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廟保護利用開新章 建設「崇德尚學」文脈園區

2020-12-20 東南網泉州頻道

府文廟保護利用開新章

建設「崇德尚學」文脈園區

2016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在府文廟舉辦,吸引眾人關注。

本報訊 (記者 許雅玲 陳智勇 張九強 文/圖)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在泉州府文廟設立分會場,讓泉州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文化聚焦,府文廟也獲得社會的高度關注。目前,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的相關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作為泉州重要景觀之一的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規制完整,文化內涵豐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為東南地區聞名遐邇的最大文廟建築群。長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府文廟的保護利用提升工程,要求加強府文廟的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工作,突出「儒學文化、閩南文化、海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四大文化要素,做到「設施、內涵、載體、活動」四個提升,努力將府文廟及其廣場建設成為「崇德尚學」的文脈園區和文化活態保護的樣本,促進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泉州市實施府文廟及其廣場環境整治工程,包括在東、西兩廡改造設立《泉州歷史名人紀念館》;在明倫堂改造設立《泉州古代教育史話》固定展和國學堂;在府文廟廣場、李文節祠組織開展公益性文藝演出;在府文廟內進行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全面啟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動,打造泉州人民的「文化廟會」和百姓大舞臺。

據悉,「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動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工程,將拆除府文廟內古玩市場,引入泉州非遺活態展示、交流項目。專題陳列展示工程目前正組織專家對《泉州古代教育史話》、《泉州歷史名人》專題陳列進行大綱設計論證,8月份組織布展實施,10月份完成布展並以嶄新的展陳形式對外開放。民間文藝展示工程將採取「群眾點戲、政府買單,劇團加盟、市區聯動」的運作方式,聯合泉州南音藝術家協會、泉州武術協會、中心城區南音社、民間歌吹漫步隊伍、五祖拳傳習所等隊伍開展活動,屆時將在府文廟廣場、李文節祠開展室內常態性展示或廣場演出,定期舉辦泉州傳統戲曲和泉州民間文藝演出。

目前,民間文藝展示工程正緊鑼密鼓地組織籌備。5月1日晚,「傳承薪火 築夢海絲」府文廟百姓大舞臺首場綜合性文藝演出將在府文廟廣場正式亮相。此外,2016年央視猴年春晚泉州分會場攝影展將於4月28日在府文廟舉行。

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有序推進,東、西兩廡改造工程正抓緊施工。

府文廟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啟幕

周周有好戲 月月講國學

本報訊 (記者 許雅玲 陳智勇)昨日,泉州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系列活動暨「國學講堂」正式啟動。這標誌著泉州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也正式拉開了泉州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傳承薪火 築夢海絲」府文廟百姓大舞臺系列活動的序幕。

上午9時30分左右,廈門大學閩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間、海外教育學院教授常大群在泉州府文廟國學堂帶來了國學講堂的第一講《海濱鄒魯與國學源流》,來自泉州孔子學會部分代表及各地群眾100多人聆聽講座。

接下來,公益演出及國學講堂等系列活動將實現常態化,每年將開展不少於300場次的公益演出,每月舉辦一次國學講堂。今年10月還將啟動非遺活態展示和文化廟會。今後老百姓可以在府文廟欣賞優秀曲目演出、聆聽經典講座、參觀非遺作品、領略泉州古代歷史,真正將「府文廟百姓大舞臺」打造成「精品的大舞臺、傳承的大舞臺、惠民的大舞臺、正能量的大舞臺」,力爭把公共文化系列惠民活動辦成百姓最關注的文化品牌、百姓最期待的文化大餐、百姓最點讚的文藝活動。

海濱鄒魯 國學聖地

府文廟「國學講堂」成功首秀

學國學精粹,塑經典名城。昨日,由市文廣新局主辦的泉州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系列活動暨「國學講堂」啟動儀式在府文廟舉行,啟動儀式後我省著名文化學者林間和常大群兩位教授攜手作《「海濱鄒魯」與國學源流》講座,獨特的視角和精彩的發言讓聽眾進一步感受到國學的魅力。

泉州是「鄒魯文化」重鎮

「八閩勝跡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廈門大學閩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間說,泉州是「鄒魯文化」重鎮,有著「承前啟後,連接中外」的特殊地位,泉州應該加強對朱子文化、「鄒魯文化」的研究,並與閩南文化、海絲文化的研究結合起來,讓經典國學更好地服務泉州現代文化發展。

