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礦物中水存在的5種形式及特點

2020-12-20 粉體技術網

水在地下的分布非常廣泛,一些水甚至參與了礦物的形成過程,成為了礦物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些水雖然都在礦物裡面,但是存在形式卻各有不同,正是這些不同,很大的影響了黏土礦物的性質。  

黏土礦物中的水按存在形態可分為5種類型:

1、結構水

又稱化合水,以(OH)形態存在於膠體結構中,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含量比。

結構水並不是真正的水分子,而是以OH-和H3O+的形式參與組成晶體結構,並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確定的含量比。結構水只有在高溫(500-900℃或更高)下,才能被脫去,且常導致晶格的破壞。

2、吸附水

又稱束縛水,由於分子間引力和靜電力作用,具有極性的水分子被吸附到黏土礦物表面上,在黏土礦物表面形成一層水化膜,並隨礦物顆粒一起運動。

吸附水又分為薄膜水、毛細管水、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強結合水也稱為吸附結合水,它與黏土礦物薄膜的活性中心直接水合,具有較高的黏滯性和塑性抗剪強度;弱結合水是高度水化的陽離子擴散層內的滲透吸附水。

吸附水在黏土礦物中的含量是不定的,隨環境的溫度和溼度等條件而變。常壓下當溫度達到110℃時,吸附水基本全部失去,吸附水失去後對黏土礦物的結構無影響。

3、層間水

包含在黏土礦物晶體層間內的水。

層間水參與組成礦物的晶格,但含量可在相當大的範圍內變動,層間水的含量一方面與吸附的陽離子的種類有關,如蒙脫石,當層間陽離子為Na+時常形成一個水分子層,若為Ca2+時則常形成兩個水分子層。另一方面,層間水的含量還隨外界溫度、溼度的變化而變,常溫下,當溫度達到110℃時即大量逸散,但在潮溼的環境中又可重新吸收水分,層間水的失去並不導致礦物結構單元層的破壞,卻使單元層的厚度減小,從而引起晶胞參數的減小。

4、沸石水

如存在於海泡石和坡縷石結構通道中的水。

沸石水在晶格中據確定的配位位置,其含量有一個最高的上限值,隨著溫度、溼度的變化,其含量在一定範圍內變化,但不引起晶格的破壞。

5、結晶水

如存在於海泡石和坡縷石中以中性水分子的形式作為八面體中陽離子的配位體的一部分,故又稱為配位水。

結晶水參與組成礦物晶格,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確定的含量比,一般需要較高的溫度(200-500℃或更高)才能脫去。結晶水被脫去後,礦物原有的晶格往往被破壞。

