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聯合清華大學共建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要讓機器懂感情

2020-12-15 澎湃新聞

阿里巴巴聯合清華大學,成立了「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

為了讓機器更「自然」地與人交流,阿里巴巴聯合清華大學,成立了「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下稱「清華-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探索「下一代人機互動」。

4月3日,阿里巴巴與清華大學的上述合作儀式在清華大學工字廳舉行。這也是阿里巴巴與學術界在全球設立的首個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雙方共建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目的是要讓機器懂 「感情」。

自然交互是一門交叉學科,融合了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人文學科,以及計算機、工程、材料、認知學等理工學科。該學科的重要方向是從應用出發,設計出更自然、便捷的人機互動模式。

具體來說,聯合實驗室通過構建心理模型和情感模型等,讓機器能識別和理解人的情感。同時,用多通道感知技術,幫助機器構建「五感」(語音、聽力、嗅覺、觸覺、乃至內心和大腦活動等)、懂「感情」。這樣,人和機器的交流就更像是人與人的交流。

聯合實驗室將依託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未來實驗室參與共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徐迎慶為實驗室主任,阿里巴巴人機自然交互實驗室負責人傅利民為聯合主任。

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稱,阿里巴巴希望通過在新零售、智聯網等領域積累的豐富應用場景,結合清華大學在人機自然交互相關領域一流的科研能力,全面升級人機自然交互體驗。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在現場稱,阿里巴巴最了解用戶需求、最了解行業的需求,對下一代人機互動和用戶體驗,在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情感認知計算、多感官認知與交互技術上具備堅實的基礎,雙方將在新時代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一條新路子。

讓人機交流更順暢、自然

要想讓機器能與人自然交互,就需要讓機器擁有多通道感知能力、情感認知能力,它既能讀懂人類的語言,還能將人類的語言放入「上下文」的語境中進行感知理解。

但想要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此前,人機互動經歷了從命令行、圖形界面到觸屏界面的改變。人們通過使用鍵盤、滑鼠來操縱電腦,用遙控器、語音指令來操縱智能設備,但這些都只是一種需要學習的「不自然」人機互動。

此次,清華大學與阿里巴巴成立「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旨在改變上述「命令式」人機互動,讓機器能自然與人溝通。

據阿里巴巴介紹,人機自然交互是指構造一個更便捷、更符合人類自然感知交流的智能人機互動系統。新一代人機互動技術,讓計算機不僅「會算」,而且 「能說會看懂情感」,各種交互設備因此變得更加智能 。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清華大學在設計美學和人機互動領域的學術水平全球領先,同時擁有跨學科的人才儲備。同時,跟高校合作,打造產學研平臺,也是2017年10月成立的阿里全球研究院(也稱「達摩院」)的重要發展方向。

對於清華來說,阿里巴巴擁有新零售、金融科技、智聯網等業務場景,可以為人機自然交互等新技術提供實驗場和驗證場。更為重要的是,阿里巴巴還有客戶的業務場景。這些場景,可以為高校的技術研發提供練兵場。

加碼人機互動,阿里想解決人工智慧落地的 「最後一公裡」

相比去年成立達摩院後的宏偉願景,阿里巴巴這次與清華的聯合更加務實。清華-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的重點是解決「人、機器、場」的互動問題,其中「場」即「環境」。

環境對於阿里巴巴來說是個優勢。從目前來看,阿里巴巴已擁有了包含新零售、家庭、車載等諸多場景。

舉例來說,阿里巴巴此前推出了智能音箱「天貓精靈」,可實現智能家居控制、語音購物、手機充值、叫外賣、音頻音樂播放等功能。但這些互動方式仍是基於命令式的互動,需要人在場景中喚醒機器,並給予指令。

這樣的方式雖然比較前衛,但還不夠自然交互。有研究表明,人類交流中90%以上的信息都是非文字的信息。因此,情感計算是實現人性化的下一代人機互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情感識別、理解、和表達技術也是人機互動的基礎性技術之一。

