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翠,雨雪晴霜,杜鵑吐豔,水流潺潺……地處雙牌縣的陽明山,名字藏和意,景中含和韻,民間奏和聲,文化傳和音——
陽明山傳揚「和」文化
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唐超學 唐耀東 潘芳
初冬時節,永州市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仍然遊人如織。不同膚色,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在這裡洗淨心塵,感受無處不在的自然和美。大家走進深藏在陽明山深處、世界上唯一的「和」字展館,聆聽每一個「和」字背後的故事,感悟「和」的深遠內涵……
陽明山是一座「和」山
2006年,首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杜鵑花會在雙牌縣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到今年,這個全世界唯一以「和」為主題的文化節,除2009年因故中斷舉辦外,已經舉辦了11屆。為什麼雙牌陽明山文化節以「和」為主題?
從2006年起,時任雙牌縣副縣長、現任該縣政協主席的唐彥,參與了11屆「和」文化節的策劃和組織。他向記者介紹:「和生萬物,和行天下,『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雙牌陽明山的重要文化傳承。陽明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和』山,因『和』而聞名天下。」
雙牌陽明山古名也叫陽和山,《永州府志》等眾多古籍更記載了陽明山與「和」的不解之緣:「朝陽甫出,而山已明者,陽明山也。」陽的繁體字是「陽」,是「阝(丘)」與「日月(日月交替為易)」的組合,乃天地之和;明是「日」「月」的組合,為陰陽之和。
雙牌陽明山景色秀美,處處透著和諧的韻致。這裡陽光和煦,雨露和潤,雲霧和緩,清風和暢,花草和美,溪流合歡,百鳥和鳴,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家園,有「嶺北生態畫卷」之稱。境內有陸生脊椎動物17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等16種。發現有種子植物180科、779屬、1709種,700多種藥用植物遍布山崗。有2萬畝成片南方紅豆杉,是全國最大的南方紅豆杉群落。野生杜鵑花海面積達10萬餘畝,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大的野生杜鵑基地」,被譽為「天下第一杜鵑紅」。更令人稱奇的是,在陽明山杜鵑花海裡,還有一個天然的「和」字,遠遠望去,頗有幾分顏體的神韻。
雙牌陽明山是一座文化和諧的名山,自古「儒、釋、道」在這裡和諧發展。早在東漢,陽明山就是周邊地區的朝佛聖地,鼎盛時有大小寺庵108座,萬壽寺、歇馬庵、白雲寺等為歷史上有名的寺庵。明嘉靖年間,新田縣東山嶺村鄭秀峰矢志出家,16歲來到陽明山修行,據說坐化後肉身不朽,被當地信眾稱為「七祖」。陽明山自古民風淳樸,父子之間慈孝相親,兄弟之間情同手足,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鄰裡之間和睦相處。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在四面八方傳為美談。陽明山老百姓對自然十分敬畏,不僅逢年過節祭祀山神,對山裡的飛禽走獸也不輕易獵殺。
雙牌陽明山還是歷代文人騷客嚮往的地方,唐宋文學家柳宗元、歐陽修、呂溫,明代尚書陳薦、地理學家徐霞客等在此留下了「名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等無數墨寶和足跡。
唐彥自豪地說,在這裡,人們可以感悟到「和」的真諦:內心因和而快樂,家庭因和而興旺,社會因和而安寧,國家因和而強盛,世界因和而美好!
陽明山「和」文化驚豔四方
1982年,雙牌陽明山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成為國家森林公園。
為充分挖掘和傳播雙牌陽明山的「和」文化,2005年11月,雙牌縣委、縣政府決定每年舉辦一屆「和」文化節。10多年過去,陽明山「和」文化已經走向五湖四海。
2006年4月29日上午10時18分,以「世界因和而美」「和美陽明,博愛天下」「兩岸和、中國和、天下和」「紅杜鵑見證愛情」為主題的首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杜鵑花會拉開帷幕。
這天,100對新婚和99對金婚、銀婚及銅婚夫婦,在陽明山共同宣讀《中國陽明山紅杜鵑愛情宣言》。
今年已經年過七旬的長沙知青廖轉勝夫婦,仍對《愛情宣言》記憶猶新:「今天,我們站在陽明山下……我們請陽明山作證,我們請紅杜鵑作證,我們請藍天白雲作證,年年歲歲,此情永生不變。生生世世,此情滄海不移。時時刻刻,愛你永不分離!」
「我和女朋友一同觀看了當年的電視直播,我們約定相守一生,走進了婚姻殿堂,一直相敬相愛。」來自廣州的遊客李海榮對記者說。
今年4月26日,第十一屆湖南·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健康中國·魅力河山」2017國際越野跑挑戰賽(和美陽明山站)拉開帷幕。
本次賽事分43公裡、25公裡、10公裡3個組別,賽程貫穿陽明山的主要景點,2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業選手,以及包括殘疾人代表隊在內的3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業餘選手在陽明山縱情奔跑。德國選手雷奧哈德,多次來到中國,對雙牌陽明山「和」文化十分嚮往。6年前,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中國名字「和平」。這次,雷奧哈德得知「健康中國 魅力河山」2017國際越野跑挑戰賽(和美陽明山站)舉辦的消息後,他自費過來參加比賽,還特意挑了件可愛的「獸皮」作為自己的比賽服。他說,把自己裝扮成穿行山間的動物,才能表達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陽明山的崇敬之情。今年,還在陽明山持續舉行全國書法大家陽明山採風題「和」等系列活動,活動一直延續到12月31日,讓人們盡情領略陽明山博大的「和」文化。
陽明山,以「和」文化為紐帶,將來自世界各地、居住在大江南北的人們,聯繫在一起!
