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玩具我就不起來」,5歲女孩商場打滾火了,網友:欠收拾

2020-10-17 格格鬥愛baby

文/格格鬥

做父母很難,尤其管孩子。有的孩子從小脾氣暴躁,如果家長不及時管教,長大到了青春期更難管。


教育孩子一定不能「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瞎管。」孩子的管教也是有黃金期的,就像種莊稼一樣,春天播種,夏天用心管理:鋤草、澆水、施肥,秋天自會收穫頗豐。可如果馬上要豐收了,你才想起來施肥,那收穫肯定不理想,也來不及。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是垃圾。」


深表贊同,身邊很多孩子一到了青春期,各種叛逆起來,父母這時再管教起來已經很難了。所以,我一向贊同:管孩子要趁早。在孩子性格、情商養成的黃金年齡,父母負起責任,言傳身教,才是真的愛孩子,孩子未來也會受益一生。

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是3到6歲,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把關好了,那麼未來培養一個懂事感恩孩子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一、5歲女孩商場撒潑打滾要玩具:「不買我就不起來」

看到一個視頻,5歲的小姑娘躺在商場的地上打滾,只因為爸爸沒有給她買喜歡的玩具。這個爸爸最後無奈地看著女兒在地上打滾3小時。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評論:

「欠收拾!孩子從小教育好,就不會到5歲還在打滾」。


深表贊同!孩子5歲了能在商場打滾3個小時,說明平日裡孩子身邊的打人很縱容她,這是長久以來養成的「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壞習慣。絕非一次偶然,父母是時候反思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了。



二、對待孩子,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打破打滾要東西的情況,不給買就哭鬧、大喊大叫發脾氣。我們要適度滿足,但不能百依百順,要啥都買。今天他要一個玩具汽車你買得起,長大了他恨不得要一個跑車洋房,總有你買不起那一天,到時候,他很可能對你大打出手。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是垃圾。」所以,趁著孩子還小,受父母影響引導較大的時候,從小給教給孩子以下規矩。

三、想要孩子性格好,從小教育孩子4不要。


01、不要對長輩不尊重。

我見過一個奶奶帶孫子,奶奶太寵溺這個孫子了,有一次,就因為奶奶沒給孫子吃棒棒糖,孫子抬手就給了奶奶一拳,直接打在臉上。我都有點看不下去。但是奶奶卻不以為意。她笑著說:」這孩子就是撒嬌!」,我天,才5歲就敢對長輩出手,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什麼樣真不敢想。

孝順是我對一個孩子最基本的養育原則,我的孩子他可以不考第一名,可以唱歌不好聽,可以沒有特長,但是我絕不允許他對長輩不敬。

02、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父母做。

孩子從4歲起,該做的事情就要他自己做。不要什麼都父母代勞,這樣的孩子很難得到鍛鍊,也很難理解父母的辛苦。前兩天去參加婚禮,同飯桌一個媽媽,她女兒已經9歲了,吃著飯口渴了,水就在回頭能拿到的地方,可是她偏要喊媽媽幫她拿水喝,而且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

什麼都替孩子做,不是在幫孩子,是在害孩子,在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


03、不要隨意打斷大人說話。

跟小區裡一個媽媽談論兼職的事情,沒說幾句,就被她2年級的女兒多次打斷,最後實在聊不下去了,我起身告辭。


當父母在談論重要的事情時,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輕易打斷,有什麼話可以等爸爸媽媽聊完你再說。

久而久之,孩子會懂得尊重大人的談話,其實你只要給孩子養成好習慣,跟他講明白,孩子就會遵守約定。

04、不要一生氣就大喊大叫發脾氣。

我兒子現在2歲9個月,他有段時間經常發脾氣,有時候是他玩不好自己手裡的玩具,比如積木搭不好,有時候是他得不到自己喜歡吃的零食,總之他不滿意他就發脾氣。

我說過他很多次,也耐心勸導過,但是效果不大。他一著急還是大喊大叫摔東西,後來我發現,有一個辦法很不錯,那就是講故事。沒有孩子不愛故事。我兒子最喜歡的繪本是《咚咚咚!我很生氣》。我告訴他:當你生氣時,憤怒就像是躲在你心裡角落的大猩猩,不斷膨脹、壯大,最後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可怕的紅色大猩猩!沒想到,這招還很受用。

