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到底葬在哪裡?3種說法各有道理,如今已成千古之謎

2020-12-20 讀史閒談

大唐詩聖杜甫寓居成都時,曾寫下了很多優秀詩篇,其中不乏對歷史古蹟的吟詠興嘆之辭。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詩寫的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現在被鐫刻在成都市武侯祠內的石碑上。我們通過杜甫的詩歌知道了武侯祠的所在地,但武侯祠畢竟只是一個後來修建的祠堂,裡面只有諸葛亮的塑像,而找尋不到他的墳墓。「武侯」即諸葛亮死後到底葬在哪裡?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公元234年,諸葛亮開始了第六次北伐,但正如杜甫所說,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六次北伐剛拉開帷幕,他老人家就因為體力不支而在五丈原溘然長逝了。據說,諸葛亮去世後,皇帝下令四門出喪,這樣就可以讓別人找不到他的墓冢,也就不會有人盜墓。關於他的所葬地,一直以來有3種不同的看法,而且這3種說法各有道理,如今已成千古之謎。一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裡的說法:「諸葛亮死後,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勉縣),因山而葬,不起墳墓,無人知曉所在。」這種說法認為諸葛亮死後葬在定軍山,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何作為蜀漢丞相的他死後不是回成都安葬呢?

因此,這種說法是否準確是值得懷疑的,但有學者極力維護這種說法。解釋說由於諸葛亮的死亡發生的太突然,沒有人會預料到,而且當時蜀軍正遭受魏軍的追擊,所以回成都的道路被阻斷了,無法將其遺體運送回蜀地。即便有專家如此解釋,但諸葛亮葬於「定軍山」的說法還是一直被懷疑。後來的《襄陽記》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諸葛亮死後葬在沔陽。據《襄陽記》記載,諸葛亮逝世後,成都的老百姓追思他的功績,集體要求在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的諸葛亮墓旁立廟,後來經過劉禪同意果然建起了廟宇。據此可推知,諸葛亮的墓地就在諸葛亮廟旁,即就在沔陽。

葬於沔陽的說法也無確考,所以反對者不絕如縷,於是又產生了第三種說法。這種說法所據史料為《梁州記》,《梁州記》裡說:諸葛亮死後,蜀漢皇帝劉禪下令命四名士兵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往南走,在這一過程中,所有人都不能回頭,等捆棺木的繩子斷了的時候,就磕頭下拜,就地安葬。可誰知四名士兵不停地走了三天三夜,繩子還沒斷,於是四人商量就地掩埋,回去復命。這四個人回去對劉禪說已經按他的吩咐安葬了丞相,但他們沒想到劉禪竟然會親自派人去調查,還揭穿了他們的謊言。

於是,劉禪一怒之下就把這四個士兵滿門抄斬了,從此,也再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的葬身之處。一代名相,受後人敬仰,卻無人得知他的葬身之處,這說起來似乎有點滑稽。但反過來想想,一個人死後軀體葬在哪裡重要嗎?無論是誰,都會去世,經過千百年之後,軀體也都會化成灰土,永垂不朽的只有他的功績!最後再借用詩聖的一首詩來作為結束語,緬懷諸葛亮:「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相關焦點

