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兩大火車站測溫情況如何?約一秒測一人,每名旅客都要測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上海火車站,出站旅客均被要求通過紅外熱像儀測體溫。 「鐵路上海站」微博截圖

1月29日,大年初五,澎湃新聞記者乘坐G7266次列車於17時21分抵達上海火車站。

記者現場看到,相比往年春運返程客流,此次返程客流並不算大,出站毫不擁擠。旅客的防疫意識普遍增強,基本都戴了口罩。不過,大多數旅客佩戴的是一次性無紡布口罩,也有部分旅客戴的是棉質口罩。

1月29日5點半左右,上海火車站,出站旅客均被要求通過紅外熱像儀測體溫。 澎湃新聞記者 鄭浩 圖

上海火車站在西北出站口,設計了一個醒目的測溫服務點,對所有到達旅客測量體溫,站內廣播也不斷重複「請到達旅客測量體溫」的提醒。

上海虹橋站設置的紅外體溫檢測儀

記者看到,現場負責測溫的是紅外熱像儀設備,有兩個顯示屏,一臺面對旅客,一臺面對工作人員。每當出站旅客經過,顯示屏就會顯現該旅客熱像圖,如體溫正常,站內工作人員即示意旅客出站。

虹橋站的出站口,旅客比往年少了不少。

每名旅客都被要求一一通過紅外熱像儀,該設備測溫速度非常快,一個人測溫大概只需一秒鐘,完全不影響出站速度。測試過程中,旅客不必摘下口罩,但工作人員有時會讓旅客摘下帽子。記者觀察了幾分鐘,並未看到體溫測試異常者。

接站大廳也同樣設置了紅外體溫檢測儀

與此同時,當天澎湃新聞另一路記者乘坐G9415從安徽蚌埠開往上海虹橋。在進站口,除了平時常規的安檢、查驗身份證等環節,增加了測量體溫這一步驟。來乘坐火車的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戴著口罩。

虹橋站的到達大廳

進車廂之後,記者發現,車廂裡相對比較空曠,和往年車廂裡的人聲鼎沸形成鮮明對比。而坐在車廂內零零散散幾個乘客,也都用口罩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有人在給家人打電話匯報自己的情況,也有人一上車就沉沉睡去,等待列車開向自己的目的地。

蚌埠火車站候車大廳

18時20分,列車準時抵達上海虹橋火車站。在出站口,有工作人員拿著擴音喇叭指揮到站的乘客按次序排隊出站。因為虹橋站使用的是紅外體溫檢測儀,相比傳統的體溫測量,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檢測時間,乘客只需排隊一個一個從攝像頭前走過即可,整個出站的過程十分順暢有序,並沒有比平時出站花費更多的時間。

