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兒媳農村婆:面對如此懂事的婆婆,讓我驚慌失措

2020-12-09 靜月驕陽

文丨靜月驕陽

「靜靜,只要你們小日子過得好,我們就安心了,孩子住校了,不在這裡打攪你們了。」婆婆臨上高鐵前還在一直在叮囑我。農村的婆婆要回老家,因為我兒子上初中了,婆婆覺得,這小家不需要她了,而她整整地陪我們7年多,從我懷孕到兒子上初中,都是婆婆幫忙的,對於我這個所謂的城市兒媳,她做得近乎完美,讓我無可挑剔。

婆婆的老家在四川,一個距離成都不算遠的地方。那裡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像個天然的氧吧,很適合養老。

我和老公在深圳認識結婚的,說起我的農村婆婆,她對我們的好,說一籮筐也說不完。

-01-

我來自粵北的一個三線城市,大學畢業後,來深圳尋夢,遇到了我的真愛,他來自四川的一個農村,我們戀愛時,我父母反對我們在一起,說他們家裡窮,結婚後有我最受的。被愛情灌醉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毅然決然的嫁給了愛情。

剛來深圳沒幾年,沒攢到錢,只有租房子住,我們只是簡單地舉行了婚禮,因我爸不同意,沒來參加我們的婚禮,當時證婚人,只有我媽媽和他爸媽。

婆婆和公公是個地道的農村人,沒出過遠門,我們結婚是他們出過最遠的一次門,對於他們,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靦腆」。婚禮現場,婆婆幾度哽咽,激動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說他兒子有福氣,娶了 一個城市的媳婦,很開心。

婆婆和公共文化都不高,他們老家那裡經常發生地質災害,莊稼也只能靠天收成,收入特別低。能把我老公培養成大學生,也多虧了公婆和兩個大姑姐。為了能讓老公走出那個山溝溝,他們幾乎傾盡所有。後來,老公參加工作,他們家的經濟情況才有所好轉。

-02-

其實,我爸爸反對我的婚姻,也是有道理,他當時了解到我老公家的情況後,怕我婚後生活不好,為我擔心才阻止我的。說實話,我能理解爸爸的擔心,不過,我沒聽他的,我的婚姻我做主,我相信我的未來。

因為年輕,因為我和老公都有不錯的工作,所以我不擔心。愛情飲水都能飽,婚姻還是要靠元寶。沒有物質基礎,在一線城市生活還真的考驗婚姻質量。

為此,老公工作特別賣力,婚後沒讓我過上好日子,覺得有愧於我。明事理的婆婆經常給我們快遞土特產,為了減輕我們的負擔,讓我們將來的寶寶出生有個新家,婆婆和公公在老家承包了幾個魚塘,和一片荒山,搞起了養殖種起了果樹。

婚後第三年,公公和婆婆的魚塘就賺了差不多15萬元錢,加上我和老公攢的12萬元錢,又向我媽借了2萬多元,湊夠30萬,在深圳龍崗交了首付,買了一個65平方的兩居室。

-03-

我懷孕6個月時,婆婆就來照顧我了,婆婆來後,承包了所有的家務,買菜煮飯,搞衛生,樣樣精通,從來不讓我插手,她說怕我有什麼閃失。

我坐月子期間,剛好我家二嫂生二胎,我媽在家照顧我二嫂,婆婆一個人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吃的喝的就不說了,就連我的內衣褲,都是婆婆親自手工洗的,她覺得洗衣機洗的不乾淨,她說月子裡一定要講究衛生,不能馬虎。

因為生兒子時,我動了一個小手術,整個月子行動都不是很方便,都是婆婆幫我洗身子,換被褥的,老公那段時間剛好也有個大項目在跟進,也無暇家裡,反正婆婆在家,他是一萬個放心。

整個月子下來,婆婆把我伺候的很好,沒讓我受一丁點的罪,晚上怕我帶不好孩子,她幫我摟著睡,而且,她經常對我說,嫁給她兒子,是他兒子攀高枝了,讓我受委屈了等等。

總之,一句話,她能娶到這樣的兒媳是她兒子和他們全家的福分,她對我所有的好,都是應該的。在她意識裡,她對我好,我就會對她兒子好,孫子好。當然,婆婆即便對我不好,我依然會愛我的老公和孩子。

