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8月4日鹽城訊 「李奶奶,早晨天氣涼,記得多加件衣服。」「王大伯,明天的支部活動別忘了參加。」……一大早,大豐區三龍鎮下壩村網格員陳進官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溫馨提示」從農莊的一頭傳向另一頭,大傢伙兒爽朗的笑聲喚醒了沉睡的村莊。今年以來,該鎮大力推進「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統籌抓好矛盾化解、隱患排查、民生幫扶各項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耕好網格「責任田」
近日,該鎮鬥龍港村網格員周鵬走在下班路上,看見一組村民蔡秀英家的廚房內飄出股股黑煙。「不好,蔡奶奶家著火了。」周鵬一邊加速衝向蔡秀英的房子,一邊大聲喊著「蔡奶奶家著火了,大伙兒出來救火」。趕到現場的周鵬,第一時間衝進火場,找到驚慌失措的老人,迅速將她帶到門前空地上,又和陸續趕來的村民一起救火。20分鐘後,火被撲滅,有驚無險。
一直以來,該鎮建立「日巡查」機制,要求全鎮128名網格員做好每日網格巡查,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巡查體系。動員全體村民參與網格化管理,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處理問題,各村(居)切實守好「責任田」、護好整村人。
做好群眾「服務員」
「奶奶,昨天你說想吃野刀魚,今天一早去給你買了幾條。」「你個傻姑娘,又給我買東西。下次不能這樣。」該鎮洋橋村網格員仇玲麗來到85歲的李書珍家,便和老人打起了招呼。知道老人血壓偏高,這兩天身體不舒服,仇玲麗便帶來了村醫,為老人測量血壓。
在三龍,類似的場景不勝枚舉。獨居老人家中時常會見到「藍馬甲」們忙碌的身影,送物資、嘮家常;普通村名家中時常會聽見「藍馬甲」們熟悉的聲音,講政策、做宣傳。網格員們秉持「有事就找我,我來幫你忙」的理念,及時解決群眾遇到的煩事、難事,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織密除險「安全網」
一件藍馬甲、一輛電瓶車、一雙鐵腳板,就是網格員們的標配,田間地頭、廠區、社區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最近這些日子,大家又忙著走訪企業,開展違法違規「小化工」企業排查,看車間、倉庫,查安全生產,以拉網式排查嚴防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針對矛盾糾紛,網格員們靠前服務,主動走訪傾聽訴求,及時對接化解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鐵腳板」基於「繡花功」。今年以來,該鎮按照上級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安全穩定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違法違規「小化工」專項整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群眾安全感建設等活動,拉網式排查企業78家、走訪農戶32770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6起,排查整治治安問題2件,排查整改公共安全隱患16處,築牢群眾生活安全防線。(唐林海 仲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