除了在出站口設置了紅外體溫檢測儀,車站在接站大廳同樣安排了體溫檢測設備,保證對到站乘客進行查缺補漏。同時,車站廣播也一直不停地播報,提醒旅客注意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有體溫異常,應及時聯繫車站工作人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滬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測溫有序進行 旅客:很安心!
    昨天,記者先後來到虹橋火車站、鐵路上海南站和長途客運南站採訪,現場安檢、測溫、進站有序進行。不少旅客表示,看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都落實得比較到位,心裡也很放心。安檢同時「無感」測溫10:00,記者來到虹橋火車站出發大廳,陸續前來乘坐火車的旅客還是比較多的。旅客來到閘機口先要刷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然後將行李進行安檢,旅客本人通過安檢門的瞬間就完成了體溫測量,因為紅外線測溫儀就安裝在安檢門上方。
  • 上海地鐵:入站必戴口罩必測體溫,廣播、巡查人員會反覆提醒
    本文圖均為 上海地鐵shmetro微信公眾號 圖坐上海地鐵,一定要戴口罩。據上海地鐵有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地鐵各車站嚴格執行「兩必須」,進站必須測溫,進站必須佩戴口罩,車站會播放廣播,提醒乘客全程佩戴口罩。同時全體員工崗前做到全覆蓋測溫,佩戴口罩及手套上崗,做好自我防護。
  • 北京對入境人員至少2道測溫 紅外+點溫槍基礎上水銀溫度計複測
    原標題:北京對入境人員實施至少兩道測溫   昨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59場召開。   會上,北京市海關就目前本市全力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舉措做說明。據介紹,目前北京對所有入境人員實施兩道及以上的體溫篩查,對重點人員在「紅外測溫+點溫槍測溫」的基礎上,用水銀溫度計進行複測。
  • 「寶寶測溫不用愁,一秒測溫解心憂」米家耳溫計快速體驗
    我家寶寶最近就開始流鼻涕了,於是每2個小時我就給他測溫一次,記錄體溫變化。普通的水銀體溫計,測量太慢,而且寶寶小比較好動根本不好測量,萬一在使用過程中不慎把水銀體溫計打破,水銀外溢導致中毒就更糟糕了。因此,擁有一支測量快速精準,寶寶用起來舒適的體溫計顯得尤為重要。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出站必測體溫且掃安康碼 合肥高鐵南站疫情防控升級
    各出站防控點配置防控工作人員負責出站旅客體溫檢測工作,每日實行三班制,每班次安排 20 人負責體溫檢測。在換乘廳區域進口設置人員定崗檢查,凡發現未佩戴口罩者禁止進站。保留北廣場社會停車場出入口 2 個,實行閉環聯動管理。制定實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如發現體溫檢測異常,按相關應急預案處理。
  • 紅外測溫槍體溫33度?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常用的體溫計,圖片來自南京市計量監督檢測院檢測人體體溫的溫度計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常用的接觸式體溫計是玻璃和電子兩種,非接觸式有紅外耳溫和紅外額溫兩種。
  • 嚴格「兩掃一測」進出站 鄭州各汽車站加強疫情防控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1月12日,大河網記者從鄭州交運集團獲悉,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鄭州市各汽車站已嚴格按照「兩掃一測」進出站。大河網記者在鄭州市各汽車站看到,各個車站都普遍增加了「兩掃一測」服務人員,還充分利用廣播提醒旅客掃碼進出站,同時一天兩次對乘客接觸的設施設備(如自動售取票設備、安檢設施、候車廳座椅、電梯扶手等)、乘客接觸的區域(如進站口、檢票口、諮詢臺等)以及工作人員接觸區域(如調度室、出站檢查室等)進行定期消殺。公共衛生間除配備洗手液外,不定期增加消殺次數。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盧先生說,小區物業的額溫槍似乎從來就不怎麼精確,「測出體溫35攝氏度多是常事,能到36攝氏度的情況都少有。今天這個更誇張了,33攝氏度,哪個正常人的體溫能33攝氏度啊。」疫情防控期間,無論是進出小區、單位、超市還是地鐵、火車站,測體溫都必不可少。但不少人卻發現,不同場合測出來的體溫能差出一二攝氏度甚至三攝氏度。
  • 北京各火車站對進出站旅客均測溫
    同時,優化旅客進出站流線,有序組織旅客在進出站口進行體溫檢測,並設置隔離區,規範測溫方式以及發熱旅客隔離、移交流程和旅客信息收集報送等機制。北京鐵路局管內各車站對所有乘車、到達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截至目前已累計對19.6萬到京旅客進行測溫,檢測出發熱旅客3人移交地方防疫部門進一步排查。
