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碗米粉中毒身亡,這種毒素就藏在你家廚房,可致命

2020-09-09 福瑞醫療

在日常生活中,嗦粉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米粉、螺螄粉、河粉,不僅大人愛吃,寶寶也非常喜歡。不過最近卻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米粉中毒事件,其中就有幾名寶寶,這讓寶爸寶媽們非常痛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在廣東揭陽惠來縣,11位顧客在一家腸粉店食用河粉(俗稱「粿條」)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其中一名6歲男童因搶救無效,已離世。和男童一同用餐的哥哥姐姐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兩個孩子大腦、肺、腎等器官都受到嚴重損傷。

事件發生在當地一家「石頭腸粉店」,7月28日中午,11名顧客在該店食用河粉後,先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目前,已有5人送醫治療(其中1人經全力搶救、醫治無效去世,2人病情較重,2人病情穩定),另有6人症狀較輕,在家觀察。


初步調查,此次食物中毒系米酵菌酸毒素導致。

寶爸寶媽們是不是很驚訝:

我們常吃的米粉怎麼會有毒呢?

11人中毒1人身亡,怎麼這麼嚴重?

米酵菌酸毒素到底是什麼,毒性這麼強?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經調查這次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在作怪。


這種細菌極易產生於以下三類製品中:穀類發酵製品,如玉米面、溼米粉、溼粉條等,包括咱們四川人鍾愛的涼皮涼粉;薯類製品,如紅薯粉、山芋、澱粉;以及腐壞的木耳、銀耳中。


真正令溼米粉致命的,是這種細菌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素,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針對它的特效藥。


一般情況下,椰酵假單胞菌存在於食物的原材料當中,但當食物保存不當,或遇到夏季這種高溫潮溼的環境,就會快速繁殖代謝,就很容易滋生米酵菌酸。


椰毒假單胞菌會在37℃大量繁殖、26℃大量產生毒素,這類毒素沒有特效解藥,病人中毒後的死亡率高達41.80%,每年都會有人因此喪命。

夏季天氣炎熱潮溼,正是毒素大量繁殖的好時機。

米酵菌酸為何會這麼可怕?因為它具有線粒體毒性,線粒體是細胞中負責製造能量的主要場所,線粒體損傷超過一定限度,細胞就會衰亡。

因此,米酵菌酸一旦進入人體後,就會阻斷細胞對能量的運用,導致肝、腎、大腦與心臟等多個器官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更可怕的是: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殺菌方式就是高溫久煮,那麼高溫久煮能消滅米酵菌酸嗎?


專家介紹:米酵菌酸耐熱性是非常強的,經過100℃煮沸,高壓也不能破壞,所以無論做成何種食品,無論採用何種日常的烹煮方法,都不能破壞它的毒性,進食後仍可導致食物中毒。


食用毒米粉後一般會在30分鐘-12小時內出現症狀,也有少數人在一兩天後才毒發。

少量攝入毒素會出現: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重者呈咖啡色)、腹瀉、頭暈等症狀。

大量攝入毒素會出現:黃疸、肝腫大、中毒性腎病、中毒性腦病、中毒性心肌炎、休克甚至死亡。


近年來食用米粉中毒的事件頻發其罪魁禍首也是米酵菌酸。

所以,寶爸寶媽們在日常寶寶飲食中要警惕久發的黑木耳、銀耳,以及溼河粉、米粉、發酵玉米面、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穀類發酵製品,以及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薯類製品。


既然這麼多食物中都有可能存在米酵菌酸,那麼寶爸寶媽們應該如何遠離它呢?