  • 800年前,稱霸歐亞大陸的帝王成吉思汗,死後究竟葬在哪裡?
    成吉思汗是一個知名的帝王,他在800年前帶人稱霸亞歐大陸,其死後究竟葬在哪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成吉思汗陵墓的故事,在了解其陵墓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成吉思汗的人生經歷,他出生於公元1162年,小時候因為父親不幸去世,投靠其他部落暗中積蓄實力。
  •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死後千年謎未解
    而由此發現也引出了更多的疑問:定林寺有上下兩座,到底是劉勰著書處的上定林,還是王安石、陸遊等文人遊憩作文過的下定林?劉勰死後到底歸葬何處?目前國內已有兩個劉勰及《文心雕龍》紀念館,南京為何還要再建一個?
  • 揭開《如懿傳》中香妃寒香見死後到底葬在哪裡
    容妃寒香見就是我們所說的香妃,乾隆如此寵愛她,以至於香妃的陵墓現今都各有說法。一種說法就是香妃的陵墓在新疆喀什市東北郊區的浩罕村。香妃屬於新疆和卓部,在27歲時容妃寒香見被選入宮,賜封為和貴人。此墓群始建於明崇禎十三年,經過300多年不斷修繕、擴建形成了現有58個墓堆的規模。
  • 我國十大未解之謎,夏啟九鼎、傳國玉璽下落、武則天無字碑等等!
    我國十大未解之謎,夏啟九鼎、傳國玉璽下落、武則天無字碑等等!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廣袤的國土和豐富的物產。從古至今,在這片神奇而又廣袤的土地上誕生的奇人異事也多不勝數,不計其數,十分神秘,甚至有很多「奇事」至今未解,甚至在科學高度發達的如今,動用科技的力量也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這些都被歸為「未解之謎」。
  • 人死後到底去哪?陰間還是地獄?千古之謎,其實早就解開了
    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因果循環,不可逆轉,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盡頭的,而我們常說好人死後上天,壞人死後下地獄,死後的世界真的有天上和地下之分嗎?還是說真的有死後的世界嗎?人們總說著死後就能和下面的親人團聚,我們所說的陰間真實存在嗎?如果不存在,大家死後會去哪裡呢?
  • 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臨死前用了一個計,兩千年成未解之謎
    聰敏無比的諸葛亮也有遺憾,後人也為他遺憾,他一心在蜀國,最終卻沒有完成統一大業。不是他不夠厲害,而是劉備的兒子實在是太沒用了,沒有一點上進心,在讀書方面沒有一點天賦,而且根本不用心讀書。這樣的人,又怎麼可以當一國之君,可見,這個諸葛亮有多無奈。
  • 諸葛亮的千古一策《隆中對》,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隆中對》作為戰略規劃的「千古名對」,一直家喻戶曉、流傳至今。諸葛亮「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可見其功力之深厚,的確不是蓋的。在古往今來的一片讚譽聲中,《隆中對》走過了千百年的歷程。時至今日,不斷有學人標新立異、譁眾取寵,或排斥、或貶低、或抨擊,以此來證明其「事後諸葛亮」的功力,《隆中對》遇到了不小的挑戰。
  • 諸葛亮陵墓被挖掘,墓中只發現一把扇子,專家:諸葛亮沒騙我們
    ,絲毫不居功自傲,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正如錢穆所言「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公元201年,劉備敗於曹操,投奔荊州劉表,期間因徐庶舉薦而得知「臥龍」之名,為此劉備不惜「三顧茅廬」屈尊下問,諸葛亮看劉備頗有誠意,便與其商討天下大勢,建議劉備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劉備對諸葛亮的眼光大為嘆服,請其出山共襄盛舉,諸葛亮欣然應允,他「三分天下」的偉大戰略構想便是名傳後世的《隆中對》。
  • 諸葛亮的名字家喻戶曉,為何沒有躋身「千古名相」之列,原因是什麼
    說到諸葛亮,他應該是一個名不副實的典型例子。在小說中,他被描繪成一個不朽的人,但真正的諸葛亮遠沒有小說中那樣具有傳奇色彩,甚至有很多缺點。 諸葛亮不注重人才的培養 諸葛亮給全國人民展示了一個精幹百官的典範,但他忘記了給各方面的將帥留下施展所長的空間和機會,忽視了國家命運全靠一個人的努力的危機。結果蜀的整體實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有才能的人被消滅在荒野中。
  • 金字塔出現前,法老死後葬哪裡?第一座埃及金字塔建於什麼時候?
    迄今為止,埃及共發現了96座金字塔,其中最出名的無疑就是排在「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胡夫金字塔,裡面曾經埋葬著埃及第四王朝的第二任法老胡夫。然而很多人可能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在金字塔出現之前,法老死後葬哪裡呢?法老作為當時人們觀念中的人間主宰,死後自然不可能像尋常人那樣草草埋葬。