  • 六爻預測佔卜實例:一人求測官運,一人求測財運,如何準確斷卦?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某人用六爻佔卜,問自己生意能不能做長久,卦中都是吉為何斷兇,以及一人求測官運,一人求測財運,如何準確斷卦?我們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六爻預測的基礎知識和解卦方法。其實六爻預測,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卦中的六爻和月建、日辰以及各爻之間的生克衝合的關係,從而進行斷卦解疑。
  • 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俞群指出,一定要收集在密封袋中統一回收處理。不要用手觸碰體溫計,以免碰到水銀,戴上手套清理,要注意不要往下水道裡面倒,及時收走附近的衣物,防止被水銀汙染。處理之後,房間要通風,如果身體出現什麼不舒服,要早點就醫。測體溫不準的現象,常常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或是操作者的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新華君就來指導大家講究地測量體溫。
  • 成都東站:進站亮碼測溫通行,車站每4小時全面消殺一次
    據成都東站工作人員介紹,郫都區發現新冠確診病例以來,成都車站一切工作仍正常推進,進站先亮碼、測體溫,車站每4小時一次消殺,車次也並未發生晚點情況。 ▲查驗健康碼 下午16時,記者在成都東站西廣場進站口處看到,站外的展板上為進站旅客提供了二維碼,天府健康碼顯示綠色,旅客即可進入測溫通道,
  • 測水溫測體溫測食物溫度,原來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這麼好玩
    本期測評我們就來看看這款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究竟驗如何,看看在它身上是否能夠找到Play系列的酷玩基因。行業首次,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精準又安全榮耀Play4 Pro紅外測溫版顧名思義即支持測溫功能。
  • 北京海關:每名境外入京重點人員都用水銀測溫計複測體溫
    3月2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介紹,對入境人員實施兩道及以上的體溫篩查,對重點人員在「紅外測溫+點溫槍測溫」的基礎上,用水銀溫度計進行複測。高瑞峰介紹,在檢疫篩查環節落實「三查」。嚴格查驗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實施健康申明卡「二次審核」,確保信息可追溯、責任可追究。
  • 增設防控點 嚴把旅客進出站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2日,記者從合肥高鐵南站綜管辦獲悉, 作為合肥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合肥南站目前已全面升級疫情防控措施,嚴把旅客進站關與出站關。各出站防控點配置防控工作人員負責出站旅客體溫檢測工作,每日實行三班制,每班次安排20人負責體溫檢測。在換乘廳區域進口設置人員定崗檢查,凡發現未佩戴口罩者禁止進站。保留北廣場社會停車場出入口2個,實行閉環聯動管理。制定實行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如發現體溫檢測異常,按相關應急預案處理。
  • ...公共場所需測體溫,小區準封閉式管理,居家隔離要注意啥?上海...
    二、各單位應落實每日衛生管理制度,督促員工做好自我防護,對有發熱、咳嗽、氣喘等症狀的員工,要安排其離崗就診,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網上辦公。守住上海西大門,來滬旅客都要過三關閔行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杭文權表示,作為進出上海的門戶之一,虹橋樞紐是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區域。隨著返程高峰的來臨,守住關口就是降低疫情風險係數的關鍵所在。
  • 探秘國家基準氣候站,帶你看如何測溫度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南京國家基準氣候站,揭秘天氣預報背後的高科技手段。百葉箱測溫、草地溫度、地表溫度、探空氣球測溫 光是溫度測量就有好幾種! 【探秘】探秘國家氣候站,下雨下雪閃電是這麼觀測的
  • 北京各大火車站迎返京客流:投放信息單旅客快速出站
    上午,北京站迎來大批返程客流,進、出站口均對旅客開展測溫。劉平攝   這個春運註定與眾不同。和每年熙熙攘攘的返程高峰相比,這幾天北京各大火車站的客流都大幅下降。西站為方便旅客進站,調整了進站流程,先安檢、後驗證驗票,旅客不用在門外排隊。   剛一進門,一臺「大電視」立在圍欄旁很是顯眼。這是站內為防控疫情新增設的紅外測溫儀,顯示屏上會實時顯示人體溫度。正說著,響亮的警報聲突然「叫」了起來,一位正要進站的小夥子愣在了原地。工作人員連忙過去查看,立刻發現了問題。工作人員從小夥子手裡接過一個袋子,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份打包的午餐。
  • 乘飛機火車出京須持兩「硬體」
    原標題:乘飛機火車出京須持兩「硬體」   這兩天,無論是通過火車還是飛機出京,都有了硬性指標規定。根據機場、鐵路部門最新規定,即日起乘坐飛機、火車出京人員,必須確認本人北京健康寶為「未見異常」並持有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