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因時制宜 多方協作

2020-12-25 瀟湘晨報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董童)教育部8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開展調研後發現,半年近視率與2019年年底普測結果相比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個百分點,而高中學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在全國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專業對口機構將分區分片進行現場專業指導和效果評估。近日,人民網聯合國家衛健委,邀請到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教授陶芳標,上海眼病防治中心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醫師許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凱,圍繞開展試點工作的技術路線、試點工作的重點措施等進行了深入解讀。

適宜技術有七大核心 需因時制宜具體、多部門協作

在介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的主要內容時,陶芳標表示,試點工作圍繞組織領導、基線調查、視力健康檔案建立、技術方案制定、過程監督、結果評價以及經驗總結等七方面逐步開展。這七方面緊緊相扣、缺一不可,重點圍繞因地制宜制定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方案、慎終如始組織實施、及時跟進過程評價與監督工作這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他表示,去年10月,為指導各地科學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印發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今年9月,組織在全國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

「《指南》提出的適宜技術,是根據當前國內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研究成果所提出的專家共識,有七大核心技術,共三個方面。在視力健康管理方面,包括篩查視力不良與近視、建立視力健康檔案、規範視力健康監測與評估;在視覺友好環境與健康行為方面,包括培養健康用眼行為、建設視覺友好環境、增加日間戶外活動;在醫療保健服務方面,包括科學診療與矯治。」他說,各地在組織實施和使用這些適宜技術時,可因地因時制宜地採用單一技術、組合技術,形成一項或者系列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行動。

他建議,從六個方面來應用這七大核心技術:一是強化近視健康管理。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形成定期視力篩查和診斷制度並及時轉入視力健康檔案;發展如及時評價小學生的遠視儲備情況等近視預測預警技術。

二是推進學校健康教育。建立學校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健康教育制度,做好眼保操,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讀寫姿勢,積極聯繫專家將科學近視防控知識普及到校園;探索與當地宣傳部門及媒體開展廣泛健康教育活動。

三是落實校內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行動。讓學生走出教室,建立上下午大課間制度,增加體育課,開展下午放學後的校園內體育活動等。

四是探索校外每天1小時活動。鼓勵低年級學生家長陪伴走路上學、高年級走路上學,探索結伴同行上學方式,倡導家長更多地與孩子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周末遠足、郊遊等。

五是建立「學校—社區—家庭—學生」聯動機制。學校和家庭以及社區相互配合,共同建設有利於促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社區和家庭環境。

六是提出近視防控行動口號。為便於學校、學生和家長更好地理解與實施各項技術,各地可提出適宜的口號。

此外,他還呼籲,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推進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試點工作,各地區要及時跟進,創新工作,對標對照《指南》的技術規範,拿出適合的方案; 對口指導單位專家要全程跟進,全面指導。全國上下努力、多部門協作,一定能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作出新貢獻。

強調篩查重要性 建立屈光發育檔案

對於篩查在近視防控中的重要性,許迅以上海為例進行了介紹。他表示,篩查是近視防控的一項基礎工作,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經研究發現,與感覺到視力下降去醫院就診的孩子相比,經過學校篩查轉診到醫院的孩子視力要好,即使發生近視後也較輕。這表明篩查有利於早期發現近視,促進近視關口前移。

「一般來說,不同年齡兒童青少年的視力發育水平情況不同,3歲不小於視力表上的4.7,4至5歲不小於4.8,6歲及以上不小於4.9。但即使視力正常,也需要進行預警和早期幹預。」他說。

許迅還表示,正常情況下,人出生後都會有一定的遠視儲備。如果眼睛發育正常,到成人期時儲備未完全用光,就不會發生近視。反過來,如果眼球發育特別快,就有可能就會變成近視。不同發育階段,遠視儲備參考數值也不同,即3歲為175度至200度,8歲為125度至150度,12歲時約為75度至100度左右。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前期研究中發現,小學一到三年級的孩子遠視儲備如果小於50度,兩年後發生近視的比例要高於85%;如果遠視儲備不到100度,兩年後近視發生率要大於50%。所以通過篩查可查出遠視儲備不夠的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預警和實施幹預。同時,篩查還有助於發現如高度遠視、高度近視和散光等一些其他眼病。所以,篩查是近視防控和保證兒童青少年全視覺健康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許迅說。

他還強調,在篩查的基礎上建立屈光發育檔案,開展近視預警、轉診、複診管理、預防、規範矯正幹預、健康宣教等全程的視覺健康服務,實現閉環管理,才能有效發揮篩查在近視防控中的價值。

許迅認為,一份規範、完整的屈光發育檔案,除視力、非散瞳屈光等篩查數據,還應儘可能收集、納入像早期因素、身高、體重、父母近視以及遺傳情況、日常和近視相關的一些因素情況。一定要給每個孩子設定如身份信息、學籍號等唯一編碼,便於橫、縱向整合學生健康體檢數據和居民健康檔案數據。

「要基於連續的、動態的屈光發育檔案,從五方面開展近視全周期管理。」許迅建議。

一是針對正常屈光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主要提供視覺健康教育、影響因素監測和近視風險評估等服務,督促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用眼行為習慣,促進屈光能夠正常發育。

