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羅森便利店遇到了哪些壓力?下一步如何打算

2021-01-15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日本羅森和7-11等便利店企業前後腳,是在1975年開出1號店的。它的基本理念是一站式滿足顧客基本生活需求。

日本便利店市場份額近些年在逐步擴大,大約2012年,便利店市場份額佔零售業總體的6.5%,2016年擴大到8.1%,據推算,到2021年這個比例將達到10%。

不論這個推測是否準確,這個分析應該是與日本人口結構老齡化、社區縮小、購物半徑縮小、中食及副食消費增加有關,而這一部分恰恰是網絡銷售衝擊較小的部分。

到2018年3月,7-11店鋪數為20286個,全家為14954個(加上收購的SK便利店,約為18000個),羅森為14083個。羅森便利店有三個品牌,一個是羅森(ローソン),一個是自然羅森(ナチュラルローソン),強調健康自然風格;一個是羅森100(ローソンストア100),強調低價實惠,作為外界旁觀,一般是合併分析的。從規模看,羅森是三大便利店集團的老三,在這個發展趨勢中,它有啥規劃設想、目前的業績如何、遇到了哪些壓力?

羅森的規劃與設想

羅森在2016年提出了「千日全員行動」計劃,2017年發布中期規劃發展報告,對內部的經營狀態做了較為詳細的分析,並對這個「千日全員行動」計劃做出了較為明確從描述,提出了一些規劃設想。

從圖示可以看出,2017年、2018年銷售額是下滑的,2019年以後要力爭有所突破。從銷售業績目標看,單店鋪日均銷售要達到60萬日元,與目前7-11的單店鋪日均65.3萬日元還有一定差距;2019年新開店要達到800個,到2021年店鋪數要達到18000個,與目前全家集團的店鋪數量相當;營業利潤要達到1000億日元以上。

簡單看數據的話,這個目標與其它兩個集團比較而言,不算是很誇張,甚至應該說是比較中規中矩。如果考慮到日本便利店市場飽和程度,加上小型食品超市、藥妝店等對食品經營的蠶食,以及網絡店鋪逐步成熟的生鮮食品經營渠道的衝擊,在推行這個計劃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難度,甚至,有業內專家結合近兩年羅森的業績表現分析,認為這個計劃很難實現。

在規劃執行中,強調了「千日全員行動」計劃,具體設想內容見圖示。它的一個主要目標市場定向於「夕夜間」,也就是傍晚到夜間的食品消費,由此切入、打造羅森特色的下一代便利店模式。主要手段是三個方面:強化商品開發能力和商品組合能力;強化賣場陳列展示能力和接待服務銷售能力;強化新開店的業績表現力和管理能力;同時要強化對於新加盟的業主的支持。達到提升店鋪效率和綜合經營能力的目標。

羅森的經營業績

從2012年到2017年,羅森的總體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率趨勢對比,銷售額基本穩定,並且有所增長,營業利潤率穩中有降。

從各個品類的佔比演變看,快餐類的佔比並不是很突出,日配食品的銷售份額和品類佔比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較為突出,反而是香菸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在此加一句,應該感謝羅森把這麼詳細的品類銷售數據以及佔比變化圖表放出了,其它便利店並沒有這樣慷慨。

香菸是便利店一個特別的傳統品類,近些年來,受健康生活理念影響,在日本香菸消費額總體在萎縮,消費人群總數在減少,抽菸人群集中度向年輕化演變。

便利店銷售香菸品類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和羅森的強調健康自然生活方式的理念對比起來看,似乎有點滑稽。

其它便利店業務收益主體是中食等生鮮食品類,羅森則是外來加工食品佔比最大,其次就是香菸,香菸經營有相當的代表性,比如購買者年齡、連帶消費加工食品等。難怪把香菸作為一個大類拿出來分析。

另外,從羅森發布的2016年開始的「1000天全員行動」計劃顯示,在2017年是要強化店鋪商品組合能力,增加奶製品、生鮮冷凍食品等新商品,店面商品數從3000種增加到3500種,更全面地滿足生活需求,特別是作為便利店的臉面產品(也是羅森的痛點),要進一步強化快餐盒飯(弁當)和飯糰(おにぎり)的研發、更新,也就是要在落後於7-11的兩大臉面產品方面,力爭有新的突破。不過,從業績表現看並不明顯。

