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科幻+二次元的世界,隱藏一顆少年心丨專訪《天才J》導演曾慶傑

2020-12-25 骨朵網絡影視

文 │夏天

就在暑期檔進入尾聲之際,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掀起了一波二次元燒腦熱潮,第二集豆瓣評分最高達8.0,其餘兩集口碑表現皆不俗。

在《天才J》的世界裡,人類的壽命可以通過「生命公式」計算,智慧、體格、相貌、財富以及愛構成公式五個關鍵數值,公式所得值低於60或高於100,人就將死亡。「偶然公式」中,操控者可以通過計算得出空間和時間的坐標,引發一些列偶然事件疊加導致目標人類的死亡。分別掌握「生命公式」與「偶然公式」的天才少年阿J與Satan,在劇中相愛相殺,惺惺相惜卻又暗中角力,將故事一次次推向燒腦高潮。

延續2015年網劇《天才J》的設置,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圍繞「生命公式」「偶然公式」,以高智商推理為內容核心,再次為觀眾構建了一個極具科幻感與未來感的世界。

《天才J》充滿日劇特點的鏡頭語言是如何打造的?通過這部劇,主創最想向觀眾傳遞哪些內容?這部原創燒腦IP後續還將會如何「升級」?帶著這些疑問,骨朵專訪了導演、編劇曾慶傑。

一部描述天才世界的作品

機器人:顧先生,我檢測到你身體有異常,你身體裡面多巴胺分泌過量。Satan:你不是人,你不懂。機器人:我的心被你傷透了……Satan:少來。

在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裡,第二部是曾慶傑最滿意的一部,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品味。例如Satan與機器人的對話,一句「我的心被你傷透了」,為人工智慧賦予了人類的情感。阿J與Satan被困精神病院時,這兩位命中注定的對手,連「誰的腳先跨出門」都要唇槍舌戰一番,天才自負而又傲嬌的本性暴露無遺。正是這些細枝末節的存在,使得劇中人物形象,甚至包括機器人在內,都生動而豐滿。

「如果全人類命運掌握在你手裡,由於不可抗力,8個月後全人類將滅亡,而只要幹掉40億人,剩下的人類可以安然生存。你會怎樣抉擇?」

圍繞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電車難題」,阿J與Satan展開了對決。同樣是天才,同樣充滿孤獨,由於成長環境不同,阿J與Satan擁有截然對立的價值觀和信仰。

面對「電車難題」,你更贊同阿J還是Satan的立場?曾慶傑沒有直接表明態度,而是分享了《三體》中的一句名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曾慶傑不願表達觀點,在他看來,這一切應該交由觀眾去判斷。

相比於「電車難題」的探討,兩位天才少年的角力,曾慶傑表示,《天才J》實際上更是一部描述天才世界的作品。「天才之所以能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是因為他基因中的(某些)東西被重新喚醒了,它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是一個喚醒的過程。」設定科幻感滿滿,他透露,如果《天才J》系列續集後續還有機會走向市場的話,會將這個觀點闡述清楚。

目前《天才J》系列劇本創作已經走到了「很遠的地方」,而下一部的拍攝計劃還沒有提上日程,「越到後面,可能要呈現出來的東西越瘋狂,用到的特效更多,劇作難度更大。用戶說有就有,用戶說沒了就沒了。用戶有它的生死大權。」

迷你影劇,一次類型和模式的嘗試

這一次回歸,《天才J》系列擁有一個新的標籤:迷你影劇。這是優酷在行業內首度提出的新概念,一種介於傳統劇集和電影之間的形式,每一集獨立成片,但集與集之間又彼此呼應,《神探夏洛克》《黑鏡》均屬於此類。

從2015年的網劇《天才J》到2018年的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對於粉絲來說,等待的時間有些漫長。

其實,2016年底曾慶傑在著手《天才J》續集劇本創作時,該系列劇本仍是以網劇形式進行,在決定走迷你影劇模式後,劇本又進行了大幅度調整,耗費了些時間。而在製作層面,拍攝時長2個月,後期製作8個月,期間歷經多個版本修改,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才得以走向市場。

