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道明·竹藝村:一座建築帶火一個「網紅村」

2020-12-17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一座建築帶火一個「網紅村」

  「竹裡」的由來

  竹藝村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一個造型特殊、顏值超高的建築——竹裡。曾任蜀州(今崇州)通判的大詩人陸遊寫有《太平時》,「竹裡」取自這首詞的頭兩個字。

  太平時

  陸遊

  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

  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

  成都鄉村振興

  ●2017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1400億元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327.7億元,同比增長25.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298元,同比增長9.1% ●11個農村電子商務示範鎮建設加快推進

  ●100個城市社區生鮮農產品電商配送示範點建設全面完成 ●聚焦新產業新業態,全市新籤約引進農業項目164個

  ●續建和新開工農業項目389個、完成投資282.17億元 (註:以上均為2017年數據)

  雨後的崇州清晨,頗有「空山新雨後」的意境。5月中旬一個上午,兩輛大巴車駛入距離成都主城區50餘公裡的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自都江堰的一批觀光團來到這裡進行參觀。

  2月10日竹藝村正式「開村」後,不少人慕名而來,近一個月客人更是絡繹不絕,竹藝村名譽村長張永超幾乎每天都有幾輪接待任務。竹藝村並不是一個行政村,它指的是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9、11、13組所在的區域,佔地面積123畝,包括86戶村民。從去年9月開始打造,到如今成為一個「網紅村」,這裡成了成都市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個典範。

  「竹裡」本月參加

  威尼斯雙年展

  竹藝村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一個造型特殊、顏值超高的建築——竹裡。從空中俯瞰,這個建築外形類似「∞」符號。它位於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9組。張永超告訴成都晚報記者,這座建築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袁烽設計,四川中瑞錦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打造。據她介紹,「竹裡」一詞源自曾任蜀州(今崇州)通判的大詩人陸遊詞作《太平時》,「『竹裡』這個名字就是取自這首詞的頭兩個字。」

  去年3月「竹裡」正式修建完成後,這個與天然竹木結合建造、融合當地傳統竹編工藝的建築成了崇州鄉村的一個新景點。同時,它憑藉獨特的設計吸引了國際關注。去年9月,「竹裡」受邀參加北美最大建築盛會之一的芝加哥建築雙年展;去年12月,「竹裡」榮登艾特獎2017全球獲獎榜單——最佳文化空間設計獎。「本月下旬,『竹裡』將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張永超介紹,在這個國際上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中,「竹裡」將作為鄉村振興的一個範例,以代表中國「建設未來鄉村」實踐的一個作品亮相。

  「竹裡」有一定名氣後,引來很多遊客,但周邊沒有任何配套設施,這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不能讓遊客來了只去這一個地方吧,要把周邊打造出來。」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黨支部書記倪伏裕說,道明鎮考慮以「竹裡」為核心,作為「藥引子」讓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圍繞竹編文化對周邊進行整體打造。四川中瑞錦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在完成「竹裡」項目後,去年9月開始接手整個竹藝村的開發與打造。

  竹編產業化

  讓村民增加收入

  坐在三徑書院裡,看一本名作、品一杯清茶,抬頭就能望見無根山;到來去酒館吃一頓地道的「私房菜」,旁邊就是種著新鮮蔬菜的田地;走進竹編博物館,了解道明竹編的前世今生,還可親自體驗竹編製作……現在的竹藝村除了「竹裡」,還集合了竹編博物館、餐飲、書院等多元業態,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都在今年春節前投入運營。

  張永超介紹,在竹藝村打造過程中,當地村民通過土地、房屋入股或出租方式參與其中。「竹藝村現在這些充滿文藝範兒的地方,都是在村民老房子基礎上改造出來的。」她告訴記者,三徑書院以前是一個村民的老房子,現在變成了一個文化開放空間,當地村民可以隨時來看看書、喝喝茶,「以前的豬圈改造成了客房,雜物間變成了工作間。三徑書院創始人、詩人馬嘶時常會來這裡居住,尋找靈感搞創作。」馬嘶的一些文人朋友,也成了竹藝村的駐村作家和「新村民」,他們空暇時會來到這裡,在山水之間尋找創作靈感。上月底,三徑書院舉辦了四川80/90後詩人首次峰會。