此次阿里巴巴與清華聯手,將著重解決機器的情感理解問題。阿里巴巴稱,未來的天貓精靈應用場景中,機器將不再只是乾巴巴地響應命令,而是識別人的喜怒哀樂、上下文情景,並進行情感反饋:例如,當你回到家裡,智能設備會根據你的身體狀況調整室內溫度、通風、採光。

這樣一來,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死」的「場」,比如家、公司、商場等,它們都「活」了,變成了能和人類實時交互的界面。

相關焦點

  • 聯合清華大學合力共建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阿里深意何在?
    阿里清華共建共建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4月3日,阿里巴巴與清華大學舉行上述合作儀式,雙方共同合作,在全球設立首個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目的是要讓機器懂 「感情」。過去人主要通過手機和電腦跟虛擬世界交互,現在開始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連接真實世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家庭、商場和汽車等真實場景開始「智能化」,這對人機互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於人機自然交互環節,還沒有實現很好的交互體驗,造成人工智慧的場景落地受到限制。聯合實驗室將依託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未來實驗室參與共建。
  • 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 推動人機互動研發 |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快訊(記者楊礪)像《超能陸戰隊》中「情感豐富」的大白(Baymax)那樣實現人機互動或將走進現實。4月3日,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清華大學-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下稱」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人機互動的未來。
  • 快手聯合清華成立數據研究院;阿里聯合清華成立自然交互體驗實驗室
    >>教育部今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預警,廣大學生及家長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電話、簡訊、微信中的詐騙信息蒙蔽。>>社會今日,短視頻平臺快手與清華大學聯合宣布成立未來媒體數據研究院,快手希望能和清華大學一起關注社區建設、內容管理、以及價值觀引導等方面的跨學科融合研究。據了解本次合作將以清華軟體學院與快手的技術難題攻關為基礎,在社會人文領域及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領域開展研究。
  • 網易聯合清華大學成立VR實驗室
    原標題:網易聯合清華大學成立VR實驗室   6月28日,網易傳媒宣布聯合網易杭州研究院、網易遊戲、AMD、清華大學等,共同發起成立VR領域實驗室——「VR Draem Lab」。   據介紹,新成立的VR實驗室,將承擔連接平臺和VR內容孵化兩個方面的功能。
  • 清華美院聯合共建的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成立
    清華美院聯合共建的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成立 2016年04月21日 15:00 來源:清華大學宣傳部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2016年4月19日下午,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TULLL
  • 阿里智能對話交互實踐與創新
    「連接」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為「交互」建立了通道。在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中,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相關信號,這些信號包括語音、文本、圖像、觸控等中的一種模態或多種模態,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相關反饋信號。「連接」為「交互」雙方架起了橋梁。「交互」的演進方向是更加自然、高效、友好和智能。
  • 中文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共建讓機器讀懂「千言」
    「機器人保姆要想真正走入家庭,自然語言是第一關。」達闥科技總裁黃曉慶在此前的一次座談上對記者說。   自然語言理解(NLP)素有「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的盛譽,語言與知識技術是人工智慧認知能力的核心。這也意味著語言與知識等認知層面的技術突破,將進一步促進AI深入發展。
  • 騰訊聯合清華大學建「創新實驗室」
    騰訊聯合清華大學建
  • 和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一起讀機器翻譯論文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生產和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是人類面對外語時最渴望擁有的工具,也是神經網絡帶來最大變革的人工智慧問題之一。從最早的基於規則的機器翻譯,到基於概率的機器翻譯,再到現在的基於神經網絡的機器翻譯,機器學習和語言學的研究人員們一起經歷了幾十年的歷程。
  • 中國海洋大學與北京搜狗公司共建「會話科學聯合實驗室」
    「會話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為積極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共促成果轉化和創新發展,9月25日,中國海洋大學與北京搜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建「會話科學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外國語學院舉行。中國海大黨委常委、總會計師王劍敏,搜狗公司副總裁王硯峰等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王劍敏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海大和搜狗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是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學科服務社會的重大突破。他希望雙方不斷推動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的有效對接,精準合作,同時以點帶面,探索中國海洋大學優勢學科與搜狗公司的廣泛合作。
