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QQ群搜索欄輸入某招聘平臺名稱,發現眾多「 招聘平臺對公認證」、「招聘平臺帳號」的內容,進入其中一個QQ群後,發現有大量販賣「 招聘平臺對公帳號」「 招聘平臺白銀黃金帳號」的廣告。隨機添加了幾名賣家好友,其中一名商家表示,「 對公帳號售價330元,普通帳號120元」,購買後只需提供手機號就可以進行公開招聘。
商家表示,購買的企業帳號可以自己發布也可以找人代發招聘信息,通過發布熱門崗位或進行充值會員,一天就能收到2000多條簡歷,這種行為行話稱為「發帖」。這樣收來的簡歷保證是「實時而且是一手的」。一手簡歷的價格在2-5元不等。如果覺得貴也可以購買二手簡歷,一條在幾毛錢左右。
出售「提取器」的商家表示
一天軟體能下載2000份簡歷
同時他表示,如果只是需要簡歷,可以購買「簡歷號」。簡歷號裡有收集好的現成簡歷。這種簡歷號雖然都是一手簡歷,但幾乎都不是當天投遞的,所以大多按二手價4-6毛錢一條售賣。另外一名賣家則表示,自己這裡出租「簡歷提取器」,40元錢一天,它可以從招聘平臺上抓取歷史簡歷。簡歷的地區、行業、投遞時間都可以自行設置,一天同樣可以抓取2000份。只是這樣的簡歷時效性較差,不容易讓求職者相信。
針對此情況,記者分别致電了某招聘平臺客服熱線進行舉報,A招聘客服人員表示,如果有朋友遭遇到簡歷洩露的情況,可以在線舉報,記者的舉報信息也會反饋平臺。
某招聘網站客服:你問一下他們是怎麼知道他的手機號?因為咱們平臺只能是達成通道後才可以交換手機號的。如果不經求職者同意,手機號別人都是看不到的。我這邊先反饋給舉報部門,如果您朋友確實是上當受騙,建議他在線舉報,我們舉報部門也會去核實情況的。另一招聘平臺客服則表示,需要提供截圖或其他證據才能實質性反饋,後續若發現有技術漏洞會及時修復。客服:如果有的話就提供截圖,比如郵件,提供證據才能反饋到相關部門,反饋時間是工作日48小時;如果只是販賣簡歷,我們只是招聘平臺,肯定是沒法管控的,您可以選擇報警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是有漏洞,我們肯定也會加強技術上的審核,技術部門肯定會修復。知名IT與智慧財產權律師趙佔領告訴記者,此類簡歷買賣現象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法分子利用招聘平臺管理漏洞註冊帳號,通過審核發布虛假招聘信息以收集簡歷後進行倒賣;二是利用招聘平臺技術漏洞,直接盜取用戶簡歷信息後倒賣。這兩種情況都涉嫌非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針對用戶信息的洩露,招聘平臺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趙佔領表示,如果證據充分,平臺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及行政處罰。
趙佔領:平臺要承擔行政責任,由監管部門進行處罰。一般包括責令改正罰款等;另外平臺也應向信息被洩露的用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用戶能夠證明它因此造成損失的話,這個平臺就應當因沒有盡到信息安全保障義務,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但如果單一用戶無法收集到足夠證據,又確實發生了大量用戶信息的洩露,趙佔領表示,此類情況可以由檢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可能很多用戶沒有遭到直接經濟損失,或者即使遭受了也可能很難舉證信息是從哪個渠道洩露,由檢察院來代表廣大的權益受到侵害的用戶來提起公益訴訟,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和途徑。」◆小長假要來了!
◆天津本月重要考試,這些考生需核酸檢測!
◆助力脫貧攻堅 點燃愛與希望——團市委啟動天津希望工程 「青春圓夢」專項行動
圖文來源 |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中國青年報
編輯 | 李晶
校審 | 楊冉冉
值班編委 | 龐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