-04-

休完產假,我就去上班了,婆婆邊帶孩子,邊給我們煮飯,照料著我們一家三口,從沒怨言,7年如一日的,在我們這個小家默默地付出著,奉獻著,期間,我媽也曾想來替換幫忙下她,她都沒同意,對我媽說:「誰家的兒媳誰照顧,你就在老家安心照顧自己的孫子吧。」

最難得可貴的是,婆婆在節假日時,特意給我們夫妻留出空間,讓我們享受二人世間。她從不問我們去哪裡玩,吃什麼,總之,一切為了我們考慮,很周全。

而公公,也是個能幹的老頭,在老家把副業搞得風生水起,魚塘和果園在兩個大姑姐的幫助下,經營的有模有樣,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在農村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寬敞,用公公的話說,是趕上好時代了,感謝國家政策好。

後來,公公靠那一片荒山帶來的收益,為我們在成都又買了兩大套房子,而且是同一層,住對門,讓我們將來去成都養老。

婆婆,為了我們,嘔心瀝血,常年和公公分居兩地,從來不說苦,她說人老了,不想那些事了,看到孩子過得比她好,她就安心了。

正是因為婆婆和公公這麼多年的無私奉獻,我們的小家才和睦美滿,我和老公的事業也得以發展。面對如此懂事的婆婆和公公,我深感榮幸,感謝老公,感謝婆婆全家。

-end-

相關焦點

  • 雲南昆明:農村婆婆帶雞鴨養在兒媳家浴室,網友:我估計會瘋掉
    農村婆婆和城市兒媳之間,似乎總是有著很深的思想上的,生活上的差異,兩代人生活的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習慣也完全不一樣,也正因為如此,總有很多的農村婆婆去到城市裡兒媳家裡時,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近日,雲南昆明的一位網友曬出的一則視頻,就是自己的農村婆婆到自己家裡做了一件事情,讓大家覺得苦笑不得。
  • 婆婆瞧不起農村兒媳,專門支走兒子欺負她,兒媳:我也忍了很久啦
    城市和農村的差距非常的大,城市裡的婆婆不一定有好的思想,農村出身的兒媳婦也不一定沒有能力。在一個家庭裡,如果婆婆和兒媳婦的感情不和,相處與中間的兒子也肯定會左右為難。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自己城裡的兒子,娶了農村的兒媳婦,那媳婦就是配不上自己的高材生兒子,於是便就百般刁難,更過分甚至支開自己兒子,針對兒媳婦。
  • 這五種兒媳,每一個婆婆都招架不住,尤其是第一個,很準!
    俗話說得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話一點也不假。在每一個家庭裡面,婆媳關係都是隱形的矛盾點,在兒媳看不慣婆婆的時候,何嘗婆婆也是害怕遇見這幾類的兒媳。因此這五種兒媳,每一個婆婆都招架不住,尤其是第一個,很準!
  • 婆婆在兒子家住,被兒媳當下人使喚,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在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全款在城市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做婚房。兒子結婚後,李阿姨擔心會引發婆媳矛盾,於是,主動退出,回到了老家生活。後來,兒媳要生產了,李阿姨不得不去照顧,照顧完月子之後,李阿姨就想要回老家了,可是兒子卻對她說,兒媳一個人照顧不了孩子,希望媽媽能夠留在這裡,看到兒子如此誠懇,李阿姨也不好再離開,於是就留了下來。