相關焦點

  • 黏土礦物增白10大方法
    白度是衡量黏土礦物經濟價值和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其主要影響因素有3類:第一類是由有機質造成的,它們以有機碳的形式沉積在黏土礦物中,將其染成黑色或灰色;第二類是由Fe、Ti、V、Cr、Cu、Mn5、還原漂白法還原漂白法通常用於除去黏土礦物中難溶的三價鐵,目前最普遍使用的還原劑是Na2S2O4(保險粉)。
  • 黏土礦物——天生的吸附材料
    黏土礦物通常由矽氧四面體片和鋁氧八面體片以不同比例通過共用氧連接起來的層狀結構,具有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對重金屬及有機質吸附等特性,是理想的汙染物吸附材料。1、膨潤土膨潤土是一種以蒙脫石為主要成分的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天然膨潤土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其自身具有較強的膨脹性和吸附能力,作為一種吸附材料,在我國有著豐富的儲量,具有價格低廉、性質穩定的特點。近幾年,許多學者對膨潤土進行改性,提高其吸附淨化能力,為未來製備新型的汙水處理材料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 黏土礦物在環境汙染治理中的應用
    黏土礦物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多以及極性強等特徵,特殊的晶體結構賦予黏土礦物許多特性,例如較強的吸附性、脫水、復水性能、膨脹、收縮性能,可塑性能、離子交換性能和膠體特性等。正是因為黏土礦物具有這些優異的性能,從而使其在汙染治理與水環境修復領域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 【中國科學報】研究揭示黏土礦物高嶺石化過程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美國礦物學家》。  黏土礦物是一類具有納米結構的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地球表層系統。
  • 一文了解黏土礦物疏水改性技術
    我國黏土礦物資源豐富,是經濟價值和應用價值較高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其主要包括高嶺土、膨潤土、伊利石和絹雲母等礦物。黏土礦物表面是親水疏油性的,難以和有機基體很好的相容,因此需對黏土礦物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提高黏土與有機相的相容性,以達到其應用功能。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
  • 什麼是黏土礦物?常見的有哪些?
    黏土礦物是一類含水矽酸鹽或鋁矽酸鹽礦物,其化學成分中,除水外一般還含有大量的SiO2和Al2O3,有些還含有一定量的Fe2O3、MgO及少量的K2O、Na2O、CaO等。黏土礦物大體上可分為結晶質與非晶質兩類。
  • 廣州地化所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黏土礦物是一類具有納米結構的含水層狀矽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地球表層系統,對關鍵帶的物質循環具有重要影響。與此同時,黏土礦物的形成與演化不僅能很好地指示古氣候、古環境的演變,而且很可能是早期生命孕育和演化的催化劑和反應器。
  • 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原標題: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馬東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馬東博士課題組在環境黏土礦物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Coupled Manganese Redox Cycling and Organic Carbon Degradation
  • 人才強校 | 商建英教授團隊在蛋白質類物質與黏土礦物膠體相互作用...
    《Water Research》雜誌是環境科學和水科學行業的頂級期刊之一,JCR一區期刊,目前5年影響因子7.621。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我校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生晏朝睿,商建英教授具體指導了本論文工作。論文合作單位還包括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
  • 【揭秘】陶瓷生產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黏土
    ①石英和母巖殘渣石英經常是長石的共生礦物,通過風化作用,保存其原有形態,在原生黏土中是常見的雜質之一,其他未完全風化的礦物是長石和雲母等,在黏土中常以比較粗的顆粒存在,對黏土的性能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如可塑性和乾燥強度等,一般在使用之前經過自然沉降,淘洗等可去除一部分有害雜質。
  • 對黏土礦物的研究,或許可助人類進一步發現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
    研究中同樣存在三種年齡的巖石樣本,它們分別為:13.5百萬年,33.5百萬年,104百萬年。研究人員Suzuki和他的團隊已經使用一些成熟的找尋生命跡象的方法檢查了這些巖石許多次,但是什麼也沒有發現。Suzuki和其他研究人員最終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去尋找生命。他們使用了一種類似於病例學家切割薄層組織切片的方法去檢測它們。
  • 鉍在自然界中以游離金屬和礦物的形式存在
    鉍在自然界中以游離金屬和礦物的形式存在。以前鉍被認為是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穩定元素,但在2003年,發現了鉍有極其微弱的放射性。15世紀時已知,1737年由埃洛(J.Hellot)和日夫魯瓦(C.J.Geoffroy)製得鉍。古希臘和羅馬就使用金屬鉍,用作盒和箱的底座。
  • 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看不見的微生物如何變成堅硬的礦物?
    ,礦物對生命的起源、進化、演化也起到了很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兩方面的作用是相互的,雙方的。那麼,微生物與礦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是什麼?他們在地球生物學的作用怎樣?礦物-微生物作用的類型分為礦物的沉澱、溶解和轉化(氧化-還原過程)。礦物的沉澱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白雲石。有生物存在的話,白雲石就比較容易沉澱出來;沒有微生物存在的情況下,白雲石就不容易沉澱。
  • 環境礦物材料在土壤汙染治理方面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1)黏土礦物鈉基膨潤土為常用的防滲材料,其高度分散性可有效阻止水的流動,有機汙染物僅靠自身的分子擴散穿透鈉基膨潤土,速率很小。若添加少量的有機黏土,其中有機黏土可吸附有機汙染物形成封閉障礙,提高其防滲效果。矽酸鹽礦物不但對有機汙染物具有吸附固定作用,而且對有機汙染物具有催化氧化作用。
  • 焦爐用耐火材料的基本分類及礦物組成
    通常按Al2O3含量的多少分為半矽質(Al2O315%~30%)、黏土質(Al2O330%~48%)、高鋁質(Al2O3>48%)三類。半矽質耐火材料有半矽磚、蠟石磚。半矽磚可用天然矽質黏土和蠟石作原料,也可用石英和黏土配製而成。適宜用作玻璃窯、盛鋼桶、加熱爐、均熱爐、化鐵爐等的內襯。蠟石磚又稱葉蠟石磚,以蠟石為原料製成。
  • 只存在於隕石的中的礦物
    對隕石有過系統了解的人都知道,隕石的鑑定離不開隕石所含礦物的種類與組成,這是區別隕石與地球巖石的關鍵。隕石特有形成環境及保存條件(在行星際空間運行)決定了隕石礦物還原程度高,有些隕石礦物屬衝擊變質成因,有些隕石的原生礦物與地球的同種礦物差別較大。
  • 巖石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那麼礦物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以常見的幾種巖石為例:1、花崗巖,主要由石英、長石和少量暗色礦物等組成;暗色礦物包括黑雲母、角閃石等;還可能含有電氣石、綠柱石、獨居石等副礦物。花崗巖2、玄武巖,主要礦物由基性長石和輝石組成,次要礦物有橄欖石、角閃石、黑雲母、霞石、鈦鐵礦、蛇紋石等。
  • 合成堇青石應用最為廣泛的3種原材料
    採用天然礦物高溫固相反應合成堇青石的原料有很多種,其中廣泛使用的天然礦物原料有滑石、黏土、高嶺土、煤矸石、紅柱石、藍晶石和矽線石等,本節將重點介紹本文所用的主要原料。Si(A1)和Al(Mg)時,其它的離子,如Ca,可填充在層間,以維持電荷的平衡,這樣的結構給予黏土礦物如下一系列的特徵:(a)層間距離的可膨脹性:黏土礦物的層與層之間以弱的分子鍵相結合,Na-O、K-O鍵的結合力也遠小於Si-O或Al-O的鍵強,水分子可以進入層間,並使層間距離有可變性,這一特性同樣可為滲入的其它分子或離子所利用[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