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想複製「中國製造」經濟的奇蹟,到底還缺什麼?

2020-12-15 小虎有話說

東南亞只有一個越南突出的話,不符合地區平衡和穩定,其實印尼很有潛力,人口多,土地面積闊,如果這國政治穩定、政策夠開放,基建內需就能為該國的工業提供不少動力,吸引大量的國際資本進。

其實99%的發展中國家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發達國家。二戰後只有以色列和四小龍成功步入發達國家,其實也就是儒家文化和猶太文化能在與西方的殘酷競爭中勝出。其他沒有先例。等到中國完成產業升級,經濟巨人定型之後,其龐大的經濟體量會對整個東南亞形成黑洞效應,東南亞國家除了繼續充當代工地、當組裝流水線和低端工業品生產國,幾乎無路可走,想要進行產業升級和複製中國經濟更是痴人說夢,因為你努力再多,你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無法獲得市場認同,就無法在產業升級上進行突破。

中國人的特性:吃苦耐勞。中國人的追求:只要肯吃苦日子只會越來越好。中國人最瞧不起懶惰的人,從骨子裡就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

依我看,差的是刻苦耐勞,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你看華人漂洋過海闖南洋,大多數都能安身立命,或小康,或大款。而當地人吃飽喝足,就不動彈了,並且有仇富,仇勤的傾向。這幾十年,類似越南,印尼的排華事件時有發生,好多華人另謀生路,當地土著,提供不出一個製造大國應有的大量的合格的產業工人。

我認為可以複製。中國之所以能夠高速發展,難道僅僅是依靠改革嗎?內因固然重要,但是外因才是量變到質變的基礎,那即是開放才是最關鍵的因素。大量國外資本的注入,給這條東方睡獅一記強心針,大量的基礎紅利更是給中國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從此中國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如果東南亞國家具備和平的內外政治環境,複製中國經濟模式不是夢想。

中國是學習的德國,分層培養人才,比如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一層層的為社會培養出適合社會的人才,但是,哪怕最低的中專生,那也是妥妥的高中學歷,而且是有一技之長的高中學歷,而東南亞,南亞,也許他們的經營教育不差,但是,人民大眾的基本教育就差得多了。

缺壓力,沒高房價,沒教育壓力,有免費醫療,車也不貴,結婚也要不了那麼多禮金,國家雖然小但是人口也沒有那麼多,所以人家只是過生活,而我們只是在生存。生存要拼命,生活卻可以享受。你讓過生活的人像生存的人一樣人家腦袋有坑麼?他們什麼都能學會,但是,他們永遠也學不會,我們中國人的邏輯思維。

美國的東西怎麼樣?技術封鎖,進口封鎖,但是,只要通過其他渠道,看到外型,就能找到製造原理,另闢蹊徑,給你做出來,而且還要美國的更好,還不侵犯其智慧財產權。 究其根源,是中國人的漢文化使然。我們有這樣的習慣,幾乎任何一個事情,都有幾乎無窮盡的表述方法。外國人包括美歐人,當然東南亞人更是小兒科,就沒有我們的寬闊思維方式。所以,他們和我們就差在文化根基上。你說對不對?

很多人列舉了一系列東南亞國家發展經濟的缺失條件,但卻漏了最重要的一條:缺失中國式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結構,因此不能形成穩定而長久的發展計劃,一以貫之的改革進程和自清自強的領導團隊。缺失了上述條件,就使得經濟發展頓挫反覆,難以順利推進。

哪怕是服裝廠,也需要機械、電力、運輸這些配套。服裝廠需要縫紉機,穩定的電力供應,便捷的交通運輸。所以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可以靠服裝紡織發家的。越南的服裝廠要大量從中國進口各種輔料,扣子花邊內襯皮筋之類,所以他那裡的服裝廠其實是個組裝廠,利潤很低,要不是人工便宜,搞服裝廠都搞不起來。

最大的原因是中國抓住機遇,第一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第二,中國的幾千年儒家思想,使得中國工人自律高效。第三,中國的政治體系單一高效,政府的產業布局明確,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結合。第四,最關鍵的還是這幾十年高新科技產業高峰期,中國抓住了這個機遇。至於基礎設施,其陸地縱深沒中國大,所以要求沒那麼高。