從2016年到2017年,羅森的總體業績看上去是不錯的。銷售額增長8.2%,營業利潤增長1.7%,純利潤增長16%。見下表所示。

仔細分析的話,要看單店日產業績演變。

大家最關注的店鋪日均銷售額指標方面,2016年羅森全店日均銷售是54萬日元,2017年下降到53.6萬日元,距離7-11的日均65.3萬日元標杆,差距在拉大。當然,單純比較店鋪日均銷售額的話,全家也不樂觀,2017年全家便利店的客流增長10%,店鋪日均銷售額是52萬日元。在客流下降、主力客流老年化、青年客流分散的背景下,便利店的日均業績如何提升,成為每一個便利店老闆和投資加盟者的頭疼大事。

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也就是2017年度業績,羅森的表現不佳,出現業績下降和競合對手逼迫雙重壓力。

2018年4月上旬,羅森股價在7000~7400日元波動,4月12日發表2018年2月決算報告以後,股價下降350日元,掉到6740日元。股市反應這麼快,主要是因為經營收益下降明顯。

決算報告顯示,銷售額6573億日元,同比持平微增,但是營業利潤下降10.8%,為658億日元,當期純利潤下降26.3%,為268億日元,與計劃相比差距較大。作為便利店一個穩定收益充值業務,計劃是150億日元,實際完成100億日元,本業便利店銷售也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從客流量趨勢看,到2018年4月份,羅森的總體客流量連續26個月下滑,在新開店因素之下,客流量如此下滑令人不快,支撐業績的主要生鮮食品品類經營形勢也不樂觀。

日本羅森便利店社長竹増貞信在6月初到上海的時候說,中國便利店市場空間非常大,僅上海周邊就大約可以有10萬個店,羅森未來可以發展2萬個店。

竹増貞信是到上海參加羅森第1000個店開業儀式,對日本媒體說這番話的。羅森5年前在中國有400家店,到今年6月已經突破1600個店。2020年在中國本土計劃達到3000個店。

作為日系便利店,羅森是1996年初入上海開店,2000年以後,經營逐漸激化,內部員工外流較多,品牌形象低下,與此同時,後來的7—11和全家發展順利。2011年,羅森從當地企業拿回經營權,組織培訓,強化當地經營隊伍,在商品面上,關注麵包、甜點等看板廣告商品,重新打造企業品牌形象,效果漸起。2014年開始,又和當地零售企業合作開設加盟店,擴大網絡。

不過,羅森在中國今後的發展還有一些不安的因素。

一是,加速開店帶來的配套體系建設。目前中國便利店當中,日系三大品牌各佔3%左右,合計約佔10%。羅森在上海周邊的物流配套還可以,其他地方比較欠缺,能不能及時跟上店鋪經營需求,還不好說,因為中國地域大、地區文化差別和政策差別很大。

二是,短時間內增加多種開店方式,從開店數量和創新嘗試是好事,但是與當地企業、物業主打交道過程中,能不能有效控制團隊經理的規範運營行為,避免出現規範以外的行為風險,還值得注意。這方面,羅森還缺乏經驗和控制力。

三是,羅森1996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虧損,怎麼扭轉這個局面,股東大會上有不同意見。據介紹,2017年羅森在大連已經扭虧、2018年在上海實現贏利,但在中國整體贏利還要等到2019年以後,目前看不出眉目。正因為如此,2018年5月22日在東京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除了指責社長以外,還對此有強烈的質疑聲:20多年在中國完全沒有掙到錢,是不是考慮撤退了吧。從股東角度可以理解為,他們不僅要戰略,更要結果、要利益。


羅森社長兼營運長(COO)竹増貞信

內外部兩相因素對比,羅森的股東有意見了。2018年5月22日,羅森在東京召開定期股東大會,有股東直接質問竹増貞信社長,全家股價上升明顯,和2月份相比較,全家與羅森股價差距拉大到1.5倍,我們的手段不見效果,你是不是應該考慮辭職啊。

需要補充一點全家股價上漲的背景:

近年來,日本實力強大的商社在先後掌控便利店,羅森背後是三菱商事,全家背後是伊藤忠商事。2016年9月,伊藤忠商事對全家的持股比例是33.4%,2018年2月達到41.5%,4月19日伊藤忠商事宣布實施TOB,8月出資比例達到50.1%、全家成為伊藤忠商事子公司。伊藤忠商事設定的TOB價格是1萬1000日元,5月22日全家股價達到1萬2440日元的峰值。他們也要構築AI及IoT模式的下一代便利店。

