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河北實踐】好望角物流:蘊希望 通全球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邢臺內陸港貨櫃吊車正在作業。

  記者 常素莉 郭甜肖

  8月24日,記者在邢臺見到河北好望角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瑞華時,他正忙著整理合作文件和商談材料。25日,他要啟程飛往烏茲別克斯坦,去和烏方商討在當地建設河北工業園項目的有關細節。29日,王瑞華給記者發來微信,他們已經於當日就項目建設情況向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進行了專項匯報。

  烏茲別克斯坦河北工業園項目佔地約400公頃,計劃投資3億美元,投資產業包括玻璃、瓷磚、童車、彩鋼瓦、不鏽鋼、農機及配件、水泥等。不久的將來,一座創新氣氛濃鬱的產業園區將在烏國拔地而起。

  河北工業園項目建設是好望角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也是中烏開展產能合作的成功範例。從理念到藍圖,從過去到現在,從暢通「運全國」到發力「運全球」,好望角致力於發展國際貿易,開通中亞班列、設立海外共享倉、構建國際營銷網絡等項目相繼實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日漸深入。

  班列通歐亞

  腹地變「前沿」

  作為一家物流企業,好望角現已成為集物流園區運營、物流信息平臺、進出口貿易平臺和口岸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集團公司,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2016年7月8日,伴隨著長鳴的汽笛聲,一列滿載貨物的「好望角號」中亞班列緩緩駛離邢臺,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再經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最終到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州。該線全長5000多公裡,運行周期8天,創造了中亞貨運班列的最快速度。班列的開行,為區域進出口企業打開了除海運、空運之外的第三扇「走出去」的大門。

  「過去一直需要借道西安、蘭州等地啟運,繞個大圈,少則20餘天,多則一個月,成本一度居高不下。」沙河雅美貿易有限公司時常有出口業務,對好望角開通中亞班列,總經理範建凱深有體會,「我們的玻璃製品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市場前景可期!」

  讓雅美的玻璃製品搭上中亞班列漂洋過海「走出去」,範建凱說是好望角帶領他們走上「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給更多的企業和區域帶來了發展機遇。」王瑞華說,作為環京津和環渤海經濟圈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節點,由好望角建設的邢臺內陸港已經實現與天津、黃驊、青島、日照、煙臺等沿海港的無縫對接,業務輻射全球及國內多個港口。不僅如此,邢臺內陸港還開通了「京津冀——柬埔寨」「京津冀——緬甸」「京津冀——巴基斯坦」「京津冀——塔什幹」等國際物流專線,正逐漸形成競爭優勢。

  藉著中亞班列的開通,邢臺內陸港的發展不斷提速。王瑞華用幾個更直觀的數字來說明:正式運營五年來,邢臺內陸港內服務企業由10餘家擴展至300餘家;年出口標箱由5000餘個擴展到40000餘個;為進出口企業節省費用5000萬元。

  藉著中亞班列的開通,好望角積極推動當地企業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設施互聯互通、投資貿易便利化,根據企業出口貨物的特點,提供差異化服務,讓產品出口更加方便快捷。無論是陸運還是海運,都可以制定從進出口通關、倉儲、包裝到分撥配送、租船訂艙、港口服務等多個環節的全流程物流解決方案,實現全程服務,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便於貨物管理。

  藉著中亞班列的開通,對跨境電商發展的積極影響逐漸顯現。王瑞華表示,與空運和海運相比,中亞班列的開通,使跨境電商企業依託已有的綜合保稅區,大批量快速採購貨物成為可能。

  布局海外倉

  開闢新空間

  近日,好望角參與「一帶一路」貿易發展又傳來好消息:公司和中材集團籤署協議,共建杜拜海外倉河北基地。這是該公司進出口貿易平臺建設取得的又一成果。今後,當地買家一旦有進貨需求,海外倉能第一時間快速送出貨物,為客戶節省物流成本,降低時間成本。

