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最怕的就是你說東,孩子偏偏扯到西,感覺她們存心跟父母對著幹一樣。對於孩子這樣任性的行為,很多家長都已經被氣昏了頭,甚至做出很多不明智的行為,打罵已經成了自然。可孩子的任性依舊沒有得到緩解,接下來還會有更「野蠻」的行為出現。
想讓孩子乖巧聽話,但家長卻無法做到洞悉孩子的心理,於是只能被動「忍受」他們的胡攪蠻纏。說實話孩子任性起來,幾乎沒有家長可以頂得住,因為任性的輸出值實在是太強悍。所有任性的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的脾氣都很大,而且是那種隨時隨地會發脾氣的類型。
當然因為任性孩子的性格以及人緣也不是太好,生活中,很難跟他人友好相處,而且也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所以家長更為擔心的是他們的將來,要知道人際關係的孩子,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會太順利。可能家長覺得眼下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聽話,糾正他們任性的行為。
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凡事有因才有果,所以當下找到孩子任性的原因才是關鍵。只有找到讓孩子任性的原因,才有可能根據原因逐一擊破,然後為家長解決心頭的一大難題。
對孩子沒有耐心
很多父母的性格比較急躁,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很難有耐心,甚至對於那些不喜歡的行為,直接採取打罵的教育方式。但其實孩子的行為並沒有很過分,單純的的只是家長覺得不好而已,典型的「霸道式」教育。這些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只有順從自己的意見,才算是聽話乖巧的表現。
隔代撫養惹得禍
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很多父母平時在家的時間極少,所以把照顧孩子的重任交到老人身上。說真的,很多老人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存在著嚴重的原則性問題。老人關心的只是孩子的吃穿問題,至於其他的問題,或許老人從來都不關心。時間久了孩子就變得自私,慢慢的也會變得任性,因為老人總是無條件的順從他們。
自制力太差
其實很多孩子跟父母對著幹並不是本意,而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偶爾做事會比較衝動。只是家長無法理解孩子的心理,甚至一度覺得他們是故意的,而且還會給予孩子很多不同的懲罰。最終親子關係一度降到冰點,孩子對於父母只有恐懼和厭煩,所以任性和對著幹的事情有增無減。
原來,孩子任性的背後有這麼多原因,而且很多都是父母教育失誤的原因。所以說別再給孩子貼上「任性」的標籤了,因為很多行為不是孩子想要的結果,而是父母強行「贈予」的。既然現在知道了原因所在,那家長接下來就要明確目標,一切以引導糾正孩子的任性為主要任務。
1、跟孩子溝通
既然平時「強硬」的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抗心理,那麼接下來就選擇多溝通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的注意力是最容易被分散的,因此在他們任性的時候,家長完全可以用新鮮的事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簡單點說,只要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事情吸引,那麼他之前任性的事情就會被拋之腦後,自然很快就會忘記之前的不愉快。
2、有意冷落孩子
既然短時間內無法讓孩子的任性行為停止下來,那麼家長選擇「冷處理」最好不過。通過有意冷落的方式,孩子就失去了可以「表演」的對象,自然就不會再想著哭鬧撒潑。其實沒有人理睬時,孩子內心也會感覺到極其無趣,然後做出相應的一些讓步及改變。
3、給孩子相應的懲罰
無論如何,孩子因為任性而做出的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必要的懲罰也是不能少的,尤其是蠻不講理的孩子。要知道懲罰也是一種教育手段,尤其是那些故意跟家長唱反調的「熊孩子」。若是任性的情節較輕,家長可以適當給予批評;情節要是多次且反覆比較嚴重的話,那麼「下狠手」教育也是未嘗不可。
必須要讓孩子明白,這個社會除了父母可以容忍他的一些壞行為之外,其他人都是不會容忍的。所以說,收起那些跟父母對著幹的壞行為吧,要不然以後走上社會吃虧的就是自己了。