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谷樹
院子的圍牆頂端長出了一棵谷樹,雖然樹幹不高,但枝繁葉茂,勾起了我對谷樹的回憶。
在家鄉,有個叫水角廊的地方,那裡長著兩棵大樹,一棵是樸樹,另一棵便是谷樹了。兩棵樹都有兩個大人合抱這麼粗,斜斜地伸過了河的中央,寬大的樹冠在河裡留下很大的一片樹蔭。兩棵大樹並排著,它們不屬同種,雖距離不遠,但兩者的枝杈不會交錯相疊,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盡力向其它方向伸展。
蒼老的谷樹,主幹的樹皮裂開一條條大的紋路,這給我們的攀爬提供了方便。夏季,我光著腳,用腳趾緊貼紋路爬上樹幹,穿行在那些密密的橫斜在河面的枝條上。我從這個枝條跨到那個枝條,富有彈性的枝條使人上下擺動,我在上面故意大幅度地搖晃,做出歡快的動作。
濃密的樹冠擋住了陽光的直射,滄桑斑駁的樹皮,給菌類生長提供了天然的場所,每到梅雨季節,谷樹皮裂開的紋路中就會生長出木耳來。一朵朵,一簇簇的木耳在早晨的雨露中飽滿、豐潤。我將它採回家去,加一些鹹菜,母親就可煮出一碗鹹菜木耳佳餚,改善我們的生活。
中醫學上稱谷樹的果子能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用於腰膝酸軟,腎虛目昏,陽痿,水腫;葉可以清熱、涼血、利溼、殺蟲,用於鼻衄,腸炎,痢疾;而皮利尿消腫、祛風溼,用於水腫、筋骨酸痛,外用可治神經性皮炎及癬症。谷樹乳能利水消腫解毒,治水腫癬疾,蛇、蟲、蜂、蠍、狗咬。這些我都沒有試過,但我用它的汁液治過刀傷。小時候割草,常常會割到自己的手指,我會用割草的鐮刀在谷樹上斬一刀,刀口處會冒出像牛奶一樣的白色汁液,將汁液刮下塗在傷口,一會兒,黏黏的汁液幹了,傷口也隨之黏合了。至今,我右手的那些手指上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條長短不一的疤痕。當年這些傷口上曾經都有過谷樹白白的、黏黏的汁液的黏合。
起先,我對院子圍牆上的谷樹心生敬意。我佩服它極強的適應性,以及頑強的生命力。那時,我看到它時還只是幾片葉子的幼苗,我想這棵幼苗的種子一定是哪只鳥兒銜來掉在這裡的。這裡沒有一丁點泥土,只是堅硬的矽酸鹽水泥結成的硬板一塊,以及硬板在歲月的風霜劍雨中裂開的細小的縫隙,這棵谷樹恰好在這小細縫中生根,發芽出苗。陽光暴曬的夏天,我發現,它白天被曬得耷拉了葉片,第二天早晨,葉片又那麼堅挺地立在那裡。那時,我正看到一個森林城市的攝影比賽徵稿通知,我的腦子裡不斷地出現一種衝動,把它拍下來,取個好聽的名字寄出去參賽。我設置了這樣一幅畫面:一片寬大、堅硬,毫無生氣的水泥牆上,有一個綠色的小點在生長。我給它想了多個名字,其中一個叫生命的力量,但我最終還是沒有做,我知道我攝影水平是菜鳥級的。那時,我怎麼也沒有想到,後來我竟然是這樣地討厭它。隨著這棵谷樹的長大,它的根從圍牆的頂端不斷地向下沿伸,主根上不斷地分出無數的小根,先是把牆體的水泥皮一片一片擠了下來,隨著根不斷長粗,慢慢地,圍牆的磚塊被拱了出來,漸漸地又將磚塊擠了下來,一塊,兩塊……隨著磚塊不斷掉下,我開始擔起心圍牆會在某一天被這不斷長大的根擠垮,壓壞停在圍牆兩邊的轎車。每次路過那裡,我都會仔細地看看圍牆是否有險情。我開始詛咒它死掉,我希望在夏季烈日的暴曬下它會脫水而死,或者冬天被霜雪凍死,春天不再發芽。有一天,我看著從被擠破的牆縫中露著的圓潤飽滿的樹根終於忍不住了,我決定除掉它。於是我特地買來鋸子,踮起腳,把鋸架在樹根上不斷拉動,經過兩個小時的拉鋸戰,終於將它鋸斷了。我為自己的戰果得意,我等待它葉子耷拉下來,然後掉葉,繼而枝條枯萎。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沒有死,後來,被我鋸斷的地方竟然連上了。
谷樹在長大,圍牆在掉磚。我一直在憂慮、無奈地看它長粗,再次看著一塊塊磚被擠出牆體。我甚至想給它澆上汽油致它於死地。
前幾天的一個早晨,我還沒出門,聽到下面有嘈雜的說話聲。下樓後,看到有三個人正在用工具將谷樹根挖出來,一問才知道是社區派來的。原來,幾天前社區工作人員進居民小區進行安全巡查,工作人員發現了牆體存在的危險,就派來民工消除這由谷樹造成的安全隱患,除掉谷樹後,他們還給圍牆重新砌上磚塊,抹上了水泥。我為社區工作人員認真細心的工作作風感動,同時也如釋重負。
先前,我並不知道谷樹的真正名字叫楮樹,也叫構樹。朱熹注云:「谷,一名楮,惡木也。」我不明白朱熹為什麼把谷樹當作惡木,難道也遭遇過與我一樣的擔心,生怕谷樹擠破了他家院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谷者楮也。」這表明楮與谷為同一植物。而詢問百度,構樹又稱楮樹。更讓我感到稀奇的時,谷樹有雌雄兩種,後來我觀察到,春季時,雄樹跟楊柳樹一般掛著毛毛蟲般的柔荑花序;而雌樹則掛著綠色的小球,那些小球後來逐漸「吐」出粉色多毛的雌蕊。有書這樣說:「雄,皮斑而葉無椏杈,三月開花,即成長穗,似柳花而無實。雌,皮白,中有白汁如乳,葉有椏杈,似葡萄,開碎花,結實紅似楊梅。」如此說來,我老家水角廊的那棵谷樹是雌性的,春天它會結出青色的圓果,後來變成了鮮豔的紅色。有鳥飛來,停在枝杈上,啄食那紅色的圓果,讓人難受的是上面會停滿蒼蠅,據說它富含糖分。成熟的谷樹果掉到河裡,會引來魚們爭食,由此,我得到了啟發,將谷樹果裝在魚釣上,常常會有不小的收穫。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過谷樹的詩:「結構池西廊,疏理池東樹。此意人不知,欲為待月處。持刀間密竹,竹少風來多。此意人不會,欲令池有波。」陸機《詩疏》云:幽州人謂之谷桑,或曰楮桑。荊、楊、交、廣謂之谷,中州人謂之楮。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搗以為紙。據說,海鹽歷史上著名的金粟紙就是用谷樹皮做的。
(責編:王麗瑋、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