上線後,曾慶傑一直關注著彈幕動態及豆瓣評論,「評論和彈幕是我創作的一個動力。」他表示,在豆瓣評價裡,給二星、三星的觀眾提出的意見是他最為看重的,他喜歡這種互動,「可以從中了解到不足的地方,以便在下一部作品中改進。」

延續第一季網劇與觀眾的互動設置,粉絲們依舊以「燃」字在彈幕中為《天才J》搖旗吶喊。此次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集齊了原班人馬,有不少粉絲在彈幕中笑稱,「從第一季到現在,除了女主角初夏,其他角色的演員都胖了」,對此,曾慶傑認真的做出了澄清。由於劇情需要,在影片開拍前,演員按照曾慶傑要求,斷斷續續進行了5個月左右的拳擊訓練,「其實他們不是胖了,是壯了。」

經過第一季的鍛鍊,這一次演員的整體演技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雖然部分演員演技還是有些生澀,在曾慶傑看來這不算是硬傷。他一直堅持一個觀點,在演員選拔上,相比於演技,演員與角色的氣質契合與否更重要。「哪怕他的演技稍微弱一點,他詮釋的角色也是會讓人覺得可信的。」

「日劇風」是偶然,也是必然

導演曾慶傑的微信頭像,是包青天版水冰月(《美少女戰士》主人公),朋友圈背景封面,是來自日本動漫《一拳超人》裡的一張劇照。在空閒時間裡,他愛看書勝過於看影視劇。科幻類書籍是他的最愛,《三體》《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是他在訪談中常提及的作品,也是他朋友圈裡的「常客」。

細細推敲,曾慶傑的喜好與他創作出的作品,存在著一種不謀而合的氣質。二次元畫風、輕科幻故事框架,以及向觀眾拋出帶有巨大想像空間的哲學命題,《天才J》系列、《微能力者》等作品,都攜帶著上述基因。

事實上,成功打造出這些品相俱佳的網生內容的新銳導演曾慶傑,並非科班出身。

導演、編劇:曾慶傑

大學時代,曾慶傑主修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律方向),輔修哲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了一個社團。那時網際網路網生內容還沒有初露崢嶸,拍客興起時,他們開始在優酷、土豆網上上傳自己的作品。也就是在那時,簡單人工作室有了雛形。「成員有一些是大學師弟,有一些是同學, 有一些是同寢室朋友。」十多年來,這些主創人員與曾慶傑一起走到了現在。這一切看起來,就像是熱血日漫裡才會出現的青春夢想故事。

這樣非科班出身的經歷,在曾慶傑看來有好有壞,「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一開始的時候有些大大咧咧,到現在為止也是大大咧咧,好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想法不會被基本套路給圈住。」在他看來,影視作品有沒有製作套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看到作品時,能否接收到主創團隊傳達出的信息,創作的作品能否達到最佳表現。

提及曾慶傑以及簡單人工作室製作的作品,「日劇風」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他們作品最重要的標籤之一。

「其實我不知道什麼是所謂的日劇風。」面對骨朵,曾慶傑坦言,觀眾口中的「日劇風」之所以會出現,或許與自己以及簡單人工作室的同伴們的審美有關。不論是《微能力者》還是《天才J》系列,簡單人工作室負責了項目前期籌備、置景、拍攝、美術、剪輯、後期等所有流程,「我們的審美可能就偏向這套風格,人家一看說,這是日劇風,我們也只能承認了。」

就在第一季開拍時,曾慶傑團隊使用了佳能牌的一臺攝像設備,意外發現拍出來的畫面是日劇低飽和度色調。「我們當時和優酷(平臺方)溝通,要不要換臺機器來拍,或者調回色調。」優酷對此有著不同的見解,「有自己的風格不好嗎?你這樣的風格,多少人想建立都建立不出來」,曾慶傑想了想,「那行吧」。