  如果說海外班列的陸續開通打通了一條條「物流線」,那麼海外倉的設立則實現了「線」上貨物在國外的順利「落地」。「一帶一路」上,河北產品貨暢其流,離不開海外倉。

  「『一帶一路』源於國際地緣政治和區域經貿合作理念,物流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生產力,建海外倉是提升跨境物流服務的重要手段。」河北好望角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清傑一語中的。他認為,「一帶一路」為對外貿易企業創造了良好的貿易條件,但貿易中也產生了許多物流成本問題,海外倉的建立不但能有效解決傳統跨境電商物流成本高、配送周期長等問題,而且還能夠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好望角英國海外倉的主要儲存商品包括建材、服裝、童車、陶瓷、汽車用具等。「許多商品都是邢臺當地優勢產品,在海外很受歡迎。海外倉的設立,將大大提升當地經濟的外向型水平。」吳清傑說,好望角物流還將推動韓國、德國、波蘭、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的海外倉建設,從而實現國際物流、貿易、信息、金融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未來3年內,好望角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設立100個海外倉,帶動年進出口總額100億美元,賦能全球中小微企業10000家,促進區域進出口貿易發展,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吳清傑說。

  拓展「國際網」

  再造新格局

  楊伯山是好望角駐烏茲別克斯坦代表處的一名中文翻譯,主要工作是為中外客戶提供外貿綜合服務、門到門全流程物流解決方案、海外共享倉及海外採購等一站式的供應鏈服務業務,讓這位「90後」烏國小夥子感到工作有挑戰。對好望角來說,他們找到了一個熟悉當地情況、有助於市場拓展的好幫手。

  「辦事處作為好望角在烏茲別克斯坦設立的辦事機構,未來將成為公司業務輻射中亞的中心。我們需要在烏茲別克斯坦乃至中亞地區形成較強的物流集聚輻射力,還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增強對國際物流資源的配置能力。」王瑞華告訴記者。

  顯然,藉助「一帶一路」,好望角在國際貿易中更加雄心勃勃。在實現了「運全國」的目標後,好望角在戰略上又鎖定了「運全球」。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擴大業務輻射廣度,好望角還開通「邢臺—華沙」的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在華沙設立國際營銷網絡歐洲中心,以海外倉為依託,以企業自主經營為特色的中歐班列新模式,打造河北直通歐洲的國際貨運新通道,建立以「中國邢臺、波蘭華沙、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為中心的國際營銷網絡,再造全球商貿新格局。

  8月25日,記者來到好望角投資建設的邢臺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現場,7棟保稅倉庫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室外管網鋪設等工作,預計年底便可投入運行。項目投入運營後,將為企業提供保稅倉儲、流通加工、國際配送、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延伸性、增值性服務,可吸納300-400家企業入駐,實現流通加工、國際貿易、國際物流、跨境電商等年綜合營業收入110億元。「這也都是為進軍『一帶一路』更好服務,我們不但要自己走出去,更要帶動更多的企業走出去。」王瑞華介紹。