中國還是要想辦法留下來,我們勞動力人口是好多個億,不是靠一些高科技、高級服務業就行。通過降低土地、廠房租金,降低稅收,降低電、水等費用,來抵消人工成本的增長,趁現在產業鏈配套,熟練工人這些還有些優勢,留下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汙染大的企業除外)。否則,東南亞一旦形成規模,我們的比較優勢將不存在。要有憂患意識,解決我國的就業是一個長期問題,我們的建築行業規模現在十分龐大,不可能長期保持這個量,現在上下遊從業人員數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所以我國對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應重視。

說那麼多沒用,文化決定,世界西方唯有英德哪個民族能吃苦賴勞,所以英德系的國家都幾乎發達國家,東方就東亞儒家圈!越南有希望,但一味學西方就會拉胯!其他民族基本沒得希望,現實如此,並不是歧視!

還缺的是。內銷。全世界到中國來投資辦公司。很多的產品和服務是中國人在做,同時大部分產品和服務業還要是中國人自己消化了。供銷都在中國,東南亞只是外資企業來投資,做出來的產品出售給國外。中國不僅解決了產的問題,因為人口多,同時解決了銷的問題。

直接簡單一點,就是人的原因,和制度環境基礎設施等雖然有關係但是都是次要的,仔細看看東南亞國家富裕程度往往都是和華人比例高低有關係,華人佔比越高的越富已經說明了一切。

建國前三十年打下的根基:1、完整工業體系,特別是裝備設備這些重工業產學研體系。2、工業化素質的人口,中國改革開放前的農村教育和醫療水平都名列前茅。3、工業化基礎設施,工程兵團建設覆蓋整個中國,改革開放後更是永不停歇。 再加一個4、獨立自主打造的工業化基石,那更加可歌可泣,自衛反擊戰、金融戰爭、政治戰爭,自主而非跪求來的穩定與和平。

從大的方面說,中國有由老一輩革命家作表率,帶動了一大批人以身許國,影響了幾代人為國奮鬥,教育了全體人民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需要時放棄個人利益,使得國家的大建設得以順利進行、快速進行;從小的方面說,中國人普遍擁有為家人而吃苦耐勞的精神,父母為孩子、為孫子孫女都是任勞任怨地付出,不圖回報。其他國家的人也有,但沒有中國人那麼普遍。這兩方面是中國人的特點,特別是第一點,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

主要是福利區別,別的國家人不幹活有國家養,中國人不幹活就等死。所以外國人就比較散漫,中國人就得拼命。所以中國人能創造奇蹟,但外媒評論中國人是活著最沒意義的人,除了幹活還是幹活。中國的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