  道明竹編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竹藝村自然將竹編文化深度融合在項目打造中。村裡的竹編博物館正在試運營,這裡不僅有對竹編文化的溯源,還有各種竹編工藝品的展示。之後計劃為遊客提供竹編製作體驗,由當地村民來當老師。目前,竹藝村已經計劃對外「接單」,在村裡設點對竹編產品進行代加工,「以前竹編產品就在村口賣賣而已,現在可以依靠企業拉到大單子,業務量也得到了提升。」倪伏裕告訴記者。「以前村民都是售賣一些粗加工竹編產品,做工不精緻,也不成規模和體系。比如說,一個竹籃子手工費就9毛錢的樣子,一個人一天時間差不多能編三四十個,收入也就幾十塊錢。現在我們講求深加工、精加工,通過提高竹編產品的附加值增加當地村民收入,振興竹編產業。」張永超說,下一步計劃在村民製作的竹編產品中加入一些流行設計元素,賦予原本簡單的竹編產品更多藝術感,以此來提高產品的價值。

  記者了解到,張永超就職於四川中瑞錦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她從今年年初被任命為竹藝村名譽村長以來忙得不亦樂乎,幾乎沒有空閒的時間,周末也有許多工作要做。「我爸媽前段時間經常問我,你怎麼天天都那麼忙?電話怎麼永遠也接不完?他們不理解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天天都處於停不下來的狀態。」張永超說,為了讓父母了解自己的工作,她乾脆帶著他們來了一趟竹藝村。在看到女兒的工作環境後,張永超的父母放下心來,「他們來這裡看到這麼漂亮的環境,直接對我說『你忙吧』,再也不追問什麼了。」她的工作成果,自然也得到了父母的認可。

  村民期待

  竹藝村二期開發

  60多歲的李桂仙,在龍黃村13組已經生活了30餘年。她告訴記者,以前的龍黃村都是泥巴路,家裡做飯需要自己燒柴火。「現在村裡的路已經修成了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家裡還安裝了天然氣、通了自來水。」李桂仙說,這在半年前「想都不敢想」!

  倪伏裕告訴記者,在竹藝村打造之初摸底調查時,不少村民並不理解。那時,李桂仙當起了「領頭羊」,率先同意村裡的改造計劃。其他村民看到李桂仙家打造後初見成效,紛紛加入改造的隊伍中來。看到眼前全新的家園,李桂仙十分滿意。她平時幹完農活就到三徑書院轉轉,在自家門口便有「度假」的感覺。

  除了環境改善,竹藝村的打造還讓當地村民實現了增收。除了房屋租金、竹編產品加工外,竹藝村新打造的經營場所的工作人員,許多都是當地村民。張永超說,竹裡、來去酒館這些地方招聘,首先會考慮當地村民就業。「在村的村民主要集中在50-60歲,以前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田賣菜,現在有房屋租金、務工、竹編產品等多種收入來源,大概人均每年增加2000元以上。」倪伏裕說,現在村民們再也不「閒」了,全新的竹藝村帶給當地村民新的生機。

  記者了解到,現在的竹藝村還只是完成了一期打造,未來將加入民宿等業態。聽說村子將開發二期,李桂仙充滿期待,「竹藝村打造後自身形象變好了,村民住得也舒服。現在一期已經很漂亮了,以後我們這兒肯定會越來越巴適!」

