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好人匯】第四百二十七期
四會「身邊好人」吳綺華
好人事跡
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教師正是塑造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我們甘於平凡、樂於奉獻,形成了人們常說的敬業精神,這種精神鑄成了教師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和對講臺的一往情深。在四會市華僑中學從事教育二十六載的吳綺華,正是一位甘於平凡,樂於奉獻的優秀黨員教師。她熱愛教育事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師德高尚。
到2019年,她已在教育這塊土地上勤勤懇懇耕耘了26個春秋。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在教學工作上,她刻苦鑽研業務,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她時刻要求自己增強改革意識,增強創新意識,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她善於與學生營造「無拘無束」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在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她勤於學習,勤於探索,勤於實踐,為提高教學質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勞動。
在班級管理上,她採取寬嚴相結合的原則,規範學生行為,樹立「團結務實,活潑向上,充滿關愛」的班風。讓每一個學生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奮鬥目標,鼓勵他們「有志、專注、持恆」,培養他們「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氣魄。她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塑造自我形象,人人爭當「誠實守信愛校愛班的戰士,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勇士,敏而好學知識廣博的博士,疾惡如仇弘揚正氣的鬥士,秀外惠中體格強健的壯士」,同時強化班級形象的塑造,貫徹「我以班級為榮,班級以我為榮」的行為準則,從而給學生創造出一方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培育特長的沃土。她對學生,不僅要看到他們的現在,還要看到他們的將來,對個性各異的學生,千萬不可早下斷言;不能只看學生的分數,更應該看重學生的能力、實際才幹,因為能力比分數更加重要;要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讚美學生得出的一切結論,鼓勵學生進行的一切探索活動。她班上的學生勤學愛鑽,博覽群書,活潑開朗,多才多藝,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人爭先進,個個求上進,擰成一股繩。從教26年,她擔任了共十幾年的班主任及畢業班工作,工作勤懇務實,管理班級民主科學,深受學生歡迎。運用愛心、自主、體驗等育人管理模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工作創新,成效顯著。擔任班主任的班紀律嚴明、學風端正、朝氣蓬勃;學生德育合格率為100%、優良率達95%以上、違法犯罪率為零;學習成績(畢業班升學成績)屢居年級前列;皆被評為學校文明班,以及被評為四會市五四紅旗團支部;同時通過耐心細緻的教育,轉化了十多位後進生;還以愛心和實際行動幫助貧困生,先後共幫助貧困生渡過難關。由於教學成績突出,管理班級得法,吳綺華老師多次被學校評為先進教職工、師德高尚先進個人、先進班主任、先進教師、優秀教師,以及被評為四會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四會市優秀黨員、四會市「巾幗建功」活動先進個人等。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每個學生都成才、成人。無論家裡多忙、多累,她始終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積極鑽研業務,探索教學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她曾多次參加省、市級高考備考研討會,認真總結經驗,撰寫教研論文。2007年撰寫的《山區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獲肇慶市中小學英語教研室和教育學會優秀論文評比三等獎。2007至2009年,她主持完成了四會市級課題《山區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探索》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3年撰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打造高效英語課堂》教學論文在《英語周報》上發表。2002學年獲得學校優質課競賽三等獎;2004年5月,吳老師為四會市全體初三畢業班的英語教師上了一節中考備考示範課,受到四會市教研室的高度評價;2007年12月獲學校的優質課競賽一等獎;2011年3月,她為全市高三英語教師上了一節題為「讀寫任務解題聚焦」的示範課,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2015年4月,肇慶教研室到四會進行高考備考調研,她毅然接受任務,為大家展示了一節題為「完型填空策略指導——同現」的探討課,深受肇慶教研室領導的認可。近幾年,她本人以及英語科組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研組長」和「優秀教研組」;英語科組女教師集體分別於2012年2013年榮獲得「四會市巾幗文明崗」和 「肇慶巾幗文明崗」稱號。
大詩人泰戈爾曾經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吳老師情願在教育園地裡,做一片平凡的綠葉,她所做的一切,必將在孩子們的成長中變為永恆。她崇高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智慧,嚴謹的作風,敬業的精神贏得了學生真誠的敬仰和愛戴。
資料來源:四會文明網
本期編輯:歐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