以前我們也是這也造不出,那也造不好,一個國家總要有重點的發展某些行業,叫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比如我國的攝像器材,汽車在前些年也是主要靠進口,其它高精尖設備許多至今也是以進口為主,東南亞的其它國家,國土面積小,相對資源缺,勞動人口少,依靠自已的優勢發展主導產業,其它靠別國進口沒什麼不好的,這是小國和大國的區別,關鍵是讓老百姓生活能夠好起來就行了。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哪方面的不足導致難以達到中國製造所創造的經濟奇蹟?
    中國是世界工廠這個說法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面對一些高精尖產品的製造史,中國仍是最好的選擇,人口基建,工業配套體系、技術實力以及穩定的匯率,世界工廠不是僅靠人工便宜就能完成的。穩定匯率,是國內可以保證世界工廠地位不動搖的原因之一,人民幣匯率穩定且長期保持低位。以上這些條件,東南亞尚不具備。
  • 印度經濟持續大跌,經濟奇蹟騙局或被揭開,印度人:離不開中國製造
    印度「金人」在6年前用2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件用3.5千克黃金製作的純金T恤/ 圖片Wanano黃金佔據了印度進口中很大的比重,使得該國經常帳戶赤字負擔沉重,印度是全球黃金需求僅次於中國的大國,但近幾年該國政府一直在限制黃金進口,那麼,印度再對黃金白銀進口進行限制,這背後正在折射什麼
  • 天津經濟到底缺什麼
    天津經濟疲軟,主要還在於內在原因。天津的教育資源很多,但是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等少數幾個主城區,一些中小學的辦學質量還不如臨近的河北山東。很多學生在學校混了12年,因為天津高考分數低還能上個一本,要是在別的省只能上職業學院了。天津不缺區位優勢,因為是北京的出海口,所以才升格為直轄市。
  • 剛剛,中國在藏南複製南海奇蹟,印:怕什麼來什麼
    2014年的南海,全世界都被中國的態度和速度所折服!什麼態度?那就是中國在面對外部阻撓勢力時所表現的無所畏懼,以及果敢堅決。什麼速度?中國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在南海大建特建,完成了其它國家所不能完成的任務,「基建狂魔」的稱號當之無愧可是,才沒過兩年,就又有一個國家來挑戰中國底線,那就是印度。從今年6月份開始,印度邊防軍越界阻撓中國在洞朗地區的修路,並想以此拖延中國的工期。
  • 人均GDP超6萬美元,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
    導語:人均GDP超6萬美元,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先說重點:目前全球共有30餘個發達國家,除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外,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歐洲,如英國、法國等歐洲老牌的發達國家。在亞洲,我們比較熟知的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但如果從人均GDP上講,卻遠遠低於另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那麼,新加坡到底發達到了什麼程度?首先看一下新加坡的大概情況:人口只有570萬左右,相當於我國廣東省汕頭市的常住人口;總面積為724.4平方公裡。
  • 寧可經濟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莫裡森到底著了什麼魔
    今年以來對華態度變得最快的國家可以說就是澳大利亞了,在反華問題上就像是美國的急先鋒一樣,出手比誰都要積極,但是讓人看不懂的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是非常依靠中國的,這就使得澳大利亞像是「精神分裂」了一樣,一會對華強硬、大動幹戈,一會又希望和中國「快樂共存」、重修舊好。
  • 東南亞一國家,對華人友好高收入低消費,專家卻說:去前想清楚!
    世界上的國家並不少,光是在聯合國登記在冊的就有接近兩百個國家。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有時候在選擇出國之前,光是挑目的地就挑花了眼,不知道該去哪比較好。現在的出境遊當中,東南亞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選擇,東南亞一般來說都在中國文化的輻射全裡,在文化上與我們比較接近。同時,因為東南亞一帶的經濟並不是那麼的發達,所以相應的,那裡的物價水平也比較低,中國遊客去到那裡旅遊很容易感到實惠。在東南亞有一個國家,這裡對華人友好,中國人在這個地方不僅是旅遊,還有很多人到這裡工作生活。
  • 中國製造現在到底是什麼水平?
    北京車展中的蔚來汽車這些自主品牌的車不僅外觀好看,性能也不錯,感覺「中國製造」」總算變成「中國智造」了。那麼,現在中國製造到底是什麼水平呢?中國高鐵就是中國製造一塊亮眼的招牌。以「復興號」為例,其配套的核心零部件國產率達到80%左右,未來零部件全面自主,這意味著什麼?
  • 中國如何成"最酷國家"?俄媒實地感受中國經濟奇蹟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導 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2月22日刊登《40年,中國如何從落後國家成為最酷國家——中國成功的秘密》一文,作者伊琳娜·巴德馬耶娃和葉卡捷琳娜·季特切娃在文章中稱,中國建設的速度與規模令人讚嘆。高效的經濟模式是中國成就的基礎。但中國不會止步,而將迎來新的經濟跨越。
  • 工業設計屆的泰鬥:中國製造到底是什麼?