  成都晚報記者 羅斯 攝影報導

(責編:羅娟、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生於十三五⑨|道明竹藝村「變形記」:從普通小村落,到「網紅」鄉村...
    竹林幽幽,青瓦白牆,遠離城市喧囂,於青山綠水間,道明竹藝村就坐落在這樣優美的地方。四年前,崇州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龍黃村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道明竹藝村「變形記」背後,是成都十三五期間的鄉村振興的一個切口,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一個側面,展開的,是一幅「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畫卷。
  • 道明竹藝村變形記:昔日普通小村落 今日「網紅」新模樣
    中國青年詩人、巴金文學院籤約作家馬嘶在道明竹藝村開設了一家「三徑書院」。  竹林幽幽,青瓦白牆,遠離城市喧囂,於青山綠水間,道明竹藝村就坐落在這樣優美的地方。  四年前,崇州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
  • 「州州伴你行」第48期丨崇州·道明竹藝村入選 「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注意啦~崇州·道明竹藝村入選「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趕快來為它紮起!崇州·道明竹藝村11月26日,由四川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主辦的「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大型網絡評選經過網友投票階段,最後以得票多少排定並發布「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TOP100」榜單。
  • 道明竹藝村,成都周邊喝茶新去處,建築網紅,取名講究
    道明竹藝村的這座標誌性建築,可能很多愛旅遊的朋友都不陌生了。我們也是被這入選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奇特建築所吸引來的。來之前,除了這個8字建築,確實對竹藝村也沒什麼了解。從成都出發,大概1小時1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這座網紅建築「竹裡」。
  • 這些「網紅村」比旅遊景點還火爆!這些地方到底美在哪裡呢?
    近兩年,「網紅」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不少村民成為「網紅」後帶動了村裡的經濟發展,幫助大家認識鄉村,一舉兩得。很多村莊也看準了「網紅」這一經濟效應,結合自身優勢和市場需求進行「對標」發展,成為了引人注目的「網紅村」。這些地方裡既有古樸鄉村風,又有新鮮文藝範兒。
  • 以後崇州好耍的地方更多啦!
    我們可愛的崇州 歷史悠久,山川秀麗 有數不盡的美麗風景 道不盡的歷史遺存 你熟知的街子古鎮,元通古鎮 竹藝村、雞冠山、罨畫池
  • 26個字母從A到Z,你到底愛崇州哪一點?
    氣勢磅礴,令人震撼C建築Construction崇州的建築擁有獨特的美學價值有悄然靜謐、簡單素雅的「凡樸生活」有晴日觀影、雨天聽聲的「道明竹藝村」有自由靈動、融於自然的「風吹稻花」每一座建築背後都隱藏著川西林盤建設的新氣象D美味
  • 成都民宿.崇州歸野民宿預訂-沉浸在2000多年竹編歷史非遺小鎮民宿
    成都歸野民宿所在的崇州道明竹藝村,有2000多年竹編歷史,也是「非遺」項目體驗基地。道明竹藝村有五位竹編非遺傳承人居住、生活,傳統的竹編手藝也在這裡代代傳承;道明·竹編博物館、三徑書院、竹裡·建築點亮鄉村、見外美術館...等都是很有收穫的!
  • 特別報導|崇州,從西蜀盛景到現代生活風格·歸園田居
    *唐宋詩歌中對崇州的吟詠美不勝收,如今的崇州不僅在努力還原一個個唐宋生活場景,更深化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搭建企業生產場景。千年古城進入智慧之城新時代。供圖/崇州市委宣傳部自崇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成都人口中叫得出名字的網紅鄉村打卡點,崇州就佔了好幾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修通「網紅路」,帶火兩個村
    」,帶火兩個村   初冬時節,一條「網紅路」又開始在徒步、騎行愛好者的朋友圈刷屏——短短2.8公裡一段盤山路上,連續有38個彎道,部分道路兩邊都是險峻的「懸崖峭壁」,整條路高低落差最大達七八十米,吸引很多人前來感受這一份驚險與刺激。
  • 林盤古鎮、休閒鄉村、非遺文化、網紅打卡…… 20條成都旅遊線路...
    記者從成都市文廣旅局、農業農村局獲悉,為讓大家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成都策劃推出20條國慶中秋旅遊線路,涵蓋林盤古鎮、休閒鄉村、美景美食、少兒遊樂、公園綠道、非遺文化、網紅打卡等精彩內容。鄉村林盤之旅推薦線路:成都市中心——崇州竹藝村(崇州市道明鎮)——南岸美村(大邑縣安仁鎮)成都市區
  • 淺析崇州綠道導視系統設計理念
    崇州稻香環線綠道(Ⅰ期),全長121公裡,屬於區級綠道。起於集賢鄉徐家渡林盤「凡補生活生態圈」,途經省級溼地公園——榿木河溼地公園,道明竹藝村天府新林盤,止於「中國最美鄉村公路」重慶路。綠道貫穿成都市現代農業功能區,有機融合了天府國際慢城、華川天府良倉等鄉村振興新業態,是崇州市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示範帶,展現了崇州「春賞菜花,夏觀荷花,秋踏稻浪,冬遊麥綠」的四季田園景觀。我們根據川西部的獨有特點對崇州綠道進行設計了導視系統,根據動感的綠道線路、川西方盤的民居建築特色、生態的環境,三大元素進行分析,創造出了現在崇州綠道特有的導視系統。
  • 西安一座落寞的民俗文化村,曾是西安最火景點,如今卻備受冷落
    大唐不夜城、兵馬俑誰敢說不好,猶記得西安最火的時候,連飛機票都比別處貴很多,想要去西安還得坐火車。西安的旅遊業很多都已經成了網紅景點,面對網紅景點不長久問題,西安也很看得開,這個項目大賺完了,就開始下一個項目。
  • 無量山箐溝深處的「網紅村」
    羅興富感嘆道。現如今的山花村,水泥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寬闊乾淨的青石板路延伸到各家各戶,一排排青瓦白牆的房屋在綠油油的核桃樹間若隱若現,山環水繞,風光旖旎,幽寂寧靜,空氣清新,村民的生產、生活得到極大地提升,村名也改為「山花村」。
  •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通「彩繪村」 下一個網紅打卡地 大字 日期:2019-03-25 來源:撫州日報   樂安縣金竹畲族鄉大通村大通村小組的牆壁上出現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彩繪圖畫,一個如詩如畫的彩繪新村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