後面他一生氣,我就說:「大猩猩就是這樣生氣的!」,他會接著說:「我今天不哼氣了,哼氣沒有小朋友玩兒!」

大量案例表明,一味說教、打罵,並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藉助繪本講故事,往往事半功倍。

結束語:教育孩子要從小開始,不要等到長大發現問題再去管教。那樣多半是治標不治本。底子打好了,孩子才會成人。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4歲女兒商場打滾,威脅「不買就不起來」,寶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很多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都有過吵鬧、耍賴的現象。具體表現為願望未得到滿足就會哭鬧,如果是家裡還可以批評教育一下,要是在公共場合孩子哭鬧,很多家長礙於臉面只能儘量滿足孩子。不過總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家長,4歲女兒商場打滾,威脅「不買就不起來」,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 4歲女兒商場打滾,威脅「不買就不起來」,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帶孩子外出購物時,有些孩子在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挪不開腳,當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孩子就會使出&34;大法,在商場一哭二鬧三上吊,而家長看到孩子這些作為,為了不那麼尷尬,也都會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回家後再去教育,但也有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威脅時,則決不讓步,任憑孩子胡鬧。
  • 3歲男孩街頭躺地撒潑,寶媽5米外冷漠相對,網友:就該這麼治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你們都是怎麼解決的呢?我相信有不少家長因為拗不過孩子,就答應了孩子無理的要求。不過最近網上有一位媽媽面對孩子的耍賴堅持不讓著孩子的視頻火了。這是街上的一位路人拍攝下來的,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路上有來來往往的人。
  • 不給孩子買玩具就打滾哭鬧?比起吼罵妥協,家長這樣做效果更好
    彤彤(化名)已經三歲多了,自從懂得玩具的樂趣後,每次媽媽帶她去商場看中的玩具非得買回去不可。無論價格高低,媽媽要是不買,彤彤立刻就開啟打滾哭鬧模式。雖說彤彤家境尚可,但是這樣縱容下去也不利於培養彤彤的金錢觀。於是媽媽想盡了各種辦法:威脅、吼罵、冷處理等,最狠的一次彤彤為了一個500塊的玩具硬生生躺在地上哭鬧了2小時,最後還是以媽媽的妥協收場。
  • 「不買我就不走」,商場裡5歲女童撒潑打滾,父親原地觀看3小時
    相信現實生活中大家都見過孩子撒潑打滾的一幕,或是在商場或是在超市,屢見不鮮。有些家長因為尷尬會抱著孩子快速離開,而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繼續哭選擇妥協,不過下面這位爸爸對女兒的做法受到了網友的爭議。一個周末,爸爸帶著5歲女兒去商場裡玩,女兒看中了兒童玩樂區一個非常炫酷的飛機模型,吵著讓爸爸給買。
  • 3歲孩子商場打滾,威脅爸爸「不給買玩具就不走」爸爸就默默看著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感慨,就是帶孩子出去買東西時,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挪不開腳。但是有些時候,很多東西都對孩子沒有好處,家裡的玩具也是多的很,所以很多時候家長都不願意給孩子買,因為沒有必要。所以很多時候家長都會顧及自己的面子,覺得當著很多外人的面,不給孩子買或者任由孩子鬧會很尷尬,一般這個時候家長都會選擇先滿足孩子,然後等到回家的時候再批評孩子。但是也會有很多比較「倔強」的家長,就是不給買,你躺地上耍賴我就看著你,看誰能耗過誰。
