」江西超6萬名退捕漁民「洗腳上岸」
    圖為漁民上岸,上繳漁船。(資料圖)  孟德龍 攝中新網南昌1月7日電 (記者 吳鵬泉)「全省建檔立卡的2.14萬戶、6.82萬名退捕漁民全部籤訂退捕協議、註銷捕撈證,退捕漁民全部『洗腳上岸』。」龍宇聞說,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涉及江西48個縣市區、35個水生生物保護區、152公裡長江幹流和整個鄱陽湖區,需退捕漁船2.14萬艘,安置建檔立卡退捕漁民6.82萬人,分別佔長江全流域的25%和37%。作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江西提前了一年對長江幹流江西段和鄱陽湖實行全面禁捕。
  • 重慶退捕漁民新身份之瘦身魚教練:我在西湖養生態魚
    去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的漁民退捕,2020年底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外水域的漁民退捕,並實行10年禁捕計劃。
  •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取得階段性成效 沿江10省市漁船漁民退捕...
    農業農村部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長江「十年禁漁」 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後將持續深入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確保禁捕取得紮實成效,推動早日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其中「一江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8.4萬艘、漁民18萬人,已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市)自主確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2.7萬艘、漁民5.1萬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務,剩餘1599艘、3072人將按計劃於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截至12月4日,中央財政原計劃安排的92億元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位,各地落實資金114.6億元。
  • 公安部、人社部、國家林草局要求 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行為 做好禁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
    要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漁民個人實施且情節輕微的非法捕撈活動以教育引導為主,確保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為做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實現上岸轉移就業,人社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做好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長江流域退捕漁民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免費培訓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