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知網
文|王敏
圖片來源|Unsplash
昨日,樸新發布公告宣布,肖雲因個人原因辭去COO一職。
肖雲於2014年加入樸新,2017年樸新教育收購環球教育後,肖雲任環球教育執行總裁,分管環球教育部分學校業務,主管環球教育總部市場、銷售、運營、信息系統、加盟和線上業務等部門,兼任北京學校校長。
2020年6月,樸新調整組織架構,COO肖雲主管集團OMO項目組,各地K12學校,樸新網校,K12班課推廣管理中心,K12個性化推廣管理中心等部門。也就是說,肖雲在樸新OMO戰略推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告中,樸新董事長兼CEO沙雲龍表示:「未來樸新將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實施OMO戰略,擴大學生覆蓋面,致力於盈利持續增長。」
儘管肖雲離職,但可以看到OMO戰略依舊是樸新的重中之重。只是隨著肖雲的離開,不禁讓人疑問,樸新的OMO戰略思路是否會和網校業務一樣有較大調整。
就在10天前,樸新教育內部通知剝離樸新網校業務,原有業務將由跟誰學全面接管。在2020財年Q2期間,樸新網校業績營收2400萬元(340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營收300萬元相比顯著增長,於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招生249,452人次。當時,沙雲龍表示,樸新網校為成功實現課程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提供了支持,確保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完課度,營收同比增長逾六倍。
樸新網校在快速增長,因此剝離樸新網校這一動作顯得十分突然,但這又不難理解。
身處在線大班課賽道,樸新網校對標的是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大班課品牌,雖然有較快發展,但是與在線大班課第一梯隊距離較遠。2020年疫情後期,在線大班課的較量更加激烈,幾家頭部品牌獲得巨額融資後,各方資源越發向頭部聚攏。這個賽道的門檻也隨之上升。
戰略性放棄樸新網校,能夠讓樸新將更多精力集中在OMO戰略上。
此前,多知了解到樸新OMO戰略有兩方面重點:一方面是樸新網校。樸新內部甚至曾一度希望分拆樸新網校進行資本運作。另一個核心則是線下業務 OMO化,在區域拓展、效率提升、產品增值三方面深入強化,其中包括通過各學校的在線業務輻射周邊近郊市場。
但即使是後者,推進並非易事。OMO轉型對企業的組織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儘管疫情加速了人們對於在線的認識,但是在下半年疫情結束後,大多數企業往往把精力放在了恢復線下業務上。
樸新自2014年成立,一直是以 「收購 + 整合」模式實現規模激增和跨越式發展。樸新教育財務長王鵬在2020財年Q2業績發布時表示:「未來,樸新將繼續推進『內生增長+外延併購』雙輪驅動的發展方案,通過定期回顧併購項目的收入、經營利潤與學生人次變化來評估該方案的可行性,以優異的成績向市場證明樸新的投資與整合能力。」
對於以「收購+整合」模式發展壯大的樸新,各地分校有較大的整合難度,推進OMO時,在管理模式和組織效率方面,或面臨著更大考驗。
有業內人士分析,砍掉樸新網校業務後,樸新的線下業務OMO化其實更多還是偏向於提升收購標的的組織能力,讓標的企業能夠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也就是說,樸新主要業務增長還是要依託於線下業務的增長。更換OMO負責人後,樸新OMO戰略的思路和具體策略或許也會隨之進行較大調整。
但可以明確的是,接下來樸新仍需要尋找真正的第二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