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時開始,網上「35歲後不要學注會了」,「40歲後會計找工作太難」等言論逐漸被大家認同接受。
為什麼會這樣呢?
「職場35歲現象」
現在有很多企業,在招聘財務經理/總監等高端財務人才時要求,年齡在25~35歲、28~35歲等,年齡上限就卡在35歲。
這也許是為什麼有人說35歲後不要學注會了,而且還有一大波人認同的原因。
為人父母,事業有成
不論男女到了35歲左右,都是人生、事業的一個關鍵時間點。這時多數人已升級為父親(母親),事業也有所成就,就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注會。這類人漸漸地接受了「35歲後不要學注會」的言論。
可是,為什麼我們要接受這種多數人都認同的說法呢?
35歲後要不要學注會是我們自己說了算,而不是人云亦云!
學不學注會,SWOT分析一下就知道
首先,我學注會的優勢有哪些?
先想清楚,我是自學能力好?還是學東西快?還是自制力強?還是有名師指導?把自己學注會的優勢一一羅列出來。
其次,學注會我的劣勢是什麼?
然後,你需要把自己學習注會的劣勢一一羅列出來,比如,35歲學注會年齡比較大、精力無法集中、記憶力較年輕人弱等等。
其三,學了注會注會對我有什麼好處(機遇)?
學了注會,拿到註冊會計師證書後,你的綜合能力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你的職業生涯可以更進一步等等。把你自己能想到的好處都羅列出來。
其四,學注會會給我帶來什麼壞處(損失)?
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你做出選擇後必然的結果。學注會過程中,你可能會損失金錢、陪伴家人(孩子)的時間、無法專心工作等等。把你能想到的可能會遇到的壞處都寫出來。
完成上述SWOT分析後,你對自己要不要學注會就有了一個大致認知。然後綜合考慮一下家人、朋友的意見和建議,你就能得出一個結果。
所以35歲後要不要學注會,你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