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農場中解救出10頭雄獅,長期圈養以供人類「罐頭狩獵」

2020-12-23 全球每日趣聞

Ladbible網9月15日報導了一段令人震驚的視頻——在南非的一個農場裡,10頭「罐頭狩獵」的獅子終於獲救。

所謂「罐頭狩獵」是指把動物圈養在密閉空間裡,然後射殺,通常與「戰利品狩獵」聯繫在一起。

一個在非洲致力於生物多樣性、氣候、農業和野生動物保護的德國組織公布了這些照片和視頻。這個非政府組織開展反偷獵、緩解人類和野生動物衝突、執法、教育等行動來拯救野生動物。該組織表示:「2019年11月,我們的團隊到達南非的一個農場營救獅子。看到10頭獅子被關在一個完全隱蔽的、封閉的棚子裡,沒有光,也沒有草,我們的隊友當時都懵了,不知所措。我們不得不擼起袖子加油幹,為了這些獅子拼了!我們舍己救獅、戰鬥力十足,最終成功地把獅子救了出來。」

據悉,他們當時跑了差不多5000公裡才找到這些獅子,然後花了大約10個小時才把它們從圍場安全地運走,而且還拿到了獅子們的身份文件,以確保它們以後能平安生活。只是這些獅子在被轉移之前必須先被麻醉,但現在,它們已經到了一個避難所,在那裡它們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位發言人補充說:「在那裡它們將會再次學習如何成為一頭獅子。罐頭狩獵是一種戰利品狩獵,獵人與動物之間根本不存在公平追逐,這對這些獵人來說易如反掌。」

一些把動物關在一個封閉的區域裡的例子,比如用柵欄圍起來的區域,都大大增加了獵人獵殺動物的可能性。「在大多數情況下,獅子被關在狹小的籠子裡,被限制在可怕的地方,食物有限或者壓根就沒有食物,它們的壓力極大,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也沒有獸醫照顧它們。一個『獵人』可以選擇他想殺死的獅子,並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捕殺,甚至只是坐在車裡。動物卻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有些地方甚至把雄獅關在一個小籠子裡,讓它們互相廝殺,結果獅子們臉上都留下了傷疤。」據估計,目前南非圈養的獅子有5000頭,比野生獅子的足足多了3000多頭。