  • 奇葩:男女老少皆扮熊孩子,商場內撒嬌打滾搶鏡表演,這都咋了?
    "不買我就不起來",4歲女兒在商場打滾威脅爸爸妥協,爸爸靜靜的看了3小時帶熊孩子逛商場是讓家長頭皮發麻的事情,因為孩子年幼抵抗力低,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想要,家長不買就撒嬌打滾,大庭廣眾之下,為了避免尷尬或對孩子的溺愛,家長大都隨了孩子的心願,一買了之。一位爸爸帶女兒逛商場,在玩具櫃檯前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並且強硬的牽著孩子的手,走出了店裡。
  • 奇葩:男女老少皆可熊孩子,商場內撒嬌打滾搶鏡表演,這都咋了?
    "不買我就不起來",4歲女兒在商場打滾威脅爸爸妥協,爸爸靜靜的看了3小時帶熊孩子逛商場是讓家長頭皮發麻的事情,因為孩子年幼抵抗力低,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想要,家長不買就撒嬌打滾,大庭廣眾之下,為了避免尷尬或對孩子的溺愛,家長大都隨了孩子的心願,一買了之。一位爸爸帶女兒逛商場,在玩具櫃檯前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並且強硬的牽著孩子的手,走出了店裡。
  • 「不買我就不起來!」4歲女兒躺地上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不買我就不起來!」4歲女兒躺地上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愛爾蘭某著名劇作家曾經說到:「生活中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個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種則是個人的欲望得到了滿足。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導:一個男家長帶著自己家閨女去商場上逛街,由於女孩很少跟父親出門,所以一路上父女倆都很安靜,女孩牽著爸爸的手。等走到了一家精品店的時候,4歲女孩被精品店裡的物品吸引住了,拉著爸爸的手往店裡走。
  • 李玫瑾: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以後是垃圾
    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是3到6歲,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把關好了,那麼未來培養一個懂事感恩孩子的概率將大大提高。一、5歲女孩商場撒潑打滾要玩具:「不買我就不起來」看到一個視頻,5歲的小姑娘躺在商場的地上打滾,只因為爸爸沒有給她買喜歡的玩具。
  • 孩子一出門就要買玩具,不給買就打滾耍賴,怎麼辦?
    你好,我是南番的額娘,一對兒5歲雙胞胎兄妹的老母親,今天是我拜兒女為師的第1624天。在我有限的育兒體驗和學習實踐後,今天我想為你分享一個正面管教小工具——「約定並跟進執行」。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圈裡一位媽媽的求生呼救:「3歲寶寶只要帶出門就要買玩具,然後買回家就再也不玩了,不給買就當場滿地打滾,誒,真的要瘋了,怎麼辦?誰能救我?」
  • 4歲女兒商場撒潑,聲稱「不買就不起來」,爸爸的做法太狠了
    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很多父母會選擇帶孩子出去玩,尤其是喜歡帶孩子去商場裡逛逛,商場裡不僅商品眾多也是比較適合帶孩子出行的地方。而逛商城的時候有個讓很多父母都頭痛的問題,那就是幫助孩子買東西,當孩子遇到喜歡的東西時又是家長能接受購買但是有的時候不能接受,為此孩子也會在公共場合撒起潑來,讓人受不了。
  • 孩子在商場打滾撒潑,要買玩具怎麼辦?高層次父母懂得3個技巧
    周末去逛商場地時候,看見一個3歲的小女孩想要芭比娃娃。小女孩:「媽媽,我想要這個芭比娃娃。」媽媽:「家裡已經有了,不買!」(講道理)小女孩不高興地說:「家裡才三個,我就想要這個!」媽媽生氣了:「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你看看周圍這些小朋友誰要了,就你不聽話。」