而劇中被觀眾認為頗具日劇範兒的演員,大多來自《天才J》系列執行導演齊跡負責的話劇團,也並非仿照日劇選角而來。總而言之,主創團隊的審美與各色巧合相互碰撞,獨具特色的國產「日劇風」,就這樣誕生了。

「這是你的一個Logo,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一定是好的,也沒有不好。」在曾慶傑看來,風格只是影像的一部分,「它不影響故事的發展,不影響人物的塑造,只和個人審美有關係。」他表示,「對於我們來說,要改也很難,硬生生去換成別人的風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找尋創作與市場的平衡

曾慶傑的作品,除了「日劇風」濃烈以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點擊量不算傲視群雄,但口碑及用戶忠誠度皆可圈可點,整體市場表現,更像是小眾群體的狂歡。

一直以來,曾慶傑也在摸索著與觀眾更為「親密」的影視表達方式,比如劇本採用更簡單的架構,使用更簡單的人物設定,然後把細節呈現得更具體豐滿一點。近期,他正在籌備一部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內容輕鬆幽默,每集20分鐘,集集都有一個小高潮,「是讓觀眾看得很爽的那種劇。」

他正在尋找一種創作與市場的平衡。對於創作者而言,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時間摸索,「創作初心不變,但呈現方式會有所改變、改進。」他這樣表示。

看過曾慶傑作品的觀眾都有過類似感受,《天才J》系列裡阿J與Satan相愛相殺,與《死亡筆記》裡L與夜神月的人物設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阿J與初夏、老管家勺子三人間的關係設置與日劇《legal high》有相似之處。對於這樣的觀感,曾慶傑做出了回應。

首先,《天才J》與上述兩部作品雖然人物設定存在類似之處,但情節與故事內核並無重疊。他坦言,「《死亡筆記》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他也想過能不能做一部國產的《死亡筆記》。「其實我們這一代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創作,我們做的東西,不是發明,而是創新。」

《微能力者》部分設定與《第八號當鋪》相似,曾慶傑表示此前確實從未涉略過後者,「可能一部影視劇作品(的設定),哪怕你在中國找不到,在國外也能找得到,我一想到這個概念,其實外國人都已經做了。」

從業以來,曾慶傑創作的作品一直都不屬於大眾題材範疇。在他看來,目前的網劇市場、網大市場「實際上在越走越窄」。十多年前,宮鬥、懸疑、青春、玄幻類題材最火,現在仍然如此。這些項目受眾群體龐大,創作風險更低,創作者很難不妥協。

儘管這樣的市場格局一時很難改變,但曾慶傑期待著有更多同行致力於不同類型題材的拓展。他創作的《天才J》系列、《微能力者》,是國產網絡劇裡不可或缺的創新類型。採訪結尾,曾慶傑向骨朵表示,在未來,他將主打輕科幻類題材,推出一系列作品,「但不僅僅局限於輕科幻。」