雙牌縣政協副主席蔣建輝介紹,儘管每屆陽明山「和」文化節有不同的活動內容,但始終堅持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的重要內涵,「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的主題始終貫穿其中。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們,陽明山「和」文化深植人心。陽明山也先後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今年前三季度,來陽明山旅遊的遊客同比增長20%。
安南題寫「和」字
在2006年首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杜鵑花會即將啟幕之際,尋「和」之旅從雙牌陽明山悄然啟程,向世界各地徵集「和」字。
這也引發了家在陽明山的小學生廖宇晨的思考:我能為尋「和」之旅做點什麼呢?
廖宇晨的父親、2017年初擔任陽明山管理局黨委書記的廖傑對記者說:「宇晨從小就愛看新聞聯播,關心時事。一天,宇晨放學回家後,對我們說,聯合國是一個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要是能邀請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爺爺題寫『和』字,那該多有意義啊。」
廖宇晨的想法得到了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於是,廖宇晨提著稚嫩的筆,給安南寫信:
「尊敬的安南爺爺:
……
我們陽明山的叔叔、伯伯、阿姨們每天都在一起友好地相處,村子裡幾百人就像一家人一樣,可和睦啦。我經常早上起來牽著我的小狗狗到山上去玩,大家都喜歡逗我和我的小狗狗。可是我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國家在打仗,好多人都因為打仗無家可歸,他們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呢?真希望世界像我的名字——宇宙的早晨,永遠和平安寧。
……
安南爺爺:雖然您從沒有見過我,但是我相信您一定會滿足一個中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心願,用漢字或英文寫一個『和』字。爸爸、媽媽、老師都說,您寫的這個『和』字,將讓這次『萬和』徵集活動圓圓滿滿……」
在信中,廖宇晨還寄了幾張陽明山的風光照片。2006年2月,廖宇晨的原信和翻譯成英文版本的信件,來到安南的案頭。
僅一個多月,廖宇晨就收到了來自聯合國總部的回信。在這封由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委託聯合國公共事務信息部公共諮詢組寄來的信件裡,附有安南親筆籤名的照片,以及聯合國憲章等物件。聯合國秘書處職員、雙牌人唐春林興奮地告訴記者,安南很重視,幾易其稿,書寫了一個英文的「和」字。
到目前,尋「和」之旅已徵集到聯合國原秘書長安南、全囯政協原副主席毛致用、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臺灣政要連戰,以及書法、體育、文學、藝術、佛教等各界名人雅士題寫的「和」字7000個。這些風格各異的「和」字,飽含著和諧、和平、和美、和善、和睦的美好祈願,成為雙牌陽明山「和」文化的寶貴財富。
兩岸陽明山一家親
在祖國寶島臺灣的北部,也有一座陽明山。它與雙牌陽明山「同名同姓」、同根同源。兩岸陽明山以「和」為媒,書寫了「兩岸心手相連親如一家」的深情。
2006年,首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杜鵑花會上,兩岸陽明山籤訂《海峽兩岸文化旅遊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結為「兄弟山」,在多個領域開始實質性合作。
2011年4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受邀出席第五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因故沒能成行,但他委託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出席活動。
2011年4月21日上午,第五屆中國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海峽兩岸陽明山旅遊合作與發展論壇開幕式上,林豐正代表連戰向雙牌陽明山贈送其親筆題寫的「和」字。「我們因『和』而相會。」林豐正表示。
開幕式後,時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林豐正一起為位於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和」字館揭牌。
今年4月26日,第十一屆湖南·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暨「健康中國·魅力河山」2017國際越野跑挑戰賽開幕式上,臺灣嘉賓、兩岸經營者俱樂部主席、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向雙牌陽明山轉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女士、原海基會會長林中森先生為陽明山書寫的「和」字。此外,臺灣政要連戰、吳伯雄、鬱慕明、江丙坤、蔣孝嚴等,也分別為雙牌陽明山題寫「和」字。
隨著11屆陽明山「和」文化節的舉辦,兩岸陽明山交流更廣更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永州籍在臺人員達5萬多人,50多家臺資企業在永州落戶。
打造「和」文化之城
近年,陽明山下的雙牌縣,著力打造「和」文化之城。
漫步雙牌縣濱江廣場,書法大家書寫的1000個和字,各顯風姿。縣城裡的多條道路、單位、學校等,都以「和」命名。在縣民辦陽明學校,記者看到,初中、小學部教學樓分別命名為「睿和樓」「雅和樓」,女生、男生公寓命名為「溫和樓」「寧和樓」,辦公樓、綜合樓分別命名為「德和樓」「潤和樓」,食堂命名為「儉和樓」。學校還經常開展以「和」為主題的文體活動。
在雙牌,縣、鄉鎮、村都定期開展「和」文化大討論,開展和諧社區、和諧村組、和諧家庭創建。到今年,該縣連續20年獲評全省綜治工作先進縣,連續9年獲評全省平安縣。今年上半年全省綜治民調測評中,該縣繼續排名永州市第一、全省前列。該縣先後榮獲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全國法治縣創建活動先進單位。該縣永江鄉盤家洞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有11個村獲「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
近年,在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的引領下,雙牌縣先後躋身全省旅遊強縣、全省第三批文化旅遊產業重點縣、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