  • 一位63歲婆婆的感嘆:對兒媳好,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在網上看到一段話: 「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部分婆媳關係不好,問題在於前面十年看婆。所以聰明的婆婆懂得從兒媳婦進家門那一天,就善待兒媳,也算是給自己積福。 鄰居周大媽就是一個活得通透的老人,她有一個獨生子,兒子結婚後,她將兒媳婦當成自己女兒一樣疼愛。因兒子長年賭博,兒子兒媳離了婚。離婚後,兒子欠下巨額債務跑了,周大媽與老伴省吃儉用幫助兒子還債。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結婚頭十年,兒媳最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若能伸一把手,一起渡過難關,兒媳熬過這十年,她會很感激婆婆。而這時的婆婆身體狀況走下坡路,也是需要兒媳來照顧,她記著婆婆的好,自然會心甘情願為婆婆養老。
  • 「兒媳,謝謝你照顧我一個月」,兒媳的回應,讓婆婆臉紅慚愧
    在法律上並沒有明文規定說,兒媳婦一定要孝順婆婆,更沒有明確的義務,說兒媳要如何贍養婆婆,因為在兒媳婦沒有嫁到這個家庭之前,婆婆不是你的誰,她沒有生你,更沒有養你。只是婆婆對周月左右不滿意,因為周月學歷不高,身材也不高,樣貌一般。婆婆總認為自己兒子應該娶一個更好的女人。那個時候,周月已經懷孕了,加上達明堅持,婆婆雖然不滿意,還是同意周月進門了。只是婚後不久,雖然說周月的肚子已經五個多月了,可是婆婆找了一個藉口,就去隔壁城市看自己的女兒了。婆婆不喜歡周月,自然也不想照顧她。
  • 為什麼兒媳口中的婆婆就這麼不堪呢
    基本上就是誰家丫頭領女朋友回來了,誰家兒媳和婆婆鬧彆扭了,誰家老公升職了,誰家買新房等等,奶奶和姥姥都能和平共處。還一個媽媽說:你家婆子比俺家強多咧,俺家的婆子那才能氣死先人哩,不管額睡著醒著,只要動火,就叫額去開煤氣灶,愣是說不會打火,怕給日弄壞了,每天叫額打火不下十次,你說額的月子能做好不?額日塌個先人咧。
  • 「我兒再娶小媳婦,你只能再嫁老頭」,趕走兒媳,婆婆只得意半年
    時間倒退到封建社會,那時候的婆媳關係還處於婆尊媳卑的階段,作為兒媳要敬奉婆婆,竭盡全力做好兒媳。 因為婆家手裡執掌著女人的「生殺大權」,若是不孝,男人可以一紙休書把女人送回娘家,這相當於要了女人半條命。
  • 「孫子我不管,但養老是你的義務」,面對蠻橫婆婆,兒媳霸氣回懟
    很多年輕媽媽面對的情況是,自己帶孩子就無法工作,所以漸漸地,孩子給老人帶成為了一種"潛規則"。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的都是老人帶娃,像商場裡的兒童遊樂場、公園下都是一些老人帶著孩子。然而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大環境下,無疑會引發許多爭端,成為兒媳矛盾的爆發點。"孫子我不管,但養老是你的義務"王女士和丈夫是大學同學,畢業後跟隨丈夫來到了丈夫所在的城市,並且順理成章地結了婚,並生下了一個兒子。
  • 婆婆經常和我吵架這種日子要離婚嗎?
    我們那裡的人結婚都是比較早的,因為年齡小也不懂事,在家裡也不會幹家務活,我的性格是那種不會說話的人,平時和婆婆吵架,她罵我我只會哭什麼都說不出來,婆婆就是看到我這個軟弱就經常的欺負我,說我這裡不行,那裡不行的。婆婆和你吵架值得離婚嗎?有不少的家庭因為婆媳問題離婚了,我也不列外,下面我就和大家說說這個問題吧。
  • 「農村人就是卑賤」婆婆給新兒媳立城裡規矩,不料被懟的懷疑人生
    #情感#婆婆與兒媳之間,似乎總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矛盾。婆婆可能會覺得委屈,認為兒媳嫁過來之後,自己在家就沒有地位了,兒子也和兒媳站在同一戰線了。兒媳也覺得自己一肚子苦水,明明嫁過來是和老公一起過日子的,怎麼家裡的大事小情婆婆都要來摻和一下呢。
  • 古代的兒媳,為何願意當牛做馬伺候婆婆?
    郭皇后知道婆婆的厲害,只能「泣涕屢請」。一個「屢」字,就寫出了郭皇后對婆婆的無奈之情。卞太后和兒子鬧矛盾,讓兒媳出面當擋箭牌。兒媳沒辦法,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哭著求丈夫放人。曹丕沒辦法,只能放了叔父曹洪。郭女王貴為皇后,對婆婆都如此畏懼。平常人家的兒媳,對婆婆就更加敬畏了。
  • 兒媳出軌,孫子是別人的,做為婆婆的我該如何面對