相關焦點

  • 《天才J之第二個J》:生命公式的本質是少年心
    《天才J之第二個J》:生命公式的本質是少年心由曾慶傑執導,陳思宇、王子清等主演的電影《天才J之第二個J》,以生命公式與偶然公式為核心,通過中二文化的方式,從「天才J」和「第二個J」的人物關係及其背後牽引出的生與死的秘密等問題,勾勒出了回歸少年心的渴望。
  • 《天才J》系列回歸:極端的善惡衝突,極致的智力對抗
    基於上述設定,《天才J》系列為觀眾構建了一個極具科幻感與未來感的全新世界,兩位掌握全人類命運的天才少年,惺惺相惜卻又暗中角力,將故事一次次推向高潮。而影片中,純萌校花初夏與全能老管家勺子,亦起著神秘作用。
  • 萊可出品《惹上冷殿下》《天才J》紛紛獲獎
    輕鬆又不失少女心 《惹上冷殿下》榮獲最具人氣獎網絡劇《惹上冷殿下》講述了一位擁有了百萬粉絲的「全民愛豆」司徒楓和富家千金喬裝成醜女的陳青青之間的愛情校園故事。(圖左為萊可傳媒出品人陳蓉妍,右為《惹上冷殿下》導演鍾青)探索國產科幻,續作《天才J》口碑居高不下此次,科幻題材的迷你影劇《天才J》三部曲還獲得了網絡電影最佳編劇獎。
  • 網絡電影三部曲《天才J》探班 精神病院械鬥震撼首曝光
    由優酷、萊可傳媒共同出品的強情節燒腦網絡電影三部曲《天才J》自7月開拍以後,一直備受關注。經過近兩個月的熱拍,劇組於8月26日在廣州首次開放媒體探班,導演曾慶傑攜陳思宇、王子清、小夕等主要演員帶妝亮相。當天,劇組正在拍攝一場「精神病院械鬥」的重場戲,20多位身著白色病服的演員在畫滿怪異符號的病院內撕打,場面非常震撼。
  • 「國輕」:反成年向「叢林法則」的「少年向」
    所以,「國輕」可以說是在日本輕小說、整體的二次元文化和中國網絡文學的多重影響下誕生的。相對於早期輕小說的讀者是以「80 後」、「90 後」為主的第一代「宅男宅女」,「國輕」的閱讀和寫作主體是「95 後」乃至「00 後」的青少年。因此,當下的「國輕」寫作也可以說是青少年寫作,「國輕」展現出完全的「少年向」特徵。
  • 特搞第四期:日本「二次元」正拯救好萊塢-搜狐娛樂
    在日本文化侵襲中國後,無所不能的中國網友賦予了其新的含義:指代動漫、遊戲、輕小說、特攝影視劇所建構出來的幻想世界。如果你覺得日本「二次元」僅僅只是最近才佔領了好萊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它可不僅僅是佔了近年來好萊塢劇本荒的便宜。事實上,早在好萊塢的黃金時期,日本「二次元」就以異常低調的姿態影響著好萊塢。從《獅子王》到《黑客帝國》,你以為Made In 好萊塢?No!他們通通都是「二次元」的產物!
  • 專訪《寶藏世界》天才玩家 寶藏助我出擊FRC
    專訪《寶藏世界》天才玩家 寶藏助我出擊FRC 時間:2018-04-08 10:13:25
  • 一群天才少年,從小學跳級到大學,孫紅雷演老師的高分小眾電影
    近幾年,孫紅雷也不斷突破自己,尋找演一些風格不同的角色,例如《潛伏》裡面的餘則成,《好先生》裡面的路遠,還有最近熱播的《帶著爸爸去留學》裡面的黃成棟,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的電影也是他突破演技的一部代表作《少年班》電影講述的是孫紅雷飾演的是一所大學招生辦的老師,他要在全國尋找天才少年,
  • 專訪丨《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理智與情感」
    1999年炎夏,高考首日,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中學學生郭帆抻開剛剛拆封的語文試卷,翻至頁尾:大作文題目《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映入眼帘……這一在中國高考史上頗為罕見的「科幻」作文題,不僅關乎當年這位考生的升學命途,也改變了另外兩件事:題目本身,據說曾被當年《科幻世界》上某一短篇小說押中,由此大大推動了這本科幻雜誌日後的銷量;自此中國高三學生的課外讀物便不再僅僅限於《讀者
  • 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
    科幻電影似乎自帶萬能鑰匙,輕輕巧巧就打開了以李城為代表年輕小觀眾的心門。科幻對於少年,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將以科幻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作為突破點,向當下的年輕觀眾提供一份屬於李城,也屬於所有年輕人的最佳暑假片單。
  • 「專訪」陸川:我非常慶幸《749局》能拍出來,科幻就是未來的現實
    其中,中國導演姬京璐憑藉《吹風機》一片獲得最佳導演獎,也是6部獲獎作品中唯一一部中國作品。除了擔任評審工作之外,陸川也帶著自己的科幻電影《749局》入駐藍星球科幻生態谷,成為首個入駐的重點電影項目。在接受界面文娛獨家專訪的時候,陸川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歡科幻,接下來也會繼續創作科幻題材的電影,而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也需要科幻電影。
  • 大導演卡梅隆給孩子的超酷紀錄片:科幻想像力的激發其實有章可循