儘管在中期報告中已經說明2017年和2018年由於投資加大,業績會下降的情況,但是,市場競爭壓力無情,一時間,日本相關媒體紛紛報導羅森的業績和股市人氣下滑。

羅森的產品創新壓力

從上述引出的資料綜合研判分析,歸根結底,羅森的問題在於產品創新力不足。這是羅森多年來自己也認識到的問題。幾年前,羅森的負責人就說過,飯糰的品質、口感和7-11同學始終有差距。和7-11相比,麵包、飯糰等經典產品的研發速度、更新節奏跟不上;和行業顧客滿意度最高的北海道的SECOMA便利店的現場加工相比,羅森在北海道利用電磁爐、微波爐加工食品,鮮度和價格沒有優勢,書本雜誌等非食品類銷售持續低迷,沒有7-11提出的街區書屋等導流概念,由此出現生鮮食品銷售業績佔比不高、香菸佔比較高,總體客流下降就不奇怪了。

羅森在中期計劃中,力圖強化商品力、店鋪賣場力,從店鋪增設產品方向看,羅森店鋪有簡單店鋪廚房、OTC醫藥品、宅配服務、網訂店取等,屬於最基本的服務方式。在產品開發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比如,中午的餐食,增設女士愛吃的特製沙拉、湯食,晚餐增加食品種類、提高副食品質和口感,同時提供第二天早餐的加工雞蛋、牛奶等。

2011年,羅森推出自有品牌咖啡馬奇咖啡(MACHIcafe),從時間上說起來,這要比2013年推廣咖啡的7-11便利店要早一些。從2012年開始,羅森的咖啡銷售服務採取「手遞手」會話方式,將咖啡杯子手遞手交到顧客手上,增加客人的情感溫度。2017年銷售4億杯,看上去不錯,但是產品本身變化不大。

比較看看7-11的做法。2013年7-11經過長時間摸索,自營咖啡上市,到2017年底,總銷售數39億杯,每年銷售超過10億杯,成為香菸之後銷售最好的品類。在羅森、全家都經營咖啡的情況下,7-11主動求變:一是增加10%咖啡豆量;二是煎焙種類從2種增加為3種;三是在總時間不變情況下,改變加工時間結構,增加蒸煮時間,味道更濃鬱。主動求變是產品創新力的表現,比較而言,羅森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有一個比較好的案例,2017年羅森與高級巧克力品牌GODIVA合作,推出一款新的蛋糕產品,是2009年9月以來推出的104種蛋糕中最貴的一款,單價是395日元。6月6日開始銷售,預定銷售期限是3周,第一天賣出20萬份,市場反映很好,因為客單價較高,羅森的收益也相當可觀。

專制高級巧克力的GODIVA品牌產品在7-11也有銷售,但是和便利店直接合作這是第一次,原因是羅森的母公司三菱商事在其中發揮了橋梁調節作用,2016年底,兩家公司談到創新產品渠道話題,三菱商事高管乘機把羅森拉進來洽談。原定3月份發售,經過十多次調整修改產品才定型,其中原料一再推敲,最後巧克力原料是從歐洲空運到日本的。產品上市推遲到6月初,反映了羅森產品創新的難度。

在強化店鋪賣場力方面,羅森主要是引進新的技術,替代人工,增加運營管理效率。2015年導入了半自動訂貨系統,為300多個項目提高了運營管理水平。

在引入雲系統開發應用項目中,計劃把店鋪訂貨數據、商品銷售數據、庫存數據統一整合到雲系統,並在2018年2月推出新系統,到2018年5月,並沒有得出明確進展結果。

羅森是日本較早提出無人化自助結算的,目前在一部分店鋪試行,主要是晚上12點到凌晨4點,由原來兩個員工減少為一個員工,不過還沒有完全普及,與中國便利店的自助結算比較,已經落後很多。

羅森一貫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出料理替代服務方案、自我醫療服務系統兩個新概念。努力開發商品,把「好吃、健康」帶給社區消費者;要跟蹤服務消費者,提供簡單的醫療諮詢服務及護理,在店鋪之外向社區家庭延伸服務半徑,創造服務營銷機會。這些理念是合理的,但是要在實施過程中有序落地見效,在2018年決算會上,羅森並沒有對此給出合理答案。

2018年4月11日,羅森便利店的竹増貞信社長在媒體見面會上說,目前羅森看重店鋪數量,更看重質量(數より質),經營方針似乎在轉換,但是2019年開店數量計劃比7-11還多。全家便利店社長澤田對此感慨說,羅森同學的開店速度很驚人啊,話語中似乎意猶未盡。

