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合肥的童女士十月底在醫院生產後,發現身上異味嚴重,臥立難安,異常難受,後來社區醫院上門訪問時發現紗布遺留在體內。經醫院調查,是因為當天值班的助產師因家庭問題情緒不好,加之連續工作,沒有及時交班,已將其辭退。雙方正在協商賠償事宜。
腹腔手術遺留紗布我們聽得多,畢竟腹腔裡的臟器很多,解剖很複雜,術野小,器械多,出血多,紗布很容易藏在角落裡難以發現,稍一疏忽就容易遺留。紗布是棉纖維物,不易徹底崩解或腐爛,臨床上紗布遺留體內多年而被取出的報導並不少見。異物長期存留在體內,會導致慢性炎症,藥物難以治癒。
但是順產生孩子,為什麼也會遺留紗布呢?
分娩接生過程中,行會陰側切術,或者因巨大兒、陰道炎、胎吸助產等都可能導致陰道裂傷。進行縫合時,為暴露切口縫合視野,常會將紗布團成塊塞入陰道內,在檢查和縫合後再將紗布取出。
為此,工作人員常將紗布的一角留1個長約15釐米的紗條,操作時尾紗暴露在會陰外,操作完畢通過會陰清洗及其他常規檢查,一般能及時取出填塞在陰道裡的尾紗。
但是,有時由於工作人員的疏忽,未將紗布及時取出,不僅給產婦造成感染、痛苦,甚至會發生醫療糾紛。發生遺留的原因有很多,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問題。
首先是缺乏監督機制,例如分娩時需要用到的器械,事先會由醫院後勤將其消毒打包,一上場就能用。但有時打包者未按規定放置有尾紗的紗布,而接生者在操作中貪圖方便,違規使用普通紗條塞陰道止血,接生工作結束後又未認真核對,整個團隊缺乏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麻痺大意,就可能導致差錯的發生。其實,以上環節只要有一個做好了,意外都不會發生。
其次是工作責任心不強,個別醫務人員缺乏高度的警惕性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過分自信,憑想當然辦事,對特殊病情未能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引起了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三是助產技術水平不高,缺乏紮實的基本功,並且在遇到困難操作時不夠鎮定,太過緊張,事後就很容易發生遺漏。
第四,產科是一個快節奏的科室,工作的性質忙、閒不均,在遇到產婦較多,工作繁重的時候,特別是低年資護士,就可因為工作忙亂而出差錯。在工作壓力比較大時,或身體、情緒不適時,又沒有機動護士來應急幫忙,都可能帶來的差錯可能。
第五,有些情況是發生在教學醫院,帶教老師檢查縫合黏膜層,學生縫合肌層和皮膚,老師未做最後的檢查。產婦分娩在交接班時,助產士匆忙下班未認真檢查。還有些特殊情況,把紗布撕成兩個「半塊」使用,但在最後手術器械清點時,將半塊紗布當成一塊紗布,就誤認為數目相符。
最後,產婦一般在產後42天內要回院複診,由於紗布遺留在陰道深部,要如果不進行全面的婦科檢查,不仔細檢查,或其他輔助檢查(如超聲探查等),也是很容易忽略的,最終失去發現紗布的機會,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說,發生這類醫療事故或糾紛,往往不是單純一個人的錯誤,主要責任人已經被辭退,受到了相應的懲罰,也沒有必要再對她口誅筆伐了。希望她能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將經驗轉化為更高的技術。而涉事醫院在技術培訓、流程管理和監督機制上都是需要整改的。
對於患者而言,無論是手術還是順產,術後都一定要注意自身症狀,例如長期流液、流膿,惡露長時間不乾淨、多於月經量,出現異味等,都要儘快回院或諮詢醫生,接受檢查,以免對身體繼續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