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礦物在環境汙染治理中的應用

2020-12-20 粉體技術網

天然產出的黏土礦物,是以含鋁、鎂等為主的一類矽酸鹽礦物,除海泡石、凹凸棒石等少數為層鏈狀外,其它均為層狀結構,其層間包含可交換的無機陽離子,有一部分氧原子價出露在晶體表面上。

黏土礦物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多以及極性強等特徵,特殊的晶體結構賦予黏土礦物許多特性,例如較強的吸附性、脫水、復水性能、膨脹、收縮性能,可塑性能、離子交換性能和膠體特性等。正是因為黏土礦物具有這些優異的性能,從而使其在汙染治理與水環境修復領域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天然黏土礦物又具有儲量豐富、來源廣、成本低的有利因素,用黏土礦物作吸附劑去除汙染,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1、黏土礦物在水體汙染治理中的應用

黏土礦物在水汙染治理方面,主要用於化工和生活用水過濾、水中重金屬離子Ni2+、Hg2+、Cd2+、Pb2+、Cr3+、As3+等的去除、陽離子染色物和有機汙染物的吸附,以及廢水中的MH3-N、H2PO4-,HPO24-、PO34-等的清除處理。

(1)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處理

蒙脫石、海泡石、凹凸棒石等黏土礦物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及離子交換容量,吸附性能好,對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處理有著特殊的功效。

如海泡石八面體中與OH-結合的Mg2+及沸石型孔道邊緣與結晶水結合的Mg2+,均可與重金屬發生離子交換,從而達到去除目的。

(2)有機汙染物的吸附處理

天然黏土礦物中存在大量可交換的親水性無機陽離子,但實際黏土表面通常存在一層薄的水膜,因而不能有效地吸附疏水性有機汙染物。採用某種有機陽離子,通過離子交換,把黏土礦物中原先存在的無機陽離子置換出來,使其成為疏水性有機粘土,可增強其去除水中疏水性有機汙染物的能力。

如利用季銨鹽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鈉型蒙脫石作用,經過離子交換將體積較大的有機正離子引入層間形成大孔洞材料——有機蒙脫石,再通過離子交換作用和表面活性劑脂肪鏈的萃取作用來吸附有害的有機汙染物。

(3)離子型化合物的吸附處理

離子型化合物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較高,在土壤中極易遷移並汙染地下水。黏土礦物表面上存在大量的Si-OH、Al-OH等基團,通過適當的化學處理可使其質子化或者解離,用於吸附處理水中的陰離子汙染物。如HDTMA蒙脫石可有效去除五氯苯酚等陰離子。

2、黏土礦物在大氣汙染治理中的應用

蒙脫石、海泡石、凹凸棒石及高嶺石等,因吸附性強,作為吸附過濾材料廣泛應用於大氣汙染的淨化。經簡單的處理之後,即可用於臭氣、毒氣及有害氣體如NOx、H2S等的吸附過濾。

以沸石、凹凸棒石、海泡石、膨潤土、累託石等粘土礦物為載體的載銀無機抗菌劑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目前開發的以多孔結構粘土礦物為載體的無機抗菌劑已成功應用於室內空氣淨化,並對病菌及其分泌物毒素均有較強的殺滅和降解作用。

3、黏土礦物在土壤汙染治理中的應用

黏土礦物是土壤膠體的主體,土壤膠體的自淨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是黏土礦物性質的體現。當有毒物質進入土壤後,土壤膠體首先吸附帶相反電荷的離子或絡合物,如金屬離子或化學農藥,使汙染物質的活性和擴散性大大減弱。其次黏土礦物層內表面不僅可吸附交換性離子,還可以把一些有毒的陽離子吸持在層間的晶格結構內而成為固定離子,消除了汙染物的毒害。

