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景慕
17歲算出人類生命公式的天才少年,製造40億殺人案的冷血狂魔,被關在太空監獄兩年的父親……這便是由優酷、萊可傳媒共同出品的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主要人物線。
2015年,優酷出品的網劇《天才J》一經上線,便收穫了大批粉絲和良好口碑。三年後,在眾多粉絲期盼下,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系列終於出世。
《天才J》三部曲於8月中下旬上線至今,總流量已經突破1000多萬,其中《天才J之致命推理》在豆瓣評分最高達8.0。在彈幕和評論裡,也隨處可見「這麼好的原創作品」、「終於等到了」、「被圈粉」等信息。
保留了網劇《天才J》的世界觀,原班製作人馬搭配電影化的全面升級,並借著濃濃日漫風、懸疑燒腦軟科幻以及數學天才少年的獨特風格,《天才J》三部曲在電影暑期檔中成為了別具一格的爆款。
《天才J》三部曲單集在80-90分鐘左右,相當於一部電影的體量。而優酷卻更願意把它定義為「迷你影劇」。這個在歐美很流行,國內卻較為稀缺的視聽品類,也是優酷在自製內容上的首次嘗試。
「無論是從創作者、IP品牌,還是探索創新的角度來看,把《天才J》系列拍成迷你影劇,都是非常合適的。再配合良好的宣發資源和高水準的製作團隊,」《天才J》三部曲監製蘆洋告訴娛樂資本論,「從目前為止收到的觀眾反饋來看,我們也很滿意。」
解鎖迷你影劇新品類,是實驗也是必然
「短小精悍」,是歐美風行的迷你劇中,始終沿用的製作模式。如耳熟能詳的《黑鏡》、《無人生還》、《神探夏洛克》便屬於此類。通常一季只有3集,每集約40-60分鐘。
此基礎上,優酷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迷你影劇」,指5集以下、單集時長在60分鐘到90分鐘的內容體量,並有著電影級製作品質、劇情和節奏緊湊精緻等特點。
在電影實際製作中,迷你影劇《天才J》在內容和結構上也更加成熟,每一部既彼此獨立,又在劇情上互相延續。第一部《天才J之第二個J》通過克隆體的概念進行劇情鋪墊;第二部《天才J之致命推理》中上演了「燒腦公式對決」,「數學天才版的飛越瘋人院」等高燃情節;第三部《天才J之謎題裡的倒計時》則更像是為了回饋粉絲的熱情所做的番外篇,解釋主人公的身世和情感線。
「從創作的角度講,我們認為,迷你影劇是最合適的表現形式,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表現空間。」蘆洋說,創作團隊想要用90分鐘的內容去講述一個人,放進更多細節和想表達的理念,「讓這個人更活、更豐富一些」,這樣看到後面,觀眾就會投入更多情感和代入感,再配合三部之間緊湊的上線時間,一口氣看完,也比較符合目前受眾們的觀影節奏。「而這樣的做法,是幾乎不可能在院線電影實現的。」
在IP品牌化方面,迷你影劇《天才J》與網劇《天才J》實現了播放上的影劇聯動。其實《天才J》三部曲和網劇《天才J》在情節上並沒有強關聯性,是彼此獨立的故事,更像對原有網劇的補充和延續。「但是三部曲播出以後,網劇《天才J》的播放量也同時上升了,實現了IP品牌上的延續。」
算是實驗性質的一次嘗試嗎?蘆洋表示,迷你影劇這個項目是優酷早已納入了規劃中的,並且創新品類,打造更多自有IP,也是優酷一貫致力於去努力的方向。但更多的是要為好內容提供一個合適的載體,「對於《天才J》三部曲而言,迷你影劇這個表現形態是最合適的。」
「品質化是一個基礎」,蘆洋說,迷你影劇的品質是接近電影的質感,相比劇集,又更短小精悍,觀眾看起來就會很過癮。
