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成績優異。學業成績多次排名專業第一、年級第一,成功獲評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順利考上博士研究生。
他刻苦勤學,在碩士期間共發表6篇學術論文,其中1篇為CSCCI核心期刊。他積極向上,曾先後主持兩項科研項目,在多項比賽中獲得榮譽,他就是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研究生,浙江省「優秀畢業生」吳宗偉。
考博之路,嘗盡酸甜苦辣
吳宗偉現已考取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順利被世界一流建設高校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成績,而是三年默默努力下的厚積薄發。「我的考博之路可謂是嘗盡了酸甜苦辣。」回憶起自己考博期間的經歷,吳宗偉這樣說道。
備考的大多數時間吳宗偉都在圖書館和自習室內度過,夏季圖書館內悶熱中夾雜著緊張感的氣息令他記憶猶新。在備考期間,他既要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又要承受論文一次次被拒稿所帶來的失落情緒;既要時刻對自己充滿信心,又難免會因實力超群的競爭對手而感到些許不安……他的考博之路是一條崎嶇的涅槃之路。可每當回憶起奮鬥路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吳宗偉說:「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考博是一場孤獨的戰役,但有了學校和師長的幫助,寂寞的路途上也不乏溫暖與光明。「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恩師蒯正明教授。」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吳宗偉的導師蒯正明教授不厭其煩地指導他撰寫學術論文。考博期間,學院的老師主動了解吳宗偉的備考情況、幾位教授親自為他寫推薦信,這讓吳宗偉倍受感動。為了讓學生靜心備考,學院在暑假期間專門開設自習室,還撥出一筆經費供考生列印考博複習資料。
在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學校、師長的幫助下,吳宗偉以昂揚的鬥志勇往直前,最終攀登高峰,成功考取了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研究生。
考博之路實屬艱難,雖說嘗盡了苦辣酸甜,好在也賞遍了色彩斑斕。
潛心研學,懂得甘於寂寞
在碩士期間,吳宗偉共發表了6篇學術論文,其中1篇為CSSCI核心期刊。在這豐碩的成果背後,是長時間默默地探索與努力。人文社科類學術論文的撰寫需要閱讀大量文獻資料。一篇學術論文從題目的擬定,到初稿的撰寫,再到反覆的修改,整個流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對此,吳宗偉說:「這無疑需要我們要有遠離世俗喧囂的心境,甘於坐冷板凳。」
保持內心的平和是撰寫學術論文過程中關鍵的要求,就像蒯正明教授在指導吳宗偉時囑咐的那樣:「做科研一定要沉下心來,嚴謹、認真地對待你寫的每一句話。」唯有擁有平和的心態才能讓人以客觀冷靜的態度看待自己論文中的不足之處,並加以修改和完善。
在吳宗偉開始嘗試撰寫學術論文時,由於初入門,對文獻檢索以及寫作的技巧沒有太多了解,一切都還處於探索階段,因此難免出現一些錯誤。但他總會記起導師對自己的叮囑,使自己始終保持高度認真與嚴謹。後來,吳宗偉漸漸學會了一些寫作技巧,他開始嘗試申報科研項目。攻讀碩士期間,吳宗偉先後主持兩項科研項目,在團隊內主要負責撰寫學術論文以及組織協調工作。這一系列經歷使他積累了大量經驗,對之後的學術研究產生極大的幫助。不斷探索帶來了持續進步,儘管在昏暗的檯燈下一遍又一遍修改論文已成為常態,偶爾會感到些許失落和疲憊,可吳宗偉從不覺得寂寞和枯燥,他總能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投入到學術研究中。
甘於寂寞,潛心研學使吳宗偉能夠得到優秀的學術成果,他的學術論文終於被錄用、刊印在一本本學術期刊上,這種成就感與滿足感是他鑽研學術過程中專屬的幸福。
勇往直前,只為青春無悔
卡萊爾說過,青春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這是因為它充滿著希望。吳宗偉就是這樣一個始終能夠保持著青春希望的人。他說:「我覺得,向上攀爬的路遠比站在頂峰更讓人激情澎湃,人生就是在經歷未知中追尋精彩。」吳宗偉對生活總是飽含激情,極具進取心,能夠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和活動,並取得優異的成績。研究生期間,吳宗偉曾榮獲溫州大學微黨課大賽一等獎、溫州大學輔導員技能大賽一等獎等一系列競賽類榮譽。
「我覺得作為學生,一定要肯學、勤學、善於總結經驗。」當談及自己在校期間所獲的各類獎項,吳宗偉這樣說道。榮譽於他而言是一種認可,但絕不是最終目標,唯有切實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因此,他從不為榮譽而賽——在這些比賽與活動中能夠學習到什麼,能夠總結出什麼經驗,能讓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才是他參與其中的目的與初衷。在求學的道路上,吳宗偉一直有明晰的方向:他希望自己未來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而做好思政課教師需要發展全面的綜合素質。因此,吳宗偉始終堅持努力,不止專業成績名列前茅,在各類比賽和實踐活動中也有十分出色的表現,這都是為了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上好思政課不僅關係到信仰的傳承,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個人夢想相遇國家夢想,我以為,人生胸襟,莫過於此。」吳宗偉如是說。
志在山頂的人不會在乎山腰的風景。對吳宗偉來說,考博是一個新的開始。他還將繼續提升自身實力,努力得出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並將始終保持著青春激情,追尋美好未來。
就像他寫給學弟學妹們的寄語那樣:「希望大家都能在畢業時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都能大聲說出:『青春無悔!』」
來源:溫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資料整理:葉琳潔、楊佳伲
責任編輯:魏亦萱 陸昀昀 審稿:唐子涵 伍益佳 終審:付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