2016年,全家與SK便利店整合以後,全家店鋪數量居第二位,商品開發、物流成本壓縮都有一定效果。在趨於飽和的市場環境下,羅森既要規模、還要質量,課題很多。維護住20%店鋪數量的份額,抓緊創新產品、提高店鋪日銷售額,應該是最大課題。

編後語:數據顯示,便利店已成為實體零售企業中增長最快的業態,中國市場也成為全球企業的必爭之地,潛力無限。但是,在高增長下面臨著來自店效和成本的雙重壓力。中國便利店行業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未來如何突破?對此,《聯商網》特別策劃「剖析中國便利店」,通過專家分析,採訪高管與店長,解讀典型企業的案例,一起來探討便利店的那些事。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不止是便利,還注重細節   一位曾在日本東京 7-Eleven 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告訴我們:在7-Eleven 工作,首先要學會如何快速的包裝。   在日本便利店購買女性衛生棉、衛生巾等用品,便利店都會提供貼心的包裝服務。
  • 日本便利店營銷:7-11、羅森、全家等如何吸引顧客
    作為便利店之國,日本便利店的便利性毋庸置疑。近兩年日本便利店推出了百元咖啡和百元甜甜圈的新業務,這兩項新業務甚至令前輩競爭者們的日子也變得不太好過起來。   2012 年被稱為是日本便利店咖啡的元年。讓日本四大便利店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羅森、全家、SUNKUS 想起來賣咖啡還得先說麥當勞。
  •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
    日本7-11、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效益大比拼來源:聯商網2019-04-22 17:27聯商專欄:日本三大便利店2018年業績公示,從中可以看出些什麼?銷售增長率下降、服務產品領先增長2015年以來,日本便利店現存店鋪銷售增長率出現下降趨勢,依靠新開店拉動銷售額增長。
  • 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羅森便利店的極致管理
    羅森(LAWSON)便利店於1975年4月在日本成立,是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目前全球羅森便利店超過11000多家。1996年羅森進入中國,至今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300家。隨著中國便利店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餐飲服務成為羅森打開中國消費市場的利器。
  • 支付寶將登陸日本羅森和7-11便利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21日報導,日本便利店7-11和羅森將引進 「支付寶」結算。手機支付在中國正在迅速擴大,兩家便利店希望藉此抓住春節期間訪日中國遊客的需求。東京成田機場的羅森將於1月25日起首先引進支付寶。2月1日起,可以使用支付寶的羅森將擴大至東京羽田機場和大阪關西國際機場等8家門店,夏季以後在1.2萬家羅森均能使用支付寶。
  • 日本便利店停售成人雜誌,下一步要「淨化」秋葉原?
    據《朝日新聞》22日報導,日本三大便利店7-11、全家、羅森宣布,決定停售成人雜誌。  今年8月底前,日本2萬家7-11、1.7萬家全家、 1.5萬家羅森便利店將全面落實這一決定。此舉旨在迎接今年9月在日本舉辦的橄欖球世界盃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外國旅客、女性顧客以及兒童著想,創造舒適的購物環境。
  • 羅森便利店攜手快遞公司 正式推出商品送貨上門服務
    日本羅森便利店4月7日發表聲明,將與日本佐川快遞集團旗下的SG Holdings公司合作,進行便利店商品的送貨上門,這是日本便利店行業一次新的嘗試。   雨果網從日本《每日新聞》4月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該項服務將從今年6月開始在東京都內20家店鋪試行,預計到2016年2月,都內會增加到100家店鋪,國內其他地區也會依次推行。
  • 7-11、羅森、全家等日本便利店經營之道有何啟示?
    如今,便利店越來越成為城市社區消費的新趨勢。今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野村綜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便利店銷售規模實現了17%的增長,遠遠高出百貨、大賣場等大型業態的增速,單店毛利率為26.2%。但是,中國便利店單店表現遜於日本和美國。日本便利店單店平均面積僅比中國多出38%,但是單店日銷售額卻是中國的7倍多。
  • 羅森便利店打開中國消費市場的利器
    羅森(LAWSON)便利店於1975年4月在日本成立,是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目前全球羅森便利店超過11000多家。1996年羅森進入中國,至今在中國的門店已經超過300家。隨著中國便利店市場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餐飲服務成為羅森打開中國消費市場的利器。
  • 羅森便利店加快二三線城市開店速度 2025年或達萬家
    上海華聯羅森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羅森)近一年來突然加快了開店速度,不過不是在上海,而是開向距離上海不遠的二三線城市。去年8月,羅森首次進入江蘇地區,在江陰市連開4家店,今年4月,羅森在江蘇鎮江市開了5家新店,5月又在寧波市開業4家門店。
  • 每一天便利店開賣麻辣燙,羅森上線肉夾饃,便利店鮮食颳起「中國風」