林間認為,泉州被稱為「海濱鄒魯」有近千年的時間了。他說,「海濱鄒魯」這個詞出現在公元1000年左右,而朱子到泉州任職,距今是865年。朱子來之前,泉州文化已開始興盛,「朱子過化」之後,泉州文化就更加昌盛了,被譽為「海濱鄒魯」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林間是泉州人,他在府文廟度過六年的小學時光,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府文廟的變遷和它的命運,就是國學受重視程度的一個歷史見證。」林間說,泉州府文廟經過修復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面貌煥然一新。

「『鄒魯文化』是一張很好的牌,打好了可以提升泉州的城市文化名片。」林間說,為了弘揚「海濱鄒魯」之風,歷史上泉州人曾在府文廟明倫堂前立有「海濱鄒魯亭」,亭內立石,碑文為「接伊洛之淵源,開海濱之鄒魯」。這座亭前有洙泗橋,後有夫子泉,亭中掛一塊「海濱鄒魯」大匾額,十分美麗莊嚴。可惜解放初,「海濱鄒魯亭」就遭拆毀,石碑仍存,何時能恢復呢?令人期待。

國學思想在泉州完美交融

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教授、新漢學中方博士生導師常大群的講座以「從孔廟與老君巖看泉州國學思想的交融」為題。這也是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說,泉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中國文化的儒家、道家、佛家,以及伊斯蘭教等,在古代泉州就很興盛,相互交融,共同促進了泉州文化的發展。常大群認為,孔廟是儒家文化的標誌,老君巖則代表了泉州的道教文化,孔廟和老君巖都是泉州引以為豪的城市名片。泉州在國學交融方面得天獨厚,當代泉州國學一定會在豐富的文化底蘊下得到很好的發展。

「聖人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現在弘揚聖賢精神是倡導廣大市民追求完善的人格,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大我精神。」常大群說,通過學習國學可以進一步走近古今聖賢,對當代人的道德修養、智慧開發、能力提升、健康養生等方面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開展國學講堂傳承鄒魯文化

據悉,府文廟保護利用提升工程的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擬在府文廟明倫堂內設置國學堂,國學堂開放後每月將邀請省內高校知名教授、文化名人等國學領域專家學者,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海絲起點·國學飄香」國學高端講座,恢復和發揮文廟的當代教育功能。

市文廣新局黨組副書記、系統黨委書記莊燦霞在啟動儀式上說,府文廟國學講堂開辦後,將進一步把儒家文化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積極弘揚國學文化,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廣傳統儒家生命禮儀和歲時年節禮俗,常態性地開展國學講座,續接文化之根,張揚思想之魂,營造人人學國學、讀經典、重修養的良好氛圍,力爭成為優秀的文化活動品牌,成為向海內外展示泉州傳統文化建設成果的一個重要窗口。

泉州府文廟管理處主任何振良表示,今後,還將根據不同時節繼續舉辦祭孔大典、開筆禮、拜師禮、謝師禮、成人禮等充滿古典氣息的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活動,誦讀傳統經典作品,弘揚儒家文化,將府文廟打造成弘揚國學的聖地。