  • 阿里達摩院官網今日上線,5 大研究領域、14 個實驗室全公開
    研究領域包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聲紋、語音交互等。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語音團隊主管研究員。任小楓 達摩院視覺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曾就職於 NEC 北美實驗室和亞馬遜公司。擁有多項專利發明,在機器學習、機器視覺、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處理等方面發表 120 多篇學術論文。華先勝 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
  • 科技公司扎堆共建大學實驗室:人工智慧既是前沿科學又是前沿產品
    2016年4月,搜狗公司向清華大學捐贈1.8億元,聯合成立「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將雙方基於「清華-搜狗搜索技術聯合實驗室」的研究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深入拓展。事實上,搜狗和清華的合作由來已久。「清華-搜狗搜索技術聯合實驗室」2007年成立。搜狗集團董事長張朝陽和搜狗集團執行長王小川都是清華校友。
  • 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招聯金融與同盾科技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2019年6月5日 中國 深圳  近日,招聯金融與同盾科技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建立「招聯同盾聯合創新實驗室」。雙方將利用各自數據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探索金融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智慧金融方案,為多樣化的業務場景提供更豐富的創新產品與技術,推動創新研究到業務價值的升級。
  • 產學研深度融合 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聯合培養...
    為深化落實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合作培養智能駕駛產業優秀人才,11月20日上午,超星未來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暨課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院長左劍惡、信息學部電子與通信工程項目指導委員會主任廖慶敏教授等一行來到北京,超星未來CEO張劍博士,CTO梁爽博士等公司成員共同出席。左劍惡教授和張劍博士分別代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超星未來共同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雙方就如何深入產教融合、精準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 平安科技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聯合培養基地
    為共同深化落實教育改革,打造人才高地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9月8日上午,平安科技與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暨課題宣講會在深圳舉行,副院長左劍惡教授,信息學部主任、人工智慧項目負責人李秀等老師及清華人工智慧項目的100餘名碩士新生與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集團執委肖京博士,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人事總經理許良女士,平安科技聯邦學習技術團隊負責人王健宗博士,平安科技混合增強智能技術團隊負責人徐亮博士
  •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
    清華大學成立腦與智能實驗室和未來實驗室,是國內高校探索學科交叉的縮影學科越交融 科學越開闊來源:《人民日報》2017-12-20 趙婀娜打破學科界面、推動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創新,在國內,像清華大學這樣的探索不在少數。
  • 百度聯合發布全球最大中文自然語言處理數據共建計劃「千言」
    來源:證券時報網在8月25日舉行的百度大腦語言與知識技術峰會上,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和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分別發布百度語言與知識技術系列產品和數據集共建計劃,推出5款產品的新發布,全面加速AI技術大規模應用。
  • 【有請領航者】北大信研院:共建聯合實驗室,探索高校原始創新與產業聯動新機制
    北大信研院是校地共建的一種新型研發機構,它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來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賦能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這是數字和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聯合實驗室在政府相關政策支持下,由研究院、企業共同出資。研究院柔性引進高端科研人才,組織開展應用研發;企業開放應用場景,提出研發需求,組織研發成果應用落地。北大信研院2017年落戶蕭山以來,已與大勝達集團、鳳凰雲睿、華揚聯眾、螢火蟲科技等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以北大人才和技術為依託,開展「人才賦能」計劃,助力企業數位化升級。
  • 「情感計算」讓機器也可以察言觀色 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近日中國科協發布的12個領域60個重大問題中,人機情感交互位列其中。「無情感不智能」已經成為眾多研究者的共識。 日前,在杭州舉行的第七屆UCAN用戶體驗設計論壇上,阿里巴巴人機自然交互實驗室聯合達摩院機器智能技術實驗室和浙江大學推出了一款可以基於圖文內容自動生成短視頻的人工智慧Ali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