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開創全國高等教育多個新模式

2020-09-05 南方都市報

潮起珠海·特區40年之 政解

8月21日至23日,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部分2018級和2019級學子分批返回闊別已久的校園,並開始了全人教育系列課程的補課。暫停近八個月的校園生活,重啟。2020年,珠海多所高校招生再度呈現亮眼的成績,北師港浸大綜合評價報名人數創新高,錄取率不足10%。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繼續受到考生青睞,生源「火爆」,廣東省理科投檔分數、排位繼續穩居省內同類院校第一,生源質量保持優勢。第二年招生的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分數較去年大幅提高。珠海特區成立40年來,珠海高等教育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走出一條獨特的辦學之路,這是珠海高等教育的發展基礎,也是信心所在。

大學生人數增長20倍

回顧珠海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合作辦學的特色十分鮮明。可以說,珠海一開始就摒棄了自辦大學的傳統觀念,著力引進國內知名大學到珠海興辦校區或學院以及產學研基地,為高等院校異地辦學創造了一個成功範例。北師港浸大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內第一所博雅型大學,這一合作模式受到教育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為進一步促進珠海高等教育國際化提供了先進經驗。

珠海高等教育可以說是從零起步,到目前已有10所高校紮根珠海。據最新統計,全日制在校生由2000年的5000多人,發展至目前的12萬餘人,增長將近21倍。在職教職工人數由570餘人增長到目前53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教育取得重大進展,北師大、北理工、吉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校本部的優質資源不斷向珠海延伸,辦學層次不斷提高。

此外,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日趨緊密。政校、校企之間的戰略合作關係不斷強化。這體現在學科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對接日益緊密;高校的科研資源對珠海的科技創新的支撐力度不斷加大;高校參與地方和諧建設更加深入;珠海高等教育已形成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品牌之一。著眼未來,珠海市的高等教育將日益發揮其作為珠海四大戰略資源之一的突出作用。

2016年,珠海全市高等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從2016年到2020年,珠海市財政擬安排不低於20億元資金用於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按照部署,到2025年,珠海力爭有2-3所高等學校躋身國內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行列,2-3所高等學校躋身省內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行列,建成5-6所高水平理工類二級學院。珠海還將著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學科和應用型專業,力爭到2025年,新增8-10個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新增15-20個應用型專業進入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計劃,理工類學科和專業佔比不低於2/3。

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8月21日至23日,北師港浸大部分2018級和2019級學子分批返回闊別已久的校園,並開始了全人教育系列課程的補課。24日,同學們迎來返校第一課——全人教育各模塊的課程,包括體育文化、體驗拓展、情緒智能、藝術體驗等。疫情期間UIC師生以網課形式繼續學習計劃,但全人教育部分體驗式學習課程無法通過網課展開,便集中在8月24日至9月6日補課,讓同學們「宅家」數月後,再次「動起來」。與開學相對應的是,UIC在今年招生中再次取得突破性成績,在今年省內的綜合評價考試中,報名人數創新高,錄取率不足10%。

不僅是UIC,從投檔情況來看,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今年也再次取得了優異成績。廣東省理科投檔分數、該校排位穩居省內同類院校第一,優勢進一步擴大。提前批、文科、美術類生源充足且穩定,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考生報考熱情高漲,生源質量較往年提升。其中,提前批(飛行技術專業)理科高分優先投檔線上錄取2人,普通類理科高分優投線上投檔3人,體現了對優質生源的吸引力。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同樣成績亮眼,今年,吉珠過線人數位居廣東省同類院校第一。

在重點院校中,目前珠海已經擁有暨南大學珠海校區、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三所高校招生排位均在全國前列。

大事記

珠海高等教育發展歷程

1998年8月28日

暨南大學率先與珠海市政府籤訂辦學協議,開創了珠海經濟特區歷史上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先河。2009年4月1日,學校實施校區化改革,珠海學院更名為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1999年9月

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署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珠海市無償將當時正在籌辦的珠海大學校園給中山大學使用。2000年9月,校區建成開學。中山大學是珠海市引進的第一所大學,開啟了名牌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辦學的先河,被社會譽為「中大—珠海模式」。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已成為設施完善、環境一流、文化氛圍較濃厚、辦學和管理模式日趨成熟並充滿特區特色的現代化大學濱海校區。

2001年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教育園區(也稱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設立,為一本招生。2003年7月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改為獨立學院模式招生。按教育部教發函[2019]14號文件,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將從2019年起逐年調減招生計劃,於2021年停止招生,2024年終止辦學。北京師範大學將在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以及已協議收回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用地、校舍建設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2002年1月13日