  • 4歲女孩公共場所撒潑,說不買就不起來,爸爸靜靜看了3個小時
    「如果不給我買,我就不會走。」 4歲的女兒在商場裡打滾逼迫父親妥協,父親靜靜地注視著3個小時。然而逛了一圈之後,在準備離開時,女兒始終都不願意回家,並要求父親給自己錢讓自己買東西,然而父親覺得女兒要買的東西沒有什麼用,就不願意掏錢,女兒看到父親扭臉就走,轉眼之間就在店裡哇哇大哭,還威脅:不買我就倒在這。為了避免對店裡產生影響,又不想妥協,爸爸把女兒抱出了店,接下來就不管女兒了,光在一邊陪著女兒。
  • 倔強母子街頭僵持,孩子打滾"扶不扶"?扶,但要有技巧地扶
    帶過的孩子父母都知道,2-3歲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在3歲以前,自己的孩子呆萌可愛,雖然略有調皮,但也讓父母窩心。可是3歲過後,原本乖巧的"小天使"就變成了"混世魔王",不聽話不說,事情一不合心意就坐地上哭鬧打滾,怎麼都不起來。
  • 4歲女兒大鬧商場,揚言「不買就不起來」,父親的做法引網友贊同
    案例:寶媽臨時有事需要出差,將4歲的女兒託付給寶爸照顧。寶爸覺得在家裡太過無聊,於是帶著4歲的女兒去逛商場。商場裡的東西是五花八門的,女兒一進到商場裡就開始興奮不已。不一會兒,她就在一個精品貨架上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於是轉頭要求爸爸給自己買。
  • 「不買就不起來!」4歲女兒商場撒潑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
    作為家裡的「小皇帝」,父母寧願自己吃點苦都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殊不知,長期處在溺愛環境中的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任性。「不買就不起來!」4歲女兒商場撒潑打滾,爸爸靜靜地看了3小時。隨著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旁邊圍觀的人也隨之多了起來。有人問小姑娘的爸爸孩子多大了,孩子爸爸表示小姑娘已經4歲了,平時就很任性。看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爸爸還是無動於衷,小女孩竟然坐到地上撒起潑打起滾來,擺出一副跟爸爸「死磕到底」的狀態,嘴裡還不停嘟囔著,「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起來!」為了不擋店家的生意,爸爸抱起小女孩去了休息區,任憑孩子哭喊也不妥協,就這樣跟孩子僵持了將近3個小時。
  • 家裡熊孩子見到玩具就要買,不買就躺地上打滾?聰明家長用這方法
    家裡熊孩子見到玩具就要買,不買就躺地上打滾?聰明家長用這方法。帶著熊孩子去商城,有時候確實是個挑戰,熊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玩具專區,瞧瞧這個,看看那個,摸摸飛機,拽拽拖鬥。而且總纏著大人要買。脾氣好點的孩子,大人不給買的話,哄哄也就過去了。脾氣不好的孩子,沒達到目的話就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躺在地上打滾,怎麼哄都無濟於事,讓家長好不尷尬。
  • 孩子「滿地打滾」,不買玩具就不走,除了「打屁股」還能怎麼辦?
    當你的兒子在商場因為沒買他想要的玩具時,哭鬧不止,滿地打滾。這個形勢已經表明,不買玩具孩子就不會走,作為家長的你除了打屁股還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呢?妥協?只要先穩住孩子,讓孩子停止哭鬧,孩子提出的要求都答應!手足無措?任孩子哭,哭一會兒還不停沒辦法就用「武力」解決,不讓孩子哭,帶孩子離開。
  • 孩子商場哭鬧打滾要買東西,該如何應對?
    前些日子去商場買衣服,看到一個小正太和媽媽一起逛街,路過玩具店的時候發生了「喜聞樂見」的事情,小正太撒潑了……事情是醬紫的:路過玩具店,小正太自然走不動路了,拗不過孩子,媽媽只能給他買了一把玩具車;只是沒想到,小正太並不滿足:光有槍沒有車怎麼泡小MM?必須要再來一輛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