    這就必須要做戰略,所謂戰略和人才是任何民族、任何國家未來競爭的重要領地。而我們都說戰略人才,戰略人才是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夢想是什麼?是中華民族復興之夢,絕對不是14億人的發財夢啊。大家想的是這個夢嗎?
  • 「取代」新加坡,躋身「亞洲四小龍」,這個東南亞國家,能逆襲?
    這兩年越南的經濟發展確實是很不錯的,一些東南亞國家正在重走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老路」,通過人口紅利來發展製造業,現在看來越南做得是很不錯的,相比較印度而言,越南確實在認真地搞經濟。我們國家現在的整體經濟發展是很不錯的,其中製造業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 悶頭髮財:不吹不黑,越南製造到底如何?
    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製造也通行世界。 全世界最完備的工業體系,全球第一大工業國,創造天量的就業,伴隨著積少成多的利潤......,作為國人,這是屬於咱們國家製造業的自豪。 當年從美國轉移至日本,再轉移至亞洲四小龍,後來再轉移至中國......,按照這一路徑,應該轉移到東南亞,轉移到印度,轉移到非洲呀! 可是,為什麼死活就不走呢?為什麼有些走了又回來了呢?這,這,這嚴重不科學!——中國經濟奇蹟成了西方經濟學家的滑鐵盧,撲通撲通往裡頭掉。
  • 中國疫苗受青睞,中國製造又一領域第一,第四張國家經濟名片或誕生
    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全球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也正呈現出優勝劣汰的趨勢。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在各個領域都呈現出備受青睞的優勢,並且捷報頻傳。而由於中國疫苗表現了可靠性和有效性,現在已經有超過40個國家向中企提出了新冠疫苗的採購需求。這都說明,中國製造的商品不僅是日常消費品廣受全球市場認可,中國疫苗也廣受青睞,正在為人類對抗病毒做出巨大貢獻。而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製造在大型製造領域又傳來捷報。
  • 中國境內的「小法國」!經濟發展雖不如瑞士,卻比東南亞國家划算
    尤其是像法國這樣以浪漫著稱的國家,更是頗受歡迎。但其實,我們國家也有一座城市,雖然經濟沒有那麼發達,建築也不似法國、瑞士那樣充滿濃濃的歐洲風情,經濟更是不如瑞士,但卻有著別樣的特殊魅力。而且,如果論起自然風景而言,它完全是不輸於法國甚至眾多歐洲國家的,簡直就是中國境內的「小法國」。你知道小編說的是我國的哪座城市呢?想知道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 把生意做到東南亞、印度、拉美 「貨拉拉們」到底圖什麼?
    對於同城貨運公司來說,東南亞從來都是中國市場競爭之外的兵家必爭之地。而如今,這些公司開始將視角轉向更廣闊的世界。在過去一年(2019年),貨拉拉先後落戶印度、巴西、墨西哥,並表示還將拓展其他城市和地區,而快狗打車則在東南亞市場之外,開始向被投資人廣泛看好的印度市場進行深度布局。
  • 耐克、阿迪代工廠向東南亞轉移,為什麼有些質量還不如買莆田鞋?
    耐克、阿迪代工向東南亞轉移,為什麼質量卻越來越差?如果同樣材料成本,傳說中的莆田鞋要比正品質量好你信不信?且單從鞋子角度說,莆田鞋還可以賣的比品牌貴,因為東南亞代工的成本現在要遠遠低於中國代工(中國代工成本真不便宜),如果每一雙做的都比人家好,那真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只能去東南亞了。要這麼說來,莆田還真有點兒白眼狼兒。
  • 在東南亞國家留學與歐美國家有什麼不一樣
    東南亞的留學目的地不在是局限於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菲律賓、泰國也是大家現在選擇的目的地之一。這種改變的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一、留學費用相比歐美國家動輒百萬的費用,東南亞國家確實是要便宜不少,費用基本上在歐美國家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留學東南亞國家在經濟上的負擔要減輕不少。
  • 中國經濟奇蹟是如何創造的?
    70年來,從「一貧如洗」到「中國奇蹟」驚羨全球,從「洋火洋釘」到「中國製造」風靡世界,我國經濟實現了巨大騰飛,取得了世所罕見的發展成就,讓世界為之驚嘆,引發了世人的探究熱情。一、人類經濟史上的偉大創造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
  • 中國經濟奇蹟能延續下去嗎
    【學習小組按】前幾天,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公布,7%。另一個景象是,股市牛得驚人,同時相關部門提示「有風險,需謹慎」。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理解和讀懂中國的經濟新常態?中國的經濟奇蹟會延續下去嗎?沒錯,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今天,就想和各位聊聊這個高大上的問題。想想都有點激動。聊這麼大的國家大事,誰的分析才靠譜呢?(說明:回復「中國經濟」,小組會將推送詳細解讀。
  • 天下會|《東協奇蹟》的啟迪:緩解亞太大國矛盾的「潤滑劑」
    東南亞和東協是中國外交的一大重點,官方表述稱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理解東協顯然是搞好周邊外交的重要一步。東協奇蹟為什麼說東協是個奇蹟?在此書出版之前,認為東協相當成功是地區國家的普遍看法,但強調其為奇蹟、甚至建議為其頒發一個諾貝爾和平獎,此書恐怕是開先河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