二是針對要發生近視的高危兒童青少年開展預警、視覺健康教育、近視危險因素監測,實現強化的戶外活動等針對性幹預,避免或延緩近視的發生。

三是針對已發生近視的低、中度兒童青少年,除進行規範矯治和高度近視預警教育外,對近視增長過快的,需強化幹預,延緩兒童青少年近視度數進展速度、避免或延緩高度近視發生。

四是針對高度近視兒童青少年(近視500度以上),要開展以控制近視進展為重點的視覺健康教育和醫學幹預,定期隨訪監控眼底併發症的發生,高度近視眼最怕眼底併發症。

五是針對斜視、弱視、上瞼下垂等影響兒童青少年正常視覺發育的眼病,要及時有效轉診、早期規範治療。

「篩查建檔工作需要系統性的頂層設計,需串聯家長、學校、基層衛生保健機構、診治醫療機構、衛生健康和教育行政部門等共同推進,通過廣泛的健康宣教,提高公眾認知和參與度,提高近視防控效果。」許迅說。

近視防控方法分兩類 應保持健康用眼習慣

談及生活中如何注意用眼衛生,王凱建議,孩子每天有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不過,他強調,戶外活動是一個行為學控制,沒有成本值得大力推廣,但一定要在白天有陽光時進行。因為陽光較好時,光線刺激視網膜分泌的多巴胺,是一個延緩近視增長的神經遞質。

「孩子們在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用眼習慣,『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一定要做好。在臨床中,有些孩子雙眼度數增長的不一樣,就是因為寫作業時歪頭造成的,而致使歪頭的原因,就是孩子握筆的姿勢可能出現了問題,所以保持正確坐姿對用眼衛生非常重要。另外,要堅持『20-20-20』原則,我們建議大家在連續看書寫作業20分鐘以後,要休息20秒鐘,看看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王凱說。

對於如何判斷近視度數,王凱對相關指標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指標在臨床中主要分為驗光結果和眼軸變化。眼軸就是眼球從角膜到視網膜的距離,有些孩子從100度長到200度後,從度數上就能直觀發現進展;還有些孩子在帶一些如角膜塑形鏡等特殊接觸鏡時,屈光度會發生改變。他們在白天脫鏡狀態,通過屈光度判斷近視進展,就要用到眼軸指標。如果孩子一年眼軸的增長小於0.2毫米,基本是25度的變化;如果增長了0.4毫米,對應75度的度數變化;到了0.5毫米,就接近100度了。

王凱表示,得近視後,臨床上有光學控制和藥物控制兩種方法。光學控制主要指框架眼鏡,包括離焦型設計的框架眼鏡、角膜塑形鏡、漸變多焦點的軟性接觸鏡,這些設備都能從光學角度幫助孩子,控制近視度數增長。阿託品是從藥物角度控制近視,在臨床中應用非常廣泛。目前,0.01%的低濃度阿託品控制藥物的循證醫學的證據等級非常高,有50%至60%的控制效果。

王凱介紹,角膜塑形鏡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硬性角膜接觸鏡。它的作用一是白天讓孩子基本脫鏡,不用再佩戴傳統框架式眼鏡;二是希望它能夠幫助孩子們延緩近視增長。角膜塑形鏡可在晚上睡覺時佩戴,早上起來摘掉,為讓孩子在白天活動比較方便。不過要提醒家長,角膜塑形鏡的驗配有一定要求,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佩戴。

「很多家長覺得散瞳驗光對眼睛不好,可該技術對監測兒童青少年近視是安全的,在第一次驗光時有必要進行。有些孩子在臨床中對散瞳藥物比較敏感,散完瞳後瞳孔可能長時間不能復位,也有些散瞳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讓一些特殊體質兒童出現不良反應,這些現象都非常罕見,總體來說,發生率很低。」 王凱在解答關於散瞳驗光的問題時說。