土壤的重金屬汙染中,鉛大部分可被土壤固定。蒙脫石、伊利石和高嶺石對鉛的吸附力比對鈣的吸附力大2~3倍,高嶺石和蒙脫石對鉻的吸附作用較強。

土壤中的黏土礦物、有機質和土壤膠體可通過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作用將有機農藥固定,使農藥的遷移能力和毒性降低。進入土壤的有機農藥一般都離解成有機陽離子,被帶負電荷的膠體和黏土礦物吸附。

相關焦點

  • 環境礦物材料在土壤汙染治理方面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土壤中的粘土礦物、鐵錳鋁氧化物、矽氧化物、有機質硫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等都能對重金屬產生吸附、解吸、固定、釋放等一系列的特殊作用,這些作用能夠有效對土壤中的有機汙染物與無機汙染物進行攔截、阻止、限制與淨化,因此,應用環境礦物材料治理土壤汙染是土壤修復的重要方法之一。
  • 黏土礦物——天生的吸附材料
    黏土礦物通常由矽氧四面體片和鋁氧八面體片以不同比例通過共用氧連接起來的層狀結構,具有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對重金屬及有機質吸附等特性,是理想的汙染物吸附材料。2、高嶺土作為自然環境中最重要的黏土礦物之一,高嶺土在固定和延緩汙染轉移中起著關鍵作用,高嶺土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積和吸附性能,經改性處理後,內部孔道有所改善,可呈現出選擇吸附性能,在廢水處理、重金屬吸附、燃煤處理、光催化等環境保護治理方面均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凹凸棒石在環境汙染治理中的應用及特點
    利用天然礦物治理汙染與修復環境是建立在充分利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天然自淨化的特色。凹凸棒石黏土因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而表現出良好的吸附性,在汙染治理和環境修復領域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並在汙染治理的規模、成本、工藝、設備、操作、效果及消除二次汙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特點和較大的優勢。
  • 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原標題: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 環境礦物材料在礦山及周邊土壤汙染修復中的應用
    因此,如何治理礦山及周邊土壤汙染是當前國際資源與環境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利用礦物的環境屬性特別是大量的非金屬礦物及其尾礦,經超細、改性、摻雜、複合及仿生合成等方式開發的環境礦物材料為環境汙染治理和修復的提供了材料和方法。
  • 一文了解黏土礦物疏水改性技術
    我國黏土礦物資源豐富,是經濟價值和應用價值較高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其主要包括高嶺土、膨潤土、伊利石和絹雲母等礦物。黏土礦物表面是親水疏油性的,難以和有機基體很好的相容,因此需對黏土礦物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提高黏土與有機相的相容性,以達到其應用功能。
  • 黏土礦物增白10大方法
    3、磁選法磁選法是利用不同的磁場強度分離黏土礦物中磁性物質與非磁性物質。因為鐵質礦物與矽鋁質礦物的磁性不同,所以磁選法可將礦漿中的鐵雜質與黏土礦物分離,降低黏土礦物的含鐵率,增加黏土礦物的白度。對於黏土礦物中的深色的有機質也可被強氧化劑氧化為無色氧化物。氧化漂白法對於實驗條件要求高,氧化過程受到pH、黏土礦物特性、溫度、試劑劑量、礦漿濃度和漂白時間等因素控制。工業生產中常使用次氯酸鈉(NaOCl)作為強氧化劑,在弱酸性介質中氧化黃鐵礦物。
  • 廣州地化所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黏土礦物是一類具有納米結構的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地球表層系統,對關鍵帶的物質循環具有重要影響。與此同時,黏土礦物的形成與演化不僅能很好地指示古氣候、古環境的演變,而且很可能是早期生命孕育和演化的催化劑和反應器。
  • 什麼是黏土礦物?常見的有哪些?
    黏土礦物是一類含水矽酸鹽或鋁矽酸鹽礦物,其化學成分中,除水外一般還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有些還含有一定量的Fe2O3、MgO及少量的K2O、Na2O、CaO等。黏土礦物大體上可分為結晶質與非晶質兩類。
  • 黏土礦物中水存在的5種形式及特點