吉林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籤訂《珠海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學合作建設吉林大學珠海校區協議書》。吉林大學珠海校區佔地5000畝,現有吉林大學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學南方研究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實驗室、國家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實驗室、吉林大學海洋油氣資源研究中心、中國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學粵港澳臺區域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9個教學、科研和管理機構。已經形成從學士、碩士到博士培養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學體系,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完整高等學校功能體系。

2004年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經教育部批准,於5月8日正式成立。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是其重要延伸和戰略組成。

2005年

經教育部特批,北師港浸大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攜手創立。成為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內第一所博雅型大學。珠海再次開創了合作辦學新模式。UIC從辦學到躋身一本招生行列,僅僅用了6年多的時間。

採寫:南都記者 朱鵬景

相關焦點

  • 走進大灣區丨珠海:百島之市向高等教育強市邁進
    珠海漁女 一、珠海高等教育表現不俗除了經濟上表現亮眼外,大灣區城市群教育方面的實力也非常雄厚,尤其是位於教育「金字塔」頂端的高等教育。除了廣州、深圳,珠海的高等教育也已先行一步,表現不俗!2016年珠海全市高等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從2016年到2020年,珠海市財政擬安排不低於20億元資金用於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按照部署,到2025年,珠海力爭有2-3所高等學校躋身國內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行列,2-3所高等學校躋身省內一流應用技術型大學行列,建成5-6所高水平理工類二級學院。
  • 開創合作新模式,芬尼空氣能與慧聰網打造暖通全國巡展活動
    2019年,芬尼空氣能與慧聰網強強聯手,共同打造「2019暖通與舒適家居全國巡迴產品技術交流會」。芬尼賦能商家,攜手行業精英打開熱泵的千億市場,以積極開放的姿態開創空氣能合作的新模式,促進暖通行業更好更快發展。
  •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更名為珠海科技學院
    在早前教育部公示的轉設名單中,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的轉設動態一直備受矚目。2月8日,教育部致函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並更名為珠海科技學院。這也意味著,珠海科技學院成為首家以珠海命名的本科高校。珠海經濟特區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創新教育辦學思路,引進國內知名高校一同建設校區、興辦獨立學院,補充珠海高等教育力量。
  • 馬爾康市康山鄉「扶貧農場」開創扶貧新模式
    馬爾康市康山鄉「扶貧農場」開創扶貧新模式時間:2018-11-02 16:34   來源:馬爾康市府辦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爾康市康山鄉扶貧農場開創扶貧新模式 10月以來,馬爾康市康山鄉帶領當地貧困戶在黃椏村打造了實體QQ扶貧農場,採取農場託管的運營模式,將農戶的陽光土地,按照每40平米每年400
  • 「酒旅融合」開創工業旅遊新模式
    原標題:「酒旅融合」開創工業旅遊新模式「酒旅融合」開創工業旅遊新模式記者探訪宜春上高五穀村叢林酒博園古人云,聞香下馬如今,「景區體驗+五穀山房全國連鎖營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成為中國白酒業界的一大亮點。公司秉承「將五穀村打造成都市人體驗回歸的村落」的初心,並圍繞「村落+老酒+養生」的主題,延伸出11個主要功能,包含:酒、遊、食、住、農、學、會、藝、購、養、孝。
  • 銀隆新能源打造珠海首條雙層觀光巴士專線 國慶節正式開行
    【EV視界報導】近日,EV視界從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獲悉,珠海首條觀光巴士專線「情侶路-印象珠海」將於國慶節前正式開行,銀隆新能源雙層巴士為專線提供服務。作為珠海市首批新能源雙層觀光巴士,銀隆新能源雙層巴士串聯珠海多個標誌性景點,開啟城市觀光「高視點」, 開創綠色出行新模式。
  • 安徽宣城開通「人才夜市」開創就業服務新模式
    今年8月以來,宣城市人社部門創新就業服務思維,將求職招聘和夜間經濟相結合,開創「人才夜市」就業服務新模式。截至目前,該市共舉辦「人才夜市」5場、參會企業220餘家,提供就業崗位3600餘個,涉及銷售、技術員、財務、設計師、工程師等多個崗位,吸引求職者入場7000餘人次,達成就業意向1150餘人。宣城市充分利用市區商圈晚間開放、氛圍輕鬆、人流量集中等優勢,開通「人才夜市」,讓招聘者像擺地攤一樣亮崗位,求職者像逛夜市一樣找工作,提升求職體驗和招聘成功率。
  • 港澳臺居民在珠海持居住證參加醫保新增2100人
    央廣網珠海7月2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記者從珠海市獲悉,在珠海就業及就讀的港澳臺人員已納入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珠海市於2019年7月1日起率先開展常住橫琴的非就業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自2020年1月1日起又進一步擴大到全市範圍內持居住證的非就業港澳臺居民