□本報記者陳智勇 許雅玲

相關焦點

  • 泉州府文廟明倫堂保護維修開始
    泉州府文廟董事會正在積極籌建中,近日有兩件事:一是明倫堂保護維修開始,二是十皇帝欽賜牌匾開始懸掛。  泉州府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倫堂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工程將對明倫堂進行全方位的保護維修,預計春節前完工。
  • 「尚學龍泉·社區夜話」 崇德社區創新社區治理提升居民文明素養...
    7月4日下午,龍泉驛區龍泉街道崇德社區文化廣場人聲鼎沸,歡歌笑語。由龍泉驛區委社治委、龍泉驛區文明辦指導,龍泉驛區社區教育中心,龍泉街道和崇德社區聯合舉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尚學龍泉·社區夜話」正激情上演。
  • ...崇德、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18年朱子敬師禮」活動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8年9月10日上午,在第34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武夷山一中隆重舉行2018 「明理崇德、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朱子敬師禮」活動。活動在武夷山一中政教處副主任範琛的主持下有序進行:同學們致鞠躬禮,緬懷先賢;呈敬師帖,表達尊師心聲;行釋菜禮,傳承文化遺產;最後誦讀經典《白鹿洞書院揭示》,弘揚尚學之道。在各級領導的支持、武夷山一中師生的積極努力下,敬師禮活動圓滿結束。
  • 羅田縣實驗中學「崇德尚學」研學團走進我校
    舉報   1月7日上午,羅田縣實驗中學副校長方顯仁,九年級主任江康寧及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率「崇德尚學
  • 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敬師禮感悟
    入會當日,林文志會長贈一畫冊——《明理崇德、尊師尚學》——南平朱子敬師禮活動手冊,示以詳讀。當晚熟記朱子敬師禮四環節:致鞠躬禮,緬懷中華先賢;呈敬師帖,表達尊師心聲;行釋菜禮,傳承文化遺產;誦經典文,弘揚尚學之道。閱《敬師帖》《白鹿洞書院揭示》,感其文精妙,急欲探其究竟,會長指引查閱《朱子大全》等文獻,典籍記載:拜師禮、謝師禮為通禮。
  • 跨海峽泉州開筆石贈臺南
    新學年拜孔子送紅蛋追蹤  早報記者趙偉陳英傑文/圖  昨日,在泉州府文廟的大成殿內舉行了贈送儀式,泉州府文廟製作的開筆石贈送給臺南文廟。  臺南市文化協會理事長鄭道聰和臺閩文化交流協會訪問團團長蔡堯山來泉參加贈送儀式。
  • 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 書坊中心小學2020'朱子敬師禮活動
    同時舉行第二屆 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書坊中心小學2020』朱子敬師禮活動。書坊鄉黨委宣傳委員湯忠妹出席活動。建陽區書坊中心小學師生400多人參加。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光榮傳統,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程度越來越高,教師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 Date with 鄭州|尋訪中國第二古老文廟,於深沉中聞書香
    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年~75年)的鄭州文廟,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文廟,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鄭州文廟為總面積14畝的三進院落 攝影-王秀清據明嘉靖《鄭州志》記載,漢初文廟佔地甚廣,建築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到了元代,鄭州文廟按漢初文廟規模重修又略有增添,規模在文廟歷史上變成最大。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沈望舒 (2017年)從歷史傳統的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藝術文化、物質文化等角度出發提出匾額的保護、利用策略。蘇銳(2017年)介紹了一些民間力量在保護匾額方面做出的努力,比如山東華夏匾額博物館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多角度挖掘匾額的現代價值。張留見(2018年)以政府、地方鄉紳、廣大民眾的現實需要探析了匾額文化長盛不衰原因。
  • 徐市中心小學舉行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20朱子敬師禮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
    來源:南平市建陽區徐市中心小學 開學周系列活動徐市中心小學舉行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20朱子敬師禮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 濃濃尊師情,拳拳重教心。9月10日上午8點,由南平市人民政府主辦,建陽區人民政府承辦的明理崇德 尊師尚學——「朱子故裡·理學搖籃」2020朱子敬師禮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活動在徐市中心小學舉辦。
  •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表彰2018年度「建設崇德至善長...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表彰2018年度「建設崇德至善長...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表彰
  • 依託文化園區建設,促進老城保護更新
    老城是古都北京的核心地帶,是北京未來建設世界級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根基。近年來,隨著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北京老城得到了較好保護,但也存在著保護利用手段單一,文化資源挖掘不夠,一些產業較為低端、同質化較為嚴重等問題。
  • 萌芽薈:破蒙知禮、學童立志—江陰文廟2020年新生「開筆禮
    江陰文廟為青少年禮樂教育體驗活動實踐基地持續舉辦新生開筆禮活動已有10屆有4500餘名一年級新生參與了這項傳統禮制體驗活動今年的開筆禮活動將於開學前舉辦現啟動報名工作返本溯源,追慕先賢,承上啟下,文脈綿綿。江陰文廟始建於北宋景佑三年,是歷代奉祀孔子及儒門賢哲的祠廟,也是學宮和儒學教官衙署所在地。據縣誌記載,自宋至清,江陰有進士429名,歷史上素有「五世登科第」、「一科十五舉、「一科兩解元」的佳話。
  • 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 傳承延續文脈留住鄉愁——《新聞沙龍》邀請...
    落實好保護管控措施,避免建設性破壞。創新活化模式,拓寬融資渠道。12月14日,由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市委宣傳部、湄洲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第108期《新聞沙龍》舉行,聚焦「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 傳承延續文脈留住鄉愁」主題,邀請相關人士座談、建言獻策。「城市建設領域有一句話,地方的才是世界的。
  • 宣城:古法造紙 手工宣紙續新章
    原標題:【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古法造紙:手工宣紙續新章工人們正在打包線上訂單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這些詞都市用來形容宣紙的特色,安徽宣城涇縣作為宣紙的產地,近年來在保護手工宣紙製作非遺文化傳承的同時,也在不斷做「紙文章」,將高質量發展和宣紙加工技藝
  • 吉林省家庭教育學會首個「親子閱讀空間」在長春市文廟社區揭牌成立
    吉林省家庭教育學會首個「親子閱讀空間」在長春市文廟社區揭牌成立 作者:張爽    編輯:劉夢曉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