    水在地下的分布非常廣泛,一些水甚至參與了礦物的形成過程,成為了礦物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些水雖然都在礦物裡面,但是存在形式卻各有不同,正是這些不同,很大的影響了黏土礦物的性質。  黏土礦物中的水按存在形態可分為5種類型:1、結構水又稱化合水,以(OH)形態存在於膠體結構中,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含量比。結構水並不是真正的水分子,而是以OH-和H3O+的形式參與組成晶體結構,並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確定的含量比。
  • 【中國科學報】研究揭示黏土礦物高嶺石化過程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美國礦物學家》。  黏土礦物是一類具有納米結構的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地球表層系統。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
  • 科學網—改性黏土治理有害藻華
    印尼研究技術與高教部副部長Purwanto(左二)參觀改性黏土治理有害赤潮技術相關成果。 中科院海洋所供圖 改性黏土治理有害藻華本報訊(記者廖洋)近日,第十五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中科院海洋所改性黏土治理藻華技術亮相博覽會先進技術展區並獲得高度關注。 藻華是一種全球性海洋災害,也是世界三大近海環境問題之一。理論上治理藻華的方法很多,但由於二次汙染、成本等問題,能現場大規模高效應用的方法寥寥無幾。
  • 人才強校 | 商建英教授團隊在蛋白質類物質與黏土礦物膠體相互作用...
    土壤中含量豐富的黏土礦物膠體是土壤礦物質中最活躍的部分,可以作為許多有機和無機汙染物的載體在地下介質中進行遷移。因此,明確黏土膠體的穩定性和移動性對汙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遷移的過程和地下水質量的管控具有重要意義。
  •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Coupled Manganese Redox Cycling and Organic Carbon Degradation
  • 【揭秘】陶瓷生產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黏土
    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的組成來探討:1、礦物組成黏土的礦物組成比較複雜,大部分黏土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黏土礦物組成,而且由於形成過程中殘留有風化未完成的母巖顆粒,和一些非黏土礦物及有機雜質。下面介紹下雜質礦物的類別及對黏土性能的影響。
  • 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看不見的微生物如何變成堅硬的礦物?
    出品:「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製作:中國科普博覽監製:中國科學院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大氣富養後,礦物的多樣性明顯升高,礦物對生命的起源、進化、演化也起到了很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兩方面的作用是相互的,雙方的。
  • 耐火材料用黏土類原材料的種類及技術要求
    黏土是由直徑小於1~2μm得多種含水矽酸鹽礦物組成的混合體,其特徵是在溼態和細粉狀態下具有可塑性和黏性,乾燥後變硬,在一定溫度下玻璃化。黏土的鋁矽比越接近高嶺石礦物理論值0.85,說明黏土的純度越高,其耐火性能也就越好。
  • 探討風化作用:風化和風化帶中礦物的穩定性
    在巖石風化過程中,這兩類風化通常是同時進行,而且往往是互相影響、又互相促進的。分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生物風化作用①物理風化作用——由各種因素造成巖石發生機械破碎,而沒有成分的改變。母巖經過物理風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礦物為陸源碎屑礦物。
  • 鋁矽系均化原料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在高溫工業中具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已在高爐抗侵蝕緻密型、熱風爐用低蠕變、幹熄焦用高熱震、炭素焙燒爐、不定形等耐火材料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如高爐內襯用超緻密型爐底黏土磚、爐底保護磚、莫來石陶瓷杯、黏土冷卻壁等;在鐵水運輸及預處理領域,以均化原料作為骨料生產的ASC製品在寶鋼、太鋼、濟鋼、萊鋼的TPC和三脫型鐵水罐工作襯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根據陳俊紅等的研究,以緻密均化鋁礬土為原料的鋁碳化矽碳試樣的體積密度、高溫抗折強度等要遠優於普通鋁礬土試樣,接近於亞白剛玉試樣;緻密均化鋁礬土試樣抗「三脫」渣侵蝕的性能非常出色,與亞白剛玉試樣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