「迷你影劇將會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很重要的播出方式。」優酷副總裁、《天才J》三部曲總監製劉開珞告訴娛樂資本論。「迷你劇在國外早就有了,特意加了一個『影』字,就是想要強調品質。」劉開珞說,在未來優酷會推出更多類型的迷你影劇。「我們相信這種新形態的內容,會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也更受歡迎。」
精良製作和頭部宣發資源get暑期爆款
除了迷你影劇這個創新品類之外,《天才J》三部曲的製作與宣發也是電影級別搭配頭部資源。
「我們是以電影的角度著手製作的,共同出品和推廣的也是優酷的電影部門。」萊可傳媒CCO、《天才J》三部曲總策劃/編劇馬遠表示。
「製作團隊都是原班人馬,品質能夠保證。」蘆洋告訴小娛,相比2015年,團隊成長了很多,對作品質感的把控和情節結構的拿捏也愈加成熟。如《致命推理》男主「飛越瘋人院」一幕、《第二個J》對職場的諷刺,都是團隊在多年積累後打磨出更加成熟精彩的橋段。
製作團隊對人設也進行了完善。「比如反派S,在網劇裡是一個臉譜化的人物,非常單一。在影劇裡就給S加入了更多背景故事,比如他的Angel系統、方舟清理計劃等等,讓整個人物變得立體起來。」
「三部加起來的製作經費超過千萬。」這個量級的投入在網絡自製內容尚屬中上,其中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製作上。蘆洋稱,前期劇本的打磨花了一年時間,從項目開機到殺青一共用了三個月,「之後導演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持續地還在跑廣州補拍鏡頭,前後加起來有半年。」
「當時我跟導演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管播出渠道,只要踏踏實實地做出好作品就行。」蘆洋說。
作為項目的發起方和決策者,在與聯合出品方萊可傳媒的合作中,優酷不但全程參與了策劃、劇本、製作、宣傳和推廣等環節,站內站外也匹配了頭部內容的推廣資源。
蘆洋透露,在影劇宣發期,除了召集原有網劇的粉絲外,站內優酷利用大數據分析出平臺受眾喜好及觀影習慣,用數據對用戶進行精準推送,並和會員、運營團隊針對當時狀況,制定排播策略等;站外,優酷根據目標受眾的喜好,精準投放在抖音和QQ空間等平臺,得到了強烈的反響。七月底才開通的「天才J」抖音官方帳號,迄今為止,已獲得20萬+粉絲,點讚數破百萬,觀看量達3000萬。
優酷除投放用戶平臺外,也藉助業內力量,向圈層以外的人群進行輻射擴散,實現大眾化傳播。
從總播放量突破千萬,以及豆瓣分數最高8.0來看,這一波營銷的良性效果還是很明顯。
令蘆洋沒想到的是,現如今《天才J》三部曲的受眾人群畫像裡,粉絲年齡佔多數的為20-35歲左右,一個很寬廣的範圍。「我們曾估計受眾群體會是低齡向,這個結果讓我們很驚喜。」
說起原因,蘆洋認為,一是與宣發動作有關;第二是其鮮明的風格特點、少年拯救全人類的世界觀以及快節奏的劇情,打中了大眾的「燃」點,讓觀眾對故事的接受度很高;第三,在創作過程中,「就沒想要迎合某一受眾群體」,除了滿足現有粉絲的需求外,創作更關注在內容本身,引導觀眾去看到更優質的作品。
「一個好的IP,一定會在自有內容之外,做更多新內容的延伸。」劉開珞告訴小娛。選擇將「天才J」拍成迷你影劇形式,就是一個IP品牌化的良好嘗試。作為優酷的自製IP,《天才J》既擁有從網劇到迷你影劇積累起來的粉絲,亦突破圈層受到更多大眾的關注,都是一個成功IP所具備的特質。
同時,作為優酷推出的首部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在類型上、內容形態上的突破和創新,不僅僅對於「天才J」這個IP,對於優酷而言,更是一場具有先鋒意義的探索。「以傳統電影的標準製作,搭配上專屬網際網路的表現形式,這樣的內容模式,在國內大家仍在摸索,但無疑已成趨勢。」劉開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