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從小都聽過很多名人的故事。從阿基米德的浴缸到伽利略的斜塔,還有牛頓的蘋果和瓦特的茶壺。這些故事給他們增添了許多神奇的光環,也讓這些名字更加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不過,遺憾的是,我們所熟知的這些故事中,幾乎沒有一個曾在歷史上真實的發生。所有的故事都是當主角已經名揚天下的時候,神話般的故事才紛紛出爐,而且描繪的活靈活現,讓人不得不信。
今天就聊聊曾經錄入小學課文的一個著名的名人勵志故事---達文西畫雞蛋。然而,這個畫雞蛋的故事並不可靠,在達·文西的相關史料及權威傳記中,都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課文《畫雞蛋》很可能出自杜撰。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二年級下)
達文西畫雞蛋的課文
這個故事出現在無數書中,故事內容也被不斷擴展。如有的文章說,「他每天對著雞蛋,一絲不苟地照著畫。一年,兩年,三年……達·文西畫雞蛋的草紙,已經堆得很高了。他的藝術水平很快超過了老師……」
還有文章說,「經過3年的努力,達·文西的技藝大長,他畫的雞蛋各具形態、惟妙惟肖,對色彩的感覺敏銳了,線條的把握準確了,手中的畫筆也能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了。老師看了非常滿意。」
不過,如果勵志故事失去真實性, 那只能是一則充滿訓導意味的爛俗雞湯罷了。
達文西畫雞蛋的故事都不用考據太多的資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英文版的谷歌或者任何搜尋引擎,搜索一下關於達文西與雞蛋,結果你會發現,根本找不到任何相關的信息。
這個我們自己杜撰出來的勵志故事,最早的起源很可能是因為「蛋彩畫」(Tempera Painting或Egg Tempera)引起的歧義或者無知的想像。
達·文西學畫時,蛋彩畫是正在歐洲流行的一種繪畫樣式。所謂「tempera」原指粘合劑,由於後來都用蛋黃或蛋白充當,用來「調和」粉狀的塗料,於是有了「蛋彩畫」的說法。
達·文西畫蛋傳說,很可能和「蛋彩畫」這一名稱的以訛傳訛有關。油畫後來取代「蛋彩畫」,成為主流繪畫樣式。
波提切利的著名蛋彩畫《春》
有人說,這些名人故事就是為了給小孩教些簡單的道理,你又何必較真呢?真的假的有那麼重要麼?讓他們懂得了這些道理不就完了麼?
我想說,如果從假故事裡面得出的道理,那這個道理又有幾分是真呢?
這樣的故事最大的作惡之處就是把杜撰的東西給小孩看,又不明確告訴他們真相,讓孩子只能接受不能質疑。這樣的教育方式,怎麼會有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