    開發鮮食的理想豐滿,它是便利店做出差異化,且不受品牌供應商控制的拳頭產品。高毛利與提高顧客到店頻率的特性使其成為便利店提升業績的殺手鐧。更重要的是,國外已成體系的鮮食供應產業集群,目前在國內卻不成氣候,空白的市場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但骨感的現實在於:國內便利店經營者此前在羅森、7-eleven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認為鮮食即是關東煮。
  • 日本便利店711與羅森將停止銷售成人雜誌
    據日媒報導,大型便利連鎖店7-11與羅森將停止銷售成人雜誌。官方表示這是為了讓「廣泛人群舒適利用而採取的措施」。《日本經濟新聞》1月22日報導稱,運營便利店的日本7-11決定停售成人雜誌。7-11將於8月底之前,在日本全國的2萬多家店鋪原則上將停止銷售。日本羅森也於同一天宣布將在8月底之前停售成人雜誌。
  • 羅森開業!一個小小便利店為何引得全城矚目?
    8月29日,羅森便利店在瀋陽一口氣開了三家店鋪。這三家店鋪其實就是很小很小的街邊便利店,甚至連新天地店鋪規模的一半都比不上,更別提那種大商超,但三家羅森便利店的開業,卻在瀋陽年輕人圈子當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 一月下兩城 羅森便利店在華擴張翻身
    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商場」)8月7日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南京中央商場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便利」)與上海羅森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羅森」)於2017年8月7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中央便利以排他性加盟上海羅森的方式在南京市開設羅森便利店。  合作還包括,店內商品原則上由上海羅森統一採購、統一定價。
  • 風口上的便利店與日本差距在哪?高管們爭論下有了答案
    但是,在高增長下面臨著來自店效和成本的雙重壓力。如今,中國便利店行業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未來如何突破?為此,7月19日晚,聯商高級顧問團特別組織了主題為「剖析中國便利店」的第29期線上沙龍。本次沙龍由聯商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主持,並邀請了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羅森中國董事兼副總裁張晟、太原金虎便利店總經理賴正泰、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趙蓉、朗然資本創始合伙人潘育新、盒馬鮮生CEO侯毅等參與線上討論。談差距如何描繪中國未來的便利店發展潛力?
  • 羅森計劃5年內在華便利店數量增至1萬家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社長竹增貞信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透露稱,計劃到2025年把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至1萬家。截至今年11月底,羅森在華店鋪約有3150家。首先,公司計劃到2022年底前,把店鋪增至6000家,促成實現2025年增至1萬家的目標。竹增貞信也指出:「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開店機會很大。」
  • 711羅森便利店「履新」忙,但不宜跟風
    一方面,便利店作為一個獨立業態,是城市生活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終於得到認可;但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受到疫情的較大衝擊,全行業同樣面臨較大的轉型課題。在這一背景下,日系便利店這一輪的擴張,又有其特殊的意味。
  • 711羅森便利店「履新」忙,但不宜跟風-虎嗅網
    一方面,便利店作為一個獨立業態,是城市生活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終於得到認可;但另一方面,整個行業也受到疫情的較大衝擊,全行業同樣面臨較大的轉型課題。 在這一背景下,日系便利店這一輪的擴張,又有其特殊的意味。
  • 日本便利店看好自動售貨店 7-11、全家、羅森紛紛引入
    聯商網消息: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連鎖便利店7-11近日表示將在日本國內設置能夠販賣飯糰、麵包等商品的自動販賣機。而近期就會在東京市內放置5臺這樣的機器進行試運營,本周將在東江的辦公商務樓中首先試點投入自動販賣便利店,預計到2018年2月末將其增加至100臺,2019年2月末達到500臺以上。據了解,不同於簡單的自動售貨機,7-11自動販賣機兩臺並排放寬度約2米,高1.8米,內部會分成4檔溫度,可以保持商品的新鮮度。銷售飯糰、三明治、零售和飲料等約75種商品。
  • 今年4-9月日本三大便利店營收同比減少24%,羅森首次新年停業
    24小時營業更是便利店有別於超市等其他零售業的一大特色。近日,日本羅森便利店宣布部分店鋪在新年期間停業,這是這家老牌便利店首次在新年期間有店鋪正式停業。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關麗莉:近日,日本三大便利店公布了新年期間的營業計劃。其中羅森便利店宣布,從12月30日到1月3日,日本全國約90家店鋪將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