    >點擊標題下方「少年商學院」關注每周日「精品推薦」欄目分享全球創新教育優質資源與精選案例文丨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現在,熱愛科學、科技和科幻的青少年越來越多。那麼,在這個世界裡,你是否認為,外星人是存在的?這個問題,對於科幻導演來說,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但每個人對此的看法都稍有不同。 認為人性本善的史蒂芬·史匹柏表示,他願意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他還迫不及待地想要親眼見到外星人。
  • 世界終於追趕上了科幻小說的腳步丨詹姆斯·岡恩去世
    綜合丨何安安據國外媒體報導,著名科幻小說家、學者、評論家,曾任美國科幻奇幻協會主席、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主席的詹姆斯·岡恩(James Edwin Gunn)於當地時間12月23日上午,在堪薩斯州的勞倫斯市(Lawrence)去世,享年97歲,其生前任教的堪薩斯大學官方發言人確認了這一消息。
  • 少年覺醒上古基因異能,操控水火雷電,融合兇獸成獸王的科幻爽文
    我是景勝聊天下,很高興我們有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本科幻小說,喜歡你們能喜歡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少年覺醒上古基因異能,操控水火雷電,融合兇獸成獸王的科幻爽文超神進化簡介:2027年,神秘能量席捲全球,全球動植物瘋狂的進化變異。   人類身體素質暴漲,還能融合兇獸獸魂,變身兇獸。
  • 【世界讀書日】2016最值得讀的科幻書單!科幻世界出品必屬精品
    —— 科幻作家、《三體》作者 劉慈欣時空和人性的糾纏,技術與道德的博弈,科幻史上最具震撼性的場面都在這部書中呈現。王晉康再次把他對宇宙、世界、生命、人類的終極關懷推向一個極致。—— 科幻作家、《紅色海洋》作者 韓松    銀河之心·逐影追光
  • 少年天才,小時候的夢
    反思了好幾天,今天有點空閒時間,想想真希望自己是個少年天才,過目不忘,處事機靈,推薦這部《少年班》給大家,願大家在開心之餘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工作裡的每一個困難、挑戰和挫折吧。1998年,來自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導師周知庸(孫紅雷飾),前往全國各處尋找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最終被選出的22個少年將被賦予艱巨的使命。
  • 專訪科幻世界|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其中,四川省科協主管的雜誌就有3種入選,分別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和《課堂內外》(小學版)。  這件事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各大主流媒體相繼報導了此事。*《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2020年部分封面  科幻世界在全民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 專訪科幻世界 | 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其中,四川省科協主管的雜誌就有3種入選,分別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和《課堂內外》(小學版)。這件事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各大主流媒體相繼報導了此事。還有在我國第一顆行星探測衛星——「天問一號」發射期間,我們在四川科技館舉辦的「出發去火星」直播活動,邀請了「科學」和「科幻」領域的兩位博士進行對談,現場互動也非常熱烈。
  • 二次元動漫中戴著防毒面具的少男少女,奇葩口罩超吸睛
    二次元戴著防毒面具的眼鏡少年,淺綠色的瞳孔非常耀眼。世間太喧囂,不妨戴上面具跳入水中讓自已靜下心來。二次元裡可以穿情侶裝,也可以戴情侶面罩。二次元酷女孩脫下面罩,會是怎樣讓人驚豔的一張臉。銀桑戴上面罩依舊酷勁十足,帥到爆。
  • 《流浪地球》導演:現在定義「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為時尚早
    春節前,《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對《流浪地球》)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不賠錢。」那時候的郭帆,可能沒有料到,他的作品即將引爆這個春節最火爆的話題。思客:您為何想拍這樣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郭帆:最開始只是個人的夢想,我個人非常喜歡科幻,對未知的事物好奇。到2014年的時候,這種夢想多了一點使命感。2014年國家電影局派我們幾位導演去好萊塢學習,在那裡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與美國電影工業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