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賞嘉賓
本文依據楊壽良老師語音分享整理
我們在唐詩中可以發現有很多不怎麼有名的人,因為寫入了那些有名的唐詩,而和那些唐詩一起名垂後世。比如像這首詩裡的衛八,還有像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裡邊的元二,諸如這樣人物還有很多。
衛八他在家排行第八,比如像別董大,劉十九,還有李白是李十二,像這些稱呼,都是姓,再加上一個排行,這樣的稱呼大家了解一下。
杜甫的這首詩寫在安史之亂期間,安史之亂從755年到763年,這也是一場八年抗戰。在這個過程之中,詩人杜甫經歷了非常不堪的人生苦辛,可以說,杜甫在詩中呈現出來的都是滿滿的負能量,是那個時代各種陰暗的、各種值得我們加以思考和批判的社會現象。
但同時他寫的也都是真實的,這個國家、社會和民生的狀況,所以他是那個時代的一個聖人,也是那個時代一個真實的歷史記錄者。當然,有些人看來,他也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另類,因為很多人認為他寫出來的東西太充滿負能量了。
這首詩大概寫於公元的759年年初。這個時期的杜甫經歷了很多事情,後來又寫的包括像《三吏三別》等著名詩篇,非常深刻地記錄了那個動蕩的時代。
759年的年底他顛沛流離,經過甘肅,到了成都,然後就是他的草堂的這段歲月,759年是杜甫人生中極為重要的這一年,他寫出很多極好的詩篇,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五言體詩歌。
像這首《贈衛八處士》五言古體詩,它體現的是一種樂府詩的精神,比如像「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跟我們看到的漢魏六朝的樂府詩,都有一種精神上的相通之處,表達對人生的一種感慨,這樣的詩句有很多,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裡的「參」和「商」,是古代兩顆星的這個名稱,參星再西方,商星在東方,這兩顆星是永遠不能相見的,一個是早上出來,一個是晚上出來,所以這兩個星呢,是永遠此起彼伏,此伏彼起,這裡以「參」和「商」來表達人生的難以見面「如參商」,表達兩個人或者是兩種情形呢,不可能同時出現。
後邊說到「今夕復何夕」,讓我們聯想到古代詩歌——越人歌,引會發一些思古之幽情,所以杜甫這首詩裡,隱含了很多這種比較古雅的詩意和人生感慨。
「共此燈燭光」的場景也是非常美好的,夜間相見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共敘舊情,這個也讓後世的詩人受到一些啟發,後來的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也跟這句詩歌有一定的前後淵源關係。
後邊說到的「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這是來自樂府詩精神。樂府詩中常有一些感慨時光易逝、青春易老的人生感懷。
詩人出於這種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的人生遭遇,抒發出對人生的一些感慨,所以在這個時候他見到了一個老朋友,那是格外的欣喜,有一種大難不死、劫後餘生的感慨,也正因如此,才能寫出這樣的詩歌來。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幾次都差點兒死掉,他的小兒子不滿周歲就活活餓死,在那個時候,每一個人都是經歷了各種各樣難測的苦難,所以在這個時候遇到了朋友,那確實是非常欣喜的事情。
因為畢竟很多人都已經陰陽兩隔了,就永遠難以再見面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覺得見到老朋是非常溫暖的,所以驚呼熱中腸,心中湧起的是暖流啊。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可以看到他們已經有20載的別離,在這個時候重新見面,確實是格外欣喜。那個時候呢,朋友衛八還年輕,20年之後兒女成行了,而且看到他的孩子們都非常有教養,「怡然敬父執」,而且非常有禮貌的問他從哪兒來,還要給他張羅著喝酒,張羅一些酒菜,從中可以看到這個衛八的家庭生活非常的溫馨,對客人非常的熱情,所有這些讓世人感覺到了溫暖。
後邊用到了「夜雨剪春韭"這樣的一個典故。這個典故是漢代,有一個名師叫郭林宗,在夜雨之中,好朋友範奎來訪,他親自去地裡去割了一些韭菜來款待這個老朋友,所以這樣的一個冒雨剪韭的這樣的一個典故,給詩人帶來一個很美好的一種感受。
詩中一定要有一些典故,才會有一些文化的張力,會讓人能夠聯想更多,會有一些美感。
接下來說到「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一杯一杯的喝酒,因為每一次見面都是非常難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借酒來慶祝這次會面,這是一種古人借酒澆愁,以酒來表達情感的一種很有儀式感的場景。
這就讓我們想到在公元755年時,發生在詩人王維和他的好朋友元二之間的一次酒宴,那時王維寫下了」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古人「——《送元二使安西》,我們在古琴曲和古琴歌裡聽到的「陽關三疊」就是源自這首詩。
在王維這首詩之後,詩人杜甫寫到的」一舉累十觴「,也有《送元二使安西》的影子,大家一杯一杯的喝酒是在劫後餘生,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感動的場景。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這句令我們感受到朋友相見的一種情深意長啊。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明天我們就要分別了,杜甫又要繼續遠行,兩個老朋友可能永遠也不會再見面了,所以說世事兩茫茫。
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場戰爭什麼時候結束,就像我們今天不知道這個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樣,世事難料,在這個時候,兩人的這次分別可能就是永隔,這次的相會可能就是最後的會面,我們現在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同樣會有一種「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感慨。
總結:這首詩杜甫寫得宛如白話,但是在詩裡,它滲透著詩人從樂府詩中繼承的那種感慨人生、珍惜時光、重視友情的精神,通過對這種友情的渲染,通過對他們這次見面的這種詳細描繪,我們知道了安史之亂當時的情景,知道了杜甫顛沛流離的人生,如此我們就知道這個時候杜甫的感慨不是虛情假意的,而是濃縮了他人生的所有的苦難,濃縮了大唐盛世中所有的苦。這樣的詩我們今天讀來應該也會別有感慨。
今天傍晚時分,廣州城市上空的雙彩虹。攝影/b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