    我和王姐情同姐妹,都是做婆婆的人,屬於典型的農村婦女,沒多少文化。她比我大三歲,也在家帶孫子。王姐是個直性子,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說半句話不是她的性格。此刻她卻只說了半截話後閉了嘴,這更加激起我想要知道結果的欲望。我家兒媳怎麼了?我望著她焦急地問。
  • 「婆婆不喜歡兒媳,其實是有原因的」58歲婆婆的經歷,值得深思
    婆媳關係的文章,西妹寫過很多,不可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惡婆婆,但並不是所有的婆媳矛盾都源於婆婆。就拿我的隔壁鄰居李婆婆來說,她與小兒媳之間的矛盾,就源於小兒媳的不理解。不久以後,李婆婆不堪重負,腰痛的病犯了,不得不住院,這時小兒子和小兒媳就一把把李婆婆推給兄長家。大兒媳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來醫院伺候李婆婆,大兒子忙前忙後地給住院費、送飯,沒有絲毫怨言,李婆婆不禁感概都是自己的兒子兒媳,差距怎就如此之大。
  • 婆婆打理家務兒媳吹毛求疵,分家不到一星期,兒媳嘗到了苦頭
    兒媳沒有城府挺單純,看到婆家確實拿不出錢買房,便同意與公婆同住,彩禮也只是象徵性要了萬裡挑一。這年頭能娶到一個不物質的女孩,邱阿姨別提有多開心,老兩口發自內心將兒媳當親閨女疼愛。自從兒媳過門,邱阿姨連一隻碗都捨不得叫她洗,她和老伴每天天不亮起床,騎電動車穿越半個城市,採購兒媳愛吃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再貴邱阿姨都捨得買。
  • 婆婆看不起「窮兒媳」:你配嗎?女人一個回答,婆婆立馬「認慫」
    比如,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婆婆做飯的話,她的丈夫兒子孫子不幫忙做,只等著吃就沒問題,可如果換作兒媳不幫婆婆做飯,一天到晚只等著吃,婆婆就不能容忍。因為其他人都是和婆婆有血緣關係的,婆婆對他們是關心的,兒媳在婆婆面前就像個外人一樣:既然是外人,我憑什麼要伺候你?
  • 婆婆折磨了兒媳8年,兒媳的反擊大快人心
    有句老話說得好,「砂鍋不是鐵倒的,媳婦不是婆要的」,婆媳矛盾直接影響著家庭的和諧,也影響著夫妻之間的感情。清官難斷家務事,兒媳和公婆之間的矛盾越激烈,有很主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男人窩囊,婆媳矛盾需要男人在中間周旋和調節,一個巴掌片不響,如果婆媳之間只是一些家庭瑣碎之事,做兒媳的也應當學會包容和理解,必將公婆歲數大,沒文化,看不慣的就會嘮叨,此時為了家庭和諧,兒媳保持沉默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包容也好,理解也罷,都要有個度,如果公婆做得太過分了,讓兒媳感到在家裡沒有地位,那樣矛盾就會就會越激烈。
  • 程莉莎曝與農村婆婆相處細節,4字形容婆婆,最後一句話惹人心疼
    程莉莎曝與農村婆婆相處細節,4字形容婆婆,最後一句話惹人心疼都說婆媳關係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相處的,更有人說婆媳本身就是水火不容的兩個角色,註定不能在同一個空間下共存。而社會上也有很多婆婆刁難兒媳、兒媳虐待婆婆的案例,甚至有很多人的婚姻都是因為婆婆這個角色而走到盡頭的。最近有一檔夫妻真人秀叫《妻子的浪漫旅行》,非常受歡迎,也是這檔節目將郭曉東和程莉莎的感情婚姻再次暴露在公眾面前。
  • 農村婆婆到城裡照顧懷孕兒媳,「嬌生慣養不近人情還不如請月嫂」
    農村出來的張婆婆我們村兒,有個張婆婆,50多歲快60歲了,兒子在城裡面上班,買了個房子,娶了個媳婦兒,可以說走進了人生的正軌了。由於老家還有其他事情,張婆婆一直都住在老家農村裡面,養養豬,種種地,兒子兒媳都住城裡,兩邊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