  • 武則天死後葬在乾陵,你真的想不到,她的「棺材」是這種材料的!
    小編今天的話題是說棺材,有讀者說棺材是不吉利的東西,有讀者說它寓意升官發財,是非常好的東西。小編作為一個寫歷史的自媒體人,非常同意後面的話,因為凡事都往好處想的人,生活一定過得很陽光和快樂。唐朝又稱盛唐,在大唐的歷史上,還出了一位千古女帝武則天,這位女皇帝活著的時候,曾經讓鬚眉男兒汗顏,死後用什麼材料的棺材斂葬,這個事兒卻成為了千古未解之謎。
  • 公元234年,千古名相諸葛亮的最後一年
    據統計,當時曹魏管轄九州,總戶數六十六萬戶,人口四百四十餘萬,孫吳佔據三州,總戶數五十二萬,人口約二百三十萬,而蜀漢所轄之地不過一個益州,總戶數三十八萬,人口不過九十四萬。 諸葛亮徵調各郡兵員、錢糧時,不少地方不能及時如數提交。
  • 震驚世人的30個未解之謎-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神秘地圖之謎【第10謎】萬曆皇帝為何採用「北鬥七星」葬式?人類神秘失蹤現象【第19謎】秦朝徐福東渡日本三大謎團徐福,也叫徐市,為秦國時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尋找長生不老藥,此後便無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裡?
  •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兒子個個庸才,孫子非常生猛
    古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便是這個道理。 不過諸葛瞻並不是諸葛亮唯一的兒子,他還有一個養子諸葛喬,原為諸葛亮兄長諸葛瑾的次子,後來諸葛亮一直沒有兒子,便過繼給了諸葛亮當養子。 正是因為諸葛亮這兩個兒子不給力,讓很多人覺得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兒子卻個個庸才,不過所幸的諸葛亮有一位孫子卻異常生猛,此人便是諸葛尚。
  • 中國歷史十大未解之謎圖集
    1:《洛河賦》到底為誰而作?一種推測是甄妃,曹丕之妃。另一種推測是,曹植塑造一個洛神形象,美麗痴情,但被猜忌,用以自擬,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屢遭排擠、無力回天之境。2:千古遺恨《蘭亭序》 為何遺憾?因為它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是書聖王羲之巔峰之作,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失傳千年,讓人懷念!史書記載,在唐太宗遺詔中,明確要求《蘭亭序》陪葬。換句話說,這件寶貝應在昭陵。3:明朝《永樂大典》正版下落之謎永樂大典算得上千古奇書,據說有三千人參與其中。編纂,歷時三年,全書兩萬兩千卷,明成祖甚是滿意,親自作序賜名。
  • 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棺材南抬,繩斷便葬」,究竟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身體已經是大不如前了,最終病情加重,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是中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人物,所以關於他的傳說非常多,其中自然就有關於諸葛亮墓地的傳說。實際上,關於諸葛亮墓地的說法,有三種說法,分別是正史記載、三國演義描述和民間傳說。
  • 諸葛亮死時發生的怪事:天降血紅異象,是巧合還是「神跡」?
    二、小說描繪的諸葛亮之死,此所謂天命不可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本人又積極的謀劃了北伐等一系列的戰役,當時雖然說蜀國已經岌岌可危,但是有諸葛亮的神助攻,所以說也多少維持了數年的統治。但是多年的北伐已經讓他鞠躬盡瘁,身體被拖累到了極限,他其實也明白自己。
  • 中國歷史上十大歷史懸案,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蘭亭序》是被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所著,是他的最巔峰之作,所以《蘭亭序》被益為「千古第一行書」。不過可惜的是,蘭亭序已經失傳了近千年。當年秦始皇為了更好的統治天下,搜繳了天下所有兵器打造成了12個銅人。但是秦朝秦始皇死後,12個銅人也跟著消失不見。
  • 千古歷史之謎,真假難辨的柔福公主
    千古歷史之謎,真假難辨的柔福公主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趙佶,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學出眾的皇帝,他不僅詩詞文章寫得好,還畫得一手好畫,如今故宮即收藏有他的許多繪畫作品。徽宗還喜好古玩器物,整日沉迷於其中。柔福公主乳名叫環環,是宋徽宗趙佶的眾多女兒之,公元1113年3月被封為柔福公主,同年7月,改稱柔福帝姬(徽宗時曾一度將公主改稱帝嬤,到高宗時復又稱公主〉。北宋滅亡之後,柔福帝姬隨北行的宋宗室成員一同被押往金的都城上京會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