  從開通國際班列,到設立海外倉,再到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好望角物流產業鏈條一步步延伸,國際化發展路徑一步步明晰。「下一步,好望角將更加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及周邊國家廣泛開展業務合作,充分發揮行業引領帶動作用,為進一步擴大開放、增進國際合作做出應有的貢獻。」吳清傑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的河北實踐】 邢臺:眾多優質項目境外開花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儀實施以來,邢臺市立足產業實際,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引導企業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近三年來,邢臺市共有21家企業在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總額13.9億美元。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項目16個,涉及玻璃、鋼鐵、水泥、電纜、礦產資源開發、光伏、閥門、石油設施、羊絨製品等行業。
  • 熱詞「淄博」背後的「一帶一路」實踐
    「淄博」再次成為俄羅斯的熱詞,這趟班列也成為俄羅斯眾多企業眼中的「黃金專列」,淄博「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取得了又一次成功實踐。「淄博」成為烏裡揚熱詞2020年7月14日,「淄博—烏裡揚」點對點中歐班列順利抵達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州。
  • 「一帶一路」要做好共、通兩篇文章
    而「一帶一路」的生命力之源可以說正是在於「通」與「共」。核心是「通」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期間,專門去了兩江新區的果園港,那裡是「渝新歐」班列的起點。而在兩年之前,他在訪問德國期間曾經專程去了位於該國西部北威州的杜伊斯堡港,那裡則是「渝新歐」班列的終點。
  • ...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是驅動「一帶一路」的四大支柱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導普華永道12月14日在北京分享題為《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的報告。報告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該報告近日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
  • 「一帶一路」背景下就業導向的國際物流課程有哪些教改?
    【摘要】「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國際物流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在分析物流管理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基礎上,剖析了當前國際物流課程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模式、實踐環節及相關課程之間滲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培養應用型國際化物流人才對國際物流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了建議。
  • 河南中原水產物流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中原水產物流港董事長邱新航敏銳感知到了歷史性商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跨區域物流網絡的完善作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抓手,讓邱新航毅然選擇了冷鏈物流領域作為創業發展的切入口。
  • 一帶一路版圖發布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圖)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被中央賦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定位的福建,對接「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已經基本成形。福建省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設「海絲」先行區,支持福州市設立福州新區,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等開放合作重點功能區建設。福建將加快通陸達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爭取年內開工建設吉永泉鐵路、福廈高鐵等一批重大項目。
  • 《「一帶一路」手冊》在英國發布
    北京時間6月1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智庫,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中國中心,泰勒弗朗西斯集團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Belt and Road)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耶穌學院成功舉行。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一帶一路」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先行,進而帶動產業轉移,既契合「雁陣模型」這個一般發展軌跡,也為中國自身的梯度發展實踐所證明。劍橋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教授彼得·諾蘭彼得·諾蘭 (Peter Nolan )從歷史視野闡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和重大意義。
  • 助力「一帶一路」 秦皇島喬氏撞球集團開展校企合作交流
    11月7日,秦皇島喬氏撞球集團董事長喬冰、總經理孫濤等一行4人來到河北對外職業經貿學院,參加《河北對外職業經貿學院——喬氏撞球集團留學生見面會》。河北對外職業經貿學院副院長張玉強、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李劍鋒等學校領導和上百名各國留學生參加了此次交流,並對喬冰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 加強「五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成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在廣袤大陸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風破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報告:四大支柱產業驅動「一帶一路」及全球貿易增長
    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指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一帶一路」以及全球貿易增長的四大支柱產業,它們作為新基建基礎將會很大程度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承載全球貿易高速發展。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0日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值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者,中國發表《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以期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了解,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豐富成果,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和對話合作,為攜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新絲路集團CEO吳仁軒: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助力企業發展
    來自金融EMBA 2018秋季班與「一帶一路」東南亞二期班的180名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領軍者齊聚北京,共同開啟全新的金融EMBA學習生活。新絲路集團CEO吳仁軒則作為活躍在新加坡企業家群體及各界的知名人士,以東南亞金融中心新加坡的視角分享了他對「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南亞企業布局的思考。新絲路集團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 (SGX)主板上市,控股多家醫療、能源、房地產企業。
  • 優速快遞積極投身國家戰略 打造一帶一路農產品物流中心
    陝西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省委副書記、省長胡和平,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國立,黨委委員、副行長劉強;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董事長謝吉人;普洛斯集團全球CEO梅志明,普洛斯(中國)聯席總裁諸葛文靜,首席戰略官東方浩,戰略顧問董中浪;鹹陽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嶽亮,市委副書記、市長衛華等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和企業主要領導同志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普華永道:「一帶一路」成推動全球貿易投資發展關鍵因素
    從全球發展角度看,「一帶一路」已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這是近日普華永道在北京分享「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時提到的,該報告此前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
  • 受益「一帶一路」 匯金通發力EPC模式
    營收逐年遞增盈利略有下降  匯金通作為2016年底上市的公司,近三年的年報顯示:主營業務穩步增長,過去三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5億元、6.5億元和8億元,營業收入基本上就是主營業務帶來的,顯示公司核心的經營業務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但是,公司的淨利潤卻呈現下降趨勢。
  • 人大新聞學院啟動"一帶一路"全球新聞傳播英文碩士項目
    "一帶一路"全球新聞傳播英文碩士項目由人大新聞學院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合作開辦,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學術素養、跨文化溝通能力、融媒體傳播實務技能為宗旨。項目學制兩年,實行全英文教學,授課教師主要來自新聞學院,除了日常的課堂教學環節,設置了報導實踐、調研參訪、暑期實習等課外實踐環節。
  • 黃日涵評「一帶一路」:「五通」是靈魂 「六廊」是骨架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陳彥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出席論壇。對此,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圍繞「『一帶一路』與中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一話題與網友交流。他在訪談中表示,「五通六廊」已取得積極的成果。 黃日涵表示,「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個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 中國物流大數據中心、全國網貨集散中心……臨沂「一帶一路」綜合...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近日,山東省政府批覆同意設立膠州、臨沂「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膠州、臨沂「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是山東省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又一重大舉措,是提升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推進臨沂商城國際化的關鍵抓手,是打造沿海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創新實踐,對於探索「一帶一路」建設新路徑、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