其實帶寶寶吃飯無非就兩種情況:

在外就餐

在外就餐時要選擇衛生狀況良好的店鋪,特別是米粉店,溼米粉或溼粉條應該放在冰箱冷藏保存,如果你走進一家店,看到店裡的溼米粉是散裝直接放在常溫下的,請勿食用。

自己烹飪

購買時要看銷售的環境,並詳細看清產品標籤,即便是散裝售賣也應該有公示牌或標示牌,標明食品名稱、生產日期或產品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此外建議最好選購密封包裝的產品,少量食用散裝產品。


購買時建議選擇分量適量的包裝,儘量當餐吃完,避免隔餐食用,購買後如果不是立即烹調,要放在冰箱冷藏保存

懷疑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儘快為寶寶催吐,幫助其排出胃內食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並及時送醫治療

關於寶寶的食物你還有什麼問題,都可搜索福瑞醫療旗下的超級媽力公眾號,在線諮詢醫生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酸湯子」中毒致8人死亡!3 類食物暗藏這種致命毒素
    否定了此前所猜疑的黃麴黴毒素所致中毒。 米酵菌酸是個啥? 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威力? 日常哪些食物中隱藏有這種「致命毒素」? 小脈這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 警惕~因為一碗「面」7人中毒,這種毒素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但如果是自製的麵條,那可要小心了!近日,黑龍江這則新聞相信大家都看了吧~ 米酵菌酸毒素的一大特點,就是高溫殺不死,你得在100℃以上的高溫連續煮1小時,才能滅菌。 但對於日常烹飪來說,100°C煮一小時,根本不現實。因此,一碗小小的酸湯子,就成為了米酵菌酸毒素滋生的「溫床」。
  • 6歲兒童因一碗米粉中毒死亡!你家廚房裡,10餘種常見食材都可能含這...
    近日,廣東省惠來縣發生了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罪魁禍首竟然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碗米粉—— 7月28日,11位顧客在當地一家餐館食用粿條(一種米粉
  • 一碗凍面7人中毒,「兇手」容易藏在這三類食物中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病起來特別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個小時,少數會潛伏1~2天,是非常烈性的食物中毒。圖片來源網絡更恐怖的是,米酵菌酸毒素還有這「特點」——超級耐高溫。米酵菌酸毒素的一大特點,就是高溫殺不死,你得在100℃以上的高溫連續煮1小時,才能滅菌。
  • 東莞女子食用黑木耳後,中毒身亡
    可你知道嗎?泡發黑木耳過程中,有一個致命的錯誤,可能你的家人都在犯。近日,東莞市一位34歲的年輕媽媽就因食用木耳不當引發了悲劇。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5~6小時後煮食,隔天繼續食用剩餘木耳,隨後,她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噁心、嘔吐、腹痛、拉黑便……被緊急送醫救治,經醫生診斷為急性肝功能衰竭。
  • 女子吃木耳後中毒身亡,別再犯這樣的錯
    做了一系列檢查得知是木耳中毒,毒素堆積肝臟,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隨後被送進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據女子的老公張先生講述,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
  • 女子吃黑木耳後中毒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每一年,都會有媒體報導「木耳殺人事件」……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周後才脫離危險;2015年8月,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2016年7月,遼寧一對夫婦,因吃了泡了快2天的黑木耳,雙雙出現中毒症狀,造成肝腎衰竭、中毒性休克
  • 除了米酵菌酸,這10種毒素也會「致命」!
    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口人在家中聚餐時因食用「酸湯子」而引發中毒並致9人死亡的新聞數度引發大眾高度關注,事件發生後,本版曾在10月14日見報的文章中從專業角度分析過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及如何預防等知識。
  • 女子吃黑木耳中毒,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每一年,都會有媒體報導「木耳殺人事件」…… 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周後才脫離危險; 2015年8月,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 除了米酵菌酸,日常飲食中的這10種毒素也會「致命」
