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辦理出入境證件、車輛5次違法簡訊告知、機動車網上預約驗車、取消《居民戶口簿》報失期限……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宣布推出十項便民利民措施。其中不少創新舉措極大地方便了市民,減少了辦事和等候時間。
這十項便民利民措施分別是:
■ 增設微信出入境證件辦理、微信道路交通違法信息查詢、上網安全服務微信公眾號、微信上海機場辦事指南功能;
■ 在浦東、徐匯、長寧、靜安、閘北、楊浦、閔行、松江等區境外人員聚居社區、三資企業集中入駐工業園區,增設9家境外人員服務站,為在滬境外人員提供臨時住宿登記申報、籤證預受理、法律諮詢等服務;
■ 提供機動車5起以上交通違法未處理簡訊提示告知服務;
■ 提供機動車網上預約驗車服務;
■ 簡化本市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及其備案的申報資料;
■ 推出青少年安全上網助手軟體;
■ 提供網站安全體檢服務;
■ 在軌交車站接報走散人員求助;
■ 取消《居民戶口簿》30天報失期限;
■ 進一步方便辦理口岸籤證,在閔行、嘉定、金山等分局出入境管理辦公室增設外國人口岸籤證「預受理」及「代轉申請」業務;在靜安、寶山、青浦等分局出入境管理辦公室增設外國人口岸籤證「代轉申請」業務。
1 護照費用「掃一掃」二維碼即可支付
今年,上海警方在「上海發布」「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官方微信中開通了預約辦理出入境證件等功能,申請人可以直接通過「上海發布」微信、「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微信預約辦理出入境證件、查詢辦證進度、了解辦證政策。
微信辦證有哪些好處?使用微信預約辦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不受時間、環境的限制,且簡單、快速。申請人僅需填寫簡單的基本資料,提交預約申請後,即刻便可查詢結果。
微信預約辦理出入境證件還可享受以下便捷服務:■ 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受理時間和受理地點;■ 使用智能填表機,僅需刷讀二代身份證即可列印申請表格。■ 專窗受理,無需排隊等候。■ 縮短辦證周期,本市戶籍人員縮短為7個工作日;外省市戶籍人員縮短為15個工作日。
此外,申請人還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微信平臺的服務指南板塊,通過政務公開、辦證流程等欄目瀏覽所有出入境證件的辦理手續,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關鍵詞搜索,了解和查詢自己需要的信息。
據警方介紹,目前正在進一步開發微信辦證的新功能。比如,辦理證件後面臨繳費的問題,有時隊伍很長,要排很久。為此,警方已在開發辦證微信支付功能,申請市民直接在辦證窗口就可以通過「掃一掃」即時生成的二維碼進行微信支付。此外,警方明年還將在現有辦證進度查詢業務的基礎上,推出個性化定製的微信查詢和提醒功能,比如可以根據公民個人信息庫的比對,提前提醒辦證者,這種提醒不再是雷同的一二三條,而是根據申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比如申請人是公務員,就會列出哪些辦證限制,如果申請人已經拍過照片並保存在庫裡,也會作出提醒。
2 取消《居民戶口簿》三十天報失期限
據了解,目前《居民戶口簿》遺失補領的工作依據是:《上海市常住戶口管理規定》第四十三條——本市居民遺失《居民戶口簿》,應當及時到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報失。自報失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找到的,由公安派出所予以補發。但實際上,公安部下發的各類規定、意見中並未對《居民戶口簿》遺失補領的報失期限提出要求。
為此,警方將取消本市居民遺失補辦《居民戶口簿》的30天報失期限,本市居民發現遺失《居民戶口簿》並至戶口所在公安派出所報失後,按規定提供所需材料,即可及時辦理《居民戶口簿》遺失補領手續。
3 網上預約驗車需當心被列入「黑名單」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本市各機動車檢測站車輛排隊等候檢測和審驗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同時,部分機動車檢測站也存在「忙閒不均」的情況。
為減少市民排隊時間,交警依託已開發完畢的「網上預約機動車驗車系統」,向廣大車主提供事先預約檢測和審驗的服務。車主可以自主選擇申請次日起14天中的任意一天前往驗車。具體來說,「網上預約機動車驗車系統」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 提供四種查詢檢測站分布的方式(距離較近、交通便利、等待時間較短、檢驗車輛類型),獲取駕駛路線後可以發送到手機或郵箱。
■ 進行網上預約驗車,可以直接在網上對某個檢測站的某個時間段進行預約驗車,預約信息會通過手機發送反饋。
警方特別提醒,一旦預約成功,如臨時有事,一定要上網或通過電話取消預約,不然將被列入「黑名單」,一年內無法再次網上預約。
4 違法簡訊提醒要及時更新聯繫手機
明年起,警方將對有5起以上交通違法未處理的本市號牌機動車,每月兩次向車主發送簡訊進行違法數量告知提示服務,提醒車主通知違法駕駛人及時處理交通違法。據了解,告知的「尚未處理完畢的交通違法」既包括在本市被民警現場查獲的違法行為,也包括被「電子警察」查獲的違法行為,還有在外省市被「電子警察」查獲後轉遞到本市的違法行為。
因考慮到部分車輛登記的手機號碼已更換、車輛已過戶等原因,導致簡訊實際接收人並非車主的情況,警方提醒市民到車駕窗口或違法處理窗口,及時更新自己的聯繫方式,方便接收簡訊。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