  • 西朱村開創小微創業園建設新模式
    集體籌資 按股分配 利用返還地建設| 西朱村開創小微創業園建設新模式 集體籌資 按股分配 利用返還地建設|
  • 珠海多個政府單位招人!這所高校也在搶人才……
    職達 第44期珠海好工作,一鍵「職達」!多個政府部門,還有高校都在搶人!一起為建設美麗珠海助力,講好文明珠海故事。社會管理協管員3.珠海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文職類崗位廣受歡迎!珠海校區是暨南大學所屬五個校區之一,校區環境優美,工作生活設施齊全。該校現面向國(境)內外招聘學術(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
  • 珠海科技學院要來了
    最新公示24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該公示指出,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和《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經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
  • 法國:舉全國之力開創智能時代教育
    【連結】法國:舉全國之力開創智能時代教育法國在奧朗德政府時期即提出「教育數位化計劃」,這也是法國《重建共和國基礎教育規劃法》中所載的關鍵發展方向。俄羅斯:創建現代化的智能教育環境2018年5月,《俄羅斯2024年前國家發展目標和戰略任務》提出:創建現代化和安全的數字教育環境,確保所有類型和層級教育的高質量和可獲得性;在基礎普通教育和中等普通教育階段要採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以及新的教育技術,確保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和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以及參與教育過程的內在願望;更新教學內容,開發由數位技術支持的教學新模式和互動場景
  • 外交與傳統商科有機結合開創了喬治城大學辦學新模式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著名大學中,有一所不僅因為培養了傑出的國際政治家,眾多出色外交官,更因為在課程設置與具體教學活動中,把外交與傳統商科有機結合開創了大學辦學新模式而聲名遠揚的高等學府,它就是全球聞名的喬治城大學(GU)。
  • 廣東高等教育第三城,珠海市擁有5所985高校分校
    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 、新型花園城市、有著國家新頒布的「幸福之城」 ,有「浪漫之城」的美稱。珠海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
  • 點點妙攜手移動端APP 開創棋牌遊戲新模式
    原標題:點點妙攜手移動端APP 開創棋牌遊戲新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快節奏生活的蔓延, 移動端APP已經火的足以開啟一個私人訂製生活圈。據調查顯示,現代人平均每天看手機次數約為150次,相當於每6.5分鐘看一次手機 。並且,隨著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量的不斷暴增,移動App的發展勁頭可謂勢不可擋。
  • 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率先開啟珠海文旅「復甦」新模式
    作為國有企業旗下景區,橫琴星樂度·露營小鎮多措並舉「亮劍戰疫」,以一系列的創新舉動,率先開啟了橫琴新區乃至珠海文旅產業「復甦」新模式。疫情下的橫琴旅遊業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第一季度的橫琴旅遊業,就像是「在高速上踩了一腳急剎車」。2019年4月,《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正式發布。
  • 省市校三方共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中國教育在線訊8月27日上午,廣東省政府、珠海市政府和北京師範大學三方共建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協議在廣州籤署,廣東省副省長黃寧生、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珠海市副市長閻武出席活動並見證籤約。
  • 優家麗豪攜手開創智能家居2.0——珠海首家優家體驗館落戶
    多位珠海市有關部門領導蒞臨現場指導,澳門臺灣總商會會長陳忠勇、珠海市騰方集團公司董事長李英鵬、深圳海和科技股份董事長曹鵬雲、珠海市麗豪科技董事長谷云云及副董事長葉振豪等為首的眾多智能家居行業大佬、來自全國的智慧產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珠海地區智能家居2.0時代的發展趨勢與優家智能家居體驗館的創新優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吸引了多家主流媒體和超過2000名珠海市民的關注。
  • YES傳媒發布《Y星計劃》,開創兒童親子音樂新模式
    YES傳媒發布《Y星計劃》,開創兒童親子音樂新模式   雖然很多兒童音樂缺少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但YES傳媒卻開創出親子音樂新模式,目前已經與伊利、啟初、51Talk、貝瓦兒歌、幫寶適等國內外一線母嬰品牌達成內容合作。  YES傳媒旗下的兒童音樂曾在2015、2016、2017連續三年為央視春晚提供版權音樂,曾為紅極一時的綜藝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中國新聲代》、《變形計》、《一年級》等製作主題曲。
  • 幼兒園進入辦公樓 萬科開創「零步教育」 新模式
    (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上海區域本部執行長張海與伊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胡錦珠合影)幼兒園首次走進辦公樓萬科開創「零步教育」新模式在急速發展的商業背景下,萬科率先嘗試「跨界資源「合作,牽手國際教育機構完成首個辦公樓裡的幼兒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