相關焦點

  • 南非獅子狩獵場:108頭圈養獅子遭虐待,被人圍捕時還用電棒驅趕
    在動物法還沒有完善之前,狩獵野生動物是西方的一個產業鏈,在15世紀到18世紀,野生動物皮毛相當熱銷,即便是現在也是圈養一些動物來供給皮毛市場,在南非西北部就有一個皮尼卡農場。然而,就在一年之前,南非國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接到一起匿名舉報,他們突襲檢查了皮尼卡農場,眼中的一幕,讓工作人員感到震驚,更多是憤怒。這個骯髒的養殖場當中,擠滿了108隻野生動物,大部分都是獅子,還有一些老虎、豹子。
  • 美國女主持人南非獵殺雄獅 曬狩獵動物合照引眾怒(組圖)
    11月16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電視臺主持人梅麗莎-巴赫曼(Melissa Bachman)在社交網站「推特」上曬出了一張在南非狩獵時拍攝的自己與被她打死的雄獅的合影,此舉引發網民的憤怒,紛紛指責梅麗莎的殘忍與冷酷。南非網民甚至集體向南非政府請願,要求將梅麗莎驅逐,並禁止其入境。
  • 南非商業狩獵:難以撼動的富人遊戲
    梅麗莎-巴赫曼的狩獵照引起巨大非議  據悉,南非的一些商人在牧場圈養成百上千頭獅子,供前來旅遊的富翁們獵殺,讓他們體驗打獵的樂趣非洲的動物保護團體曾公開表示,南非的這些牧場存在出售「狩獵權」的行為,即允許來自歐美的富商獵殺這些圈中的「叢林之王」。另有環保人士透露,有些被殺死的獅子會被非法賣到亞洲,用於製作傳統藥材。上述商業狩獵目前在南非已成為一個心照不宣的「灰色產業」。
  • 富人遊戲 南非狩獵與繁育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地的富豪越來越喜愛來南非狩獵,獵場的生意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去年底,美國電視臺女主持人梅麗莎·巴赫曼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狩獵的照片,照片中她蹲坐在一頭被打死的雄獅旁邊,還配了文字——「在南非狩獵實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此舉引發了網民的憤怒,也把「非洲狩獵」這個灰色產業鏈曝光於公眾面前。
  • 「獅子王」慘死 難撼非洲狩獵(組圖)
    現年13歲的塞西爾是獅群中的王者,它在野生環境中與同類的戰鬥中屢戰屢勝,但卻倒在人類的手下——美國牙醫帕爾默將塞西爾誘出保護區後,殘忍殺害了塞西爾,並將其剝皮、砍首。  塞西爾之死引起軒然大波。外界在要求帕爾默出面服法的同時,也對非洲狩獵提出質疑:合法狩獵真能保護這些珍貴動物嗎?
  • 獅子農場再現醜聞,20隻獅子老虎幼崽患重病,出生就被安樂死
    南非動物保護機構NSPCA最近對一個南非的狩獵農場進行了突擊檢查,結果從他們的冰箱裡搜出20隻老虎和獅子的幼崽屍體,這些老虎獅子的幼崽一生下來就被發現有神經系統的疾病,被當場安樂死了。▲在南非某獅子農場裡圈養的母獅,身心交瘁。圈內衛生環境極差,它們都有皮膚病,毛都掉光了。南非已經有很多圈養獅子的農場,當然了它們的存在全部都是非法的。但動物保護組織對如何處理這些農場非常頭疼。要關閉農場,罰款,把負責人抓起來,這些都很容易,但農場裡的那些獅子怎麼辦?
  • 南非狩獵養殖產業逐漸興起 分析稱有助於遏制偷獵
    人民網約翰尼斯堡9月9日電 9月6日,南非副總統Cyril Ramaphosa在野生動物拍賣會上以 260萬美元(約合2.8億蘭特、人民幣1.6億元)拍賣了他的三隻身體兩側為白色的黑羚羊。與兩年前拍賣的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0.12億元)的水牛現相去甚遠。 Ramaphosa呼籲白人農場主遵守憲法,並不斷投資他們的農場。
  • 女大學生在南非當志願者,結束後得知大秘密:救獅子是為了獵殺!
    珍貴野生動物們的皮毛、牙齒成為他們獲得財富的來源,很多獵殺行為是偷偷摸摸進行,然而在南非,卻有一個機構專門供有錢人獵殺獅子消遣娛樂。事情的開始要從一位名叫Alexandra女大學生講起,由於熱愛動物,上大學期間,她申請去做野生動物基地的志願者,於是她被分配到了南非的「小獅子收容所」。
  • 南非驚現「狩獵套餐」:3.5萬獵殺獅子,買一送一
    據英國《太陽報》10月7日報導,南非一些狩獵公司為客戶提供各種「狩獵套餐」,將獵殺野生動物明碼標價,甚至大肆宣傳,引起了許多動物保護者的不滿和指責。 報導稱,一家總部位於南非的狩獵公司在宣傳中稱,可以提供「無與倫比的大五狩獵套餐」和專門的獵獅服務。
  • 4頭流浪雄獅闖入獅群領地,唯一沒有外出的懷孕母獅悲劇了
    在大自然中,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少數的群居動物。在一個獅群中,往往只有1-2頭雄獅,剩下的成員都是由母獅組成。在獅群中,母獅的主要職責是生育後代和狩獵,而雄獅則是傳宗接代和巡視領地。 一般情況下,雄獅是不參與獅群的狩獵的,就像是古代的帝王,它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 新研究:史前人類就能製作「骨湯罐頭」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0日電(記者周舟)以色列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發現,40多萬年前的史前人類已經學會保存食物。他們把鹿骨砍削留存,數周后再食用其中的骨髓,就像吃「骨湯罐頭」一樣。而此前人們認為,舊石器時代的採集狩獵群體只能「當日食、當日畢」,食物匱乏時就餓著肚子。
  • 南非雄獅激戰雌獅:牙都被幹斷了
    在以往印象中,雖然獅群中捕獵大多數都靠雌獅,但碰上野牛等超大型動物的時候,還是需要雄獅來終結的。作為獅群領袖,雄獅的戰鬥力顯然要在雌獅之上。但最近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內發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一幕,不知道是這隻雄獅久疏戰陣,還是牙口不太好,在和一隻雌獅爭鬥的時候,竟然犬牙都被幹斷了。
  • 野蠻血腥的南非狩獵場!獵人的狂歡聖地……
    這是攝影師@David Chancellor在南非狩獵場拍攝的一組照片。南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狩獵產業鏈,許多富家子弟和商人貴族都會選擇去那裡打獵消遣。南非有很多野生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所以每年也需要淘汰大量的動物。這些動物都有明確的「身價」。知乎上有網友透露說:小型狩獵預算至少10000美金,羚羊5000美金一隻,獅子50000美金一頭。
  • 反殺:南非金合歡樹「毒倒」3000頭羚羊,植物受什麼刺激了?
    但是,植物並不總是被動的,它們也有主動出擊的時候,而且一旦搖身一變,很可能就會成為兇殘的殺手,上個世紀80年代的南非,金合歡樹就靠自己的努力,「毒倒」了3000多頭扭角林羚。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參與這場纏鬥的兩個主角,金合歡樹和扭角林羚。金合歡樹在各種陸地環境中都能夠生存,而且特別耐旱,所以在非洲的沙漠中非常常見,也是長頸鹿最喜歡啃食的植物之一。
  • 雄獅長大後會不會認不出生母,當了這個獅群的獅王近親繁殖?
    避免近親繁殖機制:一個獅群中的獅王享有絕對交配權,所以,為了避免獅群成員發生兄妹、父女和母子這樣的近親繁殖行為,只要是在獅群中出生的雄獅,最終都會在性成熟之前被逐出獅群。一般情況下,成年雄獅在獅群中當獅王的平均時長是2年左右,如果雄獅的父親是因為在搏鬥中輸給了新一任獅王。
  • 母獅會團結起來殺死雄獅嗎?雄獅會挑戰自己的「父親」嗎?
    在開始我們就說過,雄獅只是表面上的獅群主導者,實際上獅群中的真正主導者是母獅,換句話說,獅群過得有點像我們人類的「母系氏族社會」。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在獅群中,唯一不會變化的是母獅,因為雄獅會遭到其他雄獅的挑戰,這就是獅王更替,但是無論獅王如何更替,獅群中的母獅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其次,獅群的延續是以母獅為基礎的,換句話說,獅群中除了獅王外,其他的母獅都有或多或少的親緣關係。
  • 用弓箭還要特訓兩個月 杭州人南非打獵像「打仗」
    就在剛才,他用弓箭獵到了生命中第一隻獵物——超過500斤重、角超過1.4米長的非洲公旋角羚。  南非狩獵,對很多杭州人來說是個新鮮事。其實在國際上,打獵跟高爾夫一樣,是一種昂貴而平常的運動項目。作為「弓箭狩獵」杭州赴南非第一人,7月初,杭州獵人張旭前往南非農場狩獵,花費10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