    黑龍江雞東縣一家9口人在家中聚餐時因食用「酸湯子」而引發中毒並致9人死亡的新聞數度引發大眾高度關注,事件發生後,本版曾在10月14日見報的文章中從專業角度分析過為什麼「酸湯子」會引發米酵菌酸中毒及如何預防等知識。一場平常的家庭聚餐最終演變成人間悲劇,我們應該認知並警惕的,是更多可能引發類似悲劇的致命毒素。
  • 除了米酵菌酸,留意日常飲食中的這10種毒素,也會「致命」!
    一場平常的家庭聚餐最終演變成人間悲劇,我們應該認知並警惕的,是更多可能引發類似悲劇的致命毒素。  「酸湯子」中毒的9人最終無一倖存,血淚教訓!這一事件的「罪魁禍首」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細菌毒素,耐熱,主要攻擊肝臟,死亡率很高。常見於變質鮮銀耳、久泡木耳、家庭自製吊漿粑、臭米麵(酸湯子)、儲存不良的米粉米線。米酵菌酸無色無味,汙染的食物也可能沒有任何異常。
  • 女子吃完隔夜木耳,不幸中毒身亡!醫生:泡發超24小時不要吃
    一系列檢查後,醫生診斷是木耳中毒,毒素堆積在肝臟,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隨後被送進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該女子搶救無效,不幸身亡。每年,媒體報導的「木耳殺人事件」都不少……相似案例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周後才脫離危險;2015年8月,長沙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2016
  • 女子吃泡發一天的黑木耳後中毒身亡,天熱了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你可以說是砒霜眼睛王蛇的毒汁但如果是說我們常吃的木耳很多人打死都不信女子吃泡發一天的黑木耳後 中毒身亡近日,東莞一位34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後……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周後才脫離危險;2015年8月,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2016年7月,遼寧一對夫婦,因吃了泡了快2天的黑木耳,雙雙出現中毒症狀,造成肝腎衰竭、中毒性休克;
  • 34歲女子吃完泡發木耳後中毒身亡,生前一個舉動令人後怕
    張先生介紹,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女子吃黑木耳後中毒,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每一年,都會有媒體報導「木耳殺人事件」2015年7月,浙江的陳先生吃了泡發快3天的黑木耳引起中毒,出現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搶救一周後才脫離危險;2015年8月,長沙鄧女士因吃了泡發2天的木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不治身亡;2016年7月,遼寧一對夫婦,因吃了泡了快2
  • 女子吃了黑木耳後中毒,送醫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做了一系列檢查得知是木耳中毒,毒素堆積肝臟,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隨後被送進東莞市中醫院ICU治療。據這位女子的老公張先生陳述,妻子每天在ICU花費要2萬左右,僅僅三天已花了四萬多。張先生介紹,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
  • 女子吃了黑木耳後中毒,送醫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
    張先生介紹,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女子吃了黑木耳後中毒,送醫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張先生介紹,自己因燒傷失去了勞動力,膝下兩個幼兒,妻子是家中的唯一頂梁柱,在工廠打工,因疫情期間收入極不穩定,全家在工廠宿舍居住,現在家庭沒有任何積蓄。考慮到高昂的醫療費用,女子隨後被家人轉送至老家治療,但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 揭陽食物中毒案中,為什麼一碗河粉就能要人命?
    因此,一碗小小的河粉,就成為了米酵菌酸素滋生的「溫床」。米效菌酸這種毒素,目前沒有特效藥,通常只能通過血液透析來稀釋毒素。上文也說了,椰毒假單胞菌這種細菌,會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素」。買現做的河粉、米粉時,一定要問清生產日期除此以外,買回來的河粉米粉,一定要冷藏儲存且當天吃完哦!
  • 女子吃泡發一天的木耳中毒身亡
    近日,廣東東莞,一名34歲女子吃了泡發超過24小時的木耳,導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最終不幸身亡。警惕!女子吃泡發一天的木耳中毒,搶救無效身亡該女子前一天將木耳泡發煮食了一部分,剩餘的繼續浸泡到第二天食用,結果導致她出現了嚴重的米酵菌酸中毒,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毒素,而椰毒假單胞菌是存在於土壤裡的一種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