對於如何處理散瞳驗光發生的不良反應,王凱表示,這種不良反應大多比較輕微,我們一般鼓勵孩子多喝一些水,代謝掉就沒事了。診斷近視時,要做睫狀肌麻痺驗光,就是因為孩子的調節力較強,如果不做散瞳檢測,可能驗出來的度數不準確。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首批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公布
    日前,全國182個區縣被列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首批試點區縣(2020-2021年度)。試點地區將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籤訂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青少年眼健康能不能靠試點保障?
  • 「睛」華速遞 | 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解讀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
    近日,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全國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工作,專業對口機構將分區分片進行專業指導和效果評估。#點擊查看全國182個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名單以及對口指導專業機構名單#點擊查看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啟動情況快跟著滬眼君一起通過文字回播,來看看訪談中的片段吧!
  • 衡水桃城區入選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公示了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縣名單,河北省13個區縣上榜,其中衡水市桃城區入選。共調查8所學校,4所幼兒園,納入近視統計樣本2956人。同時,該區將近視等學生常見病納入到學校健康教育體系,利用廣播電視、專家宣講、報紙、APP、微信等方式,開展符合兒童青少年年齡特點、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動。
  • 長興成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全國試點
    用規範呵護學生「心靈的窗戶」記者從長興縣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公布182個區縣為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縣(2020-2021年度),其中,長興縣成為浙江省入選的兩個試點區縣之一。 由於電子產品使用不規範、學習時姿勢不正確以及不注意用眼衛生等原因,近年來青少年人群中視力出現問題的比例逐年增高,且呈現低齡化趨勢。為此,長興以「視力健康校園」建設為抓手,廣泛動員學校、家庭、學生、醫療機構參與到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中,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工作格局。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
    為進一步推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落實,指導各地科學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制定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高發和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 湘潭市舉行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培訓
    湘潭在線12月12日訊(張紅斌)12月11日,2020年湘潭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培訓班暨湘潭視光資料庫培訓班,在湘潭市中心醫院舉行。活動由市衛健委主辦、市疾控中心協辦、市中心醫院承辦,各縣市區衛健疾控部門分管負責人、業務骨幹,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基地分管負責人和專家等參加了活動。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
    、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推動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廣大師生切實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教育部決定從2018年起遴選和建設一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和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
  • 教育部等九部門2019年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教育部建設29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84個試點縣(市、區),完善工作規範和標準,強化示範引領,推介典型經驗。提高防治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學生近視和健康影響因素專項監測,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幹預。
  • 全國教育系統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教育部匯總有關部門貫徹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情況,通過媒體發布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階段性進展。教育部將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作為2019年「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重要內容,於5月15日在北京小學舉辦2019年「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啟動儀式,舉辦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首場宣講。
  • 新餘市打出一套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組合拳」
    2019年2月,新餘市積極申報並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兩年來,新餘市結合深化教育改革,在夯實基礎上下功夫,在改善條件上出硬招,在織密網絡上做文章,打出了一套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組合拳」,取得了較好的近視防控改革成效。多管齊下,夯實防控基礎強化近視防控宣傳。成立新餘市近視防控科普學會,加強科學用眼宣傳,普及預防近視知識。
  • 全國教育系統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典型經驗與有益做法清單
    黑龍江省 實施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制定近視防控三年行動計劃,聯合衛生部門開展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工作
  • 教育部2019年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綜述
    ,切實發揮好牽頭作用,精準施策,紮實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著力呵護好孩子的眼睛,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階段性進展,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貢獻力量,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重要支撐。
  • 全國眼科專家、視光企業齊聚青島!謝立信院士:防控青少年近視需...
    (年會開幕式)近年來,青少年近視防控引起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2018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
  • 「做明眸好少年」——三明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培訓班在三明學院附屬小學舉辦
    11月4日——5日,三明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培訓班在我校舉辦。市教育局林暉副局長、體衛藝科科長林朝魁、各縣市(區)教育局分管領導、體育藝股股長、各縣部分近視防控特色校分管領導及市區學校分管領導和校醫共計130餘人到我校觀摩近視防控工作。11月4日下午,參訓人員在解說員曾子玥老師的陪同下,了解了我校近視防控工作的一系列活動。
  • 2020·青少年近視防控學術研討會網絡直播會議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9日,由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醫聯體興齊眼科醫院主辦的「2020·青少年近視防控學術研討會」網絡直播會議圓滿落幕。本屆研討會圍繞「青少年近視防控」這一主題展開,聚焦當下熱點內容,分享近視防控新技術、新方法,探討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防控近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廣大眼視光醫生搭建高水平的知識學習與共享平臺。
  • 揚州高郵市深入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begin--> 隨著「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的深入開展,揚州高郵市多方聯動、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大力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再發力、再深入、再落實。落實聯防聯控,改善視覺環境。由政府牽頭,成立教體、衛健、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組成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校領導、班主任、校醫(保健教師)、家長為主體的視力健康管理隊伍,推動學校、家庭、社會聯防聯控,營造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近視防控良好氛圍。
  • 嘉興著力打造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精彩樣板」
    提升教室的照明環境,摸清近視底數,建立一人一檔,明確防控目標……我市按照「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家庭密切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總體策略,通過分類管理與分級服務,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以高度的責任感,紮實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實現了近視的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有效緩解了近視的發生和加劇。
  •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全文 網路遊戲總量調控
    根據兒童青少年視覺症狀,進行科學驗光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按照診療規範進行矯治。叮囑兒童青少年近視患者應遵從醫囑進行隨診,以便及時調整採用適宜的幹預和治療措施。對於兒童青少年高度近視或病理性近視患者,應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或降低危害。制定跟蹤幹預措施,檢查和矯治情況及時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積極開展近視防治相關研究,加強防治近視科研成果與技術的應用。
  • 我市積極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安排部署,10月至11月,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會同市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主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和近視防控工作的影響,一體化推進疫情防控和近視防控,在我市進一步掀起近視防控宣傳教育熱潮。一、推進健康教育。
  • 【研究】如何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低齡化?專家有話說!
    對此,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作為「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分別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需要實現的目標。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在於多重因素共同導致用眼過度,造成近視發生。理解這些因素,有助於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