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咱們中華美食,那可能七天七夜都講不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沃土上,五十六個民族有自己的特色菜,從川菜、魯菜、粵菜、蘇菜四大菜系,又加入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形成著名的「八大菜系」,所以說中國是美食國度一點沒錯。
為了展示中國的廣大美食,其實國內拍攝了很多相關的作品,其中《舌尖上的中國》已經家喻戶曉,但它的拍攝手法和人文氣息濃厚的旁白,讓一道道菜品瞬間飛升幾個level,不太接地氣。
但最近有個韓國大叔,就來中國拍起了「吃播」,接地氣的主持方式讓他收穫了一眾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5分
這檔節目是由tvN推出的《Street Food Fighter》,即《街頭美食鬥士》,從名字上就能get到,主要是講街頭就能買到的食物,街頭隨手就能食物讓觀眾產生不少共鳴。再加上tnN一貫高水準的製作模式,這檔節目大受歡迎也是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其實還是第一期和第二期,主人公白鍾元把地點定在成都和香港,把街頭美食拍的讓當地人都覺得很棒,這是非常難得的。
說到白鍾元,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韓國美食綜藝界TOP級人物,簡直是號稱餐飲界的王健林,吃播界的劉在石。據說旗下擁有26個餐飲品牌,1000多家分店,除了是成功的企業家,白鍾元本人可是資深吃貨一枚,品嘗全球各地的美食是他獨特的愛好,所以就有了《街頭美食鬥士》的誕生。
美食大胃王白鍾元第一期先到成都,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美食之都的美稱。而以川菜為主的成都則會給大家呈現怎麼樣的美食體驗呢?
首先是成都的夜市,喜愛美食的成都人更不會錯過品嘗美食的機會,夜晚來臨,小攤主推著推車走上街頭,給晚歸以及夜生活的人們送上暖心的美味。
燒烤,全國各地夜宵必備美食,炭烤的食材有著獨特的風味,被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香得讓人移不動腳步
香煎小土豆也是夜宵少不了的一道小菜
將土豆切成滾刀塊,用熱油炸熟,再放入各種佐料、香料拌勻,即是一道下酒好菜,配上一瓶啤酒,約上兩三好友,「巴適」的很。
除此之外,成都夜市還有很多「主食」,比如炒麵、炒飯和炒河粉,各種配料蔬菜加上雞蛋,在油鍋裡翻炒,最後加上面一起炒,味道接地氣。
成都的早餐也十分豐盛,油條豆漿、紅糖發糕、大肉包子,口味豐富,營養均衡。
還有成都小吃軍屯鍋盔,脆脆的麵皮咬下去,油而不膩,唇齒留香。
吃完街邊小吃,白鍾元來到成都有名的專做麻婆豆腐的名店—陳麻婆豆腐,說到麻婆豆腐,這也是四川的一道名菜,一說到川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麻婆豆腐吧,熱騰騰的豆腐上澆上花椒豆瓣以及各種香料熬成的湯汁,麻麻辣辣的口味讓人食慾大開。
吃完了麻婆豆腐,慢慢的我們跟隨鏡頭來到成都知名的旅遊景點—寬窄巷子,傳統小吃三大炮、兔頭、夫妻肺片必不可少。
擔擔麵
豆花兒
魚香茄子
當然也少不了成都獨特的串串,恰似火鍋的做法,但是卻又比火鍋更隨意,火鍋講究「涮」,需要把握時間,而串串則與之不同,你可以把所有的食材一起放進鍋中,蔬菜和肉類的味道在麻辣的鍋底中交錯,吃完享受老闆數籤子的樂趣,總會有下次還想來的衝動。
第二期,白鍾元選擇了東方之珠、購物天堂—香港
正如白鍾元所說,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讓它成為一個兼容並包、百花齊放的城市,各地的美食都能在香港找到,而最正宗的香港風味,才最令人嚮往。
牛肉煲仔飯
竹升雲吞麵
為什麼一個韓國大叔拍中國的美食紀錄片卻能拍的這麼讓人垂涎欲滴,口水直流,主要是因為他會講解每道菜的來源,比如「麻婆豆腐」的來源,陳麻婆豆腐,就是陳家麻臉婆婆的豆腐。陳氏其實是這位婆婆丈夫的姓氏,也就是陳家老闆娘是個麻臉,她做的豆腐。
說實話,雯子直到今天才知道「麻婆豆腐」原來是這個意思。
比如「避風塘」:它起源於獨特的漁民文化,他們會在船上做菜吃這件事發展成了叫做避風塘的一個種類。避風塘的料很衝,主要是用很多大蒜且末和辣椒一起等重口香料一起炒。因為以前船上的人們白天幹活,晚上就會吃下酒菜。
所以在香港如果想吃口味重一點的菜,就可以選擇前面避風塘字樣的。
還有科普醬料的製作,別出心裁地採用了倒敘的手法:
比如豆瓣醬,從新鮮的辣椒和黃豆,慢慢轉化到辣醬和豆瓣醬,整個過程讓人覺得無比驚喜,
大自然給予了人類多少神奇的饋贈,而人類又是多麼聰慧勤勞能從最簡單的食材出發,創造出如此豐富多樣的美食。
除了這些,白鍾元也是為了美食十分拼的人,其中就有不少十分搞笑的片段。
豬蹄飯吃到一半,盤子卻被老闆回收,白鍾元也只能惋惜的跟老闆說「沒事兒,沒事兒」
看完《街頭美食鬥士》,應該有很多人跟雯子一樣,看的口水直流,恨不得馬上去成都嘗嘗,但這檔節目拍中國美食為什麼評分能這麼高呢?
原因很簡單,它拍出了城市中最普通、最尋常卻最容易被鏡頭忽略的東西:煙火氣。
美食節目本來就是很需要煙火氣,如果失去這個,那美食也變得寡淡無味,這也恰恰是近期一些美食節目的一大弊病。
對於老百姓來說,大家愛看的並不僅僅是五星級飯店或米其林餐廳,精緻的菜餚和靜默的餐桌禮儀,而是喜歡熱鬧的市井氣息,這才是屬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
《街頭美食鬥士》就做到了這一點。
確認過眼神,遇上會吃的人。
以上分享純屬個人觀點,絕對沒有惡意批評的含義,如有不同見解,歡迎您提出寶貴的意見,或者你們還想看類似